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5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像某些传言中提到的吴军总兵力达到五十万的传闻,这就太假了,至少像霍彦威这种明眼人听了之后一笑了之,不会当真。

    但不管怎么说,吴军出动的兵力必定很多,光靠着十万左右的梁军是很难击退对方的;尤其是南方兵力空虚的诸州更是很可能迅速失陷。

    所以霍彦威沉吟后答道:“南方大部分地区都很难守住,山东等地也会失陷,唯独开封等靠近洛阳的地区有可能守住。不过若是战事不利,或者晋军南下的话,这些地方也可能被敌军攻占。”

    淳于晏笑道:“将军说的不错,所以以在下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整个中原都可能落入吴国之手。到时候梁国的势力必然大衰,退保洛阳、关中就是必然。甚至连这些地区都难以守住。”

    “先生的意思是?”

    “将军,请恕我直言,梁国已经衰亡了,即便最后能保住关中等地,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能争雄天下的唯独吴国与晋国两家罢了。所以在下的意见是,将军趁着目前手中有兵有将的时候主动向吴国投降,必然能受到吴王的重用。”

    “什么?投降?”霍彦威惊呆了,显然没想到淳于晏竟然会劝他投降吴国。

    “不错,吴国的政策在下仔细研究过,虽然对于降将有一定的排斥,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还是有很多降将在吴国受到重用。关键的还是看个人,若是能力强,又没什么野心,这种将领还是能受到重用的。只有那些野心勃勃之辈或者无能之辈到了吴国才会被排斥。”淳于晏劝说道。

    他见霍彦威神色变幻,显然还在犹豫,当即接着说道:“将军既没有什么野心,过去的名声也很不错,论起能力来,将军的能力也算上佳,即便到了吴国又何愁不受重用呢?”

    霍彦威默然,他现在已经被排斥在朝廷核心之外,朱友贞并不怎么信任他,张汉杰、赵岩等人更是对他没什么好感,可以说他对梁国朝廷是极为失望的。

    再加上梁国目前的局势的确如同淳于晏说的那样,处于大厦将倾的时候,所以他也知道继续留在梁国这艘破船上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然而这么多年来他效忠梁国,多多少少还是有一定感情的,再加上他手中握着数万大军,若是一战不打就投降,心里面也不会甘心,而且还会被人瞧不起。

    所以他沉吟许久后还是摇头道:“先生说的本将都明白,不过请恕本将不能按照先生的建议来做。陛下让本将镇守南线,防御吴国,如今尚未与吴国交战就投降的话,这实在有违我的本意。”

    淳于琼见此只好道:“既然如此,那将军就只能与吴军好好打一仗了。”

    他知道一旦霍彦威下定决心的事情是很难改变的,所以没有继续劝说。

    “不过在打这一仗之前,将军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提振众将的士气,不知将军打算怎么做。”

    霍彦威顿时有些头痛,早在两天前他就收到了吴军北伐的消息,同时还得知下邑、县等地都已经失陷,目前吴军正在向谷熟进军。

    从收到的消息来看,吴军的规模并不大,仅仅一万人,但谁都知道那不过是吴军的前锋罢了,后续的吴军到底有多少人大家都不清楚。

    以吴军准备这么多年才骤然发动北伐的态势来看,吴军必然兵力众多,来势汹汹,不可抵挡;所以在得知消息后,不少将领都主张避开吴军锋芒,先退守开封等地,等其他各路援军抵达后再集中兵力发起反击。

    当然,霍彦威也知道这些将领说的好听,但实际上不过是心中胆怯罢了。

    实际上,不仅是那些部将们心中胆怯,便是他自己心中也很没底。

    再怎么说,他现在手中都只有两万军队,而吴国到底出动多少人谁都不清楚,现在若是回援宋州,很可能一头撞上吴军主力,最终全军覆没都有可能。

    所以便是他心中也有退避吴军锋芒的打算,只不过他作为主将不好将这种想法说出来罢了。

    当然,军中众将也不是没有主张立即退兵防守宋州的,正是在这些人的坚决主张下,让霍彦威难以下定决心,结果这两天梁军一直留在华家庄没什么动静。

    就在这时,有侍卫进来汇报道:“将军,刚刚得到的消息,谷熟县已经被敌军攻占了,目前吴军正在向宋州进发。全彦将军派人前来向将军请求援军。”

    霍彦威身子一震,随即摆摆手道:“本将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全彦乃是他的心腹将领,对他极为忠心,被他留下来防守宋州;如今全彦接连派人来请求援军,看来宋州那边的局势很不好。

    目前摆在霍彦威面前的两条选择,第一条就是立即率军回援宋州,以他们现在和宋州的距离,若是全力行军的话一天时间就能到达;即便按照正常行军速度,也只需要两天时间就能赶到。

    两天时间,以全彦的能力和城中守军的兵力,相信守住城池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若是吴军出动的兵力众多,他现在贸然率军前去救援宋州,很可能一头撞上吴军主力,到时候别说宋州难以保住,便是他自己都要损失惨重。

    此外,众将的士气也是个问题,大家现在都惊慌不已,谁都不愿率军回援,以这样的士气和状态,能打赢吴军才是怪事。

    除了回援之外,另一个选择就是像许多将领建议的那样,退守,保证自身的安全,等候后续援军抵达后在反击,想来那时候敌军的具体情报也搞清楚了,可以针对敌军的部署来做出应对,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乱撞。

    但这个选择的坏处也很明显,那就是宋州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失陷敌手。

    霍彦威沉吟许久,依旧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就在这时,又有侍卫进来汇报:“将军,王彦章将军派人前来,说他已经率领大军南下支援,请将军先行率军救援宋州。”

    “王彦章将军率军来援了?”霍彦威顿时惊喜。

    他原本还以为以张汉杰的性子不可能立即率军前来,所以之前他没做指望这么快得到援军,没想到王彦章竟然率军来援。

    他连忙问道:“可知道王彦章将军到底带了多少兵力吗?”

    “这个……听说只有他麾下的右龙骧军五千兵力。”侍卫答道。

    霍彦威顿时有些失望,五千兵力能成什么事情?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刚才他还以为张汉杰也率军前来,那样的话局势自然不同。

    毕竟张汉杰作为朱友贞的心腹,一旦他亲自率军来援,在他的影响下,后续援军必然会很快到来;但如今不过是王彦章的五千部众前来救援,很显然张汉杰无意南下救援宋州。

    这样一来,宋州这边要等到援军就难了。

    想到这,霍彦威心中失望至极,更是对张汉杰等人深感痛恨。

    这两人作为朱友贞的亲信,一直把持着朝政,连各路将领的任命很多时候都要由他们说了算,若是他们真有能力也就罢了,但他们偏偏既无能力,又无担待,反而将朝政搞得乌烟瘴气。

    在这一点上,他和王彦章可以说是有同样的看法。

    可惜不管他心中如何失望,如今的局势就是如此,他需要作出选择,是退守还是立即回援宋州。

    过了许久之后,霍彦威总算下定决心:“也罢,既然王彦章将军带着五千人都敢来援,本将手握两万大军,岂能畏战?而且全彦守宋州,他乃是本将心腹,本将岂能坐视不理吗?”

    他站起身来,对淳于晏道:“先生,本将已经下定了决心,立即回援宋州。现在还请先生去传令,让各部将领立即来本将营帐议事。”

    淳于晏连忙道:“是,在下这就去办。”

    他虽然是霍彦威的亲信,但他从来都只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向霍彦威提供自己的建议,若是对方不听从,他也不会强求。

    不一会儿,众将按照军令前来中军大帐商议,在军议中,虽然许多将领依旧反对回援,但在霍彦威的坚持之下,最终大家还是同意了。

    八月二十日,停留在华家庄已经两天的霍彦威终于出兵,向宋州进发。

    与此同时,从亳州赶来的李承鼎部也在向宋州方向赶路,两支军队的距离越来越近,一场遭遇战即将开始。

第六百二十四章发现敌军

    宋州南面三十多里的官道上,一支七千人的军队正在快速行军着,道路上满是尘土扬起,士兵手中的刀枪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道道摄人心魂的寒光。

    这条官道的道路并不宽敞,最多只能让五六个人并排行走,对于那些骑兵来说更是只能双骑并行,这就使得整个大军前后绵延数里,像一条长龙一般。

    这支军队正是从亳州出发向北进军的吴军,他们在离开亳州后,第一天就向北急速行军了八十多里路程,抵达距离宋州四十里的地方才安下营寨。

    而今天则是离开亳州后的第二天。

    走在在整个队伍的最前列乃是骑兵统领柴克宏,作为统帅的李承鼎则跟随五千步兵一同行走,与另一位将领刘仁赡留在一起。

    “刘将军,你这五千人的确训练得很好,本将深感满意,怪不得大王对你这么看重,果然是有真才实学啊!”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众多将士后,李承鼎不由得赞叹。

    由刘仁赡统领的这五千将士,在经历了之前几天的快速行军后,又经历了昨日的急速行军,而现在看上去士兵们依旧神采奕奕,纪律严明。

    虽然如今乃是八月,天气炎热,气候干燥,但这些士兵们一个个穿戴整齐,行军的队伍较为严整。

    虽说这五千人原本就是从右镇**中选出来的最精锐的将士,但能够将他们训练到现在这种程度,没有过人的本领是不可能做到的。

    “将军谬赞了,末将只是依照军令对他们进行训练,如今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