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5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张文礼不过是个背叛主人的逆贼,有何面目担任成德节度使之位?大王早就应该派兵讨伐他了。至于符习将军,此人领兵随同我军征战,多有功劳,大王应该委任他为前锋,让他领兵为赵王报仇。”李存进等人同样站出来道。

    说起来,当初建议将截获的信件送回去的人就是阎宝,如今自己的建议没有起到作用,张文礼仅仅派个部将来不痛不痒的解释几句,表表忠臣,实质上的东西一点都没有,反而变本加厉的对待赵国旧将,这让阎宝心中自然有些恼怒。

    至于李嗣昭、李存进等人,他们原本就主张攻打张文礼,只是那时候各项准备尚未做好,再加上阎宝的建议,所以没有立即动手。

    如今几个月时间过去,阎宝的建议显然没有起到作用,而出兵讨伐张文礼的各项准备却已经完成,众将自然是更加赞同出兵。

    李存勖原本就做好了出兵的打算,如今不过是问问大家的意见;此时见大家的意思和他相同,李存勖当即下令将符习招来。

    不久,符习带着三十多个各级军官,来到行宫向李存勖行礼。

    “符将军,孤和赵王曾经订立盟约共同抗敌,其情义就像骨肉一般;孤实在没有料到在赵王身上会突然发生这样的祸端,这让孤深感痛心。符将军,你若是没有忘记过去的赵王对你的恩情,那么你能为他报仇吗?孤将会给你提供士卒和粮食上的支援。”李存勖诚恳询问道。

    他的确对赵王王之死感到痛心,这不仅是因为王对他的大业一向支持,同时他与王之间也有很深的私交,所以他很早就打算为王报仇。

    符习原本被招来行宫时,还担心李存勖会不会将他送回赵国去,以拉拢张文礼继续与晋国联盟,此时一听李存勖的意思,竟然是让他起兵为王报仇,这让他不禁大喜。

    他勉强镇定心情,与身后三十多位部将一起跪在地上边哭边说道:“赵王当初交给符习等人宝剑,让我等帮助大王消灭敌寇。然而自从镇州发生变乱以来,末将心中虽有深冤大恨却无处可诉;本想引剑自尽,但又想到这样对死去的人没有什么好处。”

    “如今大王怀念赵王对您的辅佐之恩,答应为赵王报仇,末将符习等人不敢劳烦大王的将士,我等愿率领部下前去诛杀逆贼,来报答王氏对我等世代的恩情,虽死亦无恨!”

    “好!说的好!”李存勖当即站起来大声道:“赵王对你们的恩德一定要报,张文礼那个逆贼也一定要杀,如此才能让赵王一家在天之灵得到安息。不过你的手下将士还是太少,要击败张文礼为赵王报仇只怕很难。”

    “所以孤决定……”李存勖郑重宣布,下方众将连忙站起来躬身准备听命。

    “孤决定,任命符习将军为成德节度留后,率领所部将士为先锋讨伐张文礼;命天平节度使阎宝、相州刺史史建瑭率兵相助!”

    “末将等谨遵大王诏令!”众将大声应诺。

    阎宝更是心中一喜,他原本最早乃是朱瑾的部将,朱瑾兵败之后投降朱温,后来负责镇守邢州。

    几年前杨师厚病死,魏博军投靠晋国,晋军大举南下,将邢州团团围困,但始终无法攻破城池;直到几个月后,魏州之战刘全军覆没之后,阎宝见大势已去,这才出城投降。

    作为一个降将,阎宝能够得到李存勖的重用就很不错了,现在竟然还有机会独当一方,作为主将负责对张文礼的战事,这显然是他没有想到的。

    可惜他更加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对张文礼的战事可不是他想的那么容易的。光是这一战战死的大将就足以让他感到震惊了。

    八月初七,晋王李存勖下令从黄河沿线的晋军中抽调一部分,与符习统领的赵军一起从邢州向北进发,进攻成德镇。

    十一日,晋军攻下赵州,赵州刺史王铤投降了晋军,晋王仍任命他为赵州刺史。

    得到消息后,原本就旧伤复发的张文礼在惊骇之下竟然伤口崩裂,一命呜呼了。

    这对于晋军来说原本应该是一个好消息,然而张文礼的儿子张处瑾却秘不发丧,反而继续与同党韩正时等人谋划全力抵御晋军。

    九月,晋军渡过了滹沱河,开始包围镇州。

    阎宝下令把漕渠挖开,用水灌镇州,又抓获了深州刺史张友顺,可谓捷报频传。

    然而,就在阎宝志得意满的时候,九月初十,骁将史建瑭被流箭击中而身亡。

第六百一十三章风起

    八月十五,中秋节,月光皎洁。

    这天晚上,杨渥在宫中开设宴席,在金陵的四品以上官员基本都来参加。

    杨渥亲自设宴,能参加的人自然深感荣幸。

    不过能够进入内堂正殿,与杨渥同殿欢饮的,自然只有吴国最高层的一些官员,比如内阁的三位大学士,六部的尚书、侍郎,枢密院的副枢密使,大理寺的寺卿等等,都是一些最为显贵之人。

    当然,像太子杨炅,海陵王杨隆演等宗室,徐善、钟延归等外戚,以及其他一些勋旧,同样有资格进入正殿中。

    宴席之上,觥筹交错,歌舞升平,谈笑风生,气氛好不热烈。

    “大王,今年我朝各地风调雨顺,又是一年好收成,此乃天兴我朝之兆,臣在此向大王恭贺丰收。”此时,作为户部尚书的骆知祥正满脸笑容的举杯向杨渥敬酒。

    “这几年各地丰收,这也离不开诸位之功,非孤一人之喜。”杨渥面带笑容应了一句,举杯轻轻抿了一口酒。

    但他的神情却是明显有些心不在焉,对于众臣的敬酒只是勉强应付着,心中却在想着其他的事情。

    “现在都八月中旬了,按理说晋王李存勖应该已经对张文礼动手了才是,不知为何到现在都没有消息送到金陵来,难道说李存勖不打算对张文礼动手了?嗯,这一点应该不可能。”杨渥心中沉吟。

    他等待北伐中原的时间已经太久了,多少吴国老将在这期间因病亡故,未能看到北伐这一天的到来。

    比如此时,汇聚在殿中的众臣已经少了许多当年的老面孔,不少新人进入内阁,补充那些老臣逝去后的缺漏。

    现在的内阁首辅大学士依旧是陈彦谦。

    原本按照吴国的制度,首辅大学士的任期只能是十年,不过一来当初陈彦谦仅仅是以东阁大学士的身份代理首辅大学士,等到高勖去世后才正式成为首辅大学士的;二来考虑到如今北伐在即,为了尽可能保证朝堂的安稳,所以杨渥下特旨允许陈彦谦继续任职。

    除了首辅大学士外,另外两个大学士分别是武英殿大学士朱瑾以及文华殿大学士杨廷式,分别负责枢密院和督察院;原本的武英殿大学士李承嗣和文华殿大学士周隐都在前两年先后病逝。

    此外,六部尚书中也多出不少新面孔,原本的礼部尚书殷文圭、刑部尚书卢枢都已经过世,如今分别由皮光业和江梦孙担任。

    而以前的兵部尚书刘威以及吏部尚书陶雅更是在早几年前就去世了,分别由严可求和李遇二人担任。

    只有户部尚书骆知祥以及工部尚书杨信二人还留存。

    此外,原来的福建巡抚徐温如今也进入内阁,担任大理寺的寺卿,再加上最近几年被一路提拔上来的金陵府尹冯道,以及枢密院的两个副使郭崇韬和王绾,这就是如今吴国最核心的一群人。

    当然,除了这些人外,还有一些人被杨渥看好,不过暂时没有进入中枢,比如担任福建巡抚的汪台符;担任江都府尹的蒋延徽,在东宫任职的徐知诰、常梦锡、张延翰等人,都是一时之选,将来肯定会得到重用。

    此时的正殿之中,有不少人虽然察觉到杨渥的神情有些不对,不过他们并不知道缘由,毕竟在场众人中知道北伐即将开始的消息的仅仅是少数几人而已。

    就在这时,长剑都指挥使范遇忽然从殿外急匆匆的走了进来,随即目光看向杨渥,并微微点头示意。

    “终于来了!”杨渥精神一震,顿时明白了。

    他不动声色的看了众臣一眼,随即起身道:“诸位且慢慢饮酒,孤且出去一会。”说完,杨渥带着范遇离开了正殿。

    “可是晋军攻打镇州的消息到了?”一出大殿,杨渥便急忙问道。

    “正是如此,八天前晋军从黄河沿线分兵前往邢州,以符习为成德留后,以阎宝为大将,领兵负责攻打镇州。晋人将消息封锁得很严,咱们的人废了很多时间才将消息送来。”范遇急忙答道。

    “原来如此。”杨渥点了点头。

    如今晋军和梁军夹河对峙,双方都有不少人在黄河沿岸巡视,要想将消息传递回来原本就不是容易的事情,耽误几天时间也很正常。

    “孤等了这么久,这一天终于是来了。”杨渥长长吸了口气,随即问道:“在宿州的李承鼎知道消息了吗?”

    “大王放心,臣之前就交代过,得到消息后就会在第一时间传给李承鼎将军,所以他得到消息的时间只怕比大王还早。”

    “嗯,那么现在就看李承鼎将军的了。”杨渥神情凝重道。

    “大王放心,李承鼎将军子承父业,肯定能圆满完成这个任务的。”

    “希望如你所言吧。”杨渥点头道。

    虽然以吴国的实力,杨渥有信心击败梁国,不过若是能用突袭的办法,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将梁国击败,这对杨渥来说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即便李承鼎未能圆满完成任务,杨渥也并不在意,毕竟吴国的各方面的实力都要超过梁国,即便是正面作战,杨渥也有信心击败梁国,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的时间的更长和付出的代价更大而已。

    “对了,朱友能那边不会出什么问题吧?”杨渥忽然又问道。

    “大王还请放心,就算朱友能现在突然反悔不想造反了,但他如今已经有把柄落在咱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