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如此!”李思安这才松了口气。

    或许是运气好的缘故,又或者是晋军打了胜仗,此时正在庆贺的缘故,这天晚上,梁军连夜成功涉水渡河,整个过程中晋军都没有出现过。

    当第二天一大早,满怀胜利喜悦的晋军来到梁军营地时,这才发现梁军已经连夜撤走了。

    “早知如此,孤就不该顾惜将士伤亡,若是昨夜连夜出兵将敌军围困起来,如今想必梁军已经插翅难飞了!”李存勖望着空荡荡的梁军营地,不由得心中懊悔。

    昨日一战晋军固然取得胜利,但自身伤亡也不小,尤其是赵军、北平军组成的中军,更是伤亡惨重;而李存璋率领的晋军步兵为了尽快拿下王虔裕,同样不顾伤亡强行进攻,最终损失也很大。

    再加上晋军士兵都极为疲惫,而且也预计只要堵住梁军前往浮桥的道路,梁军就难以逃脱,所以李存勖下令休整一晚上。

    谁知道梁军竟然这么狡猾,连夜涉水渡过了野河,此时若是追击只怕也难以取得效果了。

    “大王勿忧,我军毕竟取得了胜利,不仅消灭了大量敌军,同时还挫败了梁军对河北的企图,这是一次难得的胜利,大王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周德威却在一旁劝道。

    对这一战的结果,他还是感到比较满意的,因为严格来说,晋军的实力是比不上梁军的,最终却一战消灭了四万梁军,这已经是一场大胜了。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在原本的历史上,晋军将要取得的胜利可是比现在所谓的胜利要大得多。

    历史上的柏乡之战,完全能够称得上一场完胜,七万梁军最终能够逃回去的也就一万多人。

    更重要的是,梁军最精锐的神捷军和龙骧军都全军覆没了。

    而如今这两支精锐虽然损失同样很大,但毕竟没有全军覆没,最多也就是损失了一万五千人而已。

    这两支军队的逃脱,让晋军的胜利失色不少。

    此外,这场大战因为发生在野河以北,属于高邑县内,所以名称自然也不是柏乡之战,而应该被称为高邑之战了。

    ……

    高邑之战的消息迅速传播出去,在各大势力都引起了巨大的影响。

    金陵城中。

    杨渥对这一战可以说是各大势力中最为关注的一个,所以虽然金陵远在江南,但杨渥得知消息的速度反而是最快的一个。

    武英殿中,吴国文武大臣汇聚一堂。

    “没想到这一战最终的结果竟然是这样的,真是让人感到惊讶!不过经此一败,梁军的颓势更加明显,想必今后战局会越来越偏向晋国一方啊!”杨渥首先感叹道。

    “大王所言甚是,梁军这一次出动的兵力虽然只有七万人,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是最精锐的军队;而晋军一方因为还要留守晋阳等地,所以出动的军队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梁军都没能取胜,今后他们要取得胜利的确很难了!”

    “赵王王和北平王王处直想必经过这一战后也将彻底倒入晋国一方了!”

    ……

    众将议论纷纷,一个个都对梁国不怎么看好。

    的确,正所谓盛极而衰,梁军最为强盛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而晋军却在兴兴向荣之中,若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今后的局势只会越来越对梁国不利。

    当然,这个结果这不是坏事,梁国如今的整体实力还在晋国之上,有了这一次的兵败之后,梁国将彻底失去一统北方的机会。

    而晋军同样因为实力欠缺,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彻底击溃梁国。

    这样两国之间就会如同杨渥当初预料的那样,走向长期的对抗,这无疑是对吴国最为有利的结果。

    想到这,众臣都面带敬佩的看向杨渥。

    “大王早在多年以前就看出了这个局势,而我等要到此时才能彻底确定北方大局,在这长远眼光上,我等都是远远不如啊!”

    无形之中,大家对杨渥的敬畏反而更多了,这也是一个意外的影响。

    杨渥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心中却是暗自感到好笑:“若不是来自后世,光靠这个时代的眼光,我又怎么可能看得那么远呢?”

    对他来说,高邑之战的这个结果同样是非常不错的,历史上的梁军在柏乡损失那么惨重,结果都能支撑十多年,如今损失小得多,说不定将来能支撑更长时间。

    “罢了,北方一战对局势的影响诸位想必也清楚,并没有超出我等的预料,所以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吧!”杨渥道。

    “大王所言极是!”众臣齐声道。

    这时,朱瑾站出来提议道:“大王,高邑一战,梁军败北,晋军定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一定会趁机攻打梁国。”

    “在这种情形下,梁军定然自顾不暇。大王不如立即出兵,夺取江陵,也好为将来做准备!”

    “现在夺取江陵?时间太早了吧?毕竟现在我军连湖南都没有打下来,而且目前潭州那边战局尚在僵持,随时都可能要从后方派出援兵,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随意再与高季昌开战呢?”李承嗣皱眉反驳道。

    湖南那边,朱思在成功攻克衡州以后,留下三千禁军守城,自己率领其余军队北上,成功与刘信汇合。

    而楚军一方见无机可乘,最终也只好暂时后撤。

    同时姚彦章见无法从口突破吴军的封锁,最终也选择绕道南下,在湘乡境内与秦彦辉合兵一处,并且在潭州以西二十里处驻营。

    而吴军一方则将水师开进湘江之中,用来阻断楚军对潭州的支援。

    坚持情形,楚军也感到非常无奈。

    曾经楚军也有极为强大的水军,不过两年多以前吴国攻打岳州的那一战里,双方水军就发生了大战,最终吴国取得胜利,焚毁大量楚军战船。

    之后楚国的重心转移到西南,那里都是荒山野岭居多,船只很难抵达,只有步军能够通过山路发起进攻,所以楚军没有再费大力气去重建水军。

    到了此时就只能眼看着吴军水军封锁湘江而无计可施。

    当然,楚军也不是说完全没有水军,只不过实力难以与吴军抗衡而已,不然连湘江都渡不过,又怎么支援到潭州城呢?

    所以现在潭州的局势就是两军对峙,同时吴军开始为攻打潭州做准备,大量苏州炮被运送到潭州城下,准备组装起来进行攻城。

    显然对于攻打潭州,吴军做的准备还是很多的,而且其重视程度也比之前攻打衡州要多。

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

    总的来说,潭州的局势并不需要担心,吴军目前还牢牢掌控着主动权,并且随时可以从后方增加兵力。

    所以目前反而是以练兵为主,不仅是淬炼那些普通将士,更是为了锻炼那些年轻将领。

    也正因此,吴军目前的兵力尚且充足,所以朱瑾才会提出趁机对江陵动手。

    江陵的位置极为重要,只有夺取了江陵才能进一步夺取襄阳等地;而占有了荆襄之后,吴国才能视情况选择是向西进攻蜀国,还是向北进攻中原。

    这时严可求站出来道:“大王,臣以为此时还不是进攻江陵的时机,应当暂时观望一二!”

    “哦,不知严卿有何理由?”杨渥见是严可求开口,顿时饶有兴致的向他看去。

    “臣之理由有二,一来正如李枢密所言,湖南的战事目前都没有平息,不宜在此时再开战端。”

    “至于第二点,臣以为经过高邑一战后,各方势力想必都能看出梁国的虚弱。在此情况下,臣以为蜀主王建或许会有新的动作!所以大王不妨再等一等。”

    “蜀主王建?”杨渥皱眉沉思起来。

    很早以前严可求就提出过,是不是进攻江陵,不仅要看梁国的局势如何发展,更要看蜀国的局势发展。

    蜀国要对外扩张只有两条路线,一个是对关中用兵,一个是对荆襄用兵。

    而目前蜀国与关中的岐王李茂贞依旧是盟友关系,而对控制荆襄的梁国却是保持一定的中立。

    梁、蜀双方都知道对方有一定实力,同时又距离遥远,所以两家一直保持和平。

    甚至朱温在给蜀主王建的书信中还称呼王建为兄(王建的年纪比朱温还要大几岁),两家关系显然都不想与对方为敌。

    而杨渥虽然不惧蜀国,但同样不想无缘无故与蜀国来一场大战。

    以蜀国的国力,足以维持一直庞大的军队。

    要知道在两年前,王建就在星宿山大规模检阅军队,当时就汇聚了一支二十万人的军队,号称三十万。

    而这还没算其他各地没有参加检阅的驻军。

    所以蜀国若是对外用兵的话,出动个十多万大军是没有半点问题的。

    此外,蜀地本来就十分富足,又没有经历过一些毁灭性的战争,所以当地的发展程度比之如今的吴国也不遑多让。

    有充足的财力作为支撑,蜀国建立起来的军队不管是装备、士气还是士兵的精壮比例都极为不错。

    论起实际战力来,蜀国也就在梁、吴、晋这三家之下,比起岐、燕这两家还要更强一点。

    再加上王建虽然是个无赖,但其谋略也是极为突出;他麾下的将领也有不少可称得上名将的。

    所以此时与蜀国开战有些得不偿失,至少若是没有必要的话,杨渥也不愿与王建开战。

    毕竟王建如今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又还能活几年呢?

    杨渥记得王建的继承人就做了亡国之君,所以若是要和王建发生冲突的话,不如等到王建死了之后再说。

    “严卿的意思是,王建不久之后就会决定是向关中发展,还是向荆襄发展?”此时,听了严可求之言后,杨渥肃然问道。

    “不错,臣以为,若是王建觉得梁国已经不足为虑,那么他就有可能与岐王李茂贞闹翻;不过王建同样也有可能继续维持与李茂贞的联盟,转而向荆襄动手。关键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