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康州这座位于百济与新罗之间,储备了大量钱粮的重城竟然就如此轻易的落入了淮南军的手中!

    “发达了!这么一个重要城池,里面一定储备了大量的钱粮!”还没有进城,淮南众将便大声欢呼起来。

    这一战获胜得比之前一战要稍微艰难一些,不过总的来说还算顺利,除了最开始时为了使得敌军疲惫而采取防守之时有一些损伤外,后面等到开花弹一响,接下来就是一路急速追击了,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顺利。

    当然,李承鼎也知道,若是没有开花弹的帮助的话,他们想要击败敌军就没有这么轻松。

    而如今,他们带来的开花弹还能使用的已经不多了,甚至连再打一仗都不够,所以见好就收就是最好的选择。

    占领了康州之后,淮南军毫不客气的将城中储备的钱粮劫掠一空,不过因为劫掠的东西实在太多的缘故,淮南军根本就搬运不过来,这样一来,城中的百姓却是意外的躲过了一劫。

    “有这一仗的教训,想必只要那个百济国主没有昏了头脑,就不会轻易的再与我军交战了吧?”

    站在康州城头上,望着城下满脸惊慌不安的百济民众,李承鼎暗自想着。

    他们与百济人打仗的目的最开始不过是为了鼓舞将士士气以及抢掠补充给养而已,等到击败了百济人的前锋之后这两个目的基本就达到了,之后之所以选择继续与百济人交战,不过是觉得百济人好对付,所以想顺带将震慑百济人的任务也完成了而已。

    不久,李承鼎在俘虏的百济人军官将领中挑选了几个释放了回去,让他们向甄萱传达大唐吴王的令旨。

    “从今往后,耽罗岛就是我大唐吴王的属地,与新罗、百济,泰封等国皆无半点干系关系。今日一战不过是提前给你们一个教训,若是百济国主想要觊觎我国领地,吴王殿下定然会发大军前来讨伐,虽远而必诛!”李承鼎简单而霸气的声明着。

    几天后,百济人派来的议和使者匆匆赶来。

    就如同李承鼎预料的那样,百济人莫名其妙的被打了一顿,连康州这个囤积了大量钱粮的重地也落入了敌军手中,甄萱最开始的确是怒不可遏,甚至准备尽起大军来与淮南军交战。

    不过后来冷静下来后却是放弃了这个想法,毕竟如今的新罗半岛上局势复杂,新罗、泰封这两国如今都对百济国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下甄萱并不想再得罪强敌。

    而从之前得到的消息中可以看出来,那个大唐吴王的军队实力的确很强大,显然不是易与之辈。

    既然对方来这里的本来目的只是为了一个与他们并没有多大关系的耽罗岛,而不是对他们百济的领土有什么想法,那么就让他们占领耽罗岛便是。

    更何况大唐本来就是天朝上国,若是对方处在虚弱的时候也就算了,如今对方实力强大,甚至能跨海远征到他们新罗半岛来,那么忍了这口气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不仅如此,甄萱忍下心中恶气的同时,还想到了向吴王寻求册封,以获取正统名义。

    毕竟在这个时代,对这些华夏之外的小国来说,有大唐的册封和没有大唐的册封可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泰封国在立国之初就派使者通过海路向越王钱寻求册封,其目的便是如此。

    而甄萱同样有想过向大唐派出使者寻求册封,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付诸实践而已;如今既然有大唐吴王的军队到了这里,那么向他们寻求册封就是最好的选择。

    “甄萱派使者来寻求册封?”听到这个消息后,李承鼎顿时乐了。

    扬威异域,迫使敌国称臣来降,这显然是大功一件,岂有不答应的道理?李承鼎当即代表吴王应允了对方的请求,不过却是要求他们派遣使者前往广陵,毕竟这种大事也不是李承鼎能够私自完成的。

    几天之后,淮南军将康州城中储备的大量钱粮能搬走的直接搬走,剩下的则留给了已经服软的百济人,然后乘船杨帆而去。

    至于抓到的俘虏则是带走其中一部分身体强壮的以用作苦力,为将来在耽罗岛上筑城做准备,剩下的老弱则直接释放。

    自从,淮南的这次远征最终以大获全胜而告终。

第三百六十五章劝进

    淮南军洪州的进攻和对耽罗岛的占领都进展得极为顺利,不过在另一处战场上,刘存率领的大军对岳州的进攻却是再一次以兵败而告终。

    当初秦裴出兵洪州时,为了牵制湖南军队,避免他们增援洪州,所以在八月中旬,刘存命部将冷邺率领五千兵力驻屯唐年县,李饶率领领五千人驻屯蒲圻,他自己则率领八千军队作为后应。

    然而正所谓兵无常势,刘存这么安排本来是极为稳妥的,既能牵制住湖南军队,同时又能在遭到湖南军进攻时相互支援。

    但当时间进入九月份后,唐年这边却是突然下起了连绵大雨,使得淮南军的三处驻地之间的联系出现了问题。

    湖南军在大将秦彦辉的率领下,直接对冷邺驻守的唐年县发起猛烈进攻,冷邺抵挡不住,连忙派人去向刘存求援,结果援兵因为大雨阻隔,未能及时赶到,唐年县就已经被湖南军队攻破,连冷邺本人也被湖南军俘虏。

    得知消息后的刘存只好缓缓退军,同时派人去向驻守在蒲圻的李饶下令,让他也开始撤兵回鄂州。

    不想当李饶听从命令开始撤退时,却遭到了另外一个湖南大将许德勋的突然袭击,李饶猝不及防之下被湖南军队生擒,其部下皆溃散,最终逃回鄂州的并不多。

    自此,淮南军对岳州的进攻再一次以损兵折将告终,而湖南一方再胜强敌,士气为之高涨;冷邺和李饶二人被俘虏至潭州之后,更是因为不愿投降的缘故而被马殷杀掉。

    消息传到广陵后,杨渥一方面对于刘存的再次战败表示不满,另一方面又对于湖南军队的战斗力感到惊讶。

    “怪不得历史上淮南军对马殷发起过多次进攻,但最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一直到马殷死了之后才趁着楚国内乱的机会将其消灭,不过随着楚国残余势力的反扑,淮南军又再次被赶出了湖南。”

    马殷的军队,虽然在攻占湖南之后招募了大量的湖南人为兵,但一来湖南民风悍勇,其士兵的战力在南方也算较强的;二来如今的湖南军队其核心依旧是当年的蔡州军,尤其是其高层将领基本上都是在战场上征战多年的老将,实战经验丰富,领兵打仗的能力较强。

    当年孙儒率领的蔡州军与杨行密交战屡战屡胜,要不是他太过残暴,实在不得民心,只怕最终杨氏能否占有淮南都不好说。

    而马殷的军队高层将领就是孙儒军的残余部众。较为优秀的将领再加上可称彪悍的士兵,这两点使得湖南军队的战斗力在南方诸多藩镇中乃是仅次于淮南的,根本不是未经过战火淬炼的江西军队能够比拟的。

    而这一次刘存率部进攻岳州,因为是主动进攻的缘故,在地利上就不占优势,而且兵力上更是连对方的一半都不到,再加上连绵大雨天气导致了淮南军的相互联络被切断,这样一来,天时地利人和几乎都不占优势的淮南军被敌军击败就可以理解了。

    当然,这一战淮南军虽然战败,但对于南方的整体局势却没有多少改变,尤其是江州、洪州在此之前就已经落入了淮南之手,江西最繁华最重要的地方已经被攻占,这一点并不会因为刘存的战败而受到影响。

    此外,湖南军队在取得胜利后又趁机对鄂州发起了进攻,不过却被刘存率军击退了,所以鄂州的防御依旧不需要担心。

    杨渥当即下令追封冷邺和李饶二人为伯爵,并将二人的子嗣收养起来;同时下令给鄂州补充兵员,以恢复左武骧军的实力,避免鄂州防御出现问题。

    处理完鄂州那边的事情后,杨渥开始寻思起来:“如今已经是天佑三年年底了,记得历史上朱全忠就是在明年一月开始篡位的最后过程,到四月份的时候正式建立后梁;那么从时间上算,他现在是不是已经开始谋划了呢?”

    历史上的朱全忠在这个时候虽然因为潞州失陷,使得他一举消灭刘仁恭的打算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不过他的总体实力还是天下最强的藩镇,无论是李克用、刘仁恭,还是南方的杨渥、王建都比不上他,所以他才有足够的底气篡位称帝。

    而这一世的朱全忠却因为接连败给淮南而损失了太多的精锐士兵,实力不可能与历史上的他相比。

    如今的朱全忠,北方有李克用这个实力强劲的老仇家,南方又有淮南这个新崛起的仇人,那么他是不是还敢于像历史上那样在明年年初就篡位称帝呢?这一点杨渥感到非常好奇。

    “若是他不敢篡位称帝了,那么大唐不是还要延续下去了?”

    然而事实却是,朱全忠不仅敢于篡位称帝,甚至比历史上的他做得更加急切了!

    当昭义节度使丁会向李克用投降导致潞州失守之后,朱全忠迅速调集兵力展开对潞州的围攻,试图在晋军立足未稳的时候将潞州城夺回来。

    然而他却是忘了,潞州城中还有一个他恨之入骨的丁会在。

    丁会镇守潞州多年,对当地极为熟悉,他投降之后立即得到晋王李克用的礼遇和厚待。有他在,晋军对潞州的守备就是严整无缺的,所以梁军试图夺回潞州的企图很快就落空了。

    到了十月份,朱全忠自知要在短期内攻破潞州绝无可能,所以准备暂时撤军回去休整,以作长久计议。

    然而等到大军抵达相州后,朱全忠却是突然病倒了,所以大军只能在相州暂时停驻下来。

    相州本来是魏博六州之一,朱全忠在相州这一番长留却是吓坏了魏博节度使罗绍威。

    若说因为魏州之变的那个流血的夜晚,谁才是受害最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