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船队被暴风吹散,柴克宏这一队十多艘船被风暴吹到了距离耽罗岛很近的地方,结果只过了一天时间就成功抵达耽罗岛;而李承鼎率领的主力船队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他们被风暴吹到了偏南的位置,结果在继续向东北方向航行了几天时间之后,却一直没有遇到什么岛屿或者陆地,这让李承鼎感到十分焦急。

    大海茫茫,虽然说向东北方向航行应该能够到达新罗半岛或者倭国才是,但若是运气不好,直接从两者之间的海峡传过去了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在航行了五天时间后,李承鼎估摸着自己应该是来到了倭国和新罗半岛之间的海峡。

    于是他下令船队改变航行方向,从之前的向东北方向,改为向西航行,以尽快寻找到陆地,确认自己的位置。

    不然继续这样向无头苍蝇一样航行,船队的给养迟早会消耗光的。

    向西航行仅仅过了一天多的时间,船队便看到了陆地,这让将士们纷纷欢呼起来。

    不管眼前的陆地是个小岛还是到了新罗半岛,至少能大致确定一下方向了。

    上岸的命令被迅速下达了下去,虽然李承鼎已经下过命令,允许士兵们上岸后发起劫掠以鼓舞士气,获取给养,但那必须等到确认他们的位置之后才行。

    这个时代的半岛局势正陷入分裂之中,其中泰封国,也就是历史上的后高句丽,其地盘位于半岛的北部,不仅地盘最多,而且也是实力最强的。

    而后百济的地盘则位于半岛的东南部,在三个国家中是最小的,不过它的实力在三个国家却仅次于泰封国,甚至不比泰封国差多少,其都城在全州。

    至于实力最弱小的新罗,这个国家便是原本的统一了半岛的新罗的残存势力,地盘位于半岛的东北部,以金城为都城。

    当李承鼎他们登岸之后,一番打探才得知,他们所处的地点正是位于新罗与百济之间的康州,乃是百济与新罗相互争夺的重要城池,目前被百济军队所掌控。

    到了这么一个地方显然是李承鼎他们的运气不好,因为这么重要的城池往往也意味着会有重兵守卫,他们想要在这里耀武扬威获取补给只怕有些困难。

    不管是后百济也好,后高句丽也好,他们的总兵力都有十多万军队,虽然这些士兵的战斗力根本入不得淮南军的眼,但毕竟人数众多,看上去还是很吓唬人的。

    至于康州城中,据说其守军同样有两万多人,这里不仅是防御新罗的最前方,同样是百济向新罗发起进攻的出发点,所以驻军人数相对较多。

    而李承鼎他们这支远征军队目前的状态却并不好,不仅士气较低,而且因为在海上停留的时间较长目前连给养的供给都有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若是直接面对大队的敌军围攻,说不定就会导致一场大败。

    打探清楚目前的局势后,一群淮南将领再次汇聚在一起商量起来。

    “要不,咱们还是先离开这里,先去耽罗岛完成大王交代的任务吧?”此时,面对不利局势,许多将领都有些犹豫起来。

    现在他们已经得知了所处的位置,只要改变方向,要不了几天就能到达耽罗岛,从而完成任务。

    而与百济的军队交战,那根本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仅仅是附带的而已,即便不能完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至于说给养不足和将士们士气较低的问题,这一点对于征服耽罗岛却是没有多少妨碍,毕竟耽罗岛的守卫力量比起他们现在所处的康州来却是差远了,即便淮南军目前不在状态,但要攻占小小一个耽罗岛,这些将领却依旧信心满满。

    他们却不知道,这时候耽罗岛其实已经被柴克宏率领八百名将士给打下来了,他们的主要任务其实已经完成了。

    “直接去往耽罗岛的话倒也可行,不过诸位想过没有,我等目前本来就缺少补给,而耽罗岛更是只是一个小岛,岛上物产贫瘠,我军即便攻占了那里,但想要在那里获取足够的补给只怕也不容易。所以末将觉得,既然康州这里守备森严,我军难以讨取好处,那么不妨换一个地方。百济军队虽多,但总不可能每个城池都有这么多守军吧?”

    “只要避开这些有重兵把守的城池,我军就能轻松获取补给;等到将士们休养好了,给养也充足了,那时候即便与大队的百济军队交战应该也没什么危险!”何敬洙却是提议道。

    他的想法也是许多将领的想法,虽然早就确定了通过抢劫的手段来获取补给,而且目前的局势似乎也必须要通过抢掠来获得给养,但避实击虚这个兵法常识却是需要考虑的。

    李承鼎心中同样也存了这种想法,毕竟他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抢掠来获取补给的和提振士气的,至于教训百济军队,那完全可以放到以后来。

    此时,见众将都有些意动,李承鼎当即准备同意何敬洙的建议。

    然而就在他准备下令之时,却有斥候来报说,有一支四千人的百济军队正向他们赶来!

    “四千人的军队?怎么这么少?”李承鼎等人顿时感到有些惊讶。

    以康州守军的兵力来看,不应该只派出这么一点兵力来对付他们才对。

    他们却不知,百济军队之所以只来了四千人,却是因为他们把这支登陆的淮南军队当做了新罗人!

    因为康州地处两国交界之处的缘故,这里的守军的警惕性还是很高的,当淮南军上岸不久,守军将领便发现了这支突然跨海而来的军队。

    新罗因为立国最长的缘故,其内部反而矛盾重重,统治阶级较为腐朽,军队实力自然也是最弱的,根本不是后百济和后高句丽这两个新兴之国的对手。

    所以当得知有一支人数有数千人的军队登陆时,守军将领心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警惕,只以为是小股的新罗军队前来袭扰的。

    一般来说,同等兵力的新罗军队都不是百济军队的对手,所以这个康州守将仅仅派出了四千人的军队就觉得足够对付敌军了。

    而在另一边,当得知百济军队仅仅派出了四千人的时候,李承鼎最开始还有些疑惑,但随即就醒悟过来,顿时大喜过望。

    “看来百济人是把我们当成了新罗人,所以才只派了四千人前来;如此骄傲轻敌,岂有不败之理?”

    何敬洙同样笑道:“敌军轻兵急进,这是看不上我军,认为我军是那些孱弱的新罗军队吗?将军,这可是送上门来的胜利啊,若是不收取,只怕连上天都会怪罪!”

    “不错,既然敌军前来送死,老夫也主张先将他们消灭了再说!”老将成及难得与李承鼎等人意见一致。

    ……

    若说众将之前还担心康州守军大举来攻,他们兵力较少难以抵抗,但如今既然敌军将他们当成了新罗人,结果分兵而来,那么不趁机消灭掉眼前这支敌军更待何时?

    以三千人淮南精兵对付四千百济军队,没有人觉得他们会输。

    而一旦击败了前来的这支敌军,将士们的士气定然会大涨,甚至运气好的话,通过缴获又能补充给养,如此一举两得的好事,怎能放过。

第三百六十二章击溃

    何敬洙等将领纷纷主张消灭掉这支百济军队,而李承鼎的野心却更大,他不仅想要消灭这支四千人的敌军,更是想要一举消灭整个康州的百济军队。

    当然,他的想法能否成功目前却还难说,不过当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其他将领之后,却是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传令下去,等会与敌军交战时,各部不得动用全力,不能表现得太厉害了,免得将敌军给吓住了!”李承鼎沉声下令道。

    不久,三千淮南军组成阵势严阵以待,在一处开阔地等候百济人的到来,然而他们等了半天百济人却依旧没有到达战场。

    “怎么回事?敌军的行军速度怎么这么慢?难道敌军将领连兵贵神速的道理都不知道吗?还是说他们想用这种方法来让我军感到烦躁?”李承鼎脸色平静,心中却是思考起来。

    他却不知道,不是百济人不想加快行军速度,而是他们的士兵行军速度就只有这么快。

    这个时代的新罗半岛总人口都不过是两百万左右,具体到百济的人口就不足百万了,之所以能够维持一支多达十多万的大军,却是因为他们采用的乃是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度。

    采用这种制度的好处就是兵力众多,比如明朝的卫所制度就维持了一百多万军队,而唐朝初期的府兵制同样以不多的人口维持了庞大的军队。

    不过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在提供了足够的兵源的同时,也给军队带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士兵的训练水平有所不足,军队的战斗力比不上募兵。

    这种差距,不仅提现在战场厮杀之时,更是提现在行军速度上。

    淮南如今采用的募兵制虽然耗费的钱粮比起征兵制要高得多,使得淮南军目前只能维持二十五万军队,不过这些军队的训练水平却是比采用征兵制的百济军队要高得多。

    所以当李承鼎根据淮南军的行军速度来判断时敌军到达的时间时,却不知道百济军队根本走不了那么快。

    “不管敌军因为什么原因来得这么慢,总之这一仗本将定要赢得漂亮才行!”李承鼎暗自想着。

    这是他第一次作为主将率领大军与敌军交战,虽然敌军兵力只有四千人,他自己手中也只有三千人,相比于淮南北伐之战时那几十万人大战的规模来实在是微不足道,不过对李承鼎个人来说却是意义重大。

    “当初大王十六岁就领兵随我父亲出征平定升州刺史冯弘铎的叛乱,他的第一战的规模比这一次还要小,但大王却能一战成名,让众将不敢小瞧。如今本将也要打出威风来才是!”李承鼎在心中暗自告诫自己。

    平静了一下心情后,李承鼎选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