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刘隐之外,马殷还有另外一个需要头痛的地方,那就是湖南各地密布的土著蛮子。

    这个时代的湖南也好,江西也好,都是南蛮分布较为广泛的地区,从北方而来的中原人如今还只能控制极少数州县的城池,但城外的许多地方依旧在土著蛮人的掌控之下。

    自从马殷执掌湖南以来,光是这些蛮子的暴动,前后就发生过十多次,他们虽然正规交战的话远远不是湖南军队的对手,但是各种偷袭、破坏等行动还是让人很头痛的。

    此外,当有些州郡的驻军数量不多时,还会有一些大的部族会趁机发起大规模的叛乱,这些都极大的消耗掉了马殷的实力,不然以他如今的兵力,肯定会大规模的对外扩张。

    与刘隐搞好关系,尽量拉拢当地土著,减少他们带来的麻烦,这两点就是如今马殷要做的。

    所以在不久前,马殷不仅派出了使者去联络危全讽等人,同时也派出了使者去交好刘隐,向他陈述两家和平共处,一同对抗淮南的好处。

    至于土著蛮子,马殷暂时却没有什么好办法。

    不久之后,马殷收到了各方的回信,就像张佶预料的那样,六个州刺史之中,除了饶州刺史唐宝外,其他五人最终还是决定加马殷一方。

    这个结果让马殷大喜过望,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派去出使广州的使者同样有了回信:刘隐不仅同意双方应该交好,共同对付淮南,同时刘隐还主动提出两家联姻。

    马殷想都没想便答应下来,至此,马殷终于能够集中精力对付淮南。

    “只要运用得当,当初岳州之战就能击败他们,这就说明,那淮南军也并非不可战胜!”马殷在心中暗自给自己打气。

第三百三十五章钟延规

    五月中旬,大雨连绵,指尖大小的雨点如瓢泼一般落下,给刚刚有些燥热的江州平添了一份清凉。

    钟秀宁回洪州探病的队伍就是在这一日到达江州的。

    除了钟秀宁外,淮南的控鹤军指挥使刁彦能率领着一营五百人的队伍作为护卫,一同前往洪州。

    回想起当初在广陵时杨渥交代给他的任务,刁彦能心中就有些激动:这是他第一次独自担负起如此重大的任务,以前他虽然也立下过不少功劳,但那都是与其他人一起建立的,但这一次他却是主管直接负责此事;而他今年才十六岁!

    当然,十六岁也不算小了,当初杨渥最早出仕为将领时,同样只有十六岁,就是在那时候刁彦能加入了杨渥的麾下。

    “将军,前面就是江州城了,咱们要不要进城歇息一会儿?”他的副手上前询问着。

    队伍从广陵出发后,便一直乘船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直接抵达江州,中间除了派人上岸获得补给外,几乎没有停留过。

    之所以这么急着赶路,是因为在半路上他们又接连收到了钟传病危的消息,一路都有钟传的使者催促他们加快速度。

    好在大家都是乘船而行,即便一路急行,将士们也并不感到太劳累。

    “好,准备停船,咱们先进城!”刁彦能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杨渥给他的任务主要就是让他与江西官员,包括各地刺史接触,尽量拉拢他们。为此,杨渥还特意给他临机授官之权,当然,这种临机授官只限于那些较小的官员。

    江州刺史钟延规乃是钟传的次子,又与即将接位的长子钟匡时不和,二人相互争夺了十余年才分出胜负;如今钟匡时即将即位,钟延规难道心中没有忌恨?没有忧虑?

    此外,江州的位置极为重要,乃是江西的门户,同样也是升州等地的上游门户,这么一个重要位置如果能落入淮南手中,对以后攻略江西将会起到极大的作用。

    所以刁彦能在来的路上就将钟延规选定为第一拉拢对象。

    在刁彦能的命令下,十艘船只逐渐停靠岸边,准备登陆进城。

    这时,有侍女前来传令,说是钟秀宁召见他。

    刁彦能心中一动,赶紧前去觐见。

    虽说钟秀宁乃是钟传之女,与杨渥的关系也只是联姻,在广陵毫无背景,那些淮南高官们并不怎么重视她,但她毕竟是杨渥的妾室,刁彦能自然要给予尊重。

    “刁将军,船只怎么停下来了?不是一路不停直接赶到洪州去的吗?”见了刁彦能,钟秀宁便沉声问道。

    刁彦能恭恭敬敬的向她行礼,这才答道:“启禀夫人,船只之所以停下来,乃是因为一路急行,船上的船工都十分疲惫;如今大雨连绵,以至于河水湍急,若是继续冒雨赶路,则有翻船的危险,所以必须在江州停留一会。再者,江州刺史钟延规,乃是夫人之兄长,难道夫人不想去见一见他吗?”

    刁彦能随便就找了个理由,钟秀宁一愣,她自然分辨不清刁彦能说的是真是假,不过这支队伍里刁彦能才是主将,他若是坚持停船,钟秀宁也没有办法。

    不过去见一见钟延规也好,毕竟是自己的兄长,当初在洪州时二人兄妹感情还比较深厚。只是这个时候他父亲都病危了,难道钟延规还留在江州没有去洪州探病不成?

    钟秀宁心中有些奇怪,她毕竟只是一个深闺中长大的千金小姐,对政治上的那些龌龊自然不怎么了解,如今钟匡时即将接位,钟延规哪里敢在这个时候前去洪州。

    不久,一行人冒雨登岸,好在江州城距离岸边并不远,只前行了一会儿便抵达城下。

    此时,连绵的大雨渐渐停了下来,江州刺史钟延规已经带着随从在城楼上迎接了,见到淮南的队伍出现在远处,钟延规连忙下了城楼,骑上马匆匆赶上去。

    “哈哈,这不是我的好妹妹吗?嫁给吴王之后如今却是越发容光了!”一见面,钟延规便大声赞叹起来,接着又非常热情而客气的与刁彦能攀谈起来。

    刁彦能心中一动,对于钟延规的想法顿时明了起来。

    他虽然是杨渥的亲军指挥使,但在淮南军中却还只是一个排不上号的角色,更重要的是他如今才十六岁,按理说,钟延规绝不会这么热情的对他才是,最多也就是对钟秀宁客气一点。

    但如今从钟延规的态度来看,刁彦能觉得他或许已经有了投靠淮南的想法。

    有了这个判断,刁彦能对钟延规的态度同样变得热情起来,两人像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般,开始东拉西扯。

    刁彦能虽然年纪还小,但这些年跟随杨渥东征西讨,参加过不少大战,他将这其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讲述出来,倒也引起了钟延规的极大兴趣。

    一旁,钟秀宁仿佛有些不认识这个兄长了一般。在她的印象中,当初在洪州时,这个钟延规可是个眼高于项的主,除了对那些高层官员客气一点外,对其他人可是半分好颜色都没有。

    当然,此时的钟秀宁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此时的她更加关心的是她父亲的病情。然而钟延规却只是和她简单说了几句,就有些不耐烦的让他的妻子带着钟秀宁回府中了,自己则留下来与刁彦能继续谈论。

    钟秀宁一离开,钟延规便神色一整,将其他下人都打发了,只留下几个亲信以及刁彦能几人。

    刁彦能见他如此作态,顿时知道关键时候到了,接下来就是他表明态度的时候了。

    “刁将军,本官知道你乃是吴王的亲信,在此本官也不兜圈子了,大家都爽快点,本官若是投靠淮南,吴王能够给本官什么职务?”

    钟延规本来就对他父亲选择了钟匡时而没有选择他作为继承人而感到不满,不过他父亲还在的时候,他也不敢有什么小动作,生怕被他父亲发现了,连江州刺史的职务都保不住;但如今钟传病重,钟匡时即将上位,他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在他看来,他与钟匡时争斗了十多年,双方可谓是仇怨极大,他自问若是自己成为了江西之主,是肯定不会放过钟匡时的;所以反过来,他也认为钟匡时绝对不会放过他。

    所以如今的局势对他极为不利,即便钟匡时即位之后,他凭借江州还能自保,但如果淮南发兵来攻,他就没有半点机会了。

    江州可不比地处江西南端的虔州、吉州等地,这里就位于长江边上,淮南大军调动起来非常方便,一旦派兵来攻,江州肯定无法单独抵挡,必须依靠洪州的力量。

    但洪州的钟匡时到时候会出兵增援他吗?钟延规觉得肯定不会。

    所以与其等到淮南来攻的时候再投降,还不如现在就与淮南搭上关系,反正他有个关系较为亲近的妹妹嫁给了当今吴王,有这个妹妹在,自己再立下献江州之功,想必杨渥也不会亏待自己吧?

    他的性格本来就是很偏急的那种,向来都是有什么说什么,刚才与刁彦能客套了那么久早就让他感到不耐烦了,此时钟秀宁一走,他干脆就直奔主题了。

    刁彦能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思想准备,预料到了他有投靠淮南的想法,但还是没有想到他会这么直接,楞了一下后才反应过来。

    “既然钟使君这么直说了,那么本将若是再不直言,那就太对不住使君了。当初从广陵出发时,大王曾经说过,使君毕竟是钟夫人的兄长,若是使君能够深明大义,以江州来投,那么大王愿意封使君为世袭的伯爵,然后到节度使府任职。”

    钟延规听了不由有些失望,世袭伯爵,听着还不错,但在这个时代,不仅官职泛滥,爵位同样也泛滥。

    当初大唐立国之时,王爵只有宗室才能册封,功高如李靖、徐世绩等人,都只封为国公;到了后世,开始逐渐有外姓被册封为郡王;到了如今,亲王都不稀罕了,郡王数量则更多,至于伯爵,那根本没什么吸引力。

    至于说到节度使府任职,那就更是没什么吸引力了,他现在还是一方刺史,到了节度使府肯定没什么实际权力,这如何能让他满意。

    “吴王竟然如此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