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危全讽听说此事后,便趁着这个台阶派人向钟传请降,并且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钟匡时。

    自此之后,危全讽对于钟传稍微顺服了一点,但依然有很大的独。立性。

    所以实际上能够被钟传控制的,不过是其他五州之地而已。

    然而到了如今钟传即将病亡之时,淮南入侵的压力几乎每个有见识的人都感觉到了,所以即便是钟传控制的五州之地的刺史如今也在另谋出路。

    大家都不是傻子,如今淮南的政策早就摆在那里,到了淮南后想要像过去那样继续做土皇帝是不可能的,所以对于投靠淮南,这些刺史们心中都有顾虑,这就给了马殷趁机拉拢他们的机会。

    “江西地方偏远,尤其是南端的虔州等地,更是丛林密布,又有大量土著南蛮居住,根本不适合大军征伐,所以各位不必担心。”

    “再加上,这次淮南北伐固然声势浩大,取得了不小战果,但梁王何等强大,如今不过是一时失利而已,等到缓过了这段时间,梁王必然会派遣大军南征,以报今日之仇。”

    “所以接下来淮南军的主力必然会留在北方以防备梁军,最多也就派遣个三四万人攻略江西。”

    “诸位若是联合起来,即便打不过倾力南下的淮南军,但要对付三四万淮南军难道还做不到吗?”

    此时,面对江西各州刺史派来的使者,马殷亲自上阵鼓动着大家。

    既然单独对抗淮南谁都没有那个实力,那么大家就相互抱团吧!

    这个想法马殷一出来就得到了危全讽、卢光稠等刺史的认同。

    可惜的是,再怎么抱团,大家还是担心打不过淮南,所以马殷才要多加鼓动。

    到目前为止,江西八州之中,除去洪州和钟延规控制的江州外,其他六州都已经派使者来与马殷接触,其中卢光稠和危全讽、危仔昌已经同意与马殷联手对抗淮南了,但剩下的三个刺史:饶州刺史唐宝、袁州刺史彭彦章以及其兄长吉州刺史彭轩却依旧有些犹豫。

    这三个还在犹豫的刺史中,饶州刺史唐宝犹豫的原因是,饶州紧挨着歙州,当年钟传在钱的蛊惑下出兵歙州,却被衢州刺史陈璋打得大败,甚至被淮南军反推到饶州城下了才退回去。

    所以唐宝对于淮南军的强大是深有体会,这才不愿加入马殷一方。

    至于彭轩和彭彦章兄弟二人,彭彦章当年就是率领江西兵进攻歙州的两个将领之一,对淮南军的强大更加有体会,所以他才会劝他投靠淮南。

    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清局势,目光长远,他的哥哥彭轩却是坚定的反对投靠淮南。

    (今天第四章,剩下一章估计要到十二点之后了)

第三百三十四章 马殷的喜悦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看清楚他所面临的局势,做出最适合的选择。

    当初衢州刺史陈璋,他之所以会选择投靠淮南,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他足够聪明,能够看清局势,知道如何选择才是最适合他的道路;第二个原因却是因为,他那时候当上刺史的时间还不长,加上还有钱派去的人的牵制,所以陈璋还没有习惯那种大权在握的感觉,对于投靠淮南自然更加容易接受。

    但危全讽、卢光稠等人就不同了。

    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对于这些割据于南方各州已经有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之久,形同于一个个土皇帝的刺史们而言,在品尝了那种大权在握的感觉之后,自然没有谁愿意再给人去当小弟,除非是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

    淮南如今的政策大家都看在眼里,在过去杨行密时代,淮南的地方刺史还是由武将担任,而且对于投靠淮南的刺史杨行密一般也会留用,不仅权利较大,而且自主度较高。

    但如今随着杨渥上位,以更加容易掌控管理的文官来逐步代替难以约束的武将去担任刺史,这早就是淮南的大政方针。

    到了如今,那些淮南原本占有的地盘的内地各州的刺史已经基本上被文官取代了,即便是两年前刚刚打下来的两浙之地,如今以文官取代武将的进程也在逐步进行。

    对于这种变化,危全讽、卢光稠等当惯了土皇帝的刺史们自然是满心不愿。

    若说淮南实力实在强大,强大到他们完全没有半点希望的地步,那这些刺史们或许还会清醒一点,乖乖选择投靠淮南;偏偏淮南的实力还没有强大到让他们绝望的程度。

    别的不说,光是江西南部的那些深山老林,就会极大限制淮南军的实力发挥,让他们无法调集太多的兵力过来;而更加熟悉当地地形的他们,却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地的坏境。

    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这一带的居民本来就是桀骜不驯的主,又没有亲自见识过淮南军的强大,如何愿意放弃自己的地盘?

    此时,六州刺史的使者,齐聚在潭州,商讨联合对付淮南之事。

    马殷亲自出面劝说着这些使者,又给予丰厚的贿赂,希望这些使者回去后能够劝说各自的刺史加入到他们这个反淮南联盟中来。

    “当初赵匡凝身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拥兵十万,地位何等尊崇?但一旦失去了领地,到了广陵后,却被一些广陵小吏所欺压。那赵匡凝还是以淮南的附庸的身份去的,受到的待遇都是这种。诸位试想,你们身后的刺史们若是去了淮南的话,又会受到何等对待呢?”马殷大声询问道。

    不得不说,马殷在这一点上却是找到了很好的突破口,赵匡凝的遭遇虽说有他咎由自取的部分,但在外人看来,他们却只看到了赵匡凝被流放到温州去的这个结果。

    所以众人听了之后都沉思起来。

    “淮南虽强,但并非不可战胜!江西之地的深山老林就是他们难以进入的禁地。只要大家联合起来,力同心,就一定能够打败淮南军!诸位回去后,都问问各自的主上,是选择联合起来,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打出一片领地,还是选择去广陵,过上生死完全操弄在他人手中的囚徒,这都是看各位的选择了!”马殷继续蛊惑道。

    ……

    等这些使者们都离开之后,马殷向他的行军司马张佶问道:“张司马觉得,最终到底能有多少人选择与本帅一道去对抗淮南?”

    虽说在蛊惑这些使者时马殷说得信心十足,但他自己的心中对于能否击败淮南军同样是没音多少信心的。

    想一想,梁王朱全忠何等之强大,光是可以用来机动的兵力就高达二十万之多,然而这二十万军队却依旧被淮南军击败了。

    如果说当初朱全忠渡过淮河与淮南军交战,结果兵败的话,马殷还能说那是因为淮南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缘故;但等到淮南军北伐时,依旧能够击败梁军,那么淮南军的战力就有些恐怖了。

    当然,马殷虽然有些担心,但也没有完全丧失信心。

    毕竟是在乱世之中崛起的一方枭雄,他还不至于被这么一点困难所吓倒。

    更何况,在他看来如今的梁军不过是暂时被北方局势牵制住了而已,等到他解决了北方的麻烦,重新抽出兵力来对淮南施加压力后,淮南能够用来对付南方各藩镇的兵力也不多。

    对于受到牵制后的淮南军,马殷还是有信心对抗的。

    “以在下的估计,除了饶州刺史唐宝外,其他刺史最终应该都会选择加入节帅这一方来!”张佶非常肯定的说道。

    “是吗?若是其他五个州都能加入,那么江西的大半部分就直接落入本帅的手中了!”马殷脸上喜色一闪而逝。

    张佶的判断他还是非常信服的,此人当初做过秦彦的幕僚,不过他非常鄙视秦彦的为人,所以想要回老家长安,不过在路过蔡州时被秦宗权扣下被迫做了他的幕僚。

    之后张佶提前看出秦宗权的忧患,所以劝说与他交好的刘建峰迅速筹谋其他退路;自此以后,他便成了刘建峰的幕僚,为刘建峰出谋划策,立下的功劳极多。

    之后刘建峰死,众将本来想拥立张佶,但张佶却不想出头,所以故意从马上摔了下来,然后以此为理由将主帅的位置让给了马殷。

    对于这个既有眼光,又没有什么野心的幕僚,马殷自然极为看重,让他做了行军司马。

    “唐宝因为距离淮南的地盘最近,所以想要他加入进来十分困难。但彭彦章嘛,此人毕竟有个哥哥作为牵绊,只要劝动了他的哥哥,又何愁他不加入进来?”张佶道。

    马殷点点头,突然叹息道:“你分析的很对。可惜,要是琅琊王王审知能够加入进来就更好了!”

    王审知的态度现在极为微妙,当初他派遣自己的长子王延翰前去出使淮南,结果淮南直接把他送到了对抗梁军的前线上去。

    在观摩了淮南军与梁军连番大战的场景后,尤其是在淮南军北上接应魏博军,一举击败梁军主力的那场大战之后,王延翰便对淮南军的强大心服口服,知道福建军队即便是在同等数量下也不可能是其对手。

    所以王延翰回到福州后,极力劝说王审知不可与淮南为敌,这一次马殷派出使者邀请他一同对抗淮南,却被王审知拒绝了。

    “节帅这却是得陇望蜀了,若是能够与危全讽等人联手起来,只要策略得当,就足够挡住淮南大军的进攻了。至少淮南要想攻取江西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至于王审知,他虽然没有答应与节帅联手,不过同样没有选择与节帅作对不是?福建军队的实力较弱,即便他派兵助战,也派不了多少兵力。节帅还是想想如何解决两面受敌的状况吧!”张佶笑道。

    马殷叹了口气:“只希望那刘隐能够聪明一点,做出理智选择才是。”

    如果说淮南当初受到了钱的极大牵制的话,马殷同样受到了割据岭南的刘隐的牵制,双方曾经多次交战,谁都奈何不了谁。

    除了刘隐之外,马殷还有另外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