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朝堂上那些权谋心术,就交给老夫与范公吧!”
“我们会尽一切可能,让你‘幼稚’下去,让那些你无法处理的丑恶,远离你的视线!”
“而你!!!”
贾昌朝拔高了声调,一字一顿道:
“掌握好大局,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那张山河图上就足够了!”
“千万!别让老夫失望!”
。。。。。。
“。。。。。。”
唐奕怔怔的看着贾昌朝,良久不语。
“懂了!!”
猛的一点头颅。
“也就是说,我负责发疯,相爷负责擦屁股。”
“是这个意思吧?”
啊呸!!
贾相爷差点一老痰淬唐奕脸上,老夫这般语重心长,结果。。。。。。
结果这家货还是没个正经。
不过,到最后贾相爷还是气势一弱,“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那行。”唐奕认真的点着头。
“我尽力!”
。。。。。。
贾昌朝的一番话,让唐奕想起一段往事。
在前一世,唐奕的父亲曾经给唐奕讲过一个故事。
大概意思是:
有一个农民,是远近闻名的养殖能手,家里不管养什么禽畜,皆是又肥又壮、子孙满堂。
这件事甚至惊动了县里的领导。
为了带领全县致富,领导专门去找这个农民取经。
县令就问这个农民,你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别人家的禽畜都养的一般,独你一家,鸡肥鸭壮羊成群,就连圈里的猪都又比别人家胖上好几圈儿呢?
农民回答,“其实我什么都没做。”
“我只是把鸡放到田里去吃虫,把鸭赶到池塘里游泳,把羊带到山上吃草。”
“至于肥猪,那就更简单了,喂完就让它睡觉,什么也不干。”
“鸡鸭羊猪,自然就变成这样儿了。”
。。。。。。
唐奕的父亲,讲这个故事给唐奕,其实是想告诉他一个道理:一个领导者应该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物尽其用,才是上位者的用人之道。
。。。。。。
那时,唐奕只是点头哈腰的听着,从来没有用心思考过。
可是,今天贾昌朝却是提醒了他,也许正如他所说。。。。。。这些年,唐奕分心太多了。
观澜、朝堂、宋辽大战、新政改革,每一件事,大宋经历的每一点改变,都有唐奕的影子,而且几乎都是他引领完成的。
这不正常。
也许贾昌朝说的对,他应该信任身边的人,让他们更多的分担,而自己则是把精力更多的放在掌握大局上。
如果他能做到这一点,而不是花费心神和赵祯顶牛,花费精力和魏国公等人斗法。。。。。。
也许,金五国部的事情不用贾昌朝提醒,他自己就能发现。
也许,修河罢役,还有王安石的青苗法,就不用碰巧回京遇到,碰巧解决,而是早早的就扼杀在萌芽之中了。
。。。。。。
不过,话说回来,老贾有点过了啊!
只管发疯,他来擦屁股。。。。。。
八辈子也没遇到过这么过分的要求。
。。。。。。
第837章 狼兵
老贾这要求确实过分了一点,可是。。。。。。
唐奕要是不接着,都对不起他这厚脸皮。
“相爷说的是真的?”
“真的!”
“那现在正好有一个事儿,得请相爷帮忙。”
“什么事?”
唐奕暗自奸笑,面色却是一脸为难。
“这个事儿吧。。。。。。”
“还真不太好办,我就怕做下了之后,官家那里估计又要睡不着觉了。”
“你是怕让官家更加生疑?”
“对对!”唐奕使劲儿点着头。“可是,相爷自己说的啊,你擦屁股!”
老贾沉吟片刻,狠一咬牙:
“行!官家那里,老夫帮你周旋。说吧,什么事?”
“我想打交趾。”
“滚!”
老贾脱口而出,“刚才的话,当老夫没说!”
说完,调头就走,理都不理唐奕。
这是蹬鼻子上脸啊,打交趾。。。。。。?
“光养兵就是个事儿了,你还敢背着官家用兵?”
“痴人说梦!”
“别呀!”唐奕狗皮膏药一般粘上老贾。
“养兵不就是为了用兵嘛,不然我养他干嘛?”
。。。。。。
“那是朝廷的兵,不是你的私军!”
。。。。。。
“谁的兵不是兵啊?借用,就先借用一下!”
。。。。。。
“兵是随便借的吗!?”
。。。。。。
“有相爷在这儿帮我遮风挡雨,那可不就是随便借的?”
。。。。。。
“就你这无法无天的疯脾气,早晚让官家砍了你!”
。。。。。。
“不是说,我负责发疯,相爷您擦屁股嘛?”
。。。。。。
“老夫没说,是你自己说的!”
。。。。。。
“意思是那个意思就行了呗。”
。。。。。。
“现在意思也不是那个意思了!”
。。。。
吴育和尹洙坐在院子里喝茶,小日子过的端是滋润。
时值隆冬,却是暖风徐徐、骄阳炙炙,对于这四条老寒腿来说,可是比开封舒服太多了。
猛然间,见院外一老一少,追逐吵闹而过,二人皆是奇怪。
“这是干嘛呢?”
吴育一撇嘴,“还能是干嘛?也该轮到贾子明受一受这小浑蛋的脾气喽。”
尹洙闻言讪笑出声儿:“确实是这个理儿,就不知道他受不受得住。”
此时此刻,两个老头儿竟生出一种祸害终于脱手转让,一下子从受害人变成看热闹的快感。
。。。。。。
而老贾。。。。。。确实领教了唐奕粘人的工夫,几乎是逃回家里。
把大门都关上了,这小浑蛋扒着篱笆墙,又整整絮叨了一刻钟,
贾昌朝也是服气,这货就是属流氓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要不是最后,说的口干舌噪回家找水了,还赖着不肯走呢。
。。。。。。
不过,贾昌朝意志还算坚定,到最后也没答应唐奕的无理要求。
在他看来,帮唐奕在官家之间调剂,不让两边误会更深,已经是极限了。
可是,私自用兵这个事儿,是皇帝的底限,谁也容不下这么大的欺君罔上。
可惜,老贾还是低估了唐奕的执着,打那之后,这货和老贾铆上了,只要一碰面,必提这个事儿。
一天说不通就两天,两天不行就十天。
到后来,弄的老贾天天跟躲瘟疫似的绕着唐奕走。只要唐奕出现,贾昌朝立马就走,那叫一个干净利落。
“你非得打交趾干嘛啊?”
此时,唐刚出现,贾昌朝又跑了。曹国舅实在有点不明白,唐奕为什么这般执着。
“你懂个屁!”
唐奕一点都不客气。
“橡胶!老子要橡胶!!”
“橡胶?就是王则海从那边儿带回的那东西?你不是有了吗?”
“有什么啊?”唐奕拧着眉头。“我有种子,但种子又不能用,得找地儿种下去,长出来才行啊!!”
“哦。。。。”曹佾了然。“那非得是交趾?咱大宋这么大的地方,哪还不能让你种橡胶?”
唐奕懒得理他。
“没文化!”
据唐奕所知,橡胶还真不是哪都能种。这是热带树种,喜热喜湿,还得是偏酸性的沙土。
后世的华夏,只有北纬25度线以南的海南、西双版纳,还有福建的一小块儿地方能够满足这些条件。
可是现在,海南是唐奕的粮种基地,美洲弄回来的玉米、土豆、红薯、花生这些农作物,他也不知道是不是能马上适应中原的生态环境,得在海南充分试验。之后,才敢向全宋普及。
再加上,管辜胖子要的一千户佃农和农垦兵团,也在大力的试验新稻种。力图改良占城稻,弄出一种既高产,生长周期又短的新稻种。
所以,现在的海南就是个大试验场,没有地方种橡胶。
至于西双版纳,现在还不是咱们自己的地方,在大理人手里。
说来说去,唐奕现在就是空有种子,没有地方种。
怎么办?
那就只能蛮着办了。
交趾是个种橡胶的好地方,抢吧!反正早就看这帮猴子不顺眼了。
和曹国舅说不清,唐奕索性也就不说了,正好王则海从身边儿过。
唐奕一招手,“过来!”
王则海一缩脖子,咱们这位殿下是掐着半拉眼珠子看不上他。
溜溜的过来,“殿下,啥事儿?”
唐奕瞪了他一眼,没搭理,继续与曹国舅道:
“你,明天就走?”
曹国舅点点头,看向王则海,“船都准备好了吗?”
王则海应着,“准备好了。”
“那明天就上路了,早点走,还能赶在过年。”
“那明天我送你。”
“别!”曹国舅一摆手。
“什么送不送的,直接就走了。别来送,麻烦!”
不送就不送吧,唐奕默默的应下了。
转脸看着王则海,“快去快回,然后赶紧给我滚回海那边去。”
“这回再带一两银子回来,老子扒了你的皮!”
“不敢了。。。。。。”王则海声若蚊蝇,大气都不敢喘,心里却在吐槽:
有银子都不要。。。。。。
。。。。。。
第二天,唐奕确实没去送曹国舅,包括同时上路的潘丰和辜胖子。
正如曹佾所说,麻烦!
一大早,唐奕就去了军营。
因为就在昨天,又有一批海南的驻民来投军。
人数还不少,正正三千。
而唐奕之所以这么重视,非要亲自去看,那是因为,他惦记这三千人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而是整整一年。
这三千也不是一般的黎族涅面精壮,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