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5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非这里面真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

    “你血口喷人!”魏国公不得不反唇相讥。“此为空穴来风,不足为信!”

    指着赵祯手里的信,“只赁那个疯王的一句污言秽语,你就妄加揣测,是何居心!?”

    王安石淡然一笑,“国公慎言。”

    “癫王乃陛下亲册的嗣王,爵高你一等,直呼疯王,有失礼数。”

    “我。。。。。。”

    “再说,是不是妄揣,查一查不就知道了。”

    “你。。。。。。”

    “国公不会是怕查吧?”

    “。。。。。。”

    魏国公直接让王安石轰的北都找不着了。

    “王介甫!”

    却是韩琦看不下去了,再让王安石说下去,可就没法收场了。

    “你一支度判官,官不过六品,职不通监察,何以乱权,妄论国勋!”

    韩琦是王安石的顶头上司,自认说话还是有点分量的。而且,他也确实说到了点子上。

    大宋官体庞大,各司其职,监察贪腐那是台谏的事情,各部属官是不能妄论的。

    不论是士大夫,还是皇帝,对这个都尤为敏感。私议、越权,甚至是告密,这种事儿是小人事,奸民所为,非君子也。

    “还不退下!?”

    王安石闻主,眉头一皱。

    “计相(同财相)所言极是。”

    “乱权、妄论,实非我辈所能事。”

    一抬头。。。。。。

    “那韩相公在这里干什么?”

    “我。。。。。。”韩琦没噎死。

    他在这干什么?他在这当然是借着那条断腿旧事重提,和魏国公今天的事两相叠加,给赵祯施以重压来的。

    可惜,一进来就直入主题了,没他什么事儿。

    “其后文武诸官,又在这里干什么?”

    王安石把炮口一转,火力覆盖之下,没一个跑得了。

    众官属面面相觑,一时无答。

    怎么答?说我们是来给魏国公站台的?

    以前这种群臣请见的场面多了去了,也没人这么刁钻,从这上面挑毛病啊?

    “诶。。。。。。”

    王安石长叹一声,一转头,看向赵祯。

    “看来,陛下还真要好好查上一查。癫王就一句话,就勾起诸般反映,说不得当真有贪墨**之举,牵扯甚大啊!”

    赵祯差点没笑出声儿,这真是个宝啊!刚才还是魏国公一群人气势汹汹的逼宫逼朕,只数息之间,却是反转的这么彻底。

    “嗯。。。。。。”赵祯煞有其事的一阵沉吟。

    “此事。。。。。。”

    “陛下!!”

    “陛下!!”

    韩琦、魏国公皆是急急抢前一步。

    “陛下,老臣冤枉啊!”

    “陛下,王介甫越权弹奏,不可纵容啊!!”

    “韩相公这计相当的,可真是不称职啊。”

    都没用赵祯出声,更不用王安石再冲锋了。

    接下来,文扒皮和包拯、唐介要是还接不下去,那也不用混了。

    老包那嘴可是一点口德都不留。

    “王介甫身居支度之职,分掌计司八案。其中,发运案所辖汴河、广济、通济、蔡河槽运、桥梁、折斛、三税。”

    “正是其所辖之务,怎么就成了越权了?”

    “韩相公不会连自己主司之职所概何务,都不记得了吧?”

    唐介也道:“清者清,浊者浊,查一查却是没有坏处的。否则,此事传将出去,癫王旧习自然让百姓更知其性,可是,若误会了魏国公真的贪墨枉私,那可就不好了。”

    “臣请奏!”

    唐介话音刚落,文扒皮气都不让韩琦和魏国公喘一口,高揖大礼,直接就给赵祯拜下去了。

    “臣提请大理寺监察院,伙三司同出,查办此事。待事实清楚,妄言者重罪,还老国公一个清白!!!”

    。。。。。。

    魏国公是怎么也想不明白,怎么聊着聊着就成了这么个局面了呢?

    文彦博这么一拜,这事儿基本就算是板儿上钉钉,就这么定了。

    看着福宁殿上安然高坐的赵祯,似笑非笑的文彦博,还有老神哉哉的唐介和包拯,再加上一个臭脸臭衣袍的王安石。

    魏国公心中暗骂,特么出门没看黄历,怎么赶上这么一帮子恶鬼拦路!

    不过,万幸。

    赵祯最后指派监察院的殿前侍御史贾昌衡、大理寺承吴奎,并三司共检,监察通济渠槽钱。

    看上去是查了,可是,可能是官家也不想此事闹大,用的这两个人却是很是微妙。

    贾昌衡是谁?看名字就知道了,和贾昌朝就差了一个字,两人是亲兄弟。而吴奎则也是守旧党人,听命与汝南王府。大伙儿都是一条船上的人,这让魏国公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想来,赵祯的君子病又犯了,之前把通济渠交给魏国公,现在也只是把事情翻篇就算了事,没打算真拿他开刀。

    至于三司,韩琦就是三司使,还有何惧怕?

    。。。。。。

    可惜,魏国公想多了。。。。。。

    好不容易熬到赵祯令退,众人低眉臊眼地往出走,那个杀千刀的王安石也跟了出来。而且贴着韩琦,生怕韩相公闻不着他身上那股子怪味。

    “你跟来做甚!?”韩琦瞪着眼睛,咬牙切齿地呵斥。

    今天他是既丢了里子,又丢了面子。弹劾唐子浩没成,还让这个“下属”挤兑的屁都放不出一个。

    “回去干你的分内之事,少在老夫面前晃荡!”

    王安石一摊手,“计相又糊涂了,下官就是在干份内之事。”

    韩琦狠不得踹死他。

    “你干什么份内之事?”

    “不是彻查通济渠账目吗?小官当然要跟着。”

    “你!!!”

    “陛下已经指派了官员查验,与你何干?”

    “计相真是健忘,却是要好好回去看看大宋官各职辖了。”王安石冷着脸道。

    “刚刚包龙图已经说了,计相忘了?槽运三税皆在支度司管辖,下官不跟着,怎么知道这里面有没有徇私舞弊之举?”

    “。。。。。。”

    韩琦算是看出来了,不光要防文彦博,防唐介、庞籍、丁度这几个老臣,这个新冒出来的王介甫,也不是什么好鸟!!!

    。。。。。。

    韩琦还不知道,王安石必成大患已经初见端倪,而另一个不世妖孽,还在福宁殿里伏蛰,也等着一个一炮而红的机会呢。

    。。。。。。

    “君实似乎也有话要说?”

    等人都走了,殿中只剩皇帝和司马光,赵祯方悠悠开口问向司光君实。

    他心思如发,又怎么看不出刚刚司马光一直也是跃跃欲试,只是碍于职责所在,一直没开口呢?

    温和一笑,一点没有为君为帝的架子。

    “说说吧,憋在心里可不是什么好事。”

    司马光一阵局促,恭敬回道:“倒是逃不过陛下的慧眼。”

    “什么慧眼?”赵祯讪笑。“只是心中有愧罢了。”

    “臣。。。惶恐。。。”

    赵祯言下之意,当然是有愧司马光。

    对于这个唐奕力荐的司马君实,赵祯确实有亏欠之心。

    远的不说,只他在大辽周旋数年,为燕云得复立下的功劳,回朝之后,就不应该只是一个起居舍人的微职。

    可是,也正因为司马光不止一次为唐奕解围,和唐奕走的太近,过于敏感,赵祯不得不在这个微妙的时期委屈于他。

    “若朕没看错,刚刚殿上逞威的,不应该是王介甫,而是司马君实吧。。。”

    “这。。。。”司马光当然想说是,文相公灯下黑,看不出端倪,可是。。。。

    “臣不敢冒领。”

    “呵。。。”赵祯轻笑,知道他是谦虚。“说说吧,此事你怎么看?”

    “臣以为。。。。”聊到这个份儿上,司马光也就不能再谦虚了。

    别看起居舍人官儿小,还不如王安石那个支度判官。可这个官还不是一般人能求得来的,天子近臣,盖莫如是。

    “臣以为,陛下把通济渠交与魏国公,已经是宽仁无双了。”

    “哦?”赵祯一歪头。“怎么讲?”

    “给了他是陛下的恩,可是魏国公拿在手里却不知分寸,那就怪不得陛下了。”

    “臣觉得,借机收回来,也是顺理成章。。。”

    赵祯一笑,不无考校之意:“可是朕已经把差事交了出去,想必吴奎是查不出什么的。”

    司马光顿了一下,“臣不敢妄揣圣意!!”

    “说说看,朕不怪罪。”

    “。。。。。。”

    司马光沉吟了片刻,终还是开口道:

    “王介甫终还是管着发运案的槽河税支,韩计相是压不住他的。”

    “还有呢?”赵祯可是知道,一个王安石还不足以左右此案。

    “还有就是。。。。。。贾昌衡!”

    “。。。。。。”

    赵祯赞赏的好好看了看司马光。

    “君实为起居舍人,屈才了啊。。。”

    司马光闻之,急忙拜倒,“陛下谬赞!!”

    有赵祯这一句话,司马光想不起飞都难了。

    心下感激圣恩,却是不知为何,猛然想起一位远方的故人,忍不住叹道:“子浩神来之笔,千里杀将!!”

    “可惜。。。。”

    赵祯怔了一下,随之接过司马光的话头:“可惜,此信一但传开,癫王恶名更甚,却更是回京无期了。”

    。。。。。。

    话说回来,为什么司马光提到贾昌衡,赵祯立时大赞呢?

    因为这一步棋,可以说非惊才绝艳之辈是绝对看不出来的。

    这是一步活棋,一举数得,连赵祯自己都有点小得意,却被司马君实看得通透。

    首先,他要是想用这件事做文章,大可用唐介、包拯这种大杀器,保准魏国公一败涂地。

    换而言之,要是想不了了之,也可用别人。只要是守旧派,都可以保证魏国公平安无事,可偏偏赵祯用的是贾昌衡!

    司马光能一语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