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计军资折钱三千四百六十万贯,加上今后观澜商合的所有收入!”

    “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观澜就算倾家荡产,五年之内,也不用朝廷出一分粮饷!”

    。。。。。。

    疯子!

    这是文扒皮的第一反应。

    也只有这个疯子才敢倾家荡产,要独自支撑当世两个最大国家的战争。

    三千四百。。。。。。万贯!

    疯子!当真的疯子!

    。。。。。。

    “好!!!”福宁殿上,勐然一声爆喝,正是鲁国公王德用。

    勐的抱拳,啪的一声,发出皮肉交错的脆响。

    “老臣,请战!愿以此残躯,谏我天宋!!”

    “微臣请战!!”狄青紧随其后,长揖到地,高声绕梁。

    。。。。。。

    一众文臣这才从那三千万的震惊之中回过味儿了,一见朝中新老两员大将齐齐请战,登时面上发热。

    虽说他们拒战是情有可缘,不知道唐疯子手里还有这么大一笔钱。

    可是,一边是拒,一边是请,顿时形成对比,让一众文臣好不惭愧。

    “呃。。。。。。”却是赵祯一呃,缓声道:“两位爱卿别急,尚未到出兵之时。”

    “嗯?”所有人一愣,怎么又没到了?

    不是辽廷、耶律重元两方皆有布置,现在军饷也有了,那还等什么?

    赵祯一看,给唐奕递了眼色,意思是,你还是把全部计划与他们说了吧,不然没法聊。

    唐奕也只好从命,当下,细说与赵祯二人之前的谋划。

    。。。。。。

    “所以,现在的首务不是即刻进兵大辽,而是派遣使团,先将燕云和大辽之前的布置连成一片,才可进兵!”

    众臣一听,立时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啊!

    只见狄青和王德用神色一暗,却是还没轮到他们。

    可是,文彦博等人就不一样了,原来。。。。。。还得我们这些做学问,靠‘嘴’吃饭的先出马啊。

    文扒皮立刻上请,“此次出燕云,臣愿往!!”

    “宽夫主理政事堂,怎可妄出?”却是富弼出声了。“我吧,还是臣去吧。”

    文扒皮脸一下就黑了,老搭档了,怎么这个时候抢上了?不君子!

    而那边庞籍也说话了,“朝廷于文富二位相公是哪个也离不开吧?”

    “臣精于兵事,正有用武之地。我看,还是臣去吧!”

    好吧,庞籍也抢上了。

    “不!!”吴育难得强势。“臣虽不才,然不论是耶律洪基,还是耶律重元,臣都打过交道,臣去才是最合适的!”

    。。。。。。

    唐奕看着这几个文臣就快打起来了,面无表情的看向赵祯。

    “陛下。。。。。。”

    “您应该最清楚,没有人比我更合适!”

    。。。。。。

    (未完待续。。)

第602章 国士无双

    所谓巅峰时刻,什么是巅峰时刻?

    纵论古今,范仲淹殿上请辞,百官送行,喊出“范公此去,极为光耀”的时候,就是他的巅峰时刻。

    蔺相如完壁归赵。。。。。。

    楚霸王乌江自刎。。。。。。

    赵匡胤黄袍加身。。。。。。

    这也是这些前人的巅峰时刻!

    然而,只身入燕云,见证汉人百年屈辱的终结,亦或是以身正道,埋骨于这段百年屈辱。对于文彦博、富弼等人来说,可能没有比这更巅峰的存在了。

    哪怕是死在燕云,也足以千秋不朽、百世流芳了!

    所以。

    这个时候,哪还有什么搭档、同僚?抢吧,谁抢着算谁撞上大运了。

    可是,唐奕看向赵祯,这是千秋大事,容不得他们争来争去。

    “陛下应该最清楚,没有人比我更合适!”

    赵祯闻声,默默地看了唐奕良久。

    “谁去,你都不能去!”

    “对!”富弼难得的说话硬气。“谁去,大郎都不能去!”

    直起身形,“大郎可知,何为国士?”

    唐奕真不想和这些老儒浪费时间,但是,碍于富弼一向是他尊重的长者,还是耐着性子答道:“士者,能事者也。国士者,国之最才也。”

    富弼点头,“不错,独一无二之才,是为国士无双!”

    “于大宋,大郎就是那个无双国士。老夫虽然不想承认,但却不得不承认,大郎之才,非我等可及。此去之凶险,非常使可比,不论陛下,还是我等朝臣,都不能,更不敢,把一个无双国士送入险地!”

    “所以,我们都能去,独你不能去!”

    。。。。。。

    唐奕无语了,连富弼都开始睁眼说瞎话了。

    扁嘴一笑,“说到‘国士’,奕倒还真有些感悟。”

    “相公想听听吗?”

    “呃。。。。。。”

    唐奕不管他,“奕生于富贾,出自市井凡俗,以利量人,以俗慰已。”

    “然,幸得范师不弃,引入京门,十年奋进,却是有了与年少时不同的感悟。”

    说到这里,唐奕抬头看向赵祯,“不怕陛下笑话,奕在拜入范师门下之前,在来到京城之前,一直不把‘官’,不把“士大夫”放在眼里。老师敦促之下,也是消极怠工,不愿进学。”

    “可是,真的见识了什么是官,什么是士大夫之后,奕才明白,何为‘士’。”

    众人听他说话,无不茫然,不知道大伙儿“争”的好端端的,他说什么“士”。

    唐奕继续道:“在出邓州之前,奕虽知‘士者,能事者也’的道理。但却一直不理解何为‘士人文化’,何为‘士大夫’的光荣。”

    “只道‘士’只是一个称谓,文士、勇士、死士、方士。。。。。。”

    “只道‘士大夫’也不过是高人一等的代称,是权力与财富的象征罢了。”

    唐奕说得诚恳,没有半句虚言。

    事实上,做为一个现代人,一个穿越者,古人所谓的“士”,与后世滥用之下的“士”有什么区别,肯定是没有概念的。甚至喜用后世的‘功利主义’来衡量人与人之间的处事哲学,来看待古人的行事。

    但真正在这世间走一遭,真正见识了什么才叫“士”之后,唐奕才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小时候。。。。。。”

    唐奕喃喃自语,仿佛是在回忆,“那时也看过司马迁《史记》之中的《刺客列传》,不禁会想,堂堂国朔正史,何以把一些刺客抬举得这么高?最多也就是传奇、野趣罢了。”

    说到此处,不禁自嘲地摇头,“后来才懂司马子长的良苦用心,这是在告诉天下读书人,何以为‘士’!”

    “豫让‘士为知己者死’,刺赵襄子为智氏复仇。”

    “荆轲刺秦,‘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还有要离、聂政、专诸,这些春秋死士,无不在告诉后人什么才叫‘士’!”

    “告诉后人,‘能事者’身背的责任!”

    “士者,不但要能其事、专其事,还要奉献其事!!”

    说着看向富弼,“相公说奕是无双国士,可是一个谓死之‘士’,还何以称‘士’?”

    不等富弼反驳,唐奕又道:“远的不说,只说当下!”

    “奕身边有一武人黑子,十余年间出生入死,护我左右。一句吩咐,二话不说,削发入辽,是为死士!”

    “邓州厢营,五百悍勇,以一敌十,至死方休,是为勇士!”

    一抖司马光的那“可为”二字。

    “司马君实明知这二字一出,他在辽朝凶多吉少,却仍不迟疑。这才叫士大夫!这才叫国士无双!”

    “甚至周四海这个一生功利的商户,得朝召唤,也是七十岁高龄抬棺北上,丝毫不疑。这才叫士!”

    “可现在,相公却说,奕为国士,不可犯险?”

    “对得起这个‘士’之称谓吗!?”

    富弼一阵惭愧,“大郎说的是。。。。。。”

    转脸一想,不对啊。怎么让这小子给绕回来了?

    却闻唐奕又加了一句:“相公若真当奕为无双国士,那就不要拦我。这一趟只有我能去,也只有我能办成!”

    。。。。。。

    唐奕从福宁殿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

    一出来,就见殿侧一角,一个小脑袋正探头探脑地往这看。

    看清是谁,唐奕不禁笑了,拐了个弯,缓步走了过去。

    “你怎么在这儿?”正是福康。

    福康哪还有心思与他说这些,眉头拧到一处,“怎么没去考?”

    唐奕罢考,外面还不知道,但在宫里却是已经传开了。

    “呃。。。。。。事发突然,顾不了那么多了。”

    福康一听,眼圈就红了,“你,你,你怎么就那么不让人省心呢。。。。。。”

    唐奕慌了,“你哭什么啊?一个破殿试,考不考有什么区别?真有急事。”

    “那你现在回去考!”福康板着脸,一副她作主的样子。

    唐奕无语道:“我的傻丫头,哪有那么简单。我要是回去了,你父皇可就做蜡了。”

    “那。。。。。。那怎么办啊?”这回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就下来了。

    “别哭,别哭,跟你说个事儿。”

    唐奕只得玩小心思,转移话题,“我又要入辽了,三日之后。”

    “啊?”果然管用,福康一下就愣住了,也忘了哭。

    “又去做甚?”

    “去把咱老祖宗的地收回来!”

    “危险吗?”

    唐奕不答,“想不想出份力?”

    福康神情暗淡,“我一个女儿家能出什么力?又不能和你一起去。”

    唐奕笑道:“帮我个忙。”

    “什么忙?”

    “绣面旌旗!”

    “好。”福康一口答应下来,女红之事她还是做得来的。

    “绣什么样子的?”

    “大、宋、龙、旗!”

    ps:关于士人文化,富弼这帮大能当然不用唐奕去教。要说写这一段,也不是写给富彦国的,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