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此妙法为何不早些拿出来与我等细说?险些耽误了大事!”

    唐奕心说,刚才你还想骂人呢,现在又嫌我说的慢了?

    此时,范仲淹终于露出会心的笑容。暗道:这小子还不知道,无意间让他弄出一个造福天下的大功德,可比他挣上百万家财要有用得多!”

    拼音注音法!

    有了这么一个简单方便的注音法,能省去读书人多少的时间和精力!?

    没经历过古代蒙学识字的过程,当然不知道那是多么的艰难,‘反切法注音’确实太不方便了。

    一个蒙童从识字开始,最起码要死记几百个常用字的读音,然后才能通过这些字的读音把《韵略》上的字认全。这个过程全靠死记硬背,且十分的慢长。

    “反切法”说白了就是教识字的人识字,必须要有一定的认字基础,你才能用它来认字。所以,不识字的百姓没办法应用。

    在几位师父看来,这个拼音注音法,最主要的意义可不是教识字的人‘识字’,而是让不识字的人做到‘达意’。如此简单易学的四十七个符号,只要推广出去,几乎人人都学得会。

    想像一下,如果这个方法普及开来,大宋百姓人人会用拼音法读字,不对,人人都会不现实,只需要一半,甚至三成的人学会拼音法,那么,到时只要在汉字上标上拼音,不识字的百姓都不需要认识字面上写的是什么,只需按拼音读出其音,按读音去理解字面的意思。。。。。

    那就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了!

    (未完待续。)

第178章 三字经

    为什么说那会是了不得的事情呢?

    打个比方,朝廷发往州府的公榜檄文,以往都需要有人唱榜。百姓之中识字的人太少了,就算你贴出去,绝大多数百姓也不知道上面写的是增税,还是减税,是缉盗,还是施恩。。。。。。

    无形之中,既增加了官府的工作量,又因为传播上的局限,影响了实施的效果。

    要是标注了拼音呢?那就会有更多的人看得懂。

    “还可以用在蒙学书籍之上。”

    几位大儒已经开始考虑拼音的应用了。

    “若是在《广韵》、《韵略》、《千字文》、《孝经》之上用拼音标注,那蒙童只要会此拼音,即使没有先生授业,也可自学识字,简直方便至极!”

    “嘿嘿。”听师父这么一说,唐奕忍不住乐了。

    随手拿起桌上的《蒙学》课本,“我已经用上了。”

    “用上了?”

    杜衍接过翻开,发现第一课就是拼音,随便往后一翻,果然!

    无论是题目,还是正文,都已用拼音标注。可以说,只要学会了第一课拼音注音法,后面的课文不需要教,蒙童自己就可以在家阅读。

    “不错,不错!”杜衍连说两个“不错”,就把课本交给其他人,让他们也看看。

    范仲淹也知刚刚错怪了唐奕,正要说几句赞扬之辞,不想,尹洙拿着唐奕那本《蒙学》突然惊声道:

    “这第一篇作文是你所写?”

    “是。。。。”

    好吧,抄着抄着,唐奕脸皮也就厚了。

    尹洙没说话,又往后仔细翻看,待大概看完,才把课本递给范仲淹。

    “拼音注音法加之此文,大郎可为蒙学之宗师矣!”

    众人不禁疑惑,什么作文得尹师鲁如此之高的评价,可与拼音注音法同日而语?于是都凑到范仲淹身边一同观瞧。

    范仲淹翻开的那一页赫然写着:

    《三字经》。

    。。。。。。

    “三、百、千”是中国传统三大启蒙教材。

    《百家姓》,因其象征着中华姓氏的传承和对文字的认知,而被流传;

    《千字文》,因其不重复的千余汉字,也是蒙学识字所用。

    《三字经》,则是用极其精简、浅显的文字,记录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

    而其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的同时,既了解常识,学习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又懂得了的做人做事道理。

    可以说,《三字经》是古代启蒙教育最重要、最全面的教材,地位尤在《千字文》、《百家姓》之上。

    唐奕为了民学,都把拼音搬出来了,又怎么可能放过这篇蒙学巨作呢?

    只不过,唐奕也不是完全照抄,其中关于历史典故的段落,他只节选到宋之前的句子,像什么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这种要掉脑袋的句子,是肯定不能要的。。。。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范仲淹念念有声,一气读完,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三字一句,四句一段!

    全文不过千余字,却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涉,简直是绝妙!

    不但有生活中的名物常识,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又罗列出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先秦诸子的著作。

    而史典方面,从三皇治世讲到五代乱国,历朝的经典人物典故也一一收录。

    可以说,一个蒙童如果能把此文学通,就基本完成了对天地万物的认知。

    尹洙说得一点没错,凭着拼音注音法,还有这篇《三字经》,唐奕便可为蒙学宗师矣!

    老头儿想到这儿。。。。

    一背手,

    转身就走。。。。

    唐奕看着老师急行而去的背影,心说,你就不夸我两句?再说,你走就走,把课本还我啊!

    他倒不是心痛一本课本,而是那上面有为给孩子们上课做的批注。

    唐奕当然不知道,他那本《蒙学》第二天就摆上了赵祯的案头。

    。。。。。。

    范仲淹就这么潇洒地走了,另外几位师父却没走。

    刚刚唐奕讲了一个时辰,虽然大致上已经明白了拼音的用法,可是,他们还想详细地听听唐奕是怎么传授给孩子们的。而且,这个用墨板白字来教学的方式很新颖,老师父们也想进一步的了解。

    于是,从那之后,每天上午,唐奕在观澜上院听老师父们讲学,下午则换到民学,老师父听他讲课。

    几天听下来,还真让这些名儒听出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除了墨板的好处,还有拼音的应用,最主要的就是,唐奕对课时的分配。

    以往,尹洙等人给儒生授课,像尹洙、孙复身体情况好的,都是一讲半天;杜衍、柳永因为年岁大了,没有那么好的体力,也是最少一个时辰。

    但是,唐奕给童子授课却不然,每课半个时辰,以沙漏记时,从不增减。到点儿下课,让童子歇息半刻,再继续授业。

    而且,上节课与下节课从不重复,上节讲了《蒙学》,下节就讲《数术》,两门学问穿插进行。

    开始,老师父们还觉得唐奕这样施教有些欠妥,在他们看来,半个时辰根本不够讲嘛?

    可是,自己亲身听了几课之后,大家的想法就都变了。

    他们发现,唐奕这种短时间、穿插课目的授业方法,不但童子们学得不累,老师讲得也不累。

    而且,小童们好像学的也比正常授课快很多,再加上墨板白字的明了直接,往往唐奕一节课所传授的东西,就赶上一般的先生摇头晃脑地教上半天了。

    最后,老师父们找唐奕商量,是不是能在观澜上院也试行一下这种授业方式,看看这种短时授课的方式在儒生们中间有没有效果。

    唐奕当然说好啊,他对那种一个师父一讲就讲半天,听得头晕脑胀的传道方式早就厌恶至极了!

    于是,唐奕和几位师父一商量,给观澜上院订起了

    “课程表”。。。

    ————(未完待续。)

第179章 传承

    给观澜上院安排课程表,其实也没什么难的。采用的是,上午四课,下午四课的方式,每位师父穿插授业。

    这样,不但师生都不至于疲累,而且也能按各个师父不同的善专,还有课业的轻重,来增减课时。

    最主要的是,几位师父都不年青了,这种一天最多授来一个时辰,而且是分两次进行的方式,对他们的身体也有好处。

    至于他们也要试用墨板教学的要求,在唐奕极力反对之下,没有达成。

    一来,写板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二来,灰尘太大,不利健康。

    要知道,这几位可是国宝级的大儒名仕,多活一天,都是观澜书院乃至大宋朝赚到了!

    唐奕之所以又是定下养生餐食,又鼓动他们每日晨练,就是为了让范仲淹这几位老师父身体棒棒的,多活几年!

    。。。。。

    生活就是这样,唐奕其实也没想到,小小的一套拼音注音**对这个时代这么重要;也没想到,不经意的一些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方***起到这么大的作用。

    更没想到,本以为会很耗精力,很艰难的民学,其实并没有他想像中的那么难办。

    起初,上院的儒生看先生们都去听唐子浩讲请,一时搞不清状况,怎么几位大儒都去看唐子浩教鬼画符了?

    于是,他们也耐着性子来听了几节课。

    一听下来,他们才发现,原来那鬼画符是极为高绝的注音法,自然都来了兴致,认真地跟着学了起来。

    后来,因为民学围的人太多,而且谁都可以来听,又吸引了一些回山村民和山下挖河湾的民夫弟子跑来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