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备元戎弩!”刘胤低沉地吩咐道。火药是他压箱底的武器,刘胤不准备过早地暴露出来,现在只能是先动用元戎弩这个大杀器了。

    魏兵已冲到了石墙外四五十步远的地方,他们一个个兴奋地打了鸡血一般,仿佛胜利就在眼前。

    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从石墙的后面,倾泻出数以千计短弩箭,象平地间瞬间席卷而至的狂风暴雨,将这条路上的魏兵全部淹没有在其间。

    所有的魏兵都惊呆了,在这密集的攻击之下,魏兵一排排地倒了下去,冲在最前面的,连一点生还的希望都没有,再一次溃败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元戎弩?”拿到这八寸黑色短杆弩箭的邓忠倒吸了一口凉气,这种弩箭他并不陌生,在与蜀军的我年交战之中,多少魏军将士就是死在这种黑色的箭簇之下的。

    最终,邓忠也不得不接受惨败的结局,带着不满一千的残兵败将退回了河谷宿营地。月光映照之下,邓忠脸上露出了惊骇之色,因为他看到了一面大纛,上面赫然是斗大的一个“邓”字。

    ps:邓艾就要出场了,本书也要上架了,这是决定蜀国生死存亡的一战,也是决定主角前途命运的一战,也是大家最期待的一战!明日会有五更爆发,求订阅,求月票支持!

第144章 征西将军邓艾

    邓忠对这面大纛再熟悉不过了,因为这是他老爹征西将军邓艾的帅旗,原以为邓艾距离先登营还有两天的路程,再快也要明天早上才会赶到这里,可邓忠没想到老爹来的竟是如此神速,大概是他知道了先登营吃了败仗的事吧。

    想到这儿,邓忠不禁忐忑起来,出征时先登营整整的五千人,除了一路伤亡的两千人(这个是非战斗减员,邓忠也很好解释),仅仅这两天,先登营就折损得只剩下千把人,可以说这是自他老爹都督雍凉以来史无前例的惨败,连邓忠也不知道如何向邓艾来交待了。

    邓艾素来以治军严谨闻名,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不论亲疏,所以邓艾在雍凉军中拥有着极高的声望,今日先登营蒙受如此惨重的损失,邓忠和师纂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依邓艾的性格脾气,定然少不了军法处治,轻则饱受一顿军棍,重则很有可能人头落地。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想到这里,邓忠和师纂对视了一眼,皆是一脸的沉默,硬着头皮前往帅帐参见邓艾。

    此刻中军帐内灯火通明,邓艾伏在几案后面,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一幅地图。邓忠和师纂忐忑地看了一眼,拱手施礼道:“末将参见都督。”

    邓艾缓缓地抬起头来,尽管邓艾今年已经是六十六岁了,颔下的胡须皆已尽数染白,脸上也平添了几许的皱纹,但他的目光,却是一如既往的冷厉。那种不怒而威的咄咄气势。让面对他的所有的人都不寒而栗。

    此刻。两道寒芒扫过邓忠和师纂的面上,让二人不禁是暗暗打了一个寒战。

    邓艾却似乎没有发怒的意思,而是用很平和的语气道:“忠儿,你今年多大了?”

    邓忠不禁是愕然一怔,邓艾不问战事,却问他的年龄,让邓忠是莫名其妙,不过他可不敢顶嘴。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孩儿今年三十岁。”

    邓艾轻轻地冷哼一声,道:“三十而立,忠儿,你也是而立之年的人了,跟随为父在军中,也有十五个年头了,该读的兵法也读过了,该打的仗也打过了,如何行军,如何立寨。也不用我再去教你了吧?居然被蜀军轻而易举地偷营劫寨,你这个先锋官当得可真是很称职啊?”

    虽然邓艾没有动怒。但邓忠听来,却是冷汗涔涔,惶恐地道:“孩儿知罪,此事全是孩儿一时疏忽大意,士卒一路行军疲惫不堪,孩儿认为在这荒山野岭之中,绝对不会有蜀军来袭,一时轻敌,才导致如此后果,请父亲大人按军法处罚。”

    邓艾冷沉地道:“为将者,当常备不懈,岂可存半点侥幸之心,行军立寨,最为紧要的就是防敌偷袭,我不止一次地告诉过你,就算没有敌人来袭,也要睁着一只眼睛睡觉,麻痹大意只能是自食恶果。稍后你自己到帐前吏那儿领一百军棍,以为惩诫!”

    “诺。”邓忠拱手称是,暗暗地拭了一把冷汗。

    邓艾接着道:“不过你遇袭之后,仍能审时度势从容调度,收拢残部凝聚军心,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敌的反击,从这一点上来看,为父甚为欣慰。为将者,不怕打败仗,就怕一败之后,一蹶不振,士气尽丧,连作战的勇气都没有了。”

    邓忠迟疑了一下,难道父亲不知道自己攻山失败了吗?这怎能么可能?可父亲的话分明是赞许之辞,他吞吞吐吐地道:“孩儿有失父亲厚望,攻山一日,未得寸进……”

    邓艾抚须轻笑道:“如此战果,早在为父的意料之中,蜀军既然能在此处设伏,定然已做了万全的准备,仰攻要隘,又岂是你区区先登营数千人马可以为之的。不过即使失败,也应掌握敌人的虚实才是,我且问你,蜀军驻防此地,何人为帅?兵力几何?装备如何?又是如何布防的?”

    邓忠面露愧色,道:“孩儿连番强攻,奈何蜀军防御顽强,我军伤亡惨重,也未能攻破山顶,是以孩儿无法得知山上蜀军兵力多寡,主将是何人。不过,孩儿倒是一物呈给父亲。”邓忠说着,将一支黑色短弩箭放在了邓艾面前的几案上。

    “元戎弩!”邓艾拿起弩箭,眼中闪过一抹亮色,这种弩箭邓艾可谓是熟悉的很,那密如急雨的恐怖场景,仿佛还历历在目。这种武器一直是蜀国超越魏**事科技的所在,就连天才的马钧都未能发明与之匹敌的武器,邓艾还记得,魏国赫赫有名的大将王双和张郃就都是死在这黑色弩箭之下,它的威力这么多年来让魏军一直闻之胆寒。

    元戎弩在蜀国属于最高机密武器,在蜀军之中也不是广泛的装备,装备有元戎弩的部队一直是蜀军的精锐力量,现在它突然出现在阴平小道上,不得不令邓艾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邓艾拿在过一张纸来,在纸上奋笔疾书,写好之后,装入信封之中,沉声道:“郭奉何在?”

    参军郭奉赶忙上前参拜道:“卑职候命。”

    邓艾将书信递给他,道:“本督命你明日持书上山,去拜会蜀军守将。”

    众皆惊诧。邓忠道:“我军新败,蜀军士气正盛,父亲此时下书劝降,恐怕不易。”

    邓艾抚须大笑道:“这个我自有主张。”

    ┄┄┄┄┄┄┄┄┄┄┄┄┄┄┄┄┄┄┄┄┄┄┄┄┄┄┄┄┄┄┄┄┄┄┄

    魏军先登营溃败之后,靖军山迎来了难得的一夜安宁。

    不过刘胤可不敢放松警惕,邓忠显然就是前车之鉴,居高临下,刘胤已经看到了魏军主力大军已然开到,那高高飘扬的大纛,不就是正是邓艾的旗号吗?

    就在前番偷袭过的原址上,魏军已扎起了一座新的营寨,但显然和先营登所立营寨不可同日而语,营帐齐整,井然有序,参差错落,营垒森严,在大营的四周,又各立一座哨营,远远望去,身着甲胄的士兵往来巡逻,戒备极严。

    刘胤不禁是暗暗叹息,前番偷袭,也就是邓忠领军,如果换作邓艾前来的,自己绝对没有半点的机会。

    “启禀少主,山下有魏使者求见。”就在刘胤出神之际,家兵忽然来报。(未完待续。。)

    ps:  新书入v,今天会有五更送上,求首订,求月票,各种跪求!

    同时推荐两本好友的书:水草王科幻力作《黑寡妇在我家》书号3564017,已入v;枯玄新作《我在异蜀插个眼》书号3609887,新书上传,大家可以行养肥。

第145章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刘胤回过神来,向山下望去,果然瞧见山下有一队身着魏军服饰的人,不过他们手中并没有任何武器,在前面最显眼的,是一面白旗。

    张乐哈哈大笑,道:“都说邓艾如何厉害,看来也是言过其实嘛,刚刚灰头土脸地打了一个败仗,这回工夫就派人来投降了,我看这邓艾也真不咋地。”

    刘胤白了他一眼,打白旗就是投降?这没文化真可怕,打白旗的意思,只不过是交战的一方提出谈判的诚意,要求休战谈判,只这是一种战争时的习惯。如果自己所料不错的话,应该是邓艾派人来劝降的,至于让邓艾投降,不到山穷水尽或者真到了穷水尽也未必肯降。

    “人家这是先礼后兵。”刘胤解释道。先礼后兵是魏军统帅惯用的伎俩,想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素有文采的钟会就曾先后下书给蒋斌和姜维,劝其罢兵归降,就也是魏将优越感的一种体现,认为劝降是一种恩赐,魏军兵锋所至,蜀军望风而降。不过这也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事实上,只要有点气节的蜀将,都不会理会他们。

    张乐嘟囔了一句:“有什么好谈的,有本事,真刀真枪的干上他一场,那才痛快。”

    刘胤没有理会他,吩咐道:“有请。”

    魏国使团一行十几人,为首的是参军郭奉,得到刘胤的命令,家兵们自然让出一条路来,让郭奉一行来到了山顶。

    相比于狭隘的山路,山顶上既平坦又宽阔。郭奉不费力气地就看到了整个靖军山顶的全貌。这让他惊诧不已。在他的想象中。能打败魏军先登营的,至少也得是蜀军的精锐部队才行,而且数量上绝对要比先登营多而不会比其少。可眼前的军队,根本就没有穿着蜀军的正规军服,倒很象是某些豪门士家的私人部曲,而且数量不多,大约只有五六百人(赵卓那一组正在第二道防线以外休息,郭奉是看不到的)。

    郭奉鼻孔里轻轻地哼了一声。眼神从惊讶很快就过渡到了不屑,在他看来,先登营的失败首先是因为轻敌,其次是因为地利关系,就这么几苗人,魏军主力碾压过来,分分钟就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