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7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的高句丽,可是辽东一霸。”

    慕容鲜卑等部一直活动于幽州辽西一带,别看辽西辽东地缘相近,但实则相隔较远,那时候通信不便,消息闭塞,他们自然无法得到辽东的消息,倒是段部鲜卑的活动区域相对而言比较大,有时候也会涉足到辽东的玄菟一带,所以对高句丽的情况还是要比慕容部宇文部知道的多。

    现在他们所缺的就是一个落脚点,一直被拓跋部这样撵着跑,迟早是死路一条,一听有高句丽可以投靠,慕容兄弟和宇文普拨顿时眼前便是一亮,皆道:“有这么一个好去处,段兄你怎么不早说?”

    当下,他们便收拾兵马,望丸都方向而去。

    东部三族的动向,自然是瞒不过一直追得很紧的拓跋悉鹿,听到他们奔丸都而去的消息,拓跋悉鹿嗤笑道:“他们竟然想去投靠高句丽?哼哼,也好,高句丽倘若敢收留他们,一起灭了便是。”

    拓跋悉鹿此次奉拓跋力微之命进入辽东,不光是为了追歼东部鲜卑的残余人马,更主要的目的就是吞并辽东,晋亡之后,辽东便成为无主之地,高句丽趁势崛起,进犯辽东,拓跋力微也当然不肯让辽东尽归高句丽,此次命拓跋悉鹿进军辽东,显然就有和高句丽一争长短的意思。

    拓跋悉鹿更是踌躇满志,欲一举荡平辽东,完成拓跋鲜卑对北疆的真正大一统。

    听闻到东部鲜卑三族投奔高句丽的消息,拓跋悉鹿不怒反喜,认为这一次可是彻底铲灭高句丽和东部鲜卑残余的最好机会了。

    可正当拓跋悉鹿准备挥师东进之际,来自漠北的告急文书传到了辽东,拓跋悉鹿看到了父亲的亲笔书信,不禁是大惊失色,他没有想到自己只离开漠北草原一个多月,那边竟然会发生惊天的变故。

    汉军的这次突然袭击,完全是打乱了拓跋鲜卑的战略布署,拓跋力微采用一贯对付中原王朝的作法,对外是虚以委蛇地交好,对内则是铁血手腕镇压,他一度以为现在的季汉王朝,会和其他的中原王朝一个尿性,那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既然拓跋鲜卑没有招惹到季汉,想必季汉的军队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出兵攻击他。

    但这一次想错了,完完全全地想错了,刘胤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拓跋鲜卑没有进犯过中原不假,但这并不能成为刘胤不去讨伐他的理由。

    以前的中原王朝都是巴不得的和北方游牧民族议和交好,甚至不惜用皇室公主来和亲以换取边境的安然,北方游牧民族不来进犯,他们就已经是烧高香了,那里还会主动地去进攻人家。

    至于这些胡人之间的争斗,中原王朝更是乐见其成,拍手称快,巴不得他们拼个你死我活,那里还会去阻止他们之间的战争。

    可刘胤不一样,这一次的军事行动,完全是他蓄谋已久的,包括鲜卑诸部的内斗,也完全是在刘胤计划之内的事,到了该出手的时候,刘胤可不会犹豫半点。

    谁规定中原王朝只有被打疼了才会想着反击的?刘胤此次主动地出击,就是要改变这种挨了打才会想到还手的做法,他就要先下手为强,趁着这一次鲜卑人内乱的机会,一举将五胡之中的最后一胡彻底给一锅烩了,真真正正地解决到威胁大汉王朝的势力。

    辽东是呆不成了,高句丽也打不成了,什么事情也比不上老窝被人端了重要,拓跋悉鹿在接到书信的当天,就下令大军拨营起寨,回奔辽西了。

    拓跋悉鹿走得非常地匆忙,一路之上几乎都在疾驰,日行三百余里,当他踏上医巫闾山时,这才算是稍稍地松了一口气。

    但拓跋悉鹿没有想到,他注定是回不去的了。

第1241章 全军尽没(上)

    医巫闾山历史悠久,相传舜将天下分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座山作为一州之镇,闾山被封为北方幽州的镇山。周时封闾山为五岳五镇之一。

    医巫闾山南北走向,雄奇险峻,是辽河平原和辽西山地的分界线,医巫闾山向东,是一片苍茫广阔无垠的辽河平原,往西则是山峦起伏的辽西山地,无疑这里便成为阻击鲜卑骑兵的最为理想的战场。

    刘胤兵分三路,自己亲率的东路人马,就是为了对付进入到辽东的拓跋鲜卑军的,不过刘胤并没有跟随他们进入到辽东,相比于劳师远征,以逸待劳则是要轻松的多,而且获胜的把握性也更大。

    汉军的这次全线全击,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取得了大捷,除了攻克拓跋人的都城盛乐之外,中线大军在蒋斌的率领下,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拿下了白山,掐断了中部鲜卑和东部鲜卑之间的通道,将其一分为二。

    这无疑也是沉重地打击了拓跋鲜卑,中部鲜卑和东部鲜卑被分断之后,占据着大棘城的拓跋力微便成为了孤军,而刘胤率东路军适时的北进医巫闾山,更是掐断了拓跋力微和拓跋悉鹿之间的通道,并且对大棘城形成了合围之势,这无疑让拓跋力微的处境愈发地困难起来。

    吃过的盐比别人的饭多,走过的桥比别人的路多,活过百岁之龄的拓跋力微一生的经历波澜曲折,什么样的大风大浪也经历过了,曾经拓跋部面临过灭族的危机,都没有让拓跋力微灰心过沮丧过,他一次次地力挽狂澜,起死回生,重新将拓跋部带上了草原的巅峰王座。

    然而,这一次的危机却让拓跋力微深深地感到了压抑,也许是年老力衰的缘故,拓跋力微已经确实很难再现当年血气方刚的神勇之力了,面对汉军咄咄逼人的攻势,拓跋力微也深感力不从心了。

    现在他唯一所能指望的,就是次子拓跋悉鹿能回师救援,只有将拓跋悉鹿率领的十万大军重新召集到了他的麾下,或许还有翻盘的机会。

    此刻,拓跋悉鹿也日夜兼程地赶往返回辽西的路程之上。

    辽河平原虽然平坦如坻,但蛮荒苦寒之地,人烟稀少,开发程度较低,往往几十里地之内也很难觅得到人烟,虽然有一些并不太宽的官道可以通行,但为了抄近路,拓跋悉鹿还是选择穿越一些荒原。

    在这片荒原之上,到处都是没过人的野草,肆意滋生着,乔木灌木成林成片,拓跋悉鹿想抄近路,但却应了那句欲速则不则的话,反倒是浪费了好几天的时间,当他走出这片荒原,看到高耸的医巫闾山时,这才略略地松了一口气。

    越过医巫闾山及辽西的几条山脉,就可以到达大棘城,手下的人一路行军已经是疲惫不堪了,纷纷劝拓跋悉鹿歇歇马再走。

    拓跋悉鹿不知父汗情况如何,归心似箭,自然不愿耽搁,看看头顶之上的太阳才刚刚西斜,于是下令先翻越过医巫闾山再宿营休息。

    众军无奈,也只得听从了拓跋悉鹿的号令,从山谷之间穿行而过。

    有部下提醒拓跋悉鹿:“二王子,此地山势险要,或许汉人会设下埋伏,我们不得不察。”

    拓跋悉鹿想想也对,行军打败那有不派斥侯侦察的,万一中了敌人的埋伏可就不妙了,于是拓跋悉鹿派出斥侯哨骑,在周围查探了一下。

    但医巫闾山山高林密,山路曲折,如果想要把整座山都查探一遍的话,那至少也得几天的时间,可如今拓跋悉鹿归心似箭,如何有这样的闲工夫去慢慢地探查,只派人草草地查了几座山头,看到毫无动静,便放下心来,下令人马全速前进,尽快地赶过医巫闾山去。

    鲜卑军沿着山谷前进,起初之时,谷地宽阔,道路还算平坦,但越往里走,地势便越来越高,谷地也变得越来越窄,道路自然也是狭窄坎坷起来,许多的险峻路段,甚至只能容一人一骑通行。

    整个队伍的速度自然是降了下来,本来连日的行军鲜卑人已经是疲惫不堪了,这回儿爬山路,更为地艰辛,别说鲜卑人都是骑马的,连续地几天强行军呆在马背上不下来,就算是天生习惯骑马的鲜卑人那也受不到了啊。

    再说了,就算人受得了,马也受不了,行进在这山路之上,马匹都累得真喘气,马蹄都有些迈不动了。

    拓跋悉鹿心忧如焚,挥动着马鞭拼命地催促着战马往前走。

    就在此时,两侧的山峰之上,突然地传来了呐喊声,拓跋悉鹿悚然一惊,抬起头来一看,满山遍野的涌出无数的人马,看那旗号,分明就是汉军的旗帜。

    “不好!”拓跋悉鹿暗叫一声,骑兵最怕的就是这种山地伏击战,如果是平川地带,拓跋悉鹿那才是全然无惧,只要骑兵发起冲击,再大再严密的包围圈都能给他捅个窟窿,可在这种地形之下,骑兵的优势根本就发挥不出来,一旦陷入包围,那就是身陷绝境。

    “撤!快撤!”拓跋悉鹿拨转马头,高声地下令道,现在他脑袋里考虑的已经不是如何翻过医巫闾山了,而是如何才能逃得性命。

    鲜卑人的十万大军拥挤在这条狭隘的谷道之上,此刻骤然间要回头,那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虽然号令已下,但鲜卑骑兵依然是挤做一团,更加地混乱不堪了。

    就在此刻,在谷口的位置上,轰隆隆地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声音,无数的山石从山顶之上滚落下来,尘土飞扬,漫天遮地,整个山体都在颤动,倾泄而下的山石将鲜卑人的归路给封了一个严严实实,完完全全地给掐断了。

    这下拓跋悉鹿彻底地傻了眼,原来汉军早有在此设下来埋伏,就等他来钻了,自己一时不慎了,中了汉军的埋伏,眼看着四面皆敌,鲜卑人是身陷绝境之中。

第1242章 全军尽没(下)

    ps:稍后更正,大约两点…………………………………………………………………………………………………………………………………………………………………………………………………………………………………………………………医巫闾山向东,是一片苍茫广阔无垠的辽河平原,往西则是山峦起伏的辽西山地,无疑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