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7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正常的情况,例外的情况是,就是杂号将军之中的辅国将军、辅汉将军、镇军将军如果冠之以大将军的名号,则地位会窜升几级,比如以前董厥现在胡济担任的辅国大将军,其位置便在大将军之下,前后左右将军之上,与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同等而列。

    同理,如征西将军加上大将军名号之后,位置也将仅排在大将军之下,前后左右将军之前了,刘胤曾经担任过的骠骑大将军,那地位就超越其他的大将军,如征西大将军、镇军大将军,辅国大将军,成为大将军之下的第一人了。

第1168章 重整汉军

    ps:稍后更正,大约两点………………………………………………………………………………………………………………………………………………………………………………………………………………………………都在姜维和钟会的残余势力的控制之下。

    姜维和钟会发动叛乱姜维只是兵谏,而钟会则是实打实的叛乱所调动的人马,绝大多数是二人的亲信和心腹,姜维这边,参于兵谏的将领只有宁随一人,钟会那边,参与叛乱的将领则有夏侯咸、王买、句安、钟邕等多人,这些人大多在叛乱之中殒命,少数被当场擒拿,等待他们的,只有严惩。

    而未参与兵谏和叛乱的将领,姜维这边有蒋斌、王舍、柳隐等人,而钟会那边有田续、爰青、皇甫等人。

    蒋斌王舍柳隐虽为姜维的部下,但他们都是一心忠于季汉的,姜维秘密行事,自然不敢用这些人,生怕泄露了消息,但说到底,他们与姜维也只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并不是姜维的亲信心腹甚至是死士,姜维兵谏,只能用他信得过的人,比如副将宁随和儿子姜源,蒋斌他们一直不在姜维的考虑之中。

    而田续、爰青、皇甫等人,当年钟会在襄阳叛变司马晋之时,他们就三心二意,只是被钟会挟迫和威胁,被逼无奈之下,才跟随钟会造的反,他们和胡烈一样,并没有真心实意地归顺钟会。

    后来胡烈反水之后,钟会干脆将这几个人软禁了起来,甚至一度动了杀心,欲除之而后快。后来钟会降汉,这些人也就随波逐流,成为了汉将,随着晋国的覆灭,钟会也就不再担心他们会再反水了,便解除了软禁,陆续地让他们在军中担任不太重要的官职,而军中的实权,则一直由钟会的心腹亲信夏侯咸王买句安他们把持。

    随着姜维和钟会以及他们手下的一干心腹身死洛阳城,姜维和钟会的旧部是一片哗然,这十几万军队是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怕朝廷将他们划归到了叛军的行列而加以剿灭,虽然他们自认为姜维钟会的叛乱与他们没有任何的干系,事先他们也丝毫不知情,但他们毕竟是姜维和钟会的属下,而象叛乱谋逆这样的大事,基本上是要诛连无数的,他们究竟有罪与否,不在他们自己,而在于朝廷的态度,如果朝廷认为他们有罪,那么他们就肯定会受到牵连。

    大难临头,他们肯定会谋求自保,单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让他们单独地去对抗朝廷,无异于是蜉蚍撼树,但几十个人上百个人乃至成千上万的人联合起来,那么他们的力量则会变得很强。

    所以,他们不自觉地相互串连了起来,结成了秘密的同盟,不过步姜维钟会的后尘,他们是没有胆量也去做的,他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谨慎地观望,看看朝廷那边会对他们有什么样的举措。当然如果真的把他们逼急了,铤而走险,不惜以身试法,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刘胤当然清楚他们现在心中所想,所以在处理姜维和钟会后事之时,刘胤尽可能地低调处理,除了参与到开阳门兵变之中的那些叛乱者之外,刘胤没有进行更大范围的诛连,以避免清查扩大化。

    这个阶段刘胤主要致力于稳定局势,尽可能地将这场叛乱带来的危害后果降到最低,季汉朝廷刚刚迁都到洛阳,百废待兴,正是欲重振朝纲,进取天下之际,却突遭如此重大的变故。如果朝廷再使用强硬的手段,诛连九族,牵连部属的话,那么势必将会加剧局势的动荡。

    要知道,整个洛阳南部可是有着十几万的军队,这些军队之前是归姜维和钟会统领的,刘胤根本就插不上手,如果局势恶化,再将这十几万人逼反的话,那这个后果真的就不堪设想了。

    而且刘胤也清楚,无论是蒋斌、王舍、柳隐还是田续、爰青、皇甫,他们并不是姜维或钟会的亲信,否则姜维和钟会叛乱之时,也不可能将他们放在后方,不让他们参与到叛乱之中来。显而易见,他们和姜维钟会只是普通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并没有参与到姜维和钟会的阴谋之中来,如同硬要将他们定性为姜维钟会的同谋,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就连参与到叛乱之中的姜维之子姜源,朝廷都能赦免其死罪,那么更何况这些没有参与叛乱的姜维钟会的部下,如何能给他们定罪?

    刘胤对洛阳之南的军队,采用冷处理的办法,一切暂时维持原状,所有的粮饷军需,仍按原数拨给,让他们躁动的情绪慢慢地得以平复。

    这次刘谌继位,大封群臣,也没有将这些统兵之将给遗忘掉,蒋斌被封为了后将军,王舍被封为了平东将军,柳隐被封为了安北将军,田续、爰青、皇甫分别被封为了杂号将军。

    季汉的将军等级,以大将军为最高,其次便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再次便是前后左右将军,接下来按序便是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平将军、四安将军,以下则为杂号将军,比如建威将军,昭武将军,立节将军,龙骧将军等等。

    唯一例外的,就是杂号将军之中的辅国将军、辅汉将军、镇军将军如果冠之以大将军的名号,则地位会窜升几级,比如以前董厥现在胡济担任的辅国大将军,其位置便在大将军之下,前后左右将军之上,与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同等而列。

    同理,如征西将军加上大将军名号之后,位置也将仅排在大将军之下,刘胤曾经担任过的骠骑大将军,那地位就超越其他的大将军,如征西大将军、镇军大将军,辅国大将军,成为大将军之下的第一人了。

第1169章 刘胤到访

    蒋斌跟随姜维多年,在他的身上已经深深地刻上了姜系的烙印,不光是他,还有王舍、柳隐,还有驻守在洛南的八万汉军,他们都是姜维的嫡系部队。多年以来,一直跟随着姜维转战南北,对姜维是忠诚不二。

    当然,这种忠诚,是建立在季汉王朝的旗帜之下的,首先蒋斌这些人是忠于季汉的将士,然后才是姜维的部属,听从姜维的命令,如果这个前提条件不存在的话,那么他是否还能对姜维一如既往地忠诚不二,那则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蒋斌刚一听到姜维叛乱身死的消息,第一时间就懵了,他确实想不到对季汉忠心耿耿的姜维会谋逆叛乱,这些年来姜维的功勋那都是有目共睹的,为了兴复汉室,屡屡地出兵北伐,惮精竭虑,肝脑涂地,蒋斌想不通姜维为什么背叛乱朝廷。

    但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姜维谋划了开阳门兵变,试图挟持圣驾,但最终却是功败垂成,身死当场。

    蒋斌已经无力去求证姜维是如何走上这条路的,现在包括蒋斌包括整个洛南的汉军,都陷入到了一个信任危机之中,他们做为姜维的部属,是否会受到姜维的牵连,受到朝廷的惩治和贬谪。

    在没有接到朝廷的任何命令之前,洛南汉军的八万人都深陷于惶恐之中,他们在焦灼不安之中等待着,等待着朝廷对他们的命运裁决。

    蒋斌也深陷于不安之中,他考虑的是,如果朝廷不分青红皂白,将他们归于姜维一党而进行惩处的话,那他们该何去何从?是甘心伏法,蒙受这般的不白之冤还是奋起抗争,干脆走上叛逆朝廷的道路?

    蒋斌陷入了纠结之中,虽然从他的内心深处,从未生过谋逆反叛的想法,但别人的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真的就这般任人宰割吗?

    蒋斌私下和王舍柳隐交流过,虽然没有明说,但王舍和柳隐一样露出一丝的不甘,但现在朝廷那边没有消息,谁都不好多说什么,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等待了。

    还好这个等待的时间并不太长,新皇继位之后,马上就是是大赦天下大封群臣。令蒋斌和王舍他们意外的是,此次晋阶的名单之中,他们三人都榜上有名,蒋斌以前是绥武将军,王舍以前任职汉中监军,柳隐担任的骑都尉、黄金围督,此番蒋斌被封为后将军,王舍为平东将军,柳隐为安北将军,皆为名号将军。

    这样的晋升结果,让一直处于惴惴不安之中的蒋斌等人是惊异不已,按理说朝廷不追究他们的罪责就已经是烧高香了,他们此刻从未奢求过加官晋爵,而此番如此厚赏,着实出乎他们的意料。

    尤其是蒋斌,此番升任后将军,如此显赫的位置,可是他多年求之未得的。听到这个好消息,他脸上多日的阴霾是一扫而光。

    不过老将柳隐却有些担忧地道:“无功不受禄,此番朝廷如此厚赏,难不成是别有他意?”

    柳隐的话倒是提点了蒋斌,让蒋斌心生警觉,是啊,他们现在手中握有兵权,朝廷是投鼠忌器,如果将来他们入朝之后,朝廷那边一变脸,不管是后将军也好,平东将军也好,一撸到底,就什么也不是了。

    但这是否就是朝廷的缓兵之计呢?蒋斌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他还是听从了柳隐的建议,静观其变为好。

    如果朝廷没有任何动作的话,那就证明朝廷确实没有治他们罪的意思,如果朝廷此刻征召他们入宫的话,那就表示危险了,很可能朝廷先剥夺他们的兵权之后再动手。

    等待的日子是如此地煎熬,如此地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