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一点上来讲,姜维更想一个理想主义者。

    他不惧怕魏国会对汉中发动进攻,因为除了汉中各要塞坚固无比,魏国根本没有力量可以攻破这些要塞之外,自己屯兵沓中,一直威胁着魏国的陇西诸郡,而魏国一旦进攻汉中,陇西地区必定空虚,此时北伐,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倒要看看那个蠢才敢冒失去陇西的风险去攻打汉中?”在丢失汉中布防图之后,姜维不以为然地道。

    然而姜维还是忽视了司马昭的决心,在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博奕之后,司马昭已经是下定决心要吞并蜀国了,他集结了近半数的魏国兵力,毕其功于一役,大举伐蜀。

    关中的情报很快地送到了沓中姜维的手中,蜀国的情报系统除了中尉府之外,军方尚有另外的一套情报机构,可以保证姜维在第一时间掌握魏**队的动向。

    虽然钟会自子午、斜谷、陈仓三路进攻汉中的消息姜维在第一时间就掌握了,但他却没有立刻出兵增援汉中,在姜维的意识之中,还是想反戈一击,乘势而取陇西。同时,他也对自己敛兵聚谷的计划太过自信,甚至到达了一种盲目的地步。

    姜维用六百里加急飞报给了成都的刘禅。姜维请刘禅下旨让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和廖化分别领兵驻守阴平桥头和增援阳安关,这二处最为紧要,姜维也很清楚,一旦这两处有失,汉中危矣。

    但姜维并不打算动用自己在沓中的兵力,沓中的兵力是准备用来北伐的,姜维似乎也感觉到了,这或许是蜀国北伐的良机,一旦钟会的十万大军陷入汉中不可自拨,自己出兵狄道,整个陇西将是唾手可得,到那时,攻防易势,整个天下的形势或许将会有大改变。

    可许多事情并不是一厢情愿的,姜维可以想到反戈一击,钟会未必就不会想到,在大军主力进攻汉中的同时,邓艾的三万大军也悄悄地翻越秦岭,向沓中袭来。

    邓艾兵分四路,派遣天水太守王颀引兵五千,从左路包抄沓中,派遣陇西太守过牵弘引兵五千,从右路包抄沓中,另遣金城太守杨欣引兵五千,偷袭甘松,断姜维后路,自己引军一万五千,从狄道进军,直取沓中。

    邓艾与姜维交锋多年,知己知彼,他也知道,自己的三万军队无论如何是吃不掉姜维的五万大军的,此次伐蜀,钟会独领大军十二万进攻汉中,那是司马昭点名让他来挑大梁的,到于邓艾,就是一支偏师,用来绊住姜维,不让他救援汉中,此次邓艾兵出四路,正是卡死沓中的四个出口,将姜维堵死在沓中,等到汉中大局已定,姜维在沓中就成为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不战自败。

第111章 跳出包围圈

    “雕虫之计!”姜维接到密报,不禁是嗤之以鼻。邓艾三万人马,翻山涉水而来居然敢兵分四路,自己的五万大军以逸待劳,无论破其任意一路都是轻松有余,姜维甚至怀疑邓艾是不是求功心切乱了方寸,分兵而进,可是大悖兵家常理,就凭这一点,姜维认为邓艾是必败无疑。

    “报,启禀大将军,魏国雍州刺史诸葛绪统兵三万,已攻克阴平桥!”姜维正思理破敌之计,哨骑突然报来最新战报。

    姜维腾地站了起来,脸色变得铁青,质问道:“我已上书陛下请求张翼带兵驻守阴平桥,为何阴平桥会失守?”

    “张翼将军并未兵临阴平桥,诸葛绪攻占阴平桥时,阴平桥只有数百守军,根本就无力抵挡。”哨骑如实禀道。

    姜维眉头紧蹙,显然这个情况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副将宁随道:“刚刚接到成都方面的密报,大将军上书之后,黄皓进献谗言,说天下之兵,大将军已掌三分之二,沓中有兵五万,汉中有兵三万,足可以御来犯之敌,大将军再向朝廷索兵,乃是心怀叵测,欲将天下兵马尽收麾下。陛下听信谗言,故而没有发兵。”

    “大胆阉竖,误国害民,汉之江山,眼看就要沦丧在此人手中,千刀万剐也难解我心头之恨!”姜维一听又是黄皓在背后使坏,气得须发皆张,怒不可遏。

    “大将军,阴平桥既失,我军归路已断,该当如何是好?”宁随忧心冲冲地问道。

    姜维虽然恨透了黄皓,但此时此刻,他也是无可奈何,阴平桥的失守,打乱了姜维的全盘布署。阴平桥是联结汉中和沓中的据点,也是沓中通往剑阁的唯一要道,魏军的这一手釜底抽薪,的确是够狠够绝,将沓中变成了一块绝地死地,将姜维的大军困死在此处。

    此刻姜维才算是体会到了魏军的真正作战意图,邓艾的人马来攻沓中,并不是要与自己进行决战,而是要将自己拖在沓中,掐断阴平桥的归路,蜀军主力就会被困在沓中而动弹不得,坐视汉中之失蜀国灭亡而无能为力。

    绝不能坐以待毙!姜维立刻调整战略,决定放弃沓中,夺回阴平桥,重新打通通往阳安关的大道。

    “邓艾大军紧追不舍,须得一员大将断后阻截,何人可当之?”姜维召集众将于帐前,问道。

    话音未落,一将挺身而出,凛然地道:“末将愿往。”

    姜维视之,不是旁人,正是赵云次子牙门将军赵广,点头赞许道:“虎父果无犬子!邓艾东进,必取疆川口,某命你领兵三千把守疆川口,不得有误。”

    赵广慷然道:“末将领命。请大将军放心,只要末将一息尚存,绝不使邓艾越过疆川口。”赵广领命而去。

    姜维传令,立刻拨营起寨,大军向阴平桥而去。

    不能不说姜维的果决,既定了东撤了方针,没有半点的拖泥带水,在魏军邓艾部完成合围之前,姜维的大军已经是跳出了包围圈,向着阴平桥方向突进而去。

    雍州刺史诸葛绪轻取阴平桥之后,便在阴平桥附近的要隘之处屯兵把守。姜维的大军赶到之时,诸葛绪的营寨早已扎好,严阵以待。

    单纯的兵力对比上,姜维军队的人数是要胜过诸葛绪的,但阴平桥附近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姜维如果想要消灭诸葛绪抢夺阴平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双方在此形成对峙,形势明显地姜维不利,邓艾的大军就在身后紧追不舍,随时都可能赶来,如果不能尽快地拿下阴平桥,蜀军必将陷入魏军的前后夹击之中。

    面对无比严峻的形势,姜维却是不慌不忙,诸葛绪可以算是老对手了,在屡次北伐之中,姜维就曾与之多次交手,此人色厉胆薄,有勇无谋,比起邓艾钟会来,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姜维令副将宁随带兵一万,多竖旗帜,大张旗鼓地向孔函谷方向而行,自己则率主力偃旗息鼓,悄悄地向阴平桥接近。宁随为了把声势搞大,在马尾后面还拖了树枝,一路烟尘冲天,搞得阵势如千军万马一般。

    诸葛绪听到消息之后大惊失色,道:“姜维的大军竟然奔孔函谷而去,此去必袭雍州!我诸路大军伐蜀,现在雍州空虚,如果被姜维袭取,我军后路皆断!”当下诸葛绪留了一支兵马守卫阴平桥,主力立刻北撤,回援雍州。

    姜维听闻诸葛绪大军已撤,立刻率兵杀出,阴平桥只剩下数千魏军,如何抵挡得了姜维的虎狼之师,从发起进攻到战斗结束,也不过才小半个时辰而已,姜维杀散魏兵,尽烧其营寨,夺了阴平桥头。

    宁随也接到了诸葛绪北去的消息,立刻掉头南下,至阴平桥与姜维汇合。

    等诸葛绪得到阴平桥失守的消息,方知中了姜维之计,赶忙回兵阴平桥。

    诸葛绪回到阴平桥之后,除了满地横七竖八的尸体和残火未熄的营寨之外,连一个活人都没有看到,姜维的大军早已在半日前全数通过了阴平桥,向东而去。

    副将建议道:“姜维方过半日,将军此时带兵去追话,一定可以追得上。”

    诸葛绪瞪了他一眼,道:“姜维素来用兵如神,我军已失了地理之利,此时再若追击,定然会中姜维的埋伏。”诸葛绪和姜维可不止一次打过交道,在姜维的手中,诸葛绪也不止吃了一回败仗,诸葛绪对姜维的厉害还是心有余悸的。拥有阴平桥的地利之势,诸葛绪还是有把握挡得住姜维的,但舍阴平险隘而追击姜维,风险可想而知,诸葛绪可不想步当年张郃要木门道阵亡的后尘。所以诸葛绪驻兵阴平桥,不曾追击。

    姜维率大军通过阴平桥之后,总算是跳出了魏军的包围圈,姜维也不敢耽搁,引军星夜兼程地赶往阳安关。

    刚行至白水关时,就见前面尘土飞扬,一支人马出现在了视线当中,众皆失色。

第112章 退守剑阁

    姜维立刻派出斥侯,去探查个究竟,很快就得到了回报,这并不是来犯的魏军,而是从阳安关撤退下来的蜀军。

    阳安关失守了?

    姜维的头轰地一下就炸了,他最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阳安关的失守,就意味着汉中的沦陷,汉中的沦陷,代表着整个汉中防御体系的崩溃。

    很快地,傅佥就来到了姜维的面前,他浑身浴满了血迹,有的血迹已经变干,呈现出碜人的黑紫色,有的血迹还是殷红的,正从他身上的伤口上沁出来。

    “末将有失大将军厚望,未能守住阳安关,请大将军治罪!”傅佥跪倒在姜维的面前,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傅佥此时面对姜维,是泣不成声。

    姜维脸色凝重,沉声道:“公辅起来说话,阳安关是缘何失守的?”

    傅佥悲戚地道:“钟会入汉中之后,对汉乐二城围而不攻,集中所有兵力攻打阳安关,魏将许仪率三万大军先至,强攻三日,末将率众誓死守城,重伤许仪,击退魏军先头部队。钟会亲统十万大军兵临城下,蒋舒背主投敌,引本部人马在阳安关内烧杀劫掠,企图抢夺城门迎魏军入城。末将奋起而战,奈何军心已乱,内外交困,最终阳安关被魏军攻破,末将只得率残部三千人投白水关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