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6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些死士们看来,穿着和羽林军同样衣甲的虎卫军似乎并没有和羽林军有什么不同,他们只需要分出一部分的兵力来,便可以阻挡住虎卫军的进攻,他们的主力兵力,还可以继续地向羽林军这边进行施压,毕竟这边才是他们的主攻方向,只有将后主刘禅和文武百官尽皆擒拿,他们的任务才算是顺利地完成。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虎卫军的攻击能力,尽管死士们依然在实力上可以超过虎卫军的官兵,但以一挡十根本就谈不上了,充其量也只能是以一敌个二三。

    而先期赶到的虎卫军官兵已经是是死士们的数倍了,数量上的优势足以抵消掉实力的劣势,死士军派出来的阻击小分队根本就无法抵挡地住虎卫军的进攻,傅着大喝着护驾,率着虎卫军横冲直撞,隐然有向羽林军那边靠拢的迹象。

    这些死士军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想要对付虎卫军,就必须要抽调更多的人手,但这边羽林军虽然是鱼腩,却好歹有人数的优势,单单就是凭借着这一个优势,如果再分兵的死士军再想要突破羽林军的防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而且虎卫军的攻势迅勐,如果死士军没有拿出足够的兵力去对付的话,不光是阻击失败的事了,今天的整个行动计划都会受到挫折。

    姜维已经看到了这边的状况,不禁是恼火万分,姜源的失手,已经让姜维如失一臂了,他将虎贲督董宏安排在外围负责警戒,就是为了防止刘胤的援军赶来增援。

    在洛阳城中,唯一受刘胤直接调遣的只有虎卫军了,而虎卫军事先分散在了九城之中,短时间内和很难全部征集到位。

    但尽管如此,姜维还是将董宏布署在了开阳门的外围,以确保这次的行动万无一失。

    但千算万算,姜维最终还是失算了,董宏和虎贲军根本就没有能力来挡得住傅着的进攻,而且从虎卫军到达的时间来看,董宏就连一点的阻挡都没有,虎卫军几乎是如入无人境,径直地就杀了过来。

    “废物!全是废物!”姜维不禁怒骂道。眼前的这个刘胤就已经够他对付的了,而虎卫军的突然插入,更是打乱了姜维原有的计划,眼看着原本滴水不漏的计划出现了秕漏,如何不令姜维是急火攻心。

    他汪地吐出一口鲜血来,拨马向撤,与刘胤拉开了一断的距离,那就是意味着他与刘胤的斗将,已经是落了后手。

    不管姜维愿不愿意,形势已经是发生了根本性地逆转,原本可以掌控的局面,现在已经是朝着脱离他控制的方向发展着,长江后浪推前浪,不管姜维如何来想,这一场较量,最终还是他要输掉了。

    现在的姜维,真有一种无力回天的感觉,当年北伐时,屡次失败,甚至是遭遇到的几乎全军覆灭的窘境,也不曾让姜维放弃过,而今天,他真正地感到七十岁的他,确实已经是老了。(未完待续。。)

第1143章 往昔的恩怨

    姜维看到了虎头湛金枪,那尘封在他心底六十年的往事顿时袭上了心头。那一年,陇西兵祸连天,被曹操在渭水打败的马超卷土重来,这一次,马超带来的是羌戎这些异族胡人,他们到达陇西之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完完全全地是一个乱世,年仅十三岁的姜维,亲眼目睹了羌戎这些胡人的残暴,也亲眼目睹了身为郡功曹的父亲姜为了保护刺史韦康亲自断后惨死在马超枪下的过程。那时的姜维,还只是一个羸弱的少年,眼睁睁地看着父亲惨死,却无能为力,他什么都做不了,泪流干了,只能把仇恨的种子埋藏在了心中。

    父亲死后,十三岁的姜维毅然要求从军,他知道,想要报这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他只有投身军旅,加入到魏军的行列之中,他才有机会亲自来手刃仇人,一雪仇怨。

    朝廷为了抚恤烈士遗孤,破例地准许连志学之年都未到的姜维加入军旅,并封其为中郎、天水郡参军。

    姜维怀一颗强烈的复仇之心,投笔从戎,他渴望着能够统领大军,征伐蜀国,亲自来手刃仇人。但现实却总是残酷的,姜维寒门出身,想要在士家豪族林立的魏国出人头地,机会是何其地渺茫,从他任职天水郡参军之后,直到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北伐中原之时,十四个的光荫过去了,姜维也依然还是郡参军,不升不降。

    而且姜维也知道了,杀父仇人马超已经在五年前去世了,这样的结果,让姜维是无比的失落。但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又岂是可以轻易消除的,纵然马超已经不在了,但他还有儿女,还有后人,父债子偿,天经地义。姜维并没有因为马超已死就放弃仇怨,他的仇恨反而是更加地炽烈,更加地迫切,他绝不容许他的仇人可以一个个就这样寿终正寝,安享余年。

    但凭借着现在的地位,姜维想要报仇,那可是势比登天,他就连蜀国的边境都无法踏入,连仇人的面都见不到,想要报仇,谈何容易。

    但现实给了他一个机会,诸葛亮赏识他的才华,设下离间计,迫使他与天水太守马遵决裂。如果姜维是象他父亲姜一样的烈士,必然是要为国尽忠,誓死不降的。

    但姜维却似乎通过这个机会,寻找到了一个报仇的机会,只要进入到了蜀国内部,他就有可能接触到了马超的后人,他便有机会来复仇了。

    当时,姜维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不想放弃这千截难逢的机会,但却要背负投敌叛国的罪名,如果他真的投降蜀国的话,父亲的一世英名必然会付之东流,他们姜家,也将会被人唾弃为叛国逆贼。

    可为了复仇,姜维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一条被人唾弃的被人戳嵴梁骨的道路,他不知道自己这么做到底值不值的,但现在的他,已经是回不了头了。

    至于姜维以后在蜀国的地位,由于受到诸葛亮的器重和赏识,自然是节节高升,甚至后来官拜大将军,成为蜀汉第一朝臣。

    要说姜维在魏国为官十几年,但却谈不任何的感情,甚至心中颇多怨念十四年一如既往地做一个位卑职低的郡吏,如果说是一个安贫乐道的平庸之人,或许已经是满足了,但姜维是何人,那是心怀锦锈有鲲鹏之志的人,又岂是池之中之物,魏国如何待他,视他为草芥,他又何须留恋故国,以魏臣自居?

    所以姜维投蜀之后,也就彻彻底底地忘记了他是魏国人,秉承诸葛亮的遗志,一次次北伐中原,为兴复汉室而竭心尽力。

    但唯一让姜维无法忘记的,就是那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马超虽死,但当年参与围杀姜的马岱还在,马超尚还有一对儿子在蜀国,只要他们一息尚存,姜维就寝食难安。

    马岱因为刺杀魏延有功,晋升为平北将军,而那一年,姜维也仅仅只是辅汉将军,地位和马岱相当。但杀一个人,与地位的高低无关,马岱压根儿就不知道姜维是冲着他来的,对他是全无防备,反倒觉得他们都是出身于雍凉,算得上是同乡了,在派系林立的蜀汉朝廷之中,他们比较孤立,因而马岱和姜维走得比较近。

    马岱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死了,对于阴鸷的姜维而言,想要暗杀一个人,他至少也有一百种不为人察觉的方法。姜维第一步的复仇行动,成功了。

    而后,姜维又设计毒杀了马超的幼子马承,造成其早夭的假象,彻底地让马超绝了后。

    杀掉了马岱和马承之后,姜维的大仇也算是报了,马超唯一的女儿嫁给了安平王刘理,就算姜维还有杀她的想法,但毕竟是皇族中人,姜维还是有所顾忌的,而且安平王府戒备森严,想要动手,也非易事,所以这段仇怨也似乎告一段落了。

    直到姜维后来看到了刘胤,那酷似马超的容颜让姜维心中尘封的仇怨再一次地沸腾起来,这也是姜维当初对刘胤相当冷淡的原因。

    从刘胤的身上,姜维看到了马超的影子,这几乎让姜维疯狂了起来,毕竟刘胤的身上,也流淌着马超的血液,这是姜维所无法容忍的,就算刘胤是后主刘禅的侄儿,那也阻挡不了姜维的那一颗复仇之心。

    更何况,刘胤的地位于日渐涨,到现在官居大司马,甚至都凌驾到了他姜维的头上,这几乎是让姜维所无法容忍的,新仇旧恨一时之间全部涌上了他的心头,姜维心中的执念变得更加地强烈。

    他要复仇,他要每个身上流淌着马超血液的人,不得善终,手刃仇人的那种快感,姜维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此番的兵变开阳门,表面是拥立刘恂登上皇位,但实则却是姜维和刘胤的一场面对面较量,这里面不光有权力之争,还有一段说不清的恩怨纠缠在其中。(未完待续。。)

第1144章 恩怨难了

    ps:稍后更正,大约两点…………………………………………………………………………………………………………………………………………这一次,马超带来的是羌戎这些异族胡人,他们到达陇西之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完完全全地是一个乱世,年仅十三岁的姜维,亲眼目睹了羌戎这些胡人的残暴,也亲眼目睹了身为郡功曹的父亲姜为了保护刺史韦康亲自断后惨死在马超枪下的过程。那时的姜维,还只是一个羸弱的少年,眼睁睁地看着父亲惨死,却无能为力,他什么都做不了,泪流干了,只能把仇恨的种子埋藏在了心中。

    父亲死后,十三岁的姜维毅然要求从军,他知道,想要报这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他只有投身军旅,加入到魏军的行列之中,他才有机会亲自来手刃仇人,一雪仇怨。

    朝廷为了抚恤烈士遗孤,破例地准许连志学之年都未到的姜维加入军旅,并封其为中郎、天水郡参军。

    姜维怀一颗强烈的复仇之心,投笔从戎,他渴望着能够统领大军,征伐蜀国,亲自来手刃仇人。但现实却总是残酷的,姜维寒门出身,想要在士家豪族林立的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