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6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胤这个名字,绝对谈不上陌生,现在洛阳的朝野之中,议论最多的就是这个名字,刘胤突然出现在傅府门口,这让傅玄感到诧异万分。

    换作是一般的官员,早就赶紧更衣出迎了,但傅玄却是出了名的倔驴脾气,当即便令人回绝道:“在下是为晋臣,与汉廷殊无交集,谢绝来访。”

    张乐闻之,勃然大怒,道:“一个亡国之臣,也敢如此嚣张,大哥是何等身份,屈尊枉驾,居然吃了他的闭门羹,他奶奶的,信不信老子一把火把他烧个精光!”

    刘胤叱道:“二弟不可造次,傅先生刚劲亮直,颇有气节,可杀不可辱也,二弟你且退下,我自有应对之策。”

    张乐悻悻然地退了下去,刘胤对那传话的门人道:“傅先生令尊乃是魏臣,官居扶风太守,令祖父乃是汉臣,官居汉阳太守,傅家三朝为官,先生独以晋臣自居,如此作派,岂不是数典忘祖?”

    门人很快地传话给了傅玄,傅玄闻言大惊,道:“大司马一语中的,果非常人也。”这个时代的人对家世祖宗还是相当看重的,傅玄的父亲在魏朝为官,祖父则是后汉官吏,而且均不是小官,皆家世二千石的大官,也就是说傅玄出身并不低,三代人三朝为官,现在傅玄独以晋臣自居,刘胤说他数典忘祖,还真是一点也没说错。

    于是傅玄整冠更衣而出,在刘胤面前拜道:“老朽愚钝,只知恪守忠义,却不知已是背忘宗族,大司马之言醍醐灌顶,惊醒梦中之人,老朽有失远迎,恕罪恕罪。”(未完待续。。)

第1104章 傅府拜师

    ps:稍后更正,大约两点………………………………………………………………………………………………………………………………………………………………………………………………通晓乐律,为人性格刚劲亮直,不能容人之短。

    初举孝廉,太尉辟,皆不就,后来举秀才之后,除郎中,参与编纂《魏书》,后迁弘农太守,转任附马都尉,御史中丞,累官升至太仆。

    无论担任何职,傅玄都忠于职守,精心政务,数次上书,陈说治国之策,针砭时弊,泰始四年,傅玄曾提出过着名的“五条政见”,针对当时的水旱灾害以及边关战乱,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

    傅玄天性严峻急躁,遇上事情不能宽容;每次有奏疏检举,有时候时间已经很晚,他便手捧奏章,整饬冠带,焦躁不安地不睡,坐着等天亮。于是那些王公贵族都对他感到畏惧屈服,使得台阁之间风气清廉。

    正因为如此,傅玄在朝中也得罪过不少的人,就是因为一次谒者安排座位不当让脾气刚直的傅玄当场发飙,许多与傅玄有隙的官员乘机进献谗言,于是傅玄被免官,蜀军攻破洛阳之时,傅玄正闲赋在家。

    严师才能出高徒,刘胤之所以看中傅玄,不光是因为傅玄学识渊博,才识过人,更重要的,是傅玄那种严峻亮直的作风,傅玄犯颜直谏,刚正不阿,最是符合严师的标准。

    正巧张乐和赵卓到府,刘胤便与他们讲了此事,张乐哈哈大笑道:“那还不简单,大哥你下一道命令,让傅玄前来不就是了。”

    刘胤摇头道:“为人师者,犹如父母,又岂可召之?我欲带征儿亲自前往傅府拜师,你们随我一起来吧。”

    赵卓躬身称诺,张乐却是撇了撇嘴,道:“一个亡国之臣,大哥你又何须如此礼遇于他?”

    刘胤道:“师无大小之分,尊师重道,是儒家传统,又岂能因他是亡国之臣而轻视之?”

    当下,刘胤令人准备好拜师所用的六礼束修,备下车驾,带上刘征,与张乐赵卓一同前往傅府。

    如今刘胤的身份地位不同了,出门时的车驾和护卫自然是不同的,前簇后拥,声势浩大,刚到傅玄府邸的门口,那守门的下人如何见过如此的阵仗,吓得双股发战,急忙跑回去通知了傅玄。

    此刻的傅玄,正是无官一身轻,闲赋在家,洛阳城破,晋室倾亡,与他已经没有半文钱的关系了,因为他已经没有任何的能力来改变现状了。

    值得庆幸的是,蜀军入城之后,既没有大肆的杀戮,也没有来抄没家产,对没有进行反抗的晋国官员的府邸还进了额外的保护,以防止乱民冲击。

    混乱之时,自然不乏一些想要混水摸鱼的人,那些世阀豪门达官贵人的府邸往往会成为这类人首选的袭击目标,平日里有着朝廷的军队保护,那些暴徒们有贼心没有贼胆,但到了城破国亡的时候,城中的禁军早已是自顾不瑕,哪里还有余力去保护众多的官吏府邸。

    很显然,蜀军在入城之时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一入城,就广贴安民告示,对官吏士家的府邸进行保护,同时对那些企图混水摸鱼趁火打劫的暴徒乱民进行严惩,很快地就稳定了洛阳的局势。

    傅玄虽然足不出户,但他依然可以感受到外面局势的平稳,原本改朝换代所带来的冲击和动荡并没有出现在洛阳城。

    和大多数的前晋官员一样,傅玄此刻只能是呆在家中,等待着新的朝廷的征召,毕竟这些官吏拖家带口的,还是需要朝廷所发放的俸禄来养家煳口。不过在新的朝廷机构正常运转之前,除了个别的前晋官员,如早降蜀国的羊祜或献城有功的杨骏之外,其他官员的录用还没有开始,他们所能做的,也只有等待了。

    此时家门口突然地出现一堆的车驾仪仗,下人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慌忙地报于了傅玄。

    傅玄倒是比较沉稳,如果蜀国朝廷要捉人的话,早就会在一进城就已经开始了,断然不会拖上几个月,但傅玄摸不清对方的来意,心中还是不免有些打鼓。

    就在这时,门人忽然地递上拜贴,汉大司马刘胤求见。

    刘胤这个名字,绝对谈不上陌生,现在洛阳的朝野之中,议论最多的就是这个名字,刘胤突然出现在傅府门口,这让傅玄感到诧异万分。

    换作是一般的官员,早就赶紧更衣出迎了,但傅玄却是出了名的倔驴脾气,当即便令人回绝道:“在下是为晋臣,与汉廷殊无交集,谢绝来访。”

    张乐闻之,勃然大怒,道:“一个亡国之臣,也敢如此嚣张,大哥是何等身份,屈尊枉驾,居然吃了他的闭门羹,他奶奶的,信不信老子一把火把他烧个精光!”

    刘胤叱道:“二弟不可造次,傅先生刚劲亮直,颇有气节,可杀不可辱也,二弟你且退下,我自有应对之策。”

    张乐悻悻然地退了下去,刘胤对那传话的门人道:“傅先生令尊乃是魏臣,官居扶风太守,令祖父乃是汉臣,官居汉阳太守,傅家三朝为官,先生独以晋臣自居,如此作派,岂不是数典忘祖?”

    门人很快地传话给了傅玄,傅玄闻言大惊,道:“大司马一语中的,果非常人也。”这个时代的人对家世祖宗还是相当看重的,傅玄的父亲在魏朝为官,祖父则是后汉官吏,而且均不是小官,皆家世二千石的大官,也就是说傅玄出身并不低,三代人三朝为官,现在傅玄独以晋臣自居,刘胤说他数典忘祖,还真是一点也没说错。

    于是傅玄整冠更衣而出,在刘胤面前拜道:“老朽愚钝,只知恪守忠义,却不知已是背忘宗族,大司马之言醍醐灌顶,惊醒梦中之人,老朽有失远迎,恕罪恕罪。”(未完待续。。)

第1105章 文宣,这次你可得帮我

    刘胤爽快地答应了霍弋的要求,那边姜维虽然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同意了。

    毕竟野战部队长时间地留驻洛阳城,并不太合适,朝廷没有迁都到洛阳之前,一切都还好说,现在朝廷已经迁都至此,禁军接管洛阳城防,已经是势在必行。

    大司马刘胤和大将军姜维的部队撤出洛阳之后,朝廷很快地任命关彝为司隶校尉,负责洛阳城的防务,蒋显担任河南尹,负责洛阳的政务,而蜀汉朝廷的各部机构,也进入到了正常运转的程序之中。

    撤出洛阳的军队依然为了南北两个部分,刘胤的军队自然在洛阳以北,分别驻扎在虎牢关、孟津关、小平津关一带,姜维的军队则驻扎在辕关、广成关、大谷关一带,两军扼守险要,既保证了洛阳的安全,同时也保持着对关东吴军的进攻之势。

    依刘胤的想法,蜀军目前应该调集优势兵力,乘着攻下洛阳城的余威气势,一举向东,以高屋建瓴之势横扫关东诸州。

    此次蜀国灭晋,南北两路夹击,虽然轻松地拿下了洛阳,但关东五州之地,竟然全部落入到了吴国的手中,这让刘胤不禁是很郁闷。吴国这次明显的是渔翁得利,趁着晋国灭亡的时机,一下子就将关东五州全部鲸吞,如果按地域面积来计算的话,这次吴国的获利足足有蜀国的五倍之多。

    这简直就是岂有此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鹤蚌相争,渔翁得利,蜀国为了灭晋,耗费了大量的兵马钱粮,拼死累活地才突破了黄河防线,拿下了洛阳城,吴国这边倒好,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兵不血刃地就将关东五州之地纳入到了它的旗下,好大的胃口,也不怕把它给噎死!

    同时,刘胤也注意到了,虽然关东五州挂上了吴国的旗号,但实则陆抗的兵马,仍然驻扎在弋阳,并不曾越过雷池半步,关东五州之地,依然掌控在前晋的三位都督即豫州都督陈骞、扬州都督石苞和青州都督马隆的手中,只不过他们在晋国之时,挂的是都督的衔职,而现在挂得是王的名号。

    当然,这个王爵,是东吴赐给的。这个恐怕就是他们之间的一个交易了,关东三都督向东吴称臣,换来的就是颖川王、淮南王、泰山王的封号,当然也仅限于此,关东三王所占据的地盘,依然是以前晋国所分封的区域,不光是吴国的军队还蜷缩在淮河之南外,三王之间也没有过多的交集,各安其守,自守其职。

    关东的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