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5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已经是完工了。

    傅着一刻也不愿耽搁,立刻率兵踏上了浮桥。浮桥并不太宽,只能容纳一人一骑通行,不过这已经是足够了,如此短的时候搭好浮桥,蜀军的舟桥部队堪称是神速。

    虎骑军渡过汾水,在河东岸完成集结之后,立刻扑向了高梁邑。

    虎骑军的速度是无与伦比的,每一匹战马都有经过了严格的挑选,保证速度和力量上的一致,从平阳到杨家渡渡过河再到高梁邑,六十里的路程对于步兵而言,已经是一整天的行军距离了,但对于虎骑军而言,却只需要一个多时辰便可以抵达,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傅着不得不加快一点速度,既然高梁邑那边战场上发来信号,那就证明刘胤现在急需要虎骑军加入到战斗中来,先前将虎骑军雪藏起来,正是为了现在的突然出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虎骑军必须要尽早地赶到战场上并投入到战斗中来,是以一路之上,虎骑军都是纵马高速驰骋,长驱而进。

    三十里的路程很快就跑完了,虎骑军杀回来的时候,首先所面对的的,就是驻防在东岸之上的晋兵,傅着当然要毫不客气地收拾掉他们才是,辛辛苦苦地盯了虎骑军好几天,不给他们开点小灶,算是很对不起他们了。

    驻防在汾水东岸的晋军全蒙了,蜀军骑兵地突然袭击,事先一点的征兆也没有,难不成这不是同一支人马?

    不过晋军校尉看到了傅着的旗号,显然是虎骑军无疑,那河对岸的蜀军骑兵营地又是什么?

    晋军校尉这个时候才醒悟过来,原来是中了人家的金蝉脱守壳之计,不过醒悟醒悟,醒来就误了,晋军校尉刚搞清楚,虎骑军已经扑了上来。

    这就是一场最没有悬念的战斗,两三千人驻守的阵地转瞬间就被虎骑军给横扫了,那些驻守在河岸边上的晋兵,四散而逃,不过他们逃得再快,又如何能逃得过蜀军的骑兵,有的晋兵刚刚跑出几步,就被后面追来的蜀兵斩掉了脑袋,有得晋兵多逃了几十步,还以为是有机会逃出生天,可还没有来得及喘上一口气,长枪已经是透胸而过……

    傅着并没有在河边浪费多少的时间,他以最快地速度横扫了这支晋军,而后直扑高梁邑而去。(未完待续。。)

第990章 文鸯溃败

    文鸯下达撤退的命令之后,晋军的攻击浪潮总算是停止了,这等于是将晋军从蜀人的绞肉机下解救出来,尽管蜀军楔形战阵还是不断地向前推进着,但晋军的伤亡人数已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了,而且随着晋军阵型的整体后撤,很快将要和蜀军脱离接触,进入一段安全的距离。

    这个时候,文鸯才算是略略地松了一口气,现在他根本就无瑕统计损失了多少的人马,现在最关键的是如何来稳住转脚,不致于全线崩溃。

    文鸯也算是身经百战了,但蜀军这次所采用的战阵他却是头一次看到,未开战时,文鸯只是略感好奇,但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普通的方阵也罢,楔形战阵也罢,其实万变不离其中,晋军只要能撕开一个口子,然后自然是水道渠成。

    文鸯丝毫没有怀疑晋军的战斗力,尤其是骑兵部队,在同以骑兵见长匈奴人面前,都不曾落到下风。

    蜀军放在骑兵不用,非要排出这么一个古怪的阵式,就连古代兵家都未曾运用过,文鸯搞不清刘胤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不过这并不重要,文鸯下令晋军一口气冲去,彻底地撕裂掉蜀军的防线,管他是直的防线还是波浪型的防线,被晋军所突破之后,自然是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但诡异的一幕发生了,任凭晋军如潮水般地涌上来,蜀军楔形战阵竟然是巍然不动。如果说是某一处的晋军缺乏攻击力,无法破开蜀军的防御,但绵延数里长的战线上,晋军究竟连一个缺口都打不开,这就说明了蜀军的防御盾之强,根本就是晋军攻击之矛所无法破开的。

    晋军攻不破蜀军的战阵,其结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也只有被蜀军的战阵碾压而过,究竟有多少的晋军损失在了蜀军的战阵之下被碾压成一团团模煳的血肉,现在已经无法统计了,但可以想象的是数量相当地惊人。

    文鸯当然坐不住了,晋军的损失越大,越让他心痛,文鸯明白,这场战斗他已经是失败了,就算是他再怎么折腾,也注定是不可能挽回败局了。

    现在他所要做的,只能是减少损失,尽可能地脱离与蜀军的接触。现在终于体现出骑兵和轻装步兵的优势了,在运动之中,他们要比蜀军的重装步兵更加地灵活,就算是蜀军的重装步兵加快了进攻的速度,依然无法追得上来。

    只可惜,晋军的灵活自如并没有运用到最该用到的场合,撤退的时候灵活一些倒是可以减少损失,但却无法影响大局了。

    至于重振旗鼓,再战一番,文鸯却没有这个心思了,蜀军的强大出乎了他的意料,在短时间内,文鸯也思量不出破敌之法,现在文鸯的心思,已经放在转移上面了,既然事不可为,再留在平阳已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可没等他将军队集结起来,后方却突然地乱了起来,文鸯一惊,问何故,很快有人禀报称蜀军原先驻守在汾水西岸的骑兵部队杀了过来。

    “本督不是安排了人在汾水沿岸守着吗,怎么会被蜀人轻易地突破了?”文鸯显得很是恼火。

    “启禀将军,蜀军骑兵并不是从平阳这边直接渡的河,而是从南面三十里外的杨家渡渡的河,那儿我军防守空虚,无法阻挡。”兵士如实报之。

    文鸯无语了,他确实安排了人马来守汾水,但汾水如此漫长,别说派三两千人了,就算是三五万人,也不能面面俱到,将所有的渡河口封死,如果蜀军真的是绕行到三十里外的杨家渡渡河的话,晋军确实也是鞭长莫及了。

    “守汾水的那三千人可以退下来,现在已经无需留在那儿了。”

    “禀将军,他们……他们已经全军覆灭了……”兵士吞吞吐吐地道。

    文鸯有脸上露出吃惊之色,这也太意外了,蜀军的骑兵在进攻高梁邑的同时,顺道把驻守汾水的这一支晋军给灭了,虽然说三千人马并不多,但也不算太少,就算蜀军骑兵再强悍,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其全歼,战力的恐怖也是超乎想象的。

    这支蜀军骑兵数量并不算多,撑死也就一万五千人左右,但此时在晋军的后防线上,却是狂飙突进,横扫一切,晋军无人敢攒其锋,纷纷溃败下来。

    楔形战阵在北,虎骑军在南,这一南一北两面夹攻,留给晋军的生存空间并不太大了,无数的晋兵如同是无头苍蝇一般,也不知该向北逃还是该向南撤,混乱之中,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文鸯脸色铁青,这种混乱的时候,他的命令也不太好使了,倒不是晋军士兵不再服从于他,而是战场上一片混乱,文鸯传出来的命令根本就无法传达下去,现在的晋军,兵不见将,将不见兵,建制已经完全地被打乱了。

    刘胤看到晋军大势已去,立刻下令撤去楔形战阵,将隐藏在楔形战阵后面的轻装步兵放出来,对晋军进行最后的追杀。

    轻装步兵灵活自如,既可以列阵打仗,也可以单兵作战,配合着虎骑军在南面的攻势,蜀军的多路大军开始了对晋军兵团的全面围剿。

    晋军的溃败之势,已经是无可挽回了,在蜀军的强力进攻之下,晋军士兵纷纷夺路狂逃。

    文鸯双目皆赤,手中的那杆长枪含愤出手,不知道刺翻了多少名蜀兵蜀将,但眼前的蜀兵蜀将却如蝗似蚁,杀之不绝,除之不净,文鸯再悍勇,也敌不住人多,他的征袍铠甲上,已经是血迹斑斑,也不知道是他自己流出来的血,还是溅上敌人的血,总之文鸯浑身上下浴满了鲜血,如同血人一般。

    “文将军,快撤吧,再不撤就来不及了!”祁宏也在阵中是左冲右突,率着一队人马冲到了文鸯的身边,帮他杀退了围过来的蜀兵,大声地喊道。

    文鸯仰天而叹,这一战,他输得好憋屈。(未完待续。。)

第991章 落荒而走

    在蜀军的多路围攻之下,晋军的败亡之势已经是不可挽回,文鸯和祁宏合力向东突围,一场血战,总算是捡了一命回来,这时,武茂也率一队人马杀了出来,衣甲残破,狼狈不堪。

    文鸯检点人马,只剩下了万余人的残兵败将,此次来平阳文鸯可是带来了五万精兵,没想到高梁邑一战,竟然折了十之七八,损失之惨重,令人痛心疾首。

    回望高梁邑,文鸯心里一片茫然,当初豪取上党进逼平阳之时,文鸯是何等的踌躇满志,意气纷发,他信心百倍地发誓要拿下并州,成就不世之功。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平阳一役,文鸯的军队遭到了重创,几乎是全军覆没,所有的希望在这一刻泯灭,让文鸯是心如死灰,生无可恋。

    十余年的沉沦,让曾经那颗激情澎湃的心脏渐渐地冰冷了下去,壮志难酬,才华泯灭,文鸯默默地在洛阳的陋巷之中等待着属于他的机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许就连文鸯都不相信他还有机会能东山再起,重掌兵权。

    是羊祜给了他一个机会,在羊祜的力荐和坚持之下,司马炎终于同意让文鸯带兵出征,但这无疑让朝内的大臣们有所非议,认为文鸯未必能担当了这种大任。

    文鸯是在一片质疑声中,顶着压力就任的冀州刺史,除了羊祜,几乎没有人看好他。文鸯则是暗暗地憋着一口气,他要用战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一次是文鸯出人头地的机会,是继续地在洛阳陋巷之中沉沦下去,还是封侯拜将,光宗耀祖,完全取决于这一次的战绩了,只有拿得出令人信服的出色战绩来,文鸯才有可能立足于朝堂之上,成为肱股之臣。

    在与匈奴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