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5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胤轻轻地摇摇头,道:“受人之托,却未能忠人之事,确实是惭愧呀。”

    傅佥道:“虽然钟会降汉,但未必没有机会,钟会其人,野心勃勃,如今还让他手握兵权,依我看来,伯约将来必是养虎为患。”

    刘胤不置河否,将来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两人正在说话之时,中军急匆匆地进来,禀报道:“刘大将军,傅都督,平阳有急报传来。”

    刘胤本来和傅佥正闲聊钟会的事,闻中军急报,两个人的神色俱是一凛,现在并州的战事就集中在平阳一带,那边的任何一条消息都足以让人神经紧绷。

    在进攻苇泽关受挫之后,晋军依然没有放弃对并州的攻击,冀州刺史讨逆副都督文鸯率大军从羊肠坂进入到上党之后,并州的战局又趋于激烈。

    文鸯进入上党后,并没有向北而进救援乐平,反而下令困守在乐平祁宏立刻突围,到上党来和文鸯的大军汇合。

    在文鸯看来,乐平几乎是死地,守住乐平,对于晋军而言没有任何的价值。

    占据乐平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左近的苇泽关,而偷袭苇泽关的失败,就已经注定晋军无缘拿下苇泽关了。文鸯很清楚,以苇泽关的地形地势,如果驻防的蜀军有所防备的话,自己就算是倾全军之力,也未必能得下苇泽关来。

    文鸯打仗勇是勇,但也绝对不是愣头青,明知道苇泽关的城墙坚不可摧,自己就算是带兵过去,也一样撞个头破血流,所以文鸯必须要另辟蹊径才行。

    上党郡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郡,蜀国和晋国各自控制的区域在这里犬牙交错,这与当初双方在上党地区划分的势力范围有关,蜀军长期在上党郡游击作战,取得了对上党地区七成左右的控制权,按蜀军的原有控制区域,分为上党南部,上党西部和上党东部。

    而如今上党南部和上党西部的蜀军控制区域早已联为一片,只有上党东部的这片根据地被晋军的控制区域由南自北地分割开来。

    晋军所控制的区域,完全就是当初晋军从河内郡北进晋阳的路线,所有在这条路线的城池,如高都、泫氏、长子、壶关、襄垣等,后来就成为了晋军的控制城池,也就是说晋军在上党的控制区域,其实就是一条由南自北的大通道,除此之外,上党的其他区域,都被蜀军所控制。

    形成这一特殊现象的,就是和当初的形势有着莫大的关系,为了平息匈奴人的叛乱,晋蜀之间尽量保持着克制,双方都避免冲突,所控制的范围、基本上遵循谁先占领归谁的原则。

    不过随着双方主力部队的东进,上党地区和并州的其他区域一样,很快地沉寂下来,双方除了一些守备部队之外,并没有派遣更多的兵力来驻守,蜀国在党控制在十余座城池,但撑死也只有五千多的守备兵,这么一点兵力面对文鸯的八万大军,简直是少得可怜。

    文鸯最先扫灭的,是盘距在上党东部潞县一带蜀军,尽管在晋军围剿之前,这支不满千余人的蜀军就已经放弃了潞县城,逃逸到了深山老林之中,但面对数万大军的围剿,很快就全军覆灭了。

    有人嘲笑文鸯是拿着石炮打蚊子,但文鸯却浑然不在意,上党郡是文鸯进入并州的跳板和基地,他不可能容忍蜀军在上党地面上如同苍蝇一般地存在,只要没有将他们斩尽杀绝,将来必然会威胁到他的后方。

    扫平了上党东部之后,文鸯又率军马不停蹄地向上党西部及南部发动了扫荡之战,敌众我寡之下,为了避免步东部蜀军的后尘,西部蜀军被迫放弃了上党郡,向河东郡进行了转移,不过半个月的时间,上党全境沦陷,尽为文鸯所得。

    上党事态的发展对刘胤是一个很大的触动,结合苇泽关之战来看,晋军的总体战略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除了在冀州继续地保持着对蜀军的压力之外,司马骏已经将主战场开始向并州方面转移,俗话说打蛇打七寸,司马骏也认识蜀军的七寸所在,就是横跨整个并州的漫长补给线。

    尽管文鸯攻占上党并非急所,但晋军虎视眈眈,可不光是为了抢占上党而来,为了应对晋军的新攻势,刘胤当机立断,将在冀蜀军一分为二,自己与傅佥率虎骑军、虎步军、永安军、无当飞军、阳安军五个军回援并州,其余的军队在罗宪的率领下,继续在冀州与司马骏的大军周旋。

    刘胤到达苇泽关后,密切地关注着并州的新动向,彼时文鸯已经抢占得了上党全境,刘胤倒没有太多的失态,毕竟上党郡的得失现在关系不到大局,但晋军的最新动向,刘胤认为可不会是那么简单。

    果然,刘胤很快便得了来自平阳的急报。(未完待续。。)

第977章 平阳告急(续)

    文鸯占领上党,晋军的气势陡然间高涨了起来,展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当然文鸯并没有因为得到了上党,就觉得可以安枕无忧,上党只不过是晋军进入并州的一块跳板,文鸯的目的,还是要以斩断蜀军的后勤补给线为急所。

    苇泽关是蜀军补给线上最为重要的一环,而且是晋冀之间的咽喉要道,如果能抢占苇泽关,不光是可以掐断蜀军的补给线,而且可以直接将晋冀之间的蜀军分割开来,是晋军攻击目标中独一无二的好点。

    但由于蜀军有所防备,晋军的偷袭失败,再想攻打苇泽关已经是事不可为,不过好在蜀军的这条补给线从蒲津关到苇泽关绵延数百里,晋军无论攻击那一段,都可以达到破坏蜀军后勤补给的目的。

    当然,选点也是极为重要的,仅仅是掐断蜀军的补给线不难,难的是这个点必须可以起到分断蜀军的目的,同时应对蜀军的反扑也要有后续的手段。

    别看蜀军对晋军占领上党漫不经心,可一旦晋军威胁到他们的生命线,必然会遭到蜀军的疯狂反扑。

    所以文鸯对下一步具体攻击那一点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除了苇泽关外,按理说是首选晋阳,晋阳处于并州之腹,是联结并州东西南北的交通要冲,如果能拿下晋阳的话,对控制整个并州局势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晋阳离苇泽关较近,离上党比较远,如果晋军翻越崇山峻岭到达晋阳的话,恐怕蜀军的大队人马早已经抢先一步拿下了晋阳,晋军如果落了后手的话,战局的结果就很难预料了。

    文鸯认真地考虑之后,决定选择平阳为突破口,将蜀军的补给线一举斩断。

    平阳郡是后来从河东郡中析置出来的,处于太原郡和河东郡之间,是联结并州南北通道的重要枢纽,蜀军的补给线也正是从蒲津关开始,一路向北,经平阳郡至晋阳再折向东行至苇泽关。

    文鸯选择首先攻打平阳,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平阳离上党最近,上党郡的绮氏县就与平阳郡的杨县相邻,只需翻越一道山岭,晋军就可以从上党郡跨越到平阳郡来。

    到达苇泽关的蜀军由于路途的关系,就算速度再快,也只能是赶到晋阳,对于平阳,他们就是鞭长莫及了,而晋军则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完全可以抢在蜀军主力到来之际,抢先拿下平阳郡。

    至于平阳的那么一点可怜的守军,直接就被文鸯给无视掉了。

    现在平阳郡的驻军,总共也只有七千人,而且还是分散到各个县城的,平阳郡城之中,尚不足三千人马,就这么一点的兵力,当然不会让文鸯放在心上。

    晋军突然地攻陷杨县,打了蜀军一个措手不及,毕竟距离晋军攻克上党,也才不过几天的时间。晋军大兵压境,整个平阳郡是一片恐慌。

    驻守平阳郡的是太守杨定,他得到杨县失守的消息之后,赶忙找都尉姜源来商议军情。杨定忧心冲冲地道:“晋军数万兵马突然兵犯平阳,平阳只有三千守军,如何抵御得了,姜都尉,你看该如何是好?”

    刘胤当初攻克陇西诸郡之后,各郡的太守依然还是延用了魏国的旧太守,不过对太守的职权进行了削减,最显着的变化就是各郡的守备兵由郡都尉统领,而郡都尉则是受骠骑将军府垂直领导,郡都尉不受郡太守的辖制,基本上做到了军政分立,这也就彻底地改变了自秦代以来郡守军政一把抓的弊端。

    随着蜀国的地盘越来越大,所占领的郡县也越来越多,不过各郡太守和都尉的这种任命,却也就一直地延续了下来,太守主管民事总揽郡务,郡都尉只负责城防军事。

    不过做为一郡之首,郡太守也不能对郡内的防务熟视无睹,两人基本上处于分工合作,如果遇到大事,则需要协商处理,杨定将姜源召来,就是因为平阳郡遭受到前所未有之危机。

    杨定是长安人,文职出身,显然对晋军的凶勐攻势有些畏惧,而都尉姜源是益州广汉人,先前在蜀军阳安营中,担任过军侯。

    象姜源这样出身的蜀军军官,后来大多转职做了诸郡的都尉,姜源也是身经百战的将领,虽然此刻做郡都尉要比在野战军之中任职轻闲的多,但长期的戎马生涯,让姜源的胆略和豪气并没有随着职位的不同和时间的流逝而随之流失,姜维甚至比杨定知道晋军来犯的消息更早一些,很显然他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杨太守勿忧,晋军远来,虽然兵马尚众,但已经是疲惫不堪,想要攻克城防坚固的平阳城,绝非易事。平阳城中兵少,倒也无妨,我们可以速速抽调周围各县的兵力,来加强平阳的城防,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向骠骑大将军求援,下官听闻大将军已经兵至晋阳,从晋阳到平阳,也不过才三五日的路程,我们只城需坚守十余日,必可等到大将军的援兵。”

    杨定愁眉不展地道:“抽调各县的兵力,倒是不无不可,只是各县兵力调一空之后,晋人必可轻松地占领之,有些县城关系到我军的后勤运输线,一旦失去,我军的补给线便向被晋人所掐断,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