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5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想不到范适的到来,带来了朝廷的赦免诏书,让胡烈体会到了什么叫柳暗花明,什么叫峰回路转,本来以为今生已经无望再回洛阳的胡烈重燃起来希望之火。

    回归朝廷容易,城外就是晋国的大军,胡烈只需竖起降旗,打开城门,一切就水到渠成了。但这么做,似乎有些便宜了钟会,这么多年胡烈所受的屈辱如果不能加倍奉还的话,胡烈还是心有不甘的。

    “那简单地很。”范适抚须呵呵一笑道,他很快地给胡烈出了一条计策,胡烈闻之,大喜过望,躬身拜谢。

    接下来的两天,晋军突然地新野城发起攻势,双方展开激战,胡烈抵挡不住晋军的攻势,慌忙派人向钟会救援。

    “废物!刚打了两天就撑不住了,枉本王如此重用于你,竟然如此地不堪!”钟会脸色铁青,破口大骂。

    不过新野城关系到整个荆州的安危,如果新野有失,襄阳难保,钟会也不敢掉以轻心,立刻从朝阳进军,直逼新野而来。

    晋军倒是认趣地很,一看到叛军援兵赶来,立刻停止了对新野的攻击,主动地向后撤退。

    钟会倒也不急于进城,继续地向北推进,逼迫晋军继续地后退。

    钟会的战术倒没有什么错误,如果钟会的军队此刻入城的话,晋军很可能会再次围城,反倒会陷入不利的局面,此刻在城外扎营,与晋军形成对峙,身后是新野城守军的支持,钟会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钟会刚刚将大军推进到新野城北十里的地方,还未来得及扎营,晋军的人马就反扑了过来。

    钟会从容不迫,非常镇定地指挥军队应战,反正有新野城这个坚强的后盾,钟会是丝毫不惧晋军的进攻的。

    这个时候,胡烈也率军从新野城杀了出来,包括钟会在内的所有的人虽然都注意到了胡烈的动向,但所有人都认为胡烈此时是来助战的,没有在后防线上做任何的防范。

    胡烈轻易地进入到了钟会大军的后队,双方的军队甚至都混杂到了一起,此时胡烈浓眉一扬,暴喝一声:“杀”

    胡烈的军队骤然发难,在钟会的后队之中大肆地砍杀起来,钟会的军队根本就没有防备,被胡烈率军一阵掩杀,伤亡惨重,阵形大乱。

    突然之间的变生肘腋,让钟会的人马顿时全懵了,谁也搞不清这究竟是出了什么状况,整个阵形瞬间就被胡烈的军队给冲了个七零八乱。

    “启禀魏兴王,胡烈反水,在我军后队大开杀戒。”有军士第一时间内禀报了钟会。

    钟会原本正全神贯注地将注意力放在前方的晋军身上,晋军的反扑之势也是极为地凶勐,钟会的军队不得不集中起全部的兵力来应对,而这时后方的消息传来,钟会的脑袋“嗡”地就炸了。

    陷井!这完全就是一个蓄谋已久的陷井!

    胡烈一直以来都算不上钟会的心腹,但钟会一直苦于手下无大将之才,不得不重用胡烈,当年钟会胁迫胡烈杀死司马亮,算是将胡烈生拉硬扯地拽上了自己的贼船,正因为有着这么一个天大的把柄,钟会才敢放心地将一支军队交给胡烈统领。

    但钟会万万没有想到胡烈还是会背叛他,难道胡烈已经投靠朝廷了吗?这怎么可能,当初他杀的可是司马炎的皇叔啊,如此不共戴天之仇司马炎又如何可以轻易地赦免?而司马炎不赦免的话,胡烈这么做完全是自寻死路。

    可不管钟会如何想不通,事实就已经摆在了眼前,胡烈已经是彻底地背叛了他,而且从现在的情形看来,这完全是一个有预谋的陷井。

    钟会机关算尽,但到头来却掉入了别人的陷井之中,钟会不禁是气得抓狂,恨不得将胡烈碎尸万段,可惜在这乱军之中,钟会拿胡烈一点办法没有,而且不光是无可奈何,更要命的是胡烈的军队隐然有与晋军联合进攻的意思,钟会的军队腹背受敌,整个战局已经是无可挽回了。

    夏侯咸和句安护在钟会的身侧,看到情势危急,遂对钟会道:“事急矣,大王速撤,不可恋战!”

    钟会心中颇为地不甘,但大势已去,凭着他一个人的能力再想挽回来,已经是不可能了,钟会暗叹一声,只得下令各营各自突围。

    叛军兵败如山倒,各营各自逃命,局面一发不可拾。

    这时胡渊冲杀在最前面,一杆长枪,如蛟龙出水,一路横扫,看着叛军败逃而走,胡渊在马上高声疾唿道:“诸位兄弟,你们都是有父母亲人的人,不要再为叛逆钟会卖命了!大晋皇帝陛下有令,除钟会一人罪不容赦之外,其余将士,一律赦免无罪!兄弟们,你们可以回家了!”

    胡渊的话,让这些叛军兵士们听来,都是一阵发呆,什么?晋国皇帝要赦免他们了,真有这样的好事?有的人将信将疑,有的人却是深信不疑,就连杀死司马亮的胡烈都回归晋国了,他们这些小兵小卒又有什么害怕的?

    一名士兵率先的扔掉了兵器,举手投降,道:“我愿降!我愿降!”

    只要有一个带头的,形势便不可逆转了,顿时唿拉拉地跪倒在地一大片,皆口称“愿降”,许多的士兵还当场地飙起泪,失声痛哭,或许他们等这一刻等得太久了。(未完待续。。)

第962章 陷入绝境

    谁没有父母妻儿,谁没有兄弟姐妹,但这支晋军十年前踏上伐蜀之路开始,就和父母亲人挥泪而别,十年来天人永隔,生死茫茫,再无相见的机会,不是每一个士兵都愿意死心塌地地跟着钟会来造反,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受到了胁迫和死亡的威胁,才补迫地选择了屈从。

    从大多数人的内心之中,他们还是盼望着尽快地结束战争,好让他们尽早地回到父母亲人的身边。

    但这个愿望看起来是多么的不切实际,跟随着钟会造反,就等于是走了一条不归路,也许今生今世,再也无缘回归故土,再见上亲人一面。

    当这种执念变成梦魇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痛苦中挣扎,没有什么比得上看不到希望让人更加地绝望了。

    而希望陡然间又重新降临的时候,这些人的执念便又被重新地点燃,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放下现在的一切,只为那梦中的心愿甘愿俯首而降。

    尽管也会有人怀疑这赦免令的真假,但这些士兵都知道胡烈那可是杀了扶风王的人,如果朝廷连他都可以赦免的话,那么其他的人自然都不在话下,所以没有人再抱怀疑的的态度了,一批降兵跪地之后,更大批的降兵跪了下去,整个战场上降者如云,除了少数对钟会死忠的分子之外,已经是很少能再看到负隅顽抗的叛军了。

    钟会在夏侯咸和句安的护卫之下,总算是逃出了一条性命,看看身边只剩下廖廖的数百骑,钟会不禁是仰天长叹,七万大军,一战而全军覆灭,这样的惨败何其之惨烈啊。

    胡烈!这一切都是胡烈导致,如果不是胡烈投敌背叛在阵前反戈一击的话,钟会又何至于有今日之败。钟会不禁懊悔不迭当初如果不重用胡烈的话,也断然不会遭到败绩,只可惜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钟会当初不杀胡烈,终究还是埋下祸根。

    钟会痛定思痛,最终还是引军退往了襄阳。

    晋军此役大获全胜,除了钟会带几百亲卫骑兵逃走外,其余五万人,尽数被歼,如果再加上此前反水的胡烈,新野一役,钟会便损失掉了三分之一左右的人马,如此酣畅淋漓的打法,实在是多年未见。

    众将对羊祜佩服地是五体投地,正是由于羊祜有远见卓识,宁可按兵不动,也要向司马炎讨下赦免诏书来。'

    这赦免诏书,在新野之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劝降了胡烈,而且里应外合之下,迫降了绝大部分的叛军,战果辉煌,比羊祜想象之中的还要圆满。

    胡烈来到了羊祜的近前,滚鞍落马,扑通一声,就跪倒在了羊祜的面前,大礼参拜。

    羊祜连忙是双手相搀,道:“胡将军何须行此大礼?”

    胡烈泣道:“若无羊太傅向陛下求来赦免之令,我等迷途待罪之人还不知将何去何从,羊太傅就是我等的再生父母,请受烈之一拜。”

    羊祜淡然地一笑道:“胡将军言重了,钟会叛逆无道,必遭天谴,尔等原本是忠心于社稷之臣,只不过是受其胁迫,皇恩浩荡,赦免你们无罪,也正是顺应天意民心。胡将军此番阵前破贼,已为朝廷下立大功,足以将功折罪,陛下诏书有云,番过往者一律既往不咎,破贼立功者,另有厚赏,胡将军方甫回归,就立此大功,相信陛下定有封赏,可喜可贺。”

    胡烈敛容道:“陛下已经赦免我等罪责,烈如何敢再来邀功,蒙圣恩眷顾,我等已是不胜惶恐。”

    羊祜微微一笑,道:“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胡将军不必客气。此番新野之战虽是大胜,但钟会主力尚在,我军当直捣襄阳,不给钟会任何喘息之机,胡将军熟知这边地理,对钟会各军也是比较了解,还望胡将军可以不辞辛苦,继续担当先锋之职。”

    羊祜继续地任用胡烈为先锋,看来这榜样的力量,羊祜帐下,比胡烈更勐更厉害的武将有的是,但羊祜看重的,可不仅仅是打仗悍勐那样简单,新野之战告诉羊祜,钟会的大军不过是貌合神离的一群乌合之众,只需将赦免令诏告天下,必然是归者如潮。

    对于胡烈而言,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兴奋地了,能在战场上立功,便可以洗去自己的罪责,尽管司马炎在诏书中已经是明确称除了钟会之外任何人都一律无罪,但胡烈所杀的,可不是寻常人,而是晋国的皇叔扶风王司马亮,想要消弭这桩大罪,胡烈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功劳而行,羊祜让他担任先锋,正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晋军在新野经过短暂地休息之后,便开始向南进军,直指襄阳。

    襄阳是钟会叛乱之后所占据的核心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