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5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数几个运气不佳的士兵被解系给擒住了,营门处又多了几颗悬挂着的人头,但大多数的逃兵还是幸运地逃出了晋军大营,逃到了蜀军的那边。

    司马骏暴跳如雷,但却也无济于事,现在他总算体会到了什么叫树倒胡狲散,墙倒众人人推了。

    那些个零散的逃兵逃亡成功之后,更是助长了晋军的逃亡风气,在接下来的时间,晋军的逃亡人数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整队整曲的人马弃营而逃,解系是奉命行事,捉回来的逃兵他杀得都手软了,但却也无法禁止住晋兵的逃亡之势。

    司马骏脸色苍白,无力地瘫坐了席上,晋军的军心散了,败亡之势已经是无可挽回,司马骏想凭借着自己的力量突出重围,已经成为了泡影,现在他已经是无力回天,将突围的希望全部都寄托在了另外的两路大军身上。

    尽管司马骏的军队被围了一个水泄不通,现在司马骏就算是想派出一个送集的给文鸯或马隆,都是一种奢望。不过司马骏倒不用太担心文鸯和马隆得不到消息,毕竟司马骏的大军只是轻兵突进,没有带多少粮草,整个八万大军的粮草供应全部指望周旨的后勤辎重营来支持,按照事先的约定,周旨每隔两天都会向大军运送一批粮草,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周旨一定会在前两天就得到了消息,并派人通知了文鸯和马隆。

    而文鸯和马隆一旦接到消息之后,势必会派兵来救援,谁都可以不救,唯独司马骏不一样,他是当朝皇上的叔父,位高权重的汝阴王,又是统御三军的主帅,讨逆大都督,一旦司马骏有失,文鸯和马隆都是难辞其咎。

    现在司马骏两眼一抹黑,被蜀军困在安国,外面的情形完全不知道,现在他除了等待之外,也只能是等待……

    ┄┄┄┄┄┄┄┄┄┄┄┄┄┄┄┄┄┄┄┄┄┄┄┄┄┄┄┄┄┄┄

    “愚蠢之极!”周旨暗暗地嘀咕了一声。

    不过周旨可不敢在任何人的面前说这话,只能是暗暗地在心中腹诽,毕竟司马骏的地位摆在那儿,一言不慎,他恐怕就得人头落地。

    不过周旨虽然不敢明说,但肚子里却把司马骏给骂烂了,周旨在羊祜都督冀州的时候,那是当值无愧的正印先锋,颇得羊祜的器重,但司马骏一来,却把周旨调去押运粮草,这样的落差,让周旨不禁是心生怨愤。

    但权大一级压死人,周旨惹不起司马骏,只能是乖乖地去做押粮官,负责给司马骏的大军提供粮草及后勤物资保障。

    司马骏过了漳河之后,进军的速度也是极快的,让司旨明显地有些跟不上节奏,毕竟辎重营全是运输大宗物资的辎重车,行动缓慢,想要追上司马骏的大军很是困难。

    不过周旨倒不是太担心,根据约定,周旨必须要隔一日向前线的晋军运送一次粮草,周旨只要按照时间完成任务,就没他什么事。

    但这一次还是发生了一些小意外,周旨的运粮队在通过漳河浮桥的时候,浮桥突然地垮塌,导致运粮队的几十辆粮草掉入了漳河,而且由于浮桥断裂无法通行,周旨的粮队前行受到了耽搁。

    抢修浮桥,打捞辎重车,整整地忙乎了一天,总算才将意外给排除了,不过时间上也耽搁了一天。

    周旨有些忐忑起来,要知道司马骏本来就和自己不铆,这回运送粮草耽搁,如果司马骏要按军法处置的话,周旨便要倒大霉了。

    负责浮桥的偏将何均道:“周将军勿须担心,事出意外,相信汝阴王也不会追责的,在下也可以为周将军证明,耽误粮草运送的,是浮桥出了故障,怨不得将军。”

    周旨闻言,点了点头,拱手谢过了何均,立刻是押解着粮草辎重,奔北面而去,误了一日已经是大罪,倘若再耽搁了,那可就是死罪了。(未完待续。。)

第940章 援兵难至

    刚过乐成,距离安国还有几十里的路程之时,周旨就得到了司马骏大军被围的消息,周旨起初还有些犯蒙,不过在了解到了详情之后,暗暗地流露出一丝的鄙夷之气,暗骂司马骏愚蠢,蜀人的诡计其实并不高明,只是司马骏急功近利,自以为是,才会中了蜀人的圈套,如果现在还是羊祜做大都督的话,断然不会栽在这儿。

    不过腹诽归腹诽,周旨还是不敢耽搁,毕竟救兵如救火,多耽搁一天,被围困的司马骏大军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周旨只率领着少部分的押运粮草的部队,这么一点的人马如果去救司马骏的话,也只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周旨虽然也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虎将,但他也能分得清形势,现在能解司马骏危急的,只有文鸯和马隆两位副都督。

    周旨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派快马去给文鸯和马隆传信,让他们尽快地派出兵马,给司马骏解围。

    晋军三路大军各自为战,彼此之间的距离相隔一两百里开外,如果没有必要的话,他们也无须保持日日的通信,三路大军的信息传递,大多也是间隔十天半月左右,所以中路大军被蜀军围困在安国的事,左路的文鸯和右路的马隆竟然是毫不知情。

    当然,在这个信息欠发达的时代,出现这样的情况完全是很正常的,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每天接到的来自各地州郡的奏报,也不过是相隔了三天五天十来八天的“旧闻”,而那些来自极远边疆的奏报,甚至会延迟到一个月乃至数月之久,这边皇帝读着最新的报告,那边其实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文鸯和马隆渡过漳河之后,进展地非常顺利,顺利地连他们都感觉到比较地意外,连续地攻克了好几座的城池,蜀军溃败地异常迅速,丝毫没有给他们的进攻带来什么阻碍。

    文鸯和马隆自是心情大好,尽管他们一个在西一个在东,彼此之间完全联系不上,但他们所取得的战果却是惊人的相同的,一路狂歌勐进,似乎胜利就在眼前。

    但周旨突然送来的急报却如一道睛天霹雳,雷得二人皆是外焦里嫩,他们这边打得顺风顺水,却不知道司马骏那边居然出事了,看来事出反常必为妖,蜀军在东西两线上不抵抗并不意味着蜀军示弱,而是他们集中力量打了中路的司马骏。

    根据周旨的急报,现在司马骏被十余万蜀军围困在安国一带,无法突出重围,只能是依靠其他的救兵来援救了。

    文鸯和马隆自然不敢怠慢,也完全顾不上东西两线的战果了,立刻是点起本部大军,望安国方向杀来。

    此次救援,文鸯当然是选择距离最近的这条道路,而且在路上丝毫不敢耽搁,救兵如救火,文鸯可不敢马虎大意,迟上一日和早上一日,那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这种紧急救援,往往一日之内就会出现完全不同的两个结果,文鸯心里很清楚,司马骏可是当朝皇叔,位高权重,深得天子的器重,如果司马骏真的遇难的话,司马炎必然会震怒,甚至会追究文鸯马隆他们救援不利的责任。

    所以文鸯率军是倍道而驰,甚至一反行军时需要谨慎扎营预防敌人偷袭的军事要求,星夜兼程地赶往安国。

    文鸯从下曲阳出发,走到南深泽的时候,却突然地遭到了蜀军阻击。

    从下曲阳到安国,南深泽正是必经之路,当然,也有别的路可以通往安国,但会绕比较远的路,所以张乐在考虑阻击路线的时候,将南深泽列为了首选。

    围点阻援的关键是阻援,只有阻止了敌人的援兵,围点才会起到相应的作用,如果被敌人突破了阻击,那么先前为了围困敌军所做的大量努力都将会付之东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阻援才是整个战役上最为重要的一环。

    西线整个儿的阻援任务,就落到了无当飞军的肩上,最多还有永安军在后面支援一下,可三万军队面对晋军的六七万军队,这仗并不会很轻松。

    尤其是无当飞军擅长于山地作战,在这种平原地带打仗,并不是无当飞军的强项,但阻援这么艰巨的任务,若非是无当飞军这样的主力部队,一般的军队还真是接不下来。

    张乐领命之后,立刻在下曲阳和安国之间的地段上认真地布起防来,首先是要确定文鸯会走那条路,毫无疑问,救援如救火,文鸯肯定会选择走最近的一条路,所以张乐选择了南深泽做为主要的阻击战场,同时他也不敢太大意,在另外的两条路上,也让阳安军的赵卓做了协防,就是防止文鸯会绕道前行,万一文鸯不走南深泽,自己的计划岂不落空了。

    不过实际的情况还不错,文鸯并非是那种足智多谋的将领,他选择了最简单也是最近的一条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到安国,将司马骏给解救出来。

    至于路上有没有蜀军的阻击人马,文鸯不是很确定,时间紧迫,也无法派出斥侯进行地毯似搜索,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至于其他的路径,文鸯倒不是没有考虑,主要的原因就是路途太远,很可能会耽搁到救援任务,而且谁又能保证蜀军只会在主路上设伏。而不会在另外的路线上出现。

    既然要打,那最好的方法就是简尽结束,将路上耽搁了的时间尽可能地缩短。

    得知南深泽一带有蜀军进行活动,文鸯并没有感到意外,毕竟想要突破蜀军事的防线,就必须地要打上一仗,即使不在南深泽打,也会换作是其他的必经之路,这一仗是无论如何也逃不过去的,反正是要打,在那儿打并没有什么不同。

    文鸯果然是雷厉风行,没有进行排兵布阵,直接就率军冲了上来,与无当飞军战在了一处。(未完待续。。)

第941章 双雄战文鸯

    文鸯的军队是步骑混杂,而且是步兵居多,所以无当飞军也就没有排出偏厢车阵来,而是以纯粹的步兵战阵迎敌。

    无当飞军擅长于山地作战,那就说明无当飞军对寻常的那些步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