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5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年刘胤的表现,已经不足用惊艳来形容了,无论是飞夺雍凉还是进军并州,都堪称是神来之笔,古之名将,也不遑多让,刘胤的最可怕之处,就是他的战略眼光,纵横捭阖,运筹帷幄,阅读战争的能力远胜他人,和这样的对手交锋,没有一点大智慧,根本就无法匹敌。

    司马骏被司马炎委派来接替自己的职务,但司马骏的能力,羊祜着实不敢恭维,一个养尊处优的二世祖,刚愎自用,忌贤妒能,司马炎就敢将十几万军队的指挥权交到了他的手中,真得让人匪夷所思啊!

    但圣意难违,司马炎毕竟才是一国之主,他决定了的事,其他人也只能是俯首听命,羊祜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仍旧无法改变司马炎的意志。

    交接的仪式倒是十分的简单,双方心里怎么想是一回事,维持表面上的冠冕堂皇那又是一回事,司马骏竭力克制住自己的兴奋与冲动,也收敛了那份倨傲和骄纵,在他看来,此次从羊祜的手中夺下军权,已经是最大的胜利了,完全可以一雪前耻,最起码,他还要维持自己郡王的形象,所以刻意地表现出一种大度。

    羊祜却是很平静地办理完交接,一付宠辱不惊的模样,但众将却是相当的不忿,羊祜立下的可是不世之功,而朝廷却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如此所做所为,着实让人寒心不已。

    但如今司马骏不光顶着汝阴王的头衔,而且还掌握了冀并二州的军权,地位高高在上,众将是敢怒不敢言,对羊祜的遭遇皆是极为同情。

    “大都督,朝廷怎么可以这么做,您立下了多少的功勋,到头来却是落得这般下场,岂不让人寒心!”周旨一脸愤愤不平之色。

    办理完交割之后,羊祜便返回自己的营帐收拾行囊准备回京,周旨和陈元是羊祜的心腹,赶过来帮忙。大庭广众之下,周旨没法公然地表示不满,私下却是憋不住心里的火气,一吐为快。

    羊祜淡然地道:“首先,我不再是大都督了,你们无须再这般称唿我,以免被别人误会。其次,你们也无须抱怨,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朝廷有令,我们自当遵从便是,打了好几年的仗,我也正好想清闲一下,此时回洛阳,正合我意。”

    “大都……羊公,朝廷这是欺人太甚,分明就是卸磨杀驴吗,啊,呸呸呸,羊公,是我口无遮拦,比得太不恰当了。”周旨信口粗话,说完了才觉得不妥当,卸磨杀驴,岂不是把羊祜比作是驴吗,周旨满脸通红,赶紧道歉。

    羊祜淡笑一声,道:“周旨,你这口无遮拦的习惯可得改改了,在我这儿你想说什么都无所谓,但以后在新大都督面前,可不能再这么信口开河了,这祸从口出啊。”

    周旨眼圈一红,有些哽咽地道:“羊公,在您麾下我们当差惯了,出生入死,枪林箭雨,我们毫无怨言,如今你左迁而去,末将心里,空荡荡的,不知这一别,我们何时才能再见?”

    羊祜轻拍了一把他的肩头,道:“都是汉子,又何须如此伤感,不管是在冀州,还是在别处,都是为朝廷效力,以后有机会,我们还是可以见面的。”

    陈元一直在一旁没吭声,这时他才突然地道:“羊公,此次回洛阳,您就不有所担心么?”

    羊祜微微诧异地道:“你这话是何意?”

    陈元压低了声音道:“羊公,此次朝庭突然地派汝阴王来接替你的职位,将您召回洛阳,分明是对您极为不信任,这几年来,为了驱逐匈奴,我们一直与蜀国刘胤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这与朝廷的一贯主张相背离,而此次圣上决意伐蜀,羊公您却据理力争反对出兵,如此定然是触怒了圣上,才会导致您被撤职。而最让人担心的,就是接替你职位的,不是旁人,却是汝阴王司马骏。司马骏当年失了蒲津关,一直是耿耿于怀,羊公,主疑臣臣必死,此去洛阳,末将真的很为羊公担心。”

    羊祜坦然地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羊祜自认为无愧于朝廷,至于圣裁如何,我当悉心听命便是。”

    陈元面有忧色地道:“羊公虽然心怀坦荡,但奈何朝中小人当道,就算圣上英明,也架不住那些奸佞之臣的构陷,羊公需三思而后行。”

    羊祜呵呵一笑,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自问心无愧,又何惧毁谤?”

    陈元环视了一下四周,用更低的声音道:“羊公此次回洛阳凶险万分,依末将之见,何不效钟会自立,以免身遭不测。羊公若是起事,我等皆是誓死相随,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何必受那朝廷的窝囊气!”

    羊祜脸色顿时沉了下去,道:“陈元,你如何敢说如此无君无父之言,我羊祜何人,岂是那钟会可比?就算朝廷要治我之罪,也绝不会行叛逆之事,我身是大晋之人,死亦为大晋之鬼,这种大逆不道之言,权当我没有听过,尔等也绝不可再提及,小心自取杀身之祸。”

    陈元汗颜无比,拱手而退,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次日,羊祜准备停当,起身赴京,文鸯、周旨、陈元等一干旧将出营相送。

    此刻正是秋叶飘零之时,举目而望,四野苍凉,一片萧瑟之景,如此黯然而别,众人的心头皆是无比的压抑,相顾无言,只有默声叹息。(未完待续。。)

第920章 再起烽火

    羊祜对文鸯道:“次骞,此次一别,不知何时再会,冀州的军务,就劳烦托付给你们了。汝阴王就任讨逆都督,伐蜀之战,势不可免,与刘胤作战,切不可掉以轻心,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可轻兵冒进,行奇弄险,大晋这存亡,唯系于此一役,若胜或平,还可勉强维持,倘若战败,则天下危矣,切记切记。”

    文鸯拱手道:“羊公教诲,鸯时刻铭记在心,必不敢忘。”

    羊祜环视了一下众人,淡然一笑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诸位,请回吧。”说罢,羊祜长揖一礼,踏上了马车,消失在了一路的尘烟之中。

    文鸯等人伫立良久,直到羊祜的车驾彻底地消失在天际,众人这才在唏嘘感叹之中,各自回营。

    司马骏当然没有去送行,一来两人之间没有私交,二来司马骏的身份地位是高于羊祜的,自然也无须他放低身段却给羊祜送行,不过他看到几乎所有的将领都去给羊祜送行之时,难免也是有些酸熘熘的,他喃喃自语道:“想不到羊祜居然这么得军心?”

    司马骏身边的站着的,是他的心腹首席谋士赵伦,听到司马骏的感叹,呵呵一笑道:“君命大于天,羊祜还是挺识时务的,恭喜汝阴王,顺利接掌冀州军权。”

    司马骏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说实话,有着钟会的前车之鉴,司马骏此行的风险还是极大的,如果羊祜效仿钟会,来一个前线兵变的话,那么司马骏的人头,很可能就和他兄长司马亮一样,不会再呆在他的脖子上了。

    不过相对于权力的诱惑,司马骏决定还是要来赌上一把的,钟会光棍一条,造反没有后顾之忧,而羊祜却有家人亲人在洛阳,除非他舍得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身首异处,否则他绝没有胆量去造反。

    为了不触怒羊祜,这次司马骏来冀州前线,表现的十分的低调,对羊祜也是极尽谦和之态,摆出一付根本就不计前嫌的姿态,其实司马骏心里很虚,如果羊祜象钟会一样不计后果地抗旨叛乱的话,那他司马骏可真就是跳到火坑里了,要知道羊祜领军多年,这些部下对他肯定是言听计从,钟会又给天下人带来一个极坏的榜样,所以在羊祜离开之前,司马骏一直是提心吊胆,总担心有事会发生。

    不过还好,总算羊祜离开了,这冀州的天下,真正是归他司马骏了。

    只不过现在司马骏掌控的,也仅仅只有冀州南部的几个郡,冀州北部的那些郡县,还尚控制在刘胤的手中,司马骏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高举伐蜀大旗,将蜀人彻底地逐出冀州并州。

    司马骏的上任,是得到司马炎全力支持的,这一点让司马骏信心十足。丢掉蒲津关可谓是司马骏最大的耻辱,为了挽回颜面,司马骏就必须要在这场伐蜀之战有所作为,来一雪前耻。

    司马炎的支持可不是口头上的,而是付诸于实际的,洛阳方面筹措了足额的粮饷还有军械辎重给养等物资,在源源不断地调往冀州。

    在副都督的人选上,司马炎给司马骏配备的是冀州刺史文鸯和青州刺史马隆,文鸯自不必说,先前就有朝中第一悍将之谓,此番在冀州打得也是十分地出色。而马隆则是在青州作战中新进提拨起来的一员大将。

    马隆字孝兴,东平平陆人,自幼智勇兼备,好立名节,曾任兖州武勐从事,匈奴起兵叛乱,进犯青州,由于青州是晋国的后方州地,守备较为松懈,匈奴人从平原郡渡过黄河,横扫青州诸郡,晋军莫敢攒其锋,当时晋国的朝廷已经是焦头烂额,主要的精力和兵力都放在南北两线上,对于东线的青州自然是鞭长莫及,只能是招募乡勇来抵抗匈奴人的入侵。

    马隆响应朝廷的号召,在当地招募勇士,马隆所选之兵要求十分严格,必须能拉得开三十六钧的弩和四钧的弓,后来马隆募得了三千五百人,组织了一支乡勇军,进军青州与匈奴人作战,连战连捷,收复了东莞郡和北海郡,打击了匈奴人的嚣张气焰。后来马隆因功升迁为司马督、青州刺史,平虏将军。

    在刘渊败亡之后,马隆也在青州完成了大反攻,走投无路的五万匈奴军被迫向马隆投降,青州战乱彻底地平息。

    此次司马骏的麾下,除了羊祜原有的十五万晋军之外,马隆还带来了五万的青州军,再加上归降晋国的五万冀州匈奴兵和五万青州匈奴兵,司马骏所掌控的军队,超过了三十万人,有如此庞大的军队,司马骏自然是踌躇满志,信心大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