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5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刘渊将防御重心安排在了苇泽关——井陉口一线,而此刻刘渊正率主力在安平、河间一带作战,真定无兵守御,几乎跟空城没有什么区别,蜀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真定,继而控制了整个的常山郡。

    在刘胤率军突破井陉口防线之后,羊祜也率军从乐平出晋,一举拿下了赵国,与刘胤南北呼应,对冀州诸郡形成了夹击之势。

    在刘胤和羊祜到达冀州之前,匈奴人在冀州还是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的。

    经过这几年的不断较量,晋蜀匈三方势力也相对地平衡下来,各自控制了一些地盘,尽管三方所各控制的地盘大多比较支离破碎,相互分割,但总体的局势还是比较平稳的,因为三方之间谁也奈何不了谁,文鸯、罗宪和刘宣各自为战,维持着一个僵局。

    而僵局代表的也是一种平衡。

    不过当刘渊率十几万大军进入冀州之后,这种平衡很快地就被打破了,刘渊和刘宣合兵一处之后,匈奴人拥兵超过了二十万,在兵力上,远远地超过了文鸯和罗宪的兵力之和,刘渊自然不会放过一统冀州的机会,在安平、河间、巨鹿等多条战线上,对蜀晋两军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

    这个时候,文鸯依然拒绝和蜀军进行联合作战,他宁可放弃安平、广平郡的诸多县城,向南撤退,也不愿配合蜀军在安平打匈奴人的反击。

    晋军的撤退让罗宪的处境更为地艰难,不过罗宪还是坚持在安平、河间一带与匈奴人进行周旋,依靠蜀军骑兵快速灵活的作战特点,大迂回大纵深地进行穿插作战,有力地阻击了匈奴人的进攻。

    冀中辽阔的平原确实也给蜀军骑兵提供了表现的舞台,蜀军骑兵的特点被发挥的淋漓尽致,罗宪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为计较,不断在迂回作战中寻找着机会,尽力地歼灭匈奴人的有生力量。

    如果遭遇到匈奴人的大部队,蜀军骑兵就会绕道而走,不与之发生正面的冲突,如果遭遇的是匈奴人的小股部队,蜀军则会毫不客气的一口吃掉。

    在不断的蚕食之中,匈奴人也是损失惨重,气得刘渊是牙根直咬,偏偏蜀军的力量并不强大,但却可以无时不刻地给他们制造麻烦,让匈奴人疲于奔命却又无计可施。

    论速度,匈奴人是追不上装备着最好的马鞍马镫的蜀军的,论机动作战能力,匈奴人也是相差甚至远,几场战斗打下来,匈奴人根本就跟不上蜀军的节奏,如果不是匈奴人以多为胜,整个战局如何还真的很难预料。

    就在此时,刘胤和羊祜的大军分别占领了常山郡和赵国,整个冀州的局势陡然间又一次天翻地覆了。

    刘渊也只是比晋蜀两军早个一月半月入的冀州,在冀州其实他也没有风光多久——实则他也没有什么风光之处,除了逼退文鸯之外,对战罗宪一直是焦头烂额——而刘胤和羊祜的到来,冀州的战局又将变得扑朔迷离。

    羊祜继续地向东南进军,连续地攻占了襄国、易阳、武安、邯郸等广安郡的诸多县城,在邺城与文鸯会师。

    羊祜本来就是河北都督,做为冀州刺史的文鸯是他直接隶属的部下,羊祜在并州作战,无瑕顾及冀州,所以这三年来冀州的军政大权一直由文鸯来把持,不过此次会师之后,文鸯自然地把权力向羊祜进行移交,并接受羊祜的指挥。

    晋军会师之后,力量增加了不少,总计兵力超过了十二万人,兵势强盛,在冀州的西南面形成了一道重兵地带,对处于冀州中部的刘渊而言,压力自然是无限大。

    而刘渊更清楚,对他威胁最大的敌人,并不在邺城,而是已经占据了常山的刘胤,尽管刘胤暂时无法和罗宪的右军团进行会师,但刘胤在北罗宪在南,再加上西南方向的羊祜军,已经形成了对匈奴的三面合围之势。

    对匈奴的最后一战,也即将要拉开序幕。(未完待续。)

第893章 决战前夕

    尽管未能和主力部队实现会师,罗宪还是派出使者到真定来和刘胤取得了联系,冀州的战局已经是渐趋明朗,如何进行下一步的作战,罗宪还是要听从刘胤的统一指挥,同时罗宪也将这几年在冀州作战的情况向刘胤做了汇报。

    “想不到罗令则这几年在冀州打得这么辛苦,既要和匈奴人正面对抗,还要防晋人在背后捅刀子,确实是不容易啊!”傅佥不禁是深有感慨地道。

    刘胤也轻叹一声道:“文鸯不比羊祜,羊祜看重的是大局,文鸯计较的是个人得失。不过这也与他们的身份地位相关,羊祜在晋国的地位尊崇,就连司马炎也要给他几分薄面,文鸯作为曾经的叛将,这次能得到重用,已经是意外之事了,自然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司马炎说一,文鸯绝不敢说二,冀州的局势,其实就是司马炎的意志在左右着。”

    傅佥沉默了片刻,道:“匈奴败亡在即,接下来文宣你又有何打算?”

    刘胤道:“汉晋之战,势不可免,羊祜的权力再大,终究也是一个臣子,真正决定天下命运的人,只能是司马炎。”

    傅佥叹息一声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打仗我们是不怕的,反正已经打了这么多年,也不在乎多打几仗的。只是这天下的百姓,刚刚饱受胡人的蹂躏,好不容易从战乱之中解脱出来,却不得不再堕阿鼻,令人叹惋。”

    “天下兴亡事,最苦不过百姓,就连曹操都曾感叹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每一场战争背后,都是无数百姓的累累白骨,一将功成万骨枯啊!如果讨灭匈奴五胡之后,可以让百姓休养生息,不再饱受战乱之苦,又该是何等的幸事。”刘胤感慨地道。

    傅佥苦笑道:“文宣你忧国忧民,但人家司马炎却未必做如此之想,只怕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刘胤道:“该来的总会来的,逃避也不是个办法,不过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如何来消灭匈奴人的残余力量。罗令则派人来的正当其时,也让我们对冀州的总体形势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右军团这三年在冀州的作战相当地艰苦,两面受敌,不过到现在仍能保持着满编的人数也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了。”

    右军团当初分兵之时,是五万的编制,打了三年仗,仍旧保持着五万人,可见右军团的消耗和补充基本上是持平的,现在左军团扩编了两万人,中军团也有一万人马的新增,右军团与之相比,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不过相对于左军团和右军团所面临的形势,右军团打得确实是比较苦,能维持现状已经是相当难得了。

    现在蜀军总兵力约十六万人,若是加上晋军的十二万人,在兵力的规模上是要超越匈奴人的二十万人马的,这无疑让刘胤的信心大增,对彻底地消灭刘渊抱有必胜的决心。

    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晋军配不配合的问题了,如果现在冀州还是文鸯在主事,那毫无疑问会拖后腿,不过羊祜到达冀州之后,他的职位是在文鸯之上的,如果由羊祜统一指挥的话,刘胤相信以羊祜识大局顾大体的一贯作风,还是会以对付匈奴人为主的。

    但双方一直以来都是采用默契的方式,彼此之间心照不宣而已,如果蜀军有所行动的话,相信羊祜也会有所配合的,正如壶关之战时,晋军和匈奴军战局陷入胶着,还是刘胤果断出兵,才算是解了羊祜的围,逼着刘渊退出了上党。

    还有晋阳之战时,晋军遭到匈奴人的半渡而击,刘胤没有袖手旁观,又一次地主动出击,大破呼延翼,迫使刘渊最终放弃了晋阳。

    不管从那个方面上来讲,并州之战都称得上是晋蜀军协同作战的典范,正是由于刘胤和羊祜的默契配合。如果文鸯在冀州也能效仿羊祜的话,或许冀州的局势要比现在乐观的多,就连刘渊能不能在冀州立足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到现在,刘胤也有理由相信此次在冀州作战,羊祜也一定会全力地给予支持,最起码,在彻底地消灭匈奴人之前,羊祜不会有别的念头。

    不过此前双方的合作也一直是建立在默契的基础上的,实则每次战役,双方都没须事先进行过任何的协商,更没有达成某种约定,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在双方心领神会之下完成的。

    很显然,这一次也不会有什么例外。

    现在蜀军的兵力占优,毫无疑问,此次担任主攻的将会是蜀军,而晋军只需要协同作战就好,尽管双方事先不会有任何的书面交流,但刘胤还是对羊祜的为人有所了解的。

    蜀军立刻行动了起来,为了这场最后的战役,蜀军将士其实都是蛮拼的,他们积极主动地备战,为这些最后一役而进行着准备,根据刘胤的命令,各军各营的人马,都必须要在五月十五日之前到达指定的位置,等待刘胤下达第二道军今。

    ┄┄┄┄┄┄┄┄┄┄┄┄┄┄┄┄┄┄┈┈┈┈┈┈┈┈┈┈┈┈┈

    羊祜在邺城,也得到了蜀军即将要展开行动的消息。

    这个消息自然不是刘胤所透露出来的,而是由晋军之中的斥侯兵打深到的,尽管晋军和蜀军之间并没有互通消息的那种关系,但为了整个儿的冀州大局,羊祜还是派出了大量的斥侯,在蜀军大营的左右进行刺探军情,基本上可以保证晋军消息灵通。

    对匈奴展开最后一战,羊祜是很清楚的,这是必然的,最主要存在一个主恃的问题,是选择跟随蜀军进行作战,还是主动地发起进攻,羊祜选择了后者。

    毕竟从目前兵力的对比上看,还是蜀军占据着明显的优势,羊祜自然不会主动地去拼命,主攻的任务还是交待给刘胤更为妥当一些。

    晋军所需要做的,就是配合蜀军行动,对匈奴人进行最后的打击,羊祜对此次的冀州之战,也是充满着期待的。(未完待续。)

第894章 决战前夕(续)

    文鸯对羊祜的决定似乎有些异议,不过几次他都是欲言又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