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92章 进入上党

    ps:稍后更正,请稍候订阅……………………………………………………………………………………………………………………………………………………………………………………………………………………………………

    各营都在紧张地忙碌着,收拾着行装,整个蜀军化整为零,需要处理的事太多,粮草辎重、车仗军械、铠甲马匹、营帐被服等等诸多的琐碎事宜都需要重新划分,不过好在此次分兵是按军团的建制来分的,如果真要打乱建制的话,那麻烦的事还要更多。

    本着避繁就简的原则,刘胤吩咐尽可能地简化一切手续,以最快最优地方式将物资分发到位。现在蜀军屯积的粮草可以满足三月之需,这也是未来一段时间蜀军赖以依存的根本,不过三个月之后,他们就得自力更生了,能否在这残酷的战争环境下生存下去,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

    各军的撤离是在半夜三更的时候,刘胤下令所有的营帐旗帜都保持不动,在大营的门口,扎下了几十只稻草人,穿上蜀军的军服铠甲,用来迷惑匈奴人。为了不让大营之中显得空旷无声,刘胤还特意地找来了几十只山羊,将前腿绑吊起来,后腿下面摆上战鼓,山羊拼命地挣扎,后腿不停在战鼓上擂动,鼓声隆隆,声势震天。

    张乐瞧着了,哈哈大笑道:“大哥,你这出金蝉脱壳玩的可是妙得很。”

    刘胤微微一笑道:“没办法,谁让匈奴人迫得如此之近,不弄点手段想走也难走脱。二弟,保重。”

    张乐的无当飞军是要随同傅佥开赴雁北的,他过来也是和刘胤来道别的。

    “保重,大哥!”

    两人互道珍重,依依惜别。

    黑夜之中,各路人马陆续地开拨了,没有使用火把,更没有高声的喧哗,十几万大军在静默之中离开了汾水河畔,踏上了一条未知的道路。

    前路茫茫,正如那黑暗如漆的夜,但东方天际间掠过的那一颗流星,似乎为蜀军将士指引着方向……

    ┄┄┄┄┄┄┄┄┄┄┄┄┄┄┄┄┄┄┄┄┄┄┄┄┄┄┄┄┄┄┄

    且句利率领着匈奴轻骑从大陵出发,最先抵达了梗阳,不过应刘渊的命令,且句利没有轻兵冒进,而是与大部队保持着几十里的距离。看到白石河北岸的蜀军营地,且句利是心痒难耐,恨不得此刻便冲上去,与蜀军大战一番。

    不过军令难抗,且句利身为刘渊手下的大将,对刘渊的性格脾气那是了如指掌,别看刘渊温敦而雅,杀起人来眼睛不带眨的,谁敢违抗军令,得先拿自己的脖子掂量掂量。

    且句利陈兵于白石河南岸,未敢轻易地渡河,不过从这儿,可以依稀看到蜀军大营的模样,连营数十里,营垒森严,旗帜鲜明,在蜀军大营之中,隐隐地传来隆隆的战鼓声,大营的门口,遥遥地看到有全副甲胄的士兵持矛而立,整个军营,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且句利也不敢贸然地轻动了,刘渊此前曾反复地叮咛过,一定要谨防蜀人的偷袭,他在白石河南岸扎下营寨,与蜀军大营遥遥相对,单等刘渊的大军到来。

    过了大半日,刘渊这才在众护卫的簇拥之下,姗姗而来,且句利赶忙迎上去,禀报道:“蜀军大营就在前方,末将已经在白石河南扎营,单等大王军令。”

    刘渊对这次和蜀军的大决战也甚为在意,这场大决战,意义相同凡响,它的胜负将直接决定并州的归属,刘渊兴兵而来,与晋阳的守军对蜀军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他对此次决战是势在必得。

    梗阳地势平缓,一马平川,最是适合骑兵的作战,将这儿做为决战的战场,刘渊是相当地满意,他停马白石河南,手搭凉棚眺望蜀营,吩咐且句利道:“且句利,你且带一队人马前去挑战,试试蜀人的虚实。”

    且句利早已经是按捺不住了,只是没有刘渊的将令,他不敢擅自行动,此刻刘渊令下,他立刻点起了三千精骑,跃马过河,望蜀军大营杀去。

    蜀军营前,有几道壕堑,且句利也没有急着去填壕攻营,远远地在壕堑外面叫起阵来。

    但匈奴兵扯着嗓子喊了半天,蜀军大营愣是没有丝毫的动静,大营之中的战鼓之声依旧隆隆作响,不过鼓点甚是零乱而急促,而营门口的那些“蜀兵”,一直是巍然不动。

    且句利不禁心生纳闷,按理说匈奴大军已经杀到了蜀军营前,蜀军就算不出营迎战,也必定会增加大营的守备力量,可除了那几十名营门口的守兵之外,且句利居然没有看到大营之中再出来半个人影。

    而且那几十名守兵也真心牛,数千人的匈奴铁骑已经杀到了他们的眼皮底下了,居然还在那儿严守岗位,巍然不动,真有泰山崩于眼前而不动声色,这几十名蜀兵,素质还真不低。

    匈奴兵喊话骂阵,说的自然是匈奴话,骂了半天,全然没有反应,且句利以为是汉人听不懂匈奴话,又特地找来了几个会说汉话的匈奴兵,扯着嗓门又叫骂了一通,结果依然如故,蜀军大营没有半点反应。

    这时且句利隐隐地感觉到了不对劲,派了几个斥侯兵上前去探个究竟。

    很快的,斥侯兵就去而复返,带来的消息,差点没把且句利的肺给气炸了,敢情那几十个一动不动的“蜀兵”并不是胆子大而是些稻草人,穿盔带甲地立在那儿吓唬人,而整个的蜀军大营早已是空无一人,至于那些鼓声,都是被吊起来的山羊敲打的,那些个山羊挣扎了一整天,也差不多奄奄一息了。

    且句利率这一口气地冲了蜀军大营,果然大营之内早已是人去营空,且句利脸色惨白,中计了!原本蜀人早已经是远走高飞了,可笑他们还如临大敌一般。(未完待续。)

第793章 混入

    离遏戾山最近的县城是涅县,对于现在没有任何后勤补给来源的蜀军,想要在上党生存下去,就必须就食于敌,从胡人的虎口之中去抢夺粮草和物资,穷山僻壤之间,所能获得的补给是有限的,很难满足三万大军所需,尽管刘胤的手中还有三月左右的粮草,但吃一点就少一点,当务之急就是必须要想办法尽可能多的掠夺物资,攻打胡人所占据的县城,就是最为理想的方式。

    初入上党,蜀军对当地的情形一无所知,涅县有多少胡兵把守,守备情况如何,都是刘胤现在急需要摸清的。只要掌握了胡人在涅县的情况,刘胤才有可能针对性地实施行动,刘渊的大军就在身后,随时都有可能追来,如果涅县的守备力量过强,短时间内无法拿下,刘胤宁可绕城而走也不能冒险强攻。

    所以探路的任务又责无旁贷地落在了阿坚的头上,关键时刻,也只有阿坚才是刘胤最为信任的人。

    阿坚二话没说,立刻带了几名羌人手下,乔装成胡人的模样,其实也不用乔装,阿坚他们本身就是羌胡人,体貌特征与汉人差异很大,脱下蜀军的军服,与那些羌胡就一般无二了。

    离了遏戾山,走上几十里的山路,便可以看得到涅县县城了,山沟里的小县城,规模很小,来往的人也很少,空洞的城门口都看不到几个人影。

    阿坚等人乔装成客商的模样,大摇大摆向城门口走去。

    守城的显然不是匈奴人,褐发碧眼高鼻梁,应该是羯人。现在羯人依附于匈奴人,那羯兵瞧着阿坚等人一身匈奴人的打扮,自然也不敢怠慢,点头哈腰地道:“各位大人这是打那儿来,要去往何处?”

    阿坚原本只是通晓羌语,不过到了关中之后,为了出任务的需要,也学会了说匈奴话,此刻羯兵拿匈奴话来问他,阿坚倒也不慌不忙地道:“我们打晋阳而来,去往上党,路途之中粮食缺来,想来贵地买点,不知可否行个方便?”说着阿坚掏出一块金子。

    那羯兵两眼顿时放光,心道还是匈奴人出手阔绰,他满脸堆笑地道:“现在春荒之时,粮食短缺,涅城小地方,想买粮食并不容易,不过羊肉倒是不少,不知大人们愿意要否?”

    阿坚以为这些胡人虽然进入中原已久,但生活习惯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亦是半耕半牧,上党多山地贫,粮食产量有限,羯人放牧养牛羊,倒也正常不过,何况自己到涅城来,也只是为打探消息,买粮也只是一个幌子,当时他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道:“有羊肉的话,甚好。”

    那羯兵立刻讨好地道:“小人知道城内有一家上好的羊肉坊,大人们请随我来。”他在前面带路,引阿坚等人望城里走去。

    到了城内,来往的人就多了起来,阿坚冷眼打瞧,这涅城之中,守卫的羯兵还不在少数,个个荷枪配弓,往来巡视,戒备森严。

    阿坚故意地问那羯兵:“看这城内的军队动静挺大,莫不要打仗了?”

    那羯兵道:“可不是吗,听说蜀人都打到晋阳来了,赵王有令,各城加强戒备,不得松懈,紧防蜀人来钻空子。哎,各位大人不是从晋阳来的吗,那边的战况如何?”

    阿坚呵呵一笑道:“打仗是军队的事,可不关咱客商什么事,不过晋阳那边确实是很大的阵式,好几十万人马在那儿对峙着,真要打起来,那绝对是惊天动地的。”

    羯兵吐了吐舌头,道:“好几十万人呐,咱这涅城中不过才三四千人,真要打到这边来,恐怕连涅城都踏成黄土了。”

    “三四千人?不是说上党羯兵号称十万吗,怎么才有三四千人来守城?”阿坚故意地来套他的话。

    羯兵呵呵一笑道:“大人有所不知,我们羯兵虽然人多,但大多跟着赵王前往河内去打仗了,就是在上党境内,赵王赐给我们羯人十余座县城,每个县城都有三五千人来守城,这也用不少的人呐。”

    刘渊占领上党之后,还是相当慷慨地把上党境地内的十几个县城给了羯人做领地,羯人做为匈奴人的附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