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次次地徒劳无功,让匈奴人越发变得急躁起来,而虎步军每伤亡一人,后面必有多个人顶上来,永安军是第二个渡河的部队,虎步军为他们提供了过河的保障,永安军恨不得胁生双翅飞过黄河来给虎步军助战。

    还好虎步军顶住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蜀军越过了黄河,踏上了东岸的这块土地,而后续渡河的部队立刻集结起来,投入到支持虎步军作战的防线上来。

    有了生力军的支援,虎步军的压力骤减,打起仗来更是得心应手,匈奴骑兵后续的进攻势头严重不足,军渡之战的形势也渐趋明朗。

    如果说以前虎步军打败敌人骑兵,依仗的武器是偏厢车的话,那么今天的这个胜仗,完全是虎步军自身实力的一个体现,步兵依靠顽强的斗志和旺盛的精力,也同样可以取得辉煌的胜利。

    又一天的时间快去了,刘延年郁闷地吐血,无论他想什么办法,无沦他变幻什么样的阵势,匈奴骑兵始终也无法破开蜀军的防线,眼前着黄河近在咫尺,但匈奴骑兵竭尽全力,始终也无法到达黄河的岸边。

    天黑加大了进攻的难度,刘延年不得不下令停止了进攻,暂时地后退,在东面的山下扎起了营寨,等待明天太阳升起之后再投入进攻。

    今天进攻的失利原因刘延年认为自己带来的兵力还是太少,不足以对蜀军的战阵形成绝对的威胁,所以他命人将左国城剩余的三万骑兵全部调到军渡来,在明天他将要发起最后决定性地一击,彻底地摧垮蜀军的阵地。

    刘延年也很清楚,这一个夜里,蜀军会有更多的军队完成渡河,但他却没太担心,毕竟蜀军只搭建了一座浮桥,而一座浮桥的通行能力是有限的,一个晚上蜀军就算是不眠不休,充其量也渡过来一两万人而已,只要明天自己将五万骑兵集结完成,这场战斗就不会再存在任何的悬念了。

    为了防备匈奴人趁夜突袭,高远和罗袭彻夜地坚守着阵地,无数支的火把把军渡渡口周围照得如白昼一般,蜀军在阵地的前沿,布置了很多的拒马,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匈奴人的骑兵攻击了。

    黄河的浮桥上,也点燃着无数的火把,整个浮桥上,几乎是川流不息,蜀军几乎都是一路小跑地通过着浮桥,黄河东岸的激战正酣,谁都很清楚,明天的仗肯定要比今天更难打,蜀军不断地增援着,但匈奴人也肯定不会坐以待毙,明天或许将会开始更为残酷的较量。

    现在蜀军能有多少兵马抵达东岸,就会决定明天的战斗中所处于的位置,小小的浮桥承载着蜀军将士的决心,每个人多赶一小步,至少为后面的部队过河创造了时机。

    随着曙光的来临,东面山下营地内的匈奴人兴奋地呼喊起来,大队的匈奴援兵出现在了他们的视线之中,三万骑兵,正火速地向军渡驰来。

    刘延年微笑地点点头,说到效率,恐怕没有什么部队能比得上他这一支麾下的军队了,天黑之前才派出的信使,到达左国城怎么也得半夜,但三万骑兵就是这样硬生生地在天亮时候到达了军渡,如此神速,可不是一般的军队所能比得上的。(未完待续。)

第769章 偷袭左国城

    得到了援兵的相助,刘延年变得信心满满,他立刻率军发起了进攻。

    不过蜀军这一夜可没歇着,除了设制拒马之外,还挖了不少的壕沟,堆土石为垒,构筑了不少的防御阵地,让匈奴骑兵的进攻变得无数顺畅起来。

    不过,困难再大,也动摇不了刘延年夺回渡口的决心,刘延年倾尽所有的兵力,就是欲一战将过河的蜀军全部歼灭掉,何况自己占据着绝对优势兵力,蜀军就算是设置一些小小的障碍,又岂能阻止匈奴铁蹄的前进步伐?

    蜀军自然是拼死而战,箭如雨下,刀枪如林,在渡口前面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将匈奴人死死地挡住,不得前进。

    不过让刘延年感到疑惑的是,貌似参与防守的蜀军和昨天的数量相差并不大,按理说经过一夜的抢渡,蜀军的人数至少也可以再增加一倍,但现在看来,蜀军的人马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让刘延年颇为有些想不通。

    难道蜀军昨夜就没怎么渡河?毕竟夜间的渡河条件比白天要差了许多,可这也不是一个理由呀。

    难道是蜀军故意地示敌以弱,然后集聚力量再行反击?或许这才是蜀军的真正动机。

    不管怎么说,刘延年也是全然不惧,他就不信了,自己大军全部压上,还拿不下一个小小的军渡?

    激战了两个多时辰之后,匈奴军已经突破了蜀军的数道防线,眼看着胜利在望之时,突然一骑飞奔而至,冲到近前,滚鞍落马,急报道:“启禀大帅,蜀军今晨突然偷袭了左国城,左国城已经失守了!”

    “什么?”刘延年本来是骑在马上的,听到这个消息,脸色顿时变得惨白,眼前一黑,差点儿从马背上摔了下去。

    原来蜀军人少原因在这儿,他们并没有困守渡口,而是趁机偷袭了左国城,刘延年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这一步,顿时他是面如死灰。

    ┄┄┄┄┄┄┄┄┄┄┄┄┄┄┄┄┄┄┄┄┄┄┄┄┄┄┄┄┄┄┄

    这还要追溯到昨天的夜里。

    蜀军的渡河速度远比刘延年想象的要快的多,先期渡过虎步军和永安军两个步兵军之后,接下来渡河的就是虎骑军和青龙军这些骑兵了,蜀军三巨头刘胤、傅佥和罗宪也随同大部队到达了东岸。

    随着骑军的到来,也让高远和罗袭暗暗地松了一口气,一整天被匈奴骑兵压着打,蜀军步兵确实是相当地吃力,现在蜀军骑兵到位之后,完全可以以骑制骑,步兵的苦逼日子总算是到头了。

    罗宪也向刘胤表示,在次日的作战之中,骑军可以来打头阵。

    不过刘胤则是另有打算,刘延年在第一天的进攻受挫,第二天必然会增加援兵再次发起攻击,而刘延年连续地调兵之后,其后方左国城必然会空虚,如果蜀军能捉住这个机会的话,一举拿下左国城,便可轻而易举地奠定东渡以来的首胜。

    刘胤将自己的计划和傅佥、罗宪进行了商议,傅佥和罗宪立刻表示赞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刘胤的这一手相当地高段。唯一的隐忧就是蜀军对道路环境不是太熟,还必须地避开大路上的匈奴援兵,能否在一夜之内兵抵左国城下,是一个最大的疑问。

    很显然刘胤在这方面早已是做足了功课,为了此次进军并州,刘胤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派出了斥侯密探,悄悄地潜入到了并州境内,将并州的地形地貌和匈奴人的驻守情况摸个透,现在刘胤的手头,不光有并州各地山川地理图本,而且匈奴人在各地兵力驻守的多少也是一目了然。

    从军渡前往左国城,除了匈奴骑兵所走的那条大道之外,还有两条小路可供选择,刘胤决定自己亲率虎骑军和青龙军从其中的一条小路上进军,而将军渡这边的防务,交给傅佥和罗宪来负责。

    一路翻山越岭,刘胤率军在天明的时候,抵达了左国城的城下,刘延年已经将左国城的五万大军全部调走了,现在防守左国城的,只是些小股零星地匈奴军队。

    而且左国城全然没有什么防备,到了鸡鸣时分,左国城的城门一如既往地打开了,百里之外军渡的激烈战况,似乎一点也没有影响到这儿。

    自打匈奴宣布成立汉国之后,左国城就成为了其都城的所在地,刘豹的王宫就建在左国城中。不过相对于并州晋阳这样的大城,左国城的规模则小的多,人口自然也比较少,而且城里城外,进进出出的,都是匈奴人,看不到半个汉人的身影。

    刘胤抵达左国城附近的时候,没有急于进攻,由于他带来的全部是骑兵,没有什么攻城的器械,只适合于野战,不利于攻城,所以只宜智取,不宜强攻。

    刘胤回头对傅著道:“子诚,你带一小队人乔装成匈奴人的模样,把城门夺了。”刘胤看到匈奴人全然无备,就连城门口站岗的兵卒都没有几个,便立刻安排傅著带人乔装去袭城。

    蜀军之中,自然有不少缴获的匈奴人的军服和各种武器,傅著当即令人取过几十套来,找了几个会说匈奴话的士兵,将匈奴的军服换上,望城门口而去。

    早晨的城门口显得非常地冷清,来来往往也没有几个人,昨天晚上左国城派出大军出征,折腾了大半宿,直到后半夜最后一批匈奴骑兵离开左国城才恢复了平静。而留守城池的匈奴兵并没有睡好,天刚亮就得开城门站岗,疲惫写满了那几名士兵的脸上,整个人都有些无精打采,懒洋洋地驻着长枪,木然地打量着前方。

    这个时侯,从城西的方向远远地驰来几十骑,那几名岗哨陡然站直了,脸色有些紧张,等看清楚是自家骑兵,却又松懈了下来,那几十骑很快地来到了近前,岗哨问道:“你们不是随大队刚走吗,怎么又返回来了?”(未完待续。)

第670章 砍倒“汉”字旗

    那岗哨说的是匈奴话,傅著自然听不懂,不过他身边可是有着几个精通匈奴话的士兵,这几个士兵都是从北地郡招来的,常年同匈奴人打交道,他们说匈奴话的水平几乎和真正的匈奴人不相上下。

    “大帅已经率兵夺回了渡口,特命我们回来禀报大王。”

    那几名岗哨不禁是大喜过望,连声道:“大帅出马果然了得,这么快就摆平了蜀人。”

    傅著等人说着话,慢慢地也就靠到了近前,傅著瞧着距离已经是足够近了,突得大喝一声道:“给我杀!”

    那些蜀军早已暗暗地准备好了兵器,听得傅著一声令下,立刻是对着那几名匈奴岗哨突下杀手。

    那几名匈奴岗哨猝不及防,当场就被蜀兵给斩杀掉了,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着了几个刚想要出城的人,看到前面血淋淋的一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