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4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后续的部队也不再隐藏行踪,而是大张旗鼓,高速地奔向军渡渡口。蜀军现在的战争机器,已经是有条不紊地按照既定计划进行着,但就是按照最快的进度,蜀军大部队想要完成渡河,那至少也要在十八个时辰甚至二十四个时辰左右之后才有可能完成,那么这一段时间,将会是阿坚的小分队面临最大困难的时候。

    简单地清理了一下战场,阿坚主要是搜集一下武器,泅渡的时候为了控制小分队的负重,所携带的干粮和武器已经是最小值了,全歼渡口的匈奴兵之后,蜀军可以得到一些粮草和武器的补充,这对于未来一两天内的战斗是有相当大的帮助的。

    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初升的朝阳也带着一些春天的暖意,宁静而清幽的环境是无比地惬意舒适,不过阿坚对这一切却是熟视无睹,他原本就是一个不太懂得生活和享受的人,在他的血管里,只有奔流不息的澎湃血脉,阿坚冷静地布置着战斗位置,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最后的准备。

    赫格昆是一名千夫长,负责着整个黄河东岸的防御,赫格昆负责的河段有几十里长,这让他不得不将手下一千多人分散开来,在各个防御点上分兵驻守,军渡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赫格昆安排了两百多人在此防守,不过他本人却驻守在十里之外的星月湾,并没有留在军渡。

    赫格昆得到军渡失守的消息是一个时辰之后,震惊写满了他的脸上,在他看来,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现在正值黄河的春汛期,水流湍急,就算是白天,也是不容易渡河的,而在夜间渡河,简直是不可想象。匈奴人虽然在河岸边驻守,但对夜间蜀军发起突袭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准备,所以才会被蜀军轻易地突破了防线。

    手下的人立刻跟赫格昆提议向左国城的部帅刘延年进行禀报,但赫格昆了解到蜀军渡过河的总共才一百来人时,便暂时地放弃了向刘延年禀报。

    军渡渡口的失守说穿了,就是赫格昆疏忽大意所致,就算刘延年派来援兵夺回渡口,功劳赫格昆分不到关点,但这失守的责任赫格昆却是背定了,依匈奴军的军规,赫格昆轻则丢官罢职,重则人头落地。

    如果赫格昆能将渡口反击夺回来,情况就不同了,到时赫格昆可以声称蜀军强渡黄河被自己击溃,不但可以将渡口失守的责任推卸地一干二净,而且杀敌百人,那可是一件大大的功劳,说不定自己此番就可以升职了,这样两全其美的招,何乐而不为。

    反正按照约定,赫格昆将会在今天结束之前快马向左国城禀报渡口的事,只要赫格昆在天黑以前将蜀军的这支百人队给消灭了,所有一切过错都可以遮掩得掉了。

    至于有没有把握,在赫格昆看来,自己手下至少还有千把人,十倍于敌,这样的仗打得不要太轻松噢。

    赫格昆很快地将他所有的部下集结了起来,虽然赫格昆是一名千夫长,按理说他手下编制应该是有一千人,但鉴于黄河沿岸防线较长,刘延年临时地给赫格昆多派了两三百人,所以阿坚虽然将渡口附近的两百匈奴兵全部给干掉了,但赫格昆的手下,还有一千一百多人,除了各个营地必须留下几人之外,赫格昆几乎倾巢而出。

    双方很快地进入了交锋,同赫格昆的千人大队相比,阿坚的百人小队真是渺小的多,不过阿坚早已抢占了有利的地形,严阵以待。

    因为渡河的时候可能会导致火药受潮失效,阿坚此次并没有携带竹筒手雷这些火器,但还是配备不少的元戎弩,匈奴人扑上来的时候,首先遭到的就是元戎弩的打击。

    一发十矢的威猛之力,让匈奴人猝不及防,还没攻到蜀军的近前,冲在最前排的匈奴兵就纷纷地中箭倒地,死伤一片。

    赫格昆原本以为自己的千人大队只需一轮冲击,就可以轻易地冲垮蜀军的防线,但没想到蜀军的连弩厉害,瞬间就在前沿阵地上形成一道死亡扇面,让狂飙突进的匈奴兵遭受了一次迎头痛击。

    而且蜀军所占据的有利地形也限制了匈奴人的攻势,现在蜀军背倚黄河,左右两边都是很陡峭的断崖,匈奴人的进攻只能限制在东面的这一片区域内,虽然这片区域比较开阔,匈奴人千人同时进攻也是绰绰有余,但蜀军没有被包围的后顾之忧,在正面的交锋中,便尽可能地发挥元戎弩的威力。

    赫格昆第一波进攻失败,便立刻调整战术,更多地使用盾兵,便加强了弓箭兵的反击力度,千人大队,再次地向渡口方向逼来。

    这次匈奴兵的进攻策略比较奏效了,他们很快地就接到了蜀军阵地的前面。

    阿坚一脸的凝重,敌人扑了上来,接下来就是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了,这样的战斗也早在阿坚的意料之中,现在蜀军的后续部队已经到达了西岸,开始搭建浮桥,形势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蜀军能不能胜利东渡,就全部维系在了阿坚的这个百人队身上。

    狭路相逢勇者胜,现在他们已经没有一丝一毫的退路了,唯有顶住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拼了!”这是蜀军百人小队最为豪放的誓言。(未完待续。)

第766章 胜利东渡

    阿坚弃弓挽刀,大喝一声,第一个便冲了上去,蜀兵们临危不惧,各自操刀,跟随着阿坚冲入了匈奴人阵中。

    赫格昆暗暗地松了一口气,进入蜀军弓箭的射程是匈奴人最为困难的一段时间,蜀军连弩的厉害还是给匈奴人造成了不少的伤亡,不过好在匈奴人多,很短的时间便推进了蜀军的阵地前面,进入短兵相接的白刃战,那可就进入了匈奴人惯常的节奏中了,论单兵的作战能力,赫格昆那是非常地自信的,十比一的优势,匈奴人可以轻易地将蜀军碾压掉。

    赫格昆也看到了对岸的蜀军正在搭建浮桥,不过想要湍急地黄河上成功地搭建出一座浮桥来,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最起码需要时间,只要匈奴人夺回了渡口的控制权,蜀军必将会前功尽弃。

    “杀!”赫格昆下达了全面攻击的命令,双方进入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之中。

    阿坚双目赤红,大步流星地向前冲去,手起刀落,将一名匈奴兵连人带盾砍做了四截。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凛然杀气,让冲在最前面的匈奴兵为之胆寒。

    阿坚眼神间充满着戾色,砍番一人之后,手中的刀丝毫没有停顿,刀锋向右一转,又砍到了边上的另一名匈奴兵的颈间,阿坚的这把刀可是刘胤亲赐的,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好刀,匈奴兵的脖子再硬,恐怕也无法硬过这把快马,只瞧得血光一闪,那颗人头被齐刷刷地斩了下来。

    但阿坚并没有因此而停手,快刀斩落一颗一头之后,刀尖向上一挑,直接就给身后的那名匈奴兵来了一个开膛破腹。阿坚的一刀挑得快如闪电,那名匈奴兵刚看到一片刀光耀眼,还没等他来得及做出反应,就感到了腹部一凉,再一低头,发现自己的肠子向外是蜂拥而出,直接就拖到了地上。

    阿坚一口气连杀三人,匈奴人除了眼花缭乱之外,根本就没有看到阿坚是如何出刀的,接连冲在最前面的三名匈奴兵倒下,后面的匈奴兵才倒凉一口凉气,这蜀人也太生猛点了吧!

    阿坚丝毫没有停手的打算,那柄快刀,舞得如雪片一般,而他的身手,更是快得如鬼魅一般,步伐矫健,动作如风,杀起匈奴人来,就如砍瓜切菜一般,如入无人之境。

    而阿坚所挑选出来的那百人队,更不是吃素的,在挑选队员之时,阿坚的第一要求是水性,第二要求便是单兵搏杀能力,其中水性是基础,没有好的水性是无法游过黄河的,其次是身手,渡河成功,面临的可就是短兵相接的搏斗,如果身手差一点的,很可能就会在搏斗中丢掉性命。所以这个百人小队,是从十万蜀军之中挑出来的精英之士,是蜀军中最顶尖的士兵,个顶个的都是嗷嗷叫的好汉,以一挡十的精英,此刻跟随着阿坚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刀光剑影之间,在战场上掀起一片血雨腥风。

    虽然蜀军的人数不占优势,但在气势上却是远远地占据着上风,何况蜀军出手果决狠辣,短时间内竟然压制住了匈奴人。

    匈奴兵虽然占据着人数的优势,但地形的限制决定了他们只能从正面发起进攻无法四面包抄,兵力占据优势的时候,最理想的攻击方式就是四面包围,如果从正面发起进攻的话,兵力上的优势根本就无法展开,反而因为蜀军的悍勇无敌,不断地斩杀突前的匈奴兵,让赫格昆原本以为是一边倒的战斗却成为了蜀军百人的表演秀。

    战斗持续地进行了下去,阿坚率领蜀军是越杀越勇,冲上来的匈奴兵就如同是飞蛾扑火一般,上多少死多少,连续地战斗了两个时辰之后,匈奴人已经是横尸遍野了。

    赫格昆看到匈奴人损失过半而蜀军居然只有零星的伤亡之时,彻彻底底地惊呆了,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蜀军派出来的,肯定是一支最精锐的部队,连续地作战几个时辰,竟然丝毫不知疲倦,他们宛如是铜浇铁铸一般,死守在渡口的最后一道防线上,让匈奴人始终也无法逾越一步。

    这个时候,赫格昆看到蜀军在黄河中的浮桥居然架设的非常之快,他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多少致命的错误,他再也顾不得会不会被刘延年追究责任了,立刻派出快马,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将军渡渡口的军情向左国城的刘延年进行了禀报。

    再迟的话,后果可就真的不敢想象了。

    战斗还在持续着,赫格昆虽然知道想要冲破蜀军的防线,完全是不可能的事,随着战死的匈奴兵越来越多,他身边的人手是越来越少,就连进攻的力度也越来越小了,现在他只能是寄希望于信使能以最快地速度将告急文书报到左国城,只要部帅刘延年能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军渡,一切还有挽回的余地。

    否则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