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看虎骑军是一支骑兵,但蜀军善于山地作战的传统并没有丢,弃马而战,他们依然是响当当地山地精英之旅。傅著一看马格成拒绝投降,不等刘胤的主力人马赶来,率先便对马兰山发起了进攻。

    马格成起初看到围山的全部都是蜀军的骑兵部队,但不以为意,骑兵在平地上作战可以说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险峻的山地,可不是他们的作战强项,马格成下令羌兵守住山上的紧要关隘,只等马格隆回兵来援。

    不过马格成显然低估了蜀军骑兵的山地作战能力,就在他自觉安枕无忧的时候,傅著已经率军拨除了马兰山的外围据点,杀到了马兰山大寨之下。

    这个时候,马格成才有点慌了神,他万万没想到这支蜀军骑兵的山地作战能力竟然是如此地强悍,那险要的外围工事只在一夜之间就被蜀军给拨了个精光,他只是睡了一觉,就发现蜀军已经是兵临寨下了。

    马格成不禁大骂饭桶,这些守外围据点的羌兵也不知道是吃什么干饭的,被人家趁夜偷袭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马兰山的险要尽失,山寨之中守兵又不多,如何才能抵敌住蜀军的进攻,马格成一点把握也没有。

    这个时候,傅著已经是下令攻山,瞧着马兰山大寨四周植被茂盛,傅著首先下令蜀军放火烧山。

    马兰山大寨的周围,有着郁密的山林和草地,现在初冬季节,百草凋零,山上山下,一片枯黄,其时西北风大作,风借火势,火助风威,满山遍野沦为了一片火海,就连山顶上的马兰大寨,也陷入到了一片火海之中。

    山寨之中的羌人烈火焚身,呼号哀啼,死者甚众。

    马格成见大势已去,只能是夺路而逃,傅著倒没有赶尽杀绝,对于疯狂逃命的马格格成也未刻意地派兵拦阻,他的任务就是攻下马兰山,只要能拿下马兰羌人的老巢,就算是对马格隆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

    “什么?马兰山失守了?”马格隆看着灰头土脸被火烧得眉毛头发都残缺不全的马格成,惊得是目瞪口呆。

    马兰山可是马兰羌人的根据地,是马兰羌在关陇立足的根本所在,一旦马兰山失守,这支征讨在外的马兰羌军就会成为无根的飘萍。马格隆不禁是懊悔不迭,一心想着扩大地盘,没成想,老巢被人家给端了,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下可亏大发了。

    “大哥呀,蜀人放火烧山,马兰山被烧了个精光,妇孺老幼全都葬身火海,如果我不是逃得快,恐怕也见不到大哥你了,这个仇,咱一定得报啊!”马格成声泪俱下,痛哭流涕地道。

    马格隆当然也想报仇,但他却比马格成要理智的多,现在新平郡内的马兰羌部大部分已经被蜀军给歼灭了,如果此刻回兵的话,恐怕蜀军早已是布好了口袋,单等马格隆往里面钻了,此时回兵新平,除了意气用事之外,对战事没有任何的帮助。

    更何况此番到西州作战,马格隆带的粮草有限,马兰山大本营的丢失,把马兰羌人的屯集的粮草也丢了,此刻恐怕因为那一把大火,早就付之一炬了,没有了粮草,马兰羌人几乎被逼到了绝境之上。

    前面是势不两立的卢水胡人,后面是咄咄逼人的蜀**队,原本还以为形势大好的马格隆顷刻之间就陷入了绝境,不管是卢水胡人还是蜀人,个个都是索命的阎罗,都想要他的命,马格隆近乎崩溃了。

    向蜀国投降,马格隆不知道等待他的下场是什么,作为叛乱者,在没有得到蜀汉朝廷的****前,一旦被擒,下场恐怕极为的惨烈,不是五马分尸就是千刀万剐,这样的死法,想想都有些不寒而栗。

    马格隆当然不想死,从起兵到现在,也不过才过了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马格隆心中的抱负还没有实现,他又如何甘心去死。

    思来想去,也只有向卢水胡人投降这一条的途径了,虽然他们刚刚在西州仇杀过一场,彼此结怨很深,但是真的如果马兰羌人被蜀军所灭,对卢水胡一点好处也没有,马格隆认为彭护也是一个远见卓识的人,蜀人才是他们真正的共同敌人,只有马兰羌人和卢水胡人联起手来,才能真正地抵御蜀人的入侵,否则他们会被蜀军各个击破,全部灭亡。(未完待续。)

第712章 唇亡齿寒

    马格隆派使者去向彭护求和,表达了自己愿意率部归降卢水胡的意向。

    对此,在卢水胡内部高层之中,形成了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考虑有条件地接受马兰羌的归降,将马兰羌的势力并入到卢水胡之中,另一种则是截然相反,认为马格隆不可信任,如今势穷而降,将来久必为祸,不如现在斩尽杀绝,以绝后患。

    而且主张拒降的派系占据了绝大多数,他们都是刚刚和马兰羌人经历过一场浴血厮杀的将领,对马兰羌人怀有极大的仇恨,对马格隆的突然投降很是意外,也不会认为马格隆有什么诚意,归降卢水胡也不过是权宜之计,将来蜀军撤退之后,很难保证马格隆不会再次反水。

    卢水胡王彭护眼光自然也比手下这些将领看得远,蜀军长途奔袭,一举端掉了马兰羌人的老巢,很显然这一次汉人是动真格的了,以前对付诸胡,汉人的手段也就无非派兵出来恫吓一番,根本就没有过深入胡地,双方的交手也仅限于一些小的摩擦。

    结合此前蜀军在粟邑灭掉了匈奴郝散部,彭护认为,此次刘胤对诸胡反叛的态度是零容忍,采用重拳出击的手段,目的只有一个,将叛乱的诸胡各部连根掘起,彻底消灭。

    想到此节,彭护不禁有些胆寒,早就听说了刘胤是一个狠角色,能千里奔袭,从强大的曹魏手中夺下关陇雍凉,绝非是一般的雄才大略可以比拟。按理说,这样的人物不该招惹才是,但彭护当时看到诸胡起事风起云涌,也让他颇为心动,所以他也就动了自立之心,现在看来,或许这是一个错误,而这个错误,很可能会给卢水胡带来的是灭族灭种之难。

    刘胤灭掉了郝散,端掉了马兰羌的老巢,那么谁将会成为他的下一个目标?

    答案似乎显而易见,刘胤的大军进入新平之后,已经没有任何的力量能阻止他进入安定郡了。彭护可以不在乎马格隆的生死,毕竟双方这么多年以来积怨很深,此番马格隆主动来犯西川,可谓是旧仇未去,又添新恨,彭护巴不得将马格隆碎尸万段,以解心头之恨。

    如果彭护现在拒绝接受马格隆的归附,马格隆毫无疑问地是死路一条,但马格隆败亡之后,他的下场,不也正是彭护要步的后尘吗?

    想要对抗刘胤,彭护必须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那么马格隆无疑中一支可以借用的力量,彭护没有理由不对马格隆伸以援手。

    汉人有一句成语用的好,那就是“唇亡齿寒”,马格隆就是唇,彭护就是齿,嘴唇没了,光剩下牙齿,可就挡不住冷风了。

    所以彭护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力排众议,接受马格隆的归附,双方联起手来,共同对抗刘胤。

    ┄┄┄┄┄┄┄┄┄┄┄┄┄┄┄┄┄┄┄┄┄┄┄┄┄┄┄┄┄┄┄┄┄┄┄┄┄┄┄┄┄┄┄┄┄┄┄┄┄┄┄┄┄┄┄┄

    在傅著火烧马兰山之后的第三天,刘胤也率大军主力赶到了漆县,如此顺利地解决了新平郡之叛乱,倒有些出乎刘胤的意料,很显然,这正是马兰羌和卢水胡两者火并的结果。

    不过从安定郡传回来的消息,却让刘胤有些失望,马兰羌和卢水胡并没有继续地厮杀下去,而是很快地媾和了,很显然蜀军的强势来袭让他们意识到了危机的来临,暂时地捐弃前嫌,共同抵敌。

    虽然有些意外,但这也丝毫阻挡不了刘胤前进的步伐,在漆县稍作停留之后,刘胤便率大军沿着泾河河谷西进,直指安定郡的郡治临泾。

    彭护攻不下临泾,此刻刘胤的援军又大举杀来,不得已他只能是放弃了围攻临泾的打算,退守泾阳,依托卢水胡的老地盘,准备和蜀军打持久战。

    蜀军当然不会因为收复临泾就休兵罢战,虽然已经入了冬,天寒地冻的,但为了彻底地解决西北隐患,刘胤决定克服困难,在隆冬来临之际,给予卢水胡和马兰羌一次沉重的打击,一劳永逸地解决西北边患。

    罗宪的右军团此次西征带来的是青龙、白虎和玄武三个骑军,朱雀和麒麟两个军留在了冯翊驻守,刘胤便令罗宪率右军团三个骑军从正面直取泾阳,自己率中军团虎骑虎步两个军从侧翼迂回,与彭护展开最后的决战。

    为了守卫泾阳,彭护也是调动了卢水胡几乎全部的兵力,蜀军骑军浩大而进,与卢水胡军战于泾阳河谷。

    这是一场双方骑兵的大较量,虽然蜀军在装备上占据着优势,但卢水胡仗着人数多,双方卷入了大规模的混战之中,人嘶马鸣,战况激烈,双方互有伤亡,一时之间胜负难分。

    这时,傅著和高远率虎骑军和虎步军从左右两个侧翼加入了战团,战场上的形势陡然地发生了变化。

    虎骑军如一柄尖刀,直刺卢水胡军的要害,犀利地攻击很快地被突破了卢水胡军的防线,杀得卢水胡人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而虎步军却如一把钝刀,虽然不及虎骑军那样的锋芒毕露,但阵型齐整步步为营的压迫式打法,严重地冲击着卢水胡人的阵形。

    在蜀军里应外合的强力冲击之下,卢水胡人阵型大乱,渐有不支之状。

    这个时候,马格隆率马兰羌人杀了上来,对蜀军的展开了反包围作战。马兰羌人的加入,让卢水胡人的压力大减,开始展开了疯狂地反击。

    蜀军的优势在于整体力量,装备优良,阵形齐整,而卢水胡人和马兰羌人的优势在于悍勇骁果,单兵作战能力,在泾阳河谷的这次大战,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