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石车也就是对付大型的战阵有效,小的战阵则很难命中目标,至于打中那些游兵散勇,完全是瞎猫碰上个死耗子。

    为了避免挨打,氐兵的方阵不停地化整为零,从四五百人的大方阵变换为两三百人的中等方阵,从两三百人的中等方阵又变换为一百人左右的小方阵,并加大彼此的间距。

    但如此一来,投石车的命中率倒是下降了,但床弩的攻击却丝毫没有减弱,破坏力极强的弩箭可以轻易地射穿氐兵的盾牌,对氐兵造成致命的伤害。许多的方阵来不及攻到岸边,就已经是瓦解了。

    有一部分的方阵逼近了南岸,这让一直在河边高处观战的齐万年顿时的紧张了起来,看到了一线的希望。

    不过齐万年很快就失望了,侥幸到达岸边的这些个方阵立刻遭到了蜀军强力地攻杀,一个百人左右的方阵,能到达南岸已经是精疲力竭了,面对蜀军强有力的反扑和围杀,疲惫不堪的氐兵似乎已经没有什么的战斗力了,很快就遭到了团灭的下场。

    由于各个方阵之间彼此独立且相隔较远,这一个方阵登陆的时候,得不到其他的方阵支持,等其他的方阵上岸之时,那个方阵或许已经被消灭了,几乎是兵不血刃的蜀军立刻又投入到了下一轮的围杀之中。

    整个蜀军的伤亡,微乎其微,但氐兵的伤亡,却是极其地惨重,战斗持续了近一天,氐人的伤亡总数已经超过了七千人,这让原本是信心满满的齐万年如果遭受到了当头的棒喝。

    天色将晚,朔风劲吹,浮桥面上的积水变成一层薄冰,而河水愈发变得冷冽起来,跳到河水的氐兵,冻得是嘴唇发紫,身体不住地在颤抖,根本就无力抵抗这种严寒,不得已,齐万年只能是下令撤军,结束了今天的首攻。

    整个的渭水河中,浮尸几乎将河道给塞满了,被射死的,被淹死的,不计其数,太阳落山之后,混浊的河水变得阴沉起来,被鲜血染红的河面此刻变得暗淡许多,颜色看起来更为地可怖。

    这条看似不太宽的河流,今天变成了主角,氐人伏尸数千,却无法越雷池一步,傅佥率领蜀军顽强地坚守着南岸阵地,巍然不动,让齐万年的图谋最终是落空了。

    但齐万年并不甘心失败,六七千人的伤亡对于十余万大军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第一天退兵之后,齐万年依然不死心,第二天开始,又发起了强攻,齐万年发誓,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攻破渭河,拿下长安。(未完待续。)

第710章 马兰羌和卢水胡

    当渭水之战陷入胶着的时候,刘胤已经肃清了冯翊郡的胡人歼部,不过刘胤并没有着急着向长安方向回援,现在傅佥倚仗着渭水天险,已经把齐万年牢牢地挡在了渭河北岸,如果此时回兵长安,齐万年肯定会受到腹背受敌的威胁,放弃渭水之战,并很有可能会向西逃窜,与马兰羌、卢水胡合兵一处,为祸陇西。

    所以,刘胤决定暂时不动齐万年,而直接向西进入新平郡和安定郡,消灭马兰羌和卢水胡。

    马兰山是桥山山脉子午岭中南部的一座山峰,山下环绕着一条马兰河,是北地郡和新平郡的天然分界线,而生活在这里的羌人,就被称之为马兰羌。

    羌族的部落众多,以姚弋康所在的烧当羌,还有先零羌被称之为西羌,在蜀国境内的青衣羌、白马羌等部落被称为西南羌,而居于陇西一带的羌人部落被称为西北羌,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就是马兰羌。

    羌人可是一支规模极大的少数民族,在西汉鼎盛时期,羌人的人口竟然多达一千两百多万,占到西汉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地域分布之广,几乎遍及了整个的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好在羌人虽然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到甚至是大禹治水的那个年代就出现了,但羌人却从来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语言、服饰、生活习惯、宗教信仰都各不相同,彼此各部落之间不断地相互攻杀,势同水火,所以各部羌人虽然也出现过雄才大略的部落首领,但始终也未能将散居在各地的羌人统一起来,这无疑让汉人对其分化治之提供了机会,否则这么一个大的族群如同真的联合起来叛乱的话,对任何一个汉人政权都是严峻的考验。

    马兰羌是西北诸羌中实力最大的一支,但受到汉人政权和北地诸胡的排挤,生存的空间已经是不断地萎缩,曾经号称西北第一胡族的西北羌人现在已经沦落在了匈奴、鲜卑、氐人的后面,成为实力偏弱的一支部落。

    但马兰羌的首领马格隆却不甘心如此地沉沦下去,此次的北地诸胡叛乱无疑给了他一个机会,马格隆立刻是随之响应,在新平郡发动叛乱,攻城掠地,肆意劫掠,表现的异常活跃。

    新平郡地域狭小,马格隆起事之后,并不甘心只占据这么一点地盘,不过马兰羌东面相邻的可是实力强悍的氐人齐万年部落,以现在马兰羌的实力,还不足以和齐万年相抗,所以马格隆将扩张的目标盯向了西邻的卢水胡。

    卢水胡和羌人一样,也是陇西北地一支古老的部落族群,卢水胡是汉代以来活跃于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族源复杂,既有匈奴、月氏的成分,又在民族演进中吸收了羯族、氐羌乃至汉族等部族,因而兼具白种人和黄种人的特征,其核心成分被认为是源自商代的卢方。

    安定郡是卢水胡的发源地,境内有卢水向东南流入泾河,自古便是羌戎杂居的地带。卢水之名源于殷商时代的西戎卢方,卢方是以现在的甘肃平凉崆峒山为中心的部落方国,故而被称之为卢水胡。

    卢水胡世代居于安定,和马兰羌一样,过着半耕半牧的生活,相对于粗犷而不受约束的匈奴、鲜卑人,他们则是循规蹈矩的多,长久以来,一直接受汉人朝廷的册封和统治,似乎属于已经被驯服的民族。

    但这些胡人身上,可都流淌着古胡人的血液,暂时的屈服并不代表他们没有野心,现在担任胡水胡王的彭护和马格隆一样,都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都梦想着有一日可以重现他们祖宗的辉煌,开国建邦,不再仰人鼻息。

    如果单单是马兰羌或者是卢水胡都未必敢起兵造反,因为他们很清楚,一旦扯旗造反,必定会受到汉人官府的血腥镇压,以他们目前的力量,尚不足和汉人官府一较长短。

    不过此番从并州兴起的胡人叛乱,如飓风一般地席卷了整个北方,从并州一直扩散到了雍凉,不光是匈奴,就连鲜卑人、氐人也都跟着加入了叛乱的行列,整个叛乱的形势如火如荼,如燎原之火一般,很快地就烧遍了北方的诸多州郡。

    彭护也按捺不住,他为此次的胡人叛乱乃是大势所趋,如果此刻再不有所行动的话,卢水胡很可能会丧失良机,于是他也揭竿而起,在安定郡举起了反叛的大旗,并向安定郡的郡治临泾发起了攻击。

    虽然没有明确地划分界限,但每一部胡族似乎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比如郝散的匈奴部就活动于冯翊郡一带,齐万年的氐部就活动在北地郡一带,而马兰羌和卢水胡的势力范围便限定在新平郡和安定郡之内。

    但这种势力范围的划分仅仅只是根据各胡原来的活动区域而划定的,并无任何的盟约和协定,也不具备任何的约束力。很显然,由于各郡的大小不同,各胡占有地盘的多少都不平衡,北地郡面积较小,齐万年没有向临近的匈奴部和马兰羌动手,而是选择了和汉人作战,却夺取渭南。

    马兰羌的首领马格隆显然没有齐万年那般的凶悍,敢公然地叫板汉人官府,新平郡面积不大,为了扩张马兰羌的地盘,马格降将目光盯向了西邻的卢水胡。

    坦白说,马兰羌和卢水胡在人口兵力方面相差无几,实力对比也难分伯仲,量一个占据着区区不大的新平郡,一个却占据着地广人稀的安定郡,马格隆显然对卢水胡所占据广袤地盘垂涎三尺。

    起事之后,马格隆可没胆子和齐万年一样,公然地挑衅汉人官府,向渭南地区发起进攻,而他是选择向邻近的卢水胡动手。

    面对马兰羌的突然袭击,彭护当然不甘后退,双方激战于西州,寸土不让,打得是难分难解。

    鹤蚌相争,渔人得利,刘胤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立刻从冯翊起兵,跨越北地郡,向新平袭来。(未完待续。)

第711章 直捣老巢

    蜀军担任先锋的是傅著的虎骑军,从粟邑出发,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已经杀到了新平郡郡治漆县城下。

    别看整个北地胡人的造反风起云涌声势浩大,除了北地郡郡治富平失守于齐万年之手外,北边的四个郡其他三个郡郡治都还牢牢地掌握在蜀军的手中,冯翊郡的郡治临晋自不用说,新平郡的郡治漆县和安定郡的郡治临泾都未曾失守。

    傅著到达漆县之后,便与新平太守张化汇合,张化对新平境内马兰羌的情况可以说熟的不能再熟了,有他派人做为向导,傅著一举便杀上了马兰山,把马兰羌人的老巢给他来了个一锅端。

    为了扩大地盘,马格隆几乎将马兰羌的全部主力都带去攻打西州,原本以为隔着北地郡,蜀军一时半会儿也打不过来,何况马兰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就算蜀军杀到山下,也未必能奈何得了。

    所以马格隆丝毫没有考虑老巢的安危,将大部分的兵力都带去攻打西州,和卢水胡人一争高下,只剩下了一小部分的兵力来把守马兰山。

    傅著到达马兰山脚下的时候,但没有急着攻山,而是将马兰山团团地围困了起来,并派出一些懂羌语的当地人向山上喊话,要山上的马兰羌人投降。

    坐镇马兰山的是马格隆的弟弟马格成,虽然人马不多,但凭借着山险负隅顽抗,拒绝投降。

    别看虎骑军是一支骑兵,但蜀军善于山地作战的传统并没有丢,弃马而战,他们依然是响当当地山地精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