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4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先投诚的是田续,紧接着皇甫辏А㈦记嗟热艘卜追妆硎鞠蛑踊嵝е遥踊崃⒖倘弥隅吣贸鲆徽盼氖槔矗侵踊嵩缫亚妆首刺址ニ韭硌椎南摹

    钟会可是当朝数一数二的笔杆子,写这篇檄文也颇费了他的些心思,虽然比不上当年陈琳所写的《讨曹操檄文》,但也不遑多让,相信此文一出,天下必为震动。

    这篇檄文的末尾,钟会、夏侯咸、句安、王买等人已经是具名了,钟会吩咐田续等新投诚之人也在檄文上签字画押,田续等人虽然有些纠结,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屈服,毕竟这是性命攸关之事,再迟疑下去,很有可能就会人头落地。

    田续等人握着笔,似有千钧一般,他们清楚,一旦他们在檄文上签字,就等于坐上了钟会的贼船,与晋国朝廷彻底地决裂了,同时也将他们的家人至亲置于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可惜开弓已没回头箭,为了保命,大部分人还是在檄文上签了字画了押。

    完成了这一切,田续等人默然地退至一边,怅然若失,沉默不语。

    钟会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的笑容,不过在旁人看来,这笑容是异样的残酷与阴冷,在他的威吓之下,大部人还是选择了屈从,这和钟会事先的预想并没有什么偏差,人总是贪生怕死的,大难之际选择自保也是人之常情。

    钟会并不惧怕司马亮能搞什么事,这么一个纨绔子弟,钟会压根儿就没把他放在眼里,钟会最担心的还是手下的这一帮子部下,除了夏侯咸等少数几个心腹是死心塌地追随他,剩下的人,钟会还真是费了点心思来设计。

    在宴会之前,将所有的将领都召集到大帐之中,大帐之外,则安排了心腹亲兵把守,让这些将领和他们的部曲完全地分开,这样就可以保证不会出现一点的意外,如果钟会失去对这些将领的控制,很容易出现炸营。

    逼他们在檄文上签字,是钟会最重要的一步,此檄文一出,这些将领就百口莫辨了,除了死心塌地地追随钟会,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

    看着他们一个个落笔,钟会自然也松了一口气,此时兵变最大的危机已经是度过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没有签字的,还剩下两个人,胡烈和丘建,不过钟会从他们的眼神之中,看到的是挣扎和彷徨,钟会微微一笑,道:“胡将军,你可是本督最看重的大将,伐蜀以来,你一直是做为先锋,冲锋在前,屡立战功,本督可不想失去你这么一员悍将,再给你一柱香的考虑时间吧,识时务为俊杰,这也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胡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看了卫瓘一眼,此刻的卫瓘神情落寞,显然他已经不再是钟会劝降名单里的人了,等同于已经判了死刑,只等着最后的裁决。胡烈和卫瓘的关系不错,此前他一直听命于卫瓘,而此时此刻,胡烈如果铁了心地和卫瓘站在一起的话,那肯定是难逃一死的。作为一个普通的将领,胡烈并没有深受司马昭的器重,并没有象卫瓘一样接受司马昭的秘密任务,生性耿直的他只知道忠勇,为朝廷尽力,为国家尽力。

    但世事变迁,曾经效忠的朝廷不复存在了,而此刻钟会则是竖起了讨逆兴魏是旗帜,胡烈此刻内心十分地纠结,是继续支持已经不存在的魏国还是支持新兴的晋国,他真的很难决择。

    但蝼蚁尚偷生,何况胡烈也没有对司马氏有多少的赤胆忠心,在钟会的最后通牒之下,他也决定随大流了。

    “末将愿听都督差遣。”胡烈拱手而拜。

    钟会的嘴角,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最难搞定的胡烈,最终也屈服了。

    胡烈既降,丘建也跟着降了,帐下诸将,全部归顺了钟会。

    胡烈走到案前,刚拿起笔来,想在檄文上签字,却听钟会道了一声:“且慢!”(未完待续。)

第690章 投名状

    胡烈明显地一怔,回头看向钟会,钟会笑意盈盈地道:“对于胡丘二位将军而言,单单是签字画押,恐怕还是有些不够。来人,赐剑!”

    很快有亲兵托了两柄剑上来,递到了胡烈和丘建的面前,胡烈和丘建握剑在手,却不知钟会是何意,一头雾水。

    却听钟会说道:“今日我们举起兴魏大旗,自然须得以血祭旗。既是祭旗,必有牺牲之物,拿司马亮和卫瓘的血来祭,想必份量也是足够的,今日就劳烦二位将军动一下手,以壮军威。”

    胡烈和丘建不禁愣住了,让他们杀司马亮和卫瓘来祭旗,这分明是要纳“投名状”。

    投名状是绿林好汉在落草为寇之时,先杀一个人,也就是背上血案官司,这样才能被绿林组织所接纳。而此刻钟会要胡烈和丘建杀司马亮、卫瓘就有点投名状的味道。

    单凭在檄文上签字,并不能足以保证其忠心,只要胡烈和丘建有机会在阵前反水,或拉走一支人马,或斩杀钟会一方的人员,只要立下一定的功勋,到时候再以受胁迫为由否认是自愿在檄文上签的字,想必司马炎那边就不会再追究他们的责任了。

    但杀了司马亮和卫瓘,那概念就不同了,司马亮是何许人也,晋文帝司马昭的亲弟弟,当今天子的亲叔父,如此显贵重要的身份,杀了他那还了得,必定和司马家结下难解的仇怨,以司马炎睚眦必报的性格,只要落到他手中,不管有多大的功劳都恐怕无法抵消这仇怨。

    就算是卫瓘,那也是司马炎的心腹之臣,杀了他,也必将自绝于司马氏。也就是说,杀了这二人的其中一个,就不会再有任何的回头路了,只能是死心塌地地跟着钟会一条道走到黑了。

    钟会的这一个手段的确够狠,他笑盈盈地看着胡烈和丘建,目光中却划过一抹残忍的神色,胡烈和丘建不是他的心腹,但却是可以倚重的大将,这样的将才钟会自然不会给他们任何反水的机会,如果单单凭着在檄文上签字画押,钟会知道那样的约束力肯定不够,必须要用一点狠辣的招数,逼他们没有任何的退路。

    胡烈的手在颤抖,说实话,先前胡烈确实也有些小心思,暗自也有一丝盘算,在钟会的威逼之下,好汉不吃眼前亏,先服个软,将来若有机会的时候,再反水不迟。

    但钟会的心机,远比胡烈他们要深沉的多,单单是这一手,就已经将胡烈和丘建推到了绝地,一旦出手,就再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可如果不出手,钟会便不可能信任他们,等待他们的,自然也只有死路一条。

    胡烈心中默叹了一声,举起了手中的剑,对准了司马亮。

    毕竟和卫瓘同僚一场,胡烈无论如何也下不去手,倒是司马亮,和胡烈全无交情,甚至都不认识,尽管他身份尊贵,但胡烈杀他显然没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

    司马亮脸色惨白,浑身是抖若筛糠,看着胡烈一步步地逼过来,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地倒退了几步,但他的身后,便是持刀的亲兵,再想后退已经是无路了。

    司马亮跪倒在地,绝望地哀号着:“饶命!饶命……”

    胡烈眼中掠过一抹的凌厉之色,对于他而言,杀一个人和屠鸡杀狗几乎没什么区别,胡烈在战场上,亲手斩杀的人数都数不过来,多杀一人少杀一人,胡烈根本就不在乎,至于司马亮的郡王身份,胡烈也顾不上了,现在的形势已经逼得胡烈再无选择的余地,要么司马亮死,要么胡烈自己死,杀司马亮即可保全自己,胡烈当然不会手下留情了。

    只听得胡烈大喝一声,一剑便刺了下去,直接刺在了司马亮的心窝上,司马亮惨叫一声,软软地倒下来,再无半点气息。胡烈下手既准又狠,反正司马亮是难逃一死,干脆给他一个痛快,一剑毙命,省得他再受折磨。

    拨出了血淋淋的剑,胡烈回过身,冲着钟会拱手道:“都督,末将已亲手斩杀叛国逆贼司马亮,可否复命了?”

    钟会抚掌大笑道:“做的好!胡将军果然没令本督失望,将来兴复大魏功成之日,胡将军当为首功。”

    胡烈冷沉着脸,没有再说什么,拱了拱手,退至一边。

    钟会的目光盯向了丘建,道:“丘将军,轮到你了。”

    丘建的脸色更加地苍白了,握剑的右手在不住地颤抖着,胡烈斩杀了司马亮,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选择,只有杀掉卫瓘才有生路。

    但丘建并不是那种冷血无情之人,他和卫瓘的关系相当的不错,介于亦师亦友之间,做为上司,卫瓘平日里全然没有架子,对丘建亦是不薄,此时此刻,丘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拿剑去取他的性命。

    其实胡烈之所以选择去杀司马亮,也正是这个原因,胡烈也很难对卫瓘下得去手,杀司马亮显然没有那么多的思想负担。不过胡烈杀了司马亮,却将难题推给了丘建。

    卫瓘到是很平静,虽然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他也全然没有司马亮那么猥琐地伏地乞命,冷笑着道:“果然是好手段!也罢,能用一命换回一命,卫某死也值了,丘建,动手吧!”说着,他缓缓地闭上眼睛,高傲地扬着头颅,坦然地闭目待死。

    丘建脸上的肌肉在扭曲着,冷汗不断地从他的额头上滴落下来,他举起了剑,剑身都在不住地晃动着。

    这对于丘建而言,是完全是一个痛苦的决择,这一剑,他无论如何刺不下去。

    丘建突地大吼一声,转过身来,一剑刺向了钟会,高声厉叱道:“去死——”

    谁也没想到丘建会对着钟会突然地发难,丘建所站的位置,距离钟会其实并不太远,大概也就七八步的样子,丘建含愤出手,这一剑刺的又快又狠,在众人的惊呼声中,长剑已经是刺到了钟会的面前。(未完待续。)

第691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

    丘建的剑快,但钟会身边的亲兵反应更快,大帐之内如此紧张,这些亲兵又岂能没有防备,丘建的剑堪堪刺到了钟会身前的时候,两杆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