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蒲缰希眉靡惶谩#ㄎ赐甏#

第686章 鸿门宴

    钟会目光扫了一下,沉声地道:“胡烈和丘建怎么没在?”

    卫瓘道:“我安排他们在外面带兵巡查了,以测安全。”

    钟会略带不悦地道:“此处乃是荆州地面,扶风王治下,卫监军难道还担心有人来滋事不成?中军,速传胡护军和丘护军前来,如此场合,不出席话岂不是不给扶风王面子。”

    在交出兵符之前,钟会还是这支军队的都督,具有最高的指挥权,帐前的中军官闻令之后,立刻转身下去,去传唤胡烈、丘建二人。

    卫瓘微微一怔,原本他安排胡烈和丘建带兵在营中巡视,就是为了以防不测,但他没有想到钟会行事竟然是如此果决,直接下令传唤二人前来,卫瓘就算是再想阻拦,已是不及,中军官已然出了帅帐。

    司马亮呵呵一笑道:“既然二位护军有职责在身,不来也无妨,今日本王能与钟将军卫监军一醉方休,已是大快之事。”

    钟会却是固执地道:“扶风王大驾光临,会自当列队而迎,以示敬意,胡护军丘护军如果缺席,岂不是大不敬于扶风王,成何体统?更何况,在扶风王的治下,荆州政治清明,秩序井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如此还需要派兵巡查戒备,岂不让人贻笑大方?”

    司马亮有些飘飘然地道:“钟将军倒没说错,如今的荆州,路不拾遗虽然谈不上,但秩序井然那可丝毫不差,在本王治下,任他谁也不敢胡来。”

    卫瓘虽然有一些担忧,但看到夏侯咸、句安、王买等诸将都在帐中,便也就释然了,想来钟会为了对扶风王表示尊重,便要求帐下诸将全部前来参加宴会,所以卫瓘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不多时,胡烈和丘建来到了主帐之外,两人皆是一身的戎装,顶盔贯甲,悬刀佩剑,他二人正欲入帐,门口的守卫将他们拦了下来,道:“二位将军,请留下佩剑。”

    “这是为何?”胡烈诧异地道,以前在中军帐议事之时,也没听说过解剑这条规定,入帐的诸将都是佩刀带剑的,今天居然钟会要求他们解剑入帐,胡烈和丘建都是深感莫名。

    守卫解释道:“今日有贵客来临,钟都督特别地吩咐过,与会诸人,不得带兵器入内,以免惊扰贵客。二位将军,这是都督的命令,还请予以配合。”

    胡烈和丘建迟疑了下,但他们又不敢违抗钟会的命令,如果钟会怪罪下来,他们恐怕承担不了,二人想了想,也只能是各自解下佩剑,交给了守卫,这才大步流星地进了帅帐,行至席前,拱手施礼道:“末将胡烈(丘建)参见都督,参见扶风王。”

    钟会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道:“二位护军,你们可来迟了,还不自罚三杯,向扶风王请罪?”

    这时自有军士递过来酒杯来,胡烈和丘建不敢违拗,端杯向司马亮敬酒。

    司马亮呵呵一笑,道:“二位将军职责在身,何罪之有,来来来,同饮便是。”司马亮举杯相邀,帐内诸人也纷纷举杯,酒宴也就正式地开始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觥筹交错之间,大帐内的气氛是一片详和。

    司马亮明显带了几分醉意,大帐内的人轮番地向他敬酒,不喝高了才怪。

    钟会嘴角浮现出了一丝的冷笑,暗暗地向夏侯咸递去了一个眼神,夏侯咸心领神会,手按腹部,装出一付要如厕的样子,向周围的人告罪一声,退出了大帐。

    本来夏侯咸就呆在末尾不起眼的地方,大帐之内气氛欢愉,人人喝得都是兴高采烈,此时夏侯咸的退出,自然无人注意,就连一直机敏的卫瓘他的注意力也全在钟会的身上,夏侯咸何时离去的,他都没有看到。

    钟会端起酒杯,对司马亮道:“在下路过荆州,诚蒙扶风王盛情款待,不甚感激,谨以此杯敬扶风王,聊表谢意。”

    司马亮连连摆手,道:“本王不胜酒力,不能再喝了。钟将军,乘着这工夫,不如我们把交割之事顺便办了吧,不知虎符何在?”

    钟会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冷冷地道:“怎么,扶风王就这么迫不及待的想夺我的兵权?”钟会的声音不高也不低,但中气十足,字字如冰粒一般,清晰可闻。

    帐内顿时静了下来,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钟会的身上,个个惊讶不已。

    笑容在司马亮的脸上变得僵直起来,凝固的线条让司马亮那张肥腻的脸庞变得十分地滑稽,他有些吃惊地看着钟会,很难想象几息之前还笑容可鞠的钟会转瞬之间就把脸变了,他讪讪地道:“这……”

    同样脸色大变的还有卫瓘,他显然对钟会的这个态度有些措手不及,失声地道:“钟都督,不是说好了,今日向扶风王交割的么?”

    钟会的目光变得更冷了,两道寒芒在司马亮和卫瓘的脸色上划过,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而钟会的声音此刻更如千年寒冰那样冰冷刺骨:“在你们的计划中,交割的不仅仅是兵权,还有本督的项上人头吧?”

    司马亮此刻缓过神来,有些气急败坏地道:“钟将军,你这是何意?”

    钟会冷笑着道:“很简单,想要本督项上人头的,你们自己掂量看看你们的人头还能不能保得住?”说着,钟会将手中的洒杯重重地掷地了地面上,一声脆响,酒杯碎为了数瓣。

    就在帐内诸人惊呆错愕之时,帐外喊杀声四起,无数的兵士手持兵刃,一齐地涌入了帅帐,为首的,赫然就是夏侯咸。

    夏侯咸带兵涌入帐内,根本就没有走帐门,而是刀剑齐挥,将牛皮帅帐砍了个粉碎,所有的兵士从四面八方一齐涌了进去,不过是几息的工夫,在场诸人都已经被寒光森森的刀剑给逼住了,动弹不得。

    司马亮惊骇的面如土色,跌坐在席上,喃喃自语:“鸿门宴……原来竟是鸿门宴……”(未完待续。)

第687章 本督不在乎

    卫瓘此刻的内心,恐怕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他不禁是懊悔不已,大意了,太大意了,万万没有想到钟会竟然真的敢当堂发难,先前钟会那些低调的表现,原来都是骗局,这完全是钟会蓄谋已久的阴谋,想不到钟会的城府竟然如此之深,如此之可怕,卫瓘不但自己落入了圈套,就连扶风王司马亮也掉入了钟会的陷井之中,真是太可怕了!

    “钟会,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如此可是叛逆行径,要祸灭九族的!”卫瓘歇斯底里地冲着钟会大叫道。

    钟会吐字如冰粒:“本督不在乎!”

    卫瓘呆住了,他这才想起钟会在京城并无至亲之人,钟会的妻子早丧,也未曾留下一儿半女,现在钟会的两个儿子,都是过继来的,并非是他的亲生骨肉,唯一的亲人也就是曾任青州刺史的钟毓一家了,不过钟毓已在钟会伐蜀出征的那一年去世了,钟会自己大难临头,如何还会去顾及侄儿侄女的生死。

    当时出征之时,西曹掾邵悌就曾劝谏司马昭说:“今遣钟会率十余万众伐蜀,愚谓会单身无重任,不若使余人行。”当时司马昭不以为然,现在看来,倒是一语成谶。

    不过知弟莫如兄,钟毓早对自己的弟弟知根知底,曾私下告诫司马昭:“我弟弟才智过人但野心不小,恐有不臣之心,不可不提防。”司马昭听后哈哈大笑:“若将来果如此,则吾只治钟会之罪而不累及钟氏一门。”只不过现在钟毓死了,司马昭也死了,钟会如果真反了,能不能赦免钟氏一门就看司马炎的心情了。

    钟会的一句本督不在乎,已经说明钟会在谋反的这条路上,已经是下定了决心要一条道走到黑了,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的事,任何的人,可以阻挡得了钟会了。

    卫瓘眼前发黑,饶是他百变急智,此刻刀斧加身,也是无计可施。不过卫瓘显然不甘心,做着最后的挣扎,道:“钟将军,其实你这是何必,此时谋反,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襄阳城中,就是扶风王的大军,现在巴西已经是回不去了,谋叛之后,你如何能立足?朝廷肯定会派大军进剿的,最后的下场也只能是死无葬身之地。”

    钟会冷笑道:“就算是死无葬身之地,也总比到了洛阳任人宰割强的多吧,卫监军,你也是聪明人,如何想不到这个道理?”

    卫瓘急急地道:“钟将军,只要你交出兵权,陛下绝不会亏待于你,念在往日的功劳上面,高官厚禄,完全可以颐养天年,又何须鱼死网破?”

    司马亮此刻全然没了郡王的那份尊崇和威严,满脸可怜兮兮讨好着对钟会道:“钟将军还请三思,今日之事,我们就当他没有发生过,本王以性命但保,到了洛阳之后,本王定可保钟将军一门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如有欺瞒,天打雷劈。”

    钟会鄙夷地看了司马亮一眼,这些姓司马的,钟会对他们再了解不过了,为了活命,再滥的招数也能用上,但他们一旦得势,翻脸比翻书还快。钟会根本就懒得理会于他,走到这一步,那就是覆水难收,他回过头,对卫瓘道:“曹昭伯之事,卫监军不会忘了吧?”

    卫瓘不禁为之语塞,曹昭伯就是曹爽。曹睿去世之后,曹芳即位,曹爽当权,于是司马懿便靠边站了,但善于隐忍的司马懿用韬晦之术骗过了曹爽,乘着曹爽陪曹芳前往高平陵祭祀之时,悍然发动了高平陵政变,一举夺取了魏国的政权。当时事变发生之后,曹爽还未处于劣势,当时大司农桓范建议曹爽挟持天子去许昌,并以天子之诏号令天下诸侯勤王,兴许局面还可以挽得回来。但是曹爽听信了司马懿这个大忽悠的承诺,只要他放弃兵权,就可保一世富贵,胸无大志的曹爽信以为真,交出了兵权。当时桓范痛心疾首地泣道:“曹子丹一世英雄,却生了一对猪犬不如的儿子!”

    回到侯府的曹爽以为可以做个无忧无虑的安乐公了,但狠辣的司马懿又岂容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