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胤应司马攸的请求留在了舞阳侯府,而青儿也没有回到景王府,按司马攸的话来说,他们在洛阳城闹出了惊天动地的事,很可能会遭到某些人的报复,而整个洛阳城中,估计也只有舞阳侯府是最安全的。为了保险起见,司马攸将刘胤和青儿都留在了舞阳侯府,并派出专门的护卫进行保护。

    陈寂得到晋王宫内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通知了刘胤,刘胤也是彻夜未眠,一直等候着这个消息。

    “大人,不出您所料,晋王宫内恐有大事发生。直到现在,世子司马炎还未离开王宫,反而增调了不少的护卫前往了晋王宫,用以调换晋王宫的守卫,现在王宫内外守备森严,尤其是司马昭的寝宫附近,任何人一律不得靠近,显然司马昭生死成谜,据潜入王宫的密探报告,司马昭就算还活着,那至少也是处于弥留之际。”

    事有反常即为妖,刘胤敏锐地察觉地事情的不同寻常,司马炎长时间地滞留宫中,并且加派了宫中的防卫人手,这无疑是给出了一个信号,现在到了嗣位之争的关键时刻,司马炎如此反常的表现,只能证明一点,看来司马昭已是凶多吉少了。

    刘胤根据种种迹象猜测,司马昭可能已经是去逝了,司马炎采用的,就是宫廷阴谋之中惯用的伎俩——秘不发丧,现在让司马昭唯一忌惮的,就是司马攸的兵权,现在京城内外,身为卫将军的司马攸掌握着禁军,控制着京师的防务,这是司马炎所无法撼动的。司马炎这么做,肯定是有着后续的手段,最次也是会调兵入京,以达到和司马攸相抗衡的实力。

    所以,现在的形势已经是万分紧迫了,不管司马昭是真死还是假死,都必须要拿出有效的手段来了,如果到现在还一昧地按兵不动的话,很可能就会一败涂地。

    刘胤没有犹豫,径直地去见司马攸。司马攸还没有起身,刘胤便守在门外让下人予以通传,等到司马攸穿衣出来,刘胤则是一脸严肃地道:“君侯,事情要比想象中严重的多,你必须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你的父王,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未完待续。)

第561章 出兵

    司马攸的脸色陡然一变,失声道:“这消息可靠吗?”

    刘胤道:“当然,这仅仅也是猜测,毕竟晋王的寝宫现在已经被封锁了,任何人都不可能靠近它。不过,按照现有的情况分析,这种可能性至少也有占到九成以上,所以我们千万不可以对司马炎抱有幻想。”

    “这简直不可想象。”

    刘胤道:“司马炎秘不发丧,可能性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自以为尚没有实力对付你的禁军,但纸里包不住火,晋王去世的消息迟早会泄露出来,司马炎这么做显然是为了拖延时间,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给大军进京提供时间。”

    “那我们现在该当如何?”司马攸眉头紧锁,忧心冲冲。

    刘胤沉声道:“很简单,封闭洛阳城门,拿下晋王宫,接掌王位!”

    司马攸的表情明显地一怔,刘胤给出的办法也太过极端了,如果司马昭没有死的话,他的行为无异于是叛乱。

    “这……确实需要这样吗?”司马攸迟疑地道。

    刘胤表情严肃,但冷漠的眼神之中透出来的是刚毅。“君侯,现在每耽搁一刻,失败的风险就会加大几分,你现在掌管禁军,可以操持着京城内的生杀大权,但一旦司马炎的援军赶来,这种优势就会荡然无存。机会就在眼前,把握它,你就是万人之上,失去它,只能是坐以待毙。”

    司马攸心底是还在挣扎,对他而言,这或许是一个艰难的决择,一面是令人垂涎的王位宝座,一面是难以割舍的兄弟亲情,一旦举兵。兄弟阋墙势不可免,亲情荡然无存,虽然这一段时间以来,因为嗣位之争,兄弟俩的关系势成水火,但在司马攸看来。他真的不希望出现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的这种事来。所以,在嗣位之争中,他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只是希望父王司马昭做出决断,对于司马炎咄咄逼人之势,他一直采用比较克制和忍让的态度。

    只是随着事态的发展,司马攸才不得采取了主动,当然这也得归功于刘胤,如果没有刘胤的出现。司马攸甚至都无法聚合攸派力量,更别说在公众的场合对司马炎派系的打压了。

    但此刻刘胤的提议,多少还是让司马攸在情感中无法接受,他喃喃地道:“真的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刘胤只得退让一步,道:“那君侯速召任恺庾纯等人来,大家共议一下再定吧。”

    司马攸想了想,同意了刘胤的提议,毕竟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召集众人来。自然也多一个商量,于是司马攸下令,立刻召集攸党的核心人物到舞阳侯府来。

    任恺等人来得倒是挺快,不过半个时辰,他们基本上就都到齐了,刘胤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目前的情形。同时也讲出了自己的推断。

    听闻晋王司马昭可能已经病故的消息,任恺等人都是吃惊不已,夏侯和略带怀疑地道:“倘若晋王真得已薨,世子岂敢冒天下之韪隐匿实情秘不发丧,一旦被朝臣和司马氏族人知晓。势必将会群起而围攻,局面又岂是世子他一人可以收拾了得?”

    刘胤淡然地道:“所谓利令智昏就是如此,司马炎利欲熏心,为了王位,已经是不择手段,又怎会顾及手足之情,如果所料不差的话,数日之内,必有打家勤王旗号的外藩将领入京,到时局面逆转,以司马炎的心性,还不知要怎样对付在座诸位。”

    想来司马炎对攸党派系的人物早已是恨之入骨,一旦真如刘胤所料司马炎得势之后,大家恐怕就再无好日子过了。

    任恺脸色阴郁,沉声道:“文大人所言极是,现在看来,正是我们唯一的机会,君侯就不必再犹豫了,成败在此一举,不成功便成仁。”

    众人皆附议立刻动手,迟则生变。

    既然动手的方案全票通过,那么司马攸也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他立刻下令嵇喜带着他的令符通知洛阳十二城门令,要他们接令之后立刻关闭城门,实施全城戒严。同时,下令禁军人马全部出动,封锁洛阳的大街小巷,并对晋王府实施包围。

    身为卫将军,司马攸的职责就是护卫整个京师的安全,他有权调动禁军部队,洛阳的十二个城门令都归他管辖。所以卫将军一直是最为重要的职位,其地位虽然不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但那也仅仅只是品秩上的差别,由于卫将军掌握着京师的兵马,对朝廷的影响力十分重大,故而担任卫半军一职的,都堪称是心腹之将。

    司马昭能将十八岁的儿子放在卫将军这个职位上,正说明了他对司马攸的信任,也许正是基于想要传位给司马攸的心思,所以才会将整个京城的防务都由他来管理。而正是由于司马昭的这一决断,才为今天司马攸的行动提供了便利。

    命令下达之后,整个洛阳城一下子似乎就陷入了混乱之中,原本洞开的城门供熙熙攘攘的人流通行,但一纸令下,洛阳的十二座城门立刻行动起来,将城门全部关闭,任何人都无法通行。

    无序的混乱开始暴发了,原本等着排队准备入城的人此刻是大发牢骚,但看到一队一队的禁军开过街头,那些人似乎才意识到了什么,赶紧匆匆地离开了街头,以免即将到来的战火波及到自身。

    整个洛阳城的空气陡然地紧张了起来,禁军大队人马出动,封锁了几乎所有交通要道,主力队伍在嵇喜的指挥下,开始和晋王府集结而来。禁军队伍旗帜鲜明,甲胄齐整,刀枪锃亮,在洛阳街头行进之时,宛如举行阅兵式一般,但普通老百姓见状是逃之夭夭,因为他们可以感受到禁军队伍所散发出来的浓浓杀意。,

    司马攸道:“文先生,下一步我们该当如何,是该前往晋王府了吗?”

    刘胤摇摇头,道:“不急,在去晋王府之前,我想还是应该去皇宫拜见一下我们那那位大魏皇帝了。”(未完待续。)

第562章 请旨

    相比于前几位曹魏皇帝,曹奂的这个皇帝当的恐怕是最为郁闷的了,当然如果不是上一任皇帝高贵乡公曹髦自己作死,再怎么也轮不到曹奂来当这个皇帝。

    曹奂是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论辈分,他要比曹髦还要高上一辈,是文皇帝曹丕的侄儿,在血缘亲疏上,自然要比曹丕这一系的子孙要疏远的多。司马昭之所以选择曹奂做皇帝,正是看中了他在朝中没有根基没有实力的这一特点,才将他扶植起来,否则曹魏宗室血缘近者比比皆是,再怎么也轮不到他来当这个皇帝。

    司马昭立曹奂为帝,完全是将他视做傀儡,因为司马昭就早受够了,前面的那两个皇帝齐王曹芳和高贵乡公曹髦,明明已经是沦为了傀儡,却还依旧不听话,时不时地在后面要搞一点小动作,尤其是那个高贵乡公曹髦,简直和脑袋进水没啥两样,公然地抵毁他司马昭,说什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带着百十来人号人,就敢兴师动众地前来讨伐,他横死街头固然是他自己作死,但却也让司马昭背负了一个弑君的名头,对司马昭的声誉造成了相当不良的影响。

    所以司马昭在选择继任皇位的人选之时,主动地挑选了血缘相对疏远的曹奂,让曹奂成为曹魏的第五任皇帝。

    曹奂在朝中根本就没有根基,数次政治大清洗,也基本上将忠于曹魏皇室的力量清除掉了,可以说曹奂是司马昭手中最方便的棋子,搓他圆就是圆,搓他扁就是扁。曹奂名为皇帝,实则只是一位被软禁在宫中的高级囚陡而已,所有的朝议都不再需要他参加。军国大事都决于晋王司马昭,曹奂除了每年祭太庙的时候能出宫之外,其他一年之中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深锁的宫墙内渡过的。

    挂满蛛网落满灰尘的前殿已经很少有人光顾了,曹奂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