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申权立刻是傻了眼,自己这才睡了一觉,也就是多睡了半天时间而已,这天说变就变了?申权满头是汗,知道刘胤已经决定了的事,根本就无从更改,但他还是有些不死心,向刘胤道:“大将军,您撤走了,卑职怎么办?”

    刘胤脸上带着一丝微笑,道:“你还是西城太守呀,这个与我撤不撤军没有什么关系。”

    申权差点就哭了,怎么能叫没关系,你镇北大将军都挡不住魏军的进攻,只留下我一人,岂不是白白地送死吗?

    “大将军,卑职如何挡得住魏军的进攻呀?”

    刘胤意味深长地道:“挡得住你就是大汉的西城太守,挡不住的话,你依然是曹魏的魏兴太守嘛。”(未完待续。)

第473章 取舍之道

    的确,如果换了以前,申家绝对不会因为这个事而苦恼,曹魏来了也罢,蜀汉来了也罢,申家在上庸西城的地位,就从来没有动摇过,坚如磐石。当初申耽申仪还不是一样在曹魏蜀汉之间左右逢源吗?

    但时过境迁,今时今日,申权不用动脑子,动动脚趾头都知道自己留下来的下场如何了,王祥可是当朝太尉,司马昭跟前的大红人,自己擅杀了他的外甥,王祥如肯善罢干休,一定会找他来报仇的,别看申权在上庸算得上是一壕,但搁到洛阳,他屁都不是,如果他留在西城的话,王祥掐死他如同掐死一只蚂蚁,申权可不敢自寻死路。

    想到这儿,申权不禁是懊悔万分,早知如此,又何必杀杨琦,为了逞一时之快,带给自己的可是无穷的后患。

    申权现在连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刘胤此次来上庸西城就是虚晃一枪的话,打死申权也不敢死心塌地地投靠蜀国了,真他娘的坑爹。

    “刘大将军,求你带卑职走吧,无论如何卑职也不能留在西城了。”申权苦苦哀求刘胤道。

    刘胤沉吟了一下道:“带你走倒是小事一桩,但申太守你可知道,别处的郡守现在可是尚无空缺,离了西城你可就只能是当候补太守,本将军无法保证你何时能补得了缺。”

    申权一听刘胤应允,不禁是喜出望外,只要离了西城,才能算保他一条命下来,至于还能不能当太守。这个时候申权那儿还顾得上。连声道:“卑职当不当太守无所谓。只要刘大将军能带我离开西城,卑职甘为马前卒,愿为大将军效犬马之劳。”

    刘胤挥挥手,道:“去吧,赶紧下去准备准备,大军预计今夜开拨,我去找陈主薄,他自会给你安排。另外。别带太多的人和太多的东西,子午谷路险难行,带多了会很不方便。”

    申权唯唯诺诺地应了,赶紧回府去收拾准备。他心里着实是叫苦不迭,申家世居上庸,尤其是申耽申仪之后,申家在上庸西城的势力如日中天,揽聚了难以计算的财富,这些财富,大多又是田产和房产这些不动产。仅仅在西城一地,申家就有良田上万顷。大小田庄数十座,妻妾成群,奴仆如云,这么多的产业,顷刻间就化为了乌有,申权是痛心疾首。

    而刘胤特意地叮嘱过了,不能带多余的人和物,那么申权就必须更要做出取舍了,什么人可以带,什么东西可以带,着实让他大费脑筋,更何况时间紧迫,出发的时刻就在晚上,这让申权更加地难以选择了。

    不过总的来说,申权这条性命暂时是保住了,留在西城肯定是要完蛋的,跟着刘胤逃回关中,最起码暂保无忧了。

    但申家无疑是败落了,申家是鱼,上庸西城是水,申家如鱼得水几十年,而一旦离开了这片水域,往日的荣光就会荡然无存,属于申家的一个时代结束了。

    当然此刻的刘胤却无瑕关注申家的命运,对于刘胤而言,申权不过是一个势利小人而已,根本就无足轻重,之所以带他离开,也不过是搭一段顺风车而已,倒也没什么。只能是说,申权用他的愚蠢葬送了申家在上庸西城的几世所积累起来的地位,为逞一时之快,而酿成了终生的遗憾。

    刘胤看着申权离去的背影,轻轻地摇了摇头,咎由自取!不过刘胤很快地将申权的事放逐脑后,撤军在即,许多事情千头万绪,还等着他去处理,刘胤自然没时间也没精力来考虑别的。

    自从进入到东三郡,刘胤就做了两手准备,如果杜预没有动,那么他就沿着汉水继续地向南乡进军,非要逼得杜预从武关道撤出来不可。刘胤相信,杜预就算是不理会东三郡,他也不可能坐视南乡郡失守。

    南乡郡事关整个进入武关道魏军的生死存亡,一旦后路被掐断,杜预就会陷入绝境,杜预自然不可能坐视这种事情的发生。

    虽然说杜预现在还不算是有名气,而且也没有什么值得拿出来炫耀的战绩,但刘胤很清楚,杜预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名将,最擅谋略,运筹帷幄,并不是那种只逞匹夫之勇其他的全然不顾的粗莽之辈,他是不可能让自己身陷险地的,刘胤此次东进上庸西城,已经是打在了他的七寸之上,杜预不可能没有反应。

    刘胤的第二手准备就是随时地撤军,一旦杜预从武关道撤下来,刘胤就果断地从上庸西城撤兵。东三郡对于刘胤而言,其实是鸡肋的很,虽然东三郡背靠汉中,东连襄宛,但正因为其地理位置过于重要,一旦被刘胤拿下,魏国必然会倾尽全力来反扑,远的不说,单单是杜预的这五万大军,就不是刘胤所率的中军所能够抵御了的。

    更何况,上庸还维系着钟会的粮道,就算杜预不拼命,钟会也不可能不拼命,在现阶段,攻下东三郡易如反掌,但能不能守得住就值勤得商榷了。

    对于刘胤而言,拿下东三郡意义也不是物特别的大,当前自己的首要目标,还是经营好关中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刘胤压根儿就没打算在东三郡做坚守,所以蜀军的所有兵力都集中了交通较为便利的汉水沿线上,就是为了撤军时方便快捷。

    “姊夫,都准备好了,就等你的命令了。”傅著和傅募走了进来,向刘胤禀道。

    刘胤点点头,道:“传令下去,今夜子时,拨营起寨,退往西乡。”

    傅著拱手领命,傅募却是一脸的遗憾之色,这次攻打东三郡,傅募率领着虎步右营一直担任先登,尤其是木兰塞一役,傅募打得十分地顽强,如此辛苦打下来的地盘,此刻却要放弃,傅募如何甘心?

    “姊夫,费了这么大劲才拿下的东三郡,这么放弃有点可惜。”

    刘胤轻笑一声,道:“此次取东三郡只为诱敌,如今目的已经实现,也就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取舍之间,取字不难,难在一个舍字,等你们明白何谓取舍,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代名将。”(未完待续。)

第474章 五五之局

    杜预登上了空无一人的木兰塞,几天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激战,到现在还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作战的痕迹,寨墙上,木栅上,都残留着箭痕,密密麻麻,触目惊心,可以感受到当日的战况是何其地惨烈。

    只不过地上的尸体都已经被蜀军清理掩埋掉了,曾经坚固无比的木兰要塞,此刻空寂无人。

    “刘胤此刻在何处?”杜预问道。

    “启禀将军,刘胤早在两天之前就已经离开了西城,望汉中方向而行,是否追赶,请将军示下。”邵原禀道。

    不能不说杜预的行军速度已经到了极致,刚刚从武关道撤了出来到达南乡,杜预都没有进行任何的休整,就立刻投入到了进攻东三郡的行动中来。

    尽管杜预知道自己的军队已经是极其地疲惫了,在武关道上连续地攻击了十多天,几乎没有过任何的休息,此次更是马不停蹄地撤回到了南乡,士兵们的精力和体力都已经衰退到了极点。但杜预此刻更清楚,如果不尽快地进军,刘胤必将会从他的眼皮子底下溜走。

    现在刘胤兵力较少,杜预很想捉住这个机会,逼迫刘胤在上庸一带与他进行决战,也只有这种方式,才是全歼刘胤的希望所在。

    但他也没有想到,刘胤竟然是溜得如此之快,杜预已经是极其神速地赶到了木兰塞,但饶是如此,他还是来迟了一步,刘胤已经是撤向了汉中。

    很显然。刘胤根本就没有坚守东三郡的打算。尽管攻打木兰塞蜀军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此刻刘胤竟然弃之如敝履。如果刘胤那怕有一点的迟疑,杜预就会率兵赶了过来,只要能将其缠住,杜预肯定不会容许刘胤全身而退的。

    “可惜了,也许这次是消灭刘胤的最好机会,但却还是让他给跑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也许以后再也不好有这样的机会了。”杜预轻轻地一叹,他很清楚,一旦让刘胤逃回关中,那就是如鱼得水,再想消灭他,恐怕就真的没有什么机会了。

    邵原忍不住地道:“刘胤方走了两日,将军此刻若是派兵去追的话,或许还有机会赶在其回兵汉中前追上他。”

    杜预轻轻地摇了摇了头,如果能在西城截住刘胤,无疑是最佳的。但如果被刘胤走脱的话,魏军再去追赶。那很可能就会步当年张郃的后尘,穷寇莫追就是这个道理。

    更何况,从东三郡向汉中进发,一路之上地势崎岖,纵然刘胤走的不快,但这样的地形如果来打伏击战的话,再合适不过了,以刘胤的能耐,是绝对不会给追击的魏军任何机会的。

    直到现在,杜预才明白了刘胤的真正战略意图,所谓的攻取东三郡,不过是刘胤的虚晃一枪而已,刘胤使的还是围魏救赵之计,攻打东三郡,迫使杜预从武关道撤军,救下了驻守武关道的牵弘。

    想到这儿,杜预不禁是苦笑了一声,围魏救赵原本是魏军采取的策略,通过攻打武关道,迫使刘胤从汉中撤军,从而为解救钟会创造条件。结果却是让刘胤反其道而行之,摆了杜预一道,让杜预不得不从武关道撤下军来。

    “刘胤真是一个难缠的对手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