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牵弘此刻退无可退,只能是咬牙顶着,如果上洛再失守的话,那么整个武关道就只剩下蓝田一关可以防御了,如此一来就再无回旋的余地了。

    但杜预的决心很大,攻势极为猛烈,牵弘颇为有点难以招架,他很清楚,关中的守军现在那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来援助自己,唯一的指望就是远在汉中的刘胤了,但武关道与汉中相隔甚远,短时间内恐怕无法回援。牵弘只能是依托关隘拼死抵抗,并做了撤防蓝田的准备。

    牵弘的压力大。杜预的压力也不轻,武关道的战事拖延的越久,变越发的对魏军不利,武关道地形狭长,几万大军挤入武关道,宛如被灌了腊肠一般。前面已经封了口,倘若后面也被封了口,那就真得等着风干了。

    所以杜预也不敢将全部的兵力都投入到武关道中,在丹水留了一万人马驻守,以为后援,但仅管如此,杜预还是派出了眼线前往上庸和汉中,打探刘胤的动向。

    首先传回来的是一条利好的消息,钟会在蜀中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采用了乾坤大挪移术,从川西的成都等地跑到了川东的阆中和宣汉,并打通了通往上庸的巴东小道,总算是解决了粮道难题。

    可以说,杜预此行策应钟会的目的已经是达到了,但显然杜预有着更大的目的,那就是打通武关道,进军关中。现在蜀军兵力分散,正是他进军关中的好机会。只要能把握住这个机会,杜预便可立下不世之功,这正是杜预所渴望的。

    唯一令杜预担心的,就是身在汉中的刘胤,从刘胤以往的手法来看,此人最擅长的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专走偏锋,如果是一般的将领,都会在第一时间内回师关中,抢在杜预攻到蓝田之前到蓝田增援牵弘,以确保关中之不失。

    但刘胤用兵常以神出鬼没称著。杜预也很难猜到刘胤的下一步会如何动作,在一天没有得到刘胤的确切消息之前,杜预一天也不得安宁。

    魏兴郡太守申权派人送来的一封信让杜预的担心变为了现实,刘胤果然没有回兵关中,而是径直向西城上庸杀来,现在西城上庸的防守极为地空虚,根本就无力抵挡刘胤的进攻,西城的失守似乎正是证明了这一点。

    很快地,上庸那边也送来的告急的文书,情况显然要比杜预预想的还要糟糕,上庸太守杨琦在木兰塞兵败身亡,整个的上庸守军几乎是全军覆灭,东三郡最险要的隘口落入了刘胤的手中,上庸、房陵芨芨可危。

    如果上庸等东三郡失守的话,对身处武关道的杜预就是一个最大的威胁,虽然在南乡丹水杜预留驻了一万人马,但杜预很清楚,仅凭这一万人马是很能够难挡得住刘胤的进攻的,拿下东三郡的刘胤很有可能会挥师东进,攻打南乡,掐断杜预的归路。

    这一招釜底抽薪的确够狠,就是欲将杜预的大军封死在武关道上,刘胤并没有单纯地回兵救援蓝田,而是选择了从魏军的薄弱处,也就是东三郡下手。东三郡长期以来没有经受过战乱,所以这儿的守备力量相当的松懈,守军的防守意识也比较淡薄,东三郡的失守,也自然就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现在的关键是杜预将何以应对,撤兵?杜预很是心有不甘,破武关,克商县,杜预已经是攻到了上洛,眼看就要打通整个的武关道了,却传来了这个坏消息,行百里而半九十,杜预在攻打武关道上,已经是付出了很大代价,现在却要从武关道上撤军,所有的辛苦倾刻间化为乌有,这让杜预一时很难接受。

    “将军,情况看看来有些不妙,刘胤攻克了东三郡,接下来肯定会攻打南乡的,我军的退路都可能不保啊。”邵原满脸忧虑地道。行军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后路被人家抄了,这个不是个好现象。

    听闻到东三郡失守的消息之后,整个魏军都为之震动,谁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现在进攻武关道的粮草物资供应,基本上还是要通过上庸或襄阳来运送,如果上庸所在后路被掐断,整个大军或许就都陷入到绝境当中。

    邵原所虑也正是杜预的所思,杜预感到此刻肩头上的担子似乎有千钧之力,如何带着这支魏军走出困境,不被刘胤给全军覆灭,才是杜预考虑的重点。

    虽然这一撤兵,杜预先前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了危有,但杜预可不敢再拿几万大军的存亡来赌博了,放弃的关隘和城池或许还有机会夺回来,而一旦人马折损,再想要恢复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杜预的目光黯淡了下去,看向几乎铁定可以拿得下来的上洛,杜预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有些无奈却又语气坚定地下达了命令:

    “撤!”(未完待续。)

第472章 依然是太守

    申权这两天惬意地很,帮助刘胤拿下了木兰塞,得到了刘胤的赞许,让他的心情很是舒畅。

    回到西城之后,申权躺在自己舒适的软榻之上,美美地睡了一觉,连日的奔波让他身疲力乏,此刻放松下来,倒也很快地鼾然入梦。

    申权睡的这么香,自然是心情放松的缘故,自己果断地投靠刘胤,这一步棋果然没有走错,申家在上庸、西城的势力,那可是盘根错节,底蕴深厚,不管这天下是姓魏还是姓蜀,只要自己见风使舵,把握机会,申家在上庸西城的地位,那就是稳如泰山。

    申权不禁想到了与他处处作对的杨琦,仗着朝里有人,根本就不把他这个土皇帝放在眼里。结果呢?还不是被自己一剑给结果了性命!和我斗,简直就是笑话,也不看看这东三郡是何人的天下,杨琦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

    申权很快地就进入了梦想,他做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梦到他荣登了上庸王的主座,无数的臣民都在向他朝拜,申权身着华服,登上舆车,巡视着这一片属于他的大地,春风得意,意气纷发。

    就在他兴高采烈地驾车而行之时,忽然身后有人推了他一把,申权顿时感觉掉到了无底的深渊之中,他在疯狂地下坠着,周围是无边的黑暗,甚至传来厉鬼的凄叫声,申权吓得浑身一哆嗦,梦醒了,他满头的大汗。

    “老爷,大事不好了——”高管事的急切地道,显然方才正是他推了申权一把。

    申权不禁是勃然大怒。这个高管事早不来晚不来的。偏偏在这个时来。打搅了他的好梦。

    “什么事?”申权怒气未消,如果这个高管事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今天非给点颜色瞧瞧。

    高管事急急地道:“老爷,方才外面传来的消息,说汉军正在收拾行装,准备撤离西城,听说魏军已经打过来了。”

    申权顿时睡意全消,惊出了一身的冷汗。抬头看时,日影已经是西斜了,连他也没有想到一觉竟然会睡了这么长的时间,不禁骂道:“怎么回事,为什么不早点提醒我?”

    高管事一脸的委屈之色,不是不提醒你,都连叫了好几遍了,你睡得跟死猪差不多,怎么可能会叫醒你。不过这话也只能是在他肚子里腹诽的一下,嘴里压根儿不敢说半个字。当下只得一个劲儿地陪笑道:“老爷,小的也是刚刚听到的消息。才报之老爷的。”

    申权轻唔了一声,没有再理会高管事,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让申权有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他不知道刘胤是如何打算的,魏军的援兵刚来,未发一矢,未打一仗,就匆匆撤退,这唱得是那一出呀?

    申权胡乱地穿好衣服,乘马出城,直奔蜀军的大营而去。

    要知道,蜀军这一撤,完全是把申权架在火上烤呀,他此次降蜀,已经彻底地把魏国得罪了,尤其是他亲手斩杀了杨琦,与太尉王祥结下了不死不休的深仇大恨。申权之所以敢如此理直气壮,就是因为有刘胤的大军在东三郡给他撑腰,申权自然谁都不怕。

    但此刻蜀军要撤兵了,申权顿时傻了眼,刘胤来去轻松,无牵无挂,但自己不同呀,所有产业都在这儿,离开上庸西城,他屁也不是。

    “大将军——”申权看到刘胤正在营门口指挥军队拆除营帐,立刻是滚鞍落马,他下马下得急,差点就扑倒在地。

    刘胤一把将他给扶住,笑盈盈地:“申太守,何事如此慌张?”

    申权看着蜀军果然在拆除营帐,心底里是突地一沉,看来这个消息是确凿无疑了,他心里便更急了,结结巴巴地道:“大将军……您……您为何要撤军?”

    刘胤倒是一脸的轻松,怡然自得地道:“前方刚刚传回的情报,杜预已经率军退出了武关道,此刻正屯兵南乡,随时有向西进攻的企图。另外在蜀中的钟会也派兵从宣汉出发,直指上庸而来,我军是腹背受敌啊,这东三郡注定是守不住了,只能退兵子午谷。”

    刘胤说的一点也不假,钟会原本的补给线是由关中到汉中再到蜀地的,正是因为被刘胤取了关中夺下汉中,将钟会逼到了不得不另寻出路的办法上来,好不容易地在巴东地区占稳了脚跟,没想到刘胤却又来攻打上庸,还是瞄着钟会的后路。

    钟会这回可不敢再掉以轻心了,听闻上庸有事,立刻派手下大将夏侯咸率兵两万,从宣汉出发,走巴东小道直赴上庸。

    面对两路夹攻之势,刘胤自然不敢恋战,立刻是移兵西城,准备向子午谷方向撤退。刘胤此次进攻东三郡,唯一的目的就是解武关道的燃眉之急,通过围魏救赵,诱使杜预的人马后撤,对东三郡的土地城池根本就没有夺取的意图。

    更何况,刘胤现在手中兵力有限,面对如跳墙之狗的钟会和求功心切的杜预,并没有任何的胜算,为了避免做出不必要的牺牲,刘胤当机立断,下令是立刻撤军。

    蜀军原本就集结在汉水一线,偶尔几支南下的部队,也只是虚攻而已,接到撤军的命令之后,很快地就向西城集结,完成了第一步的退却计划。

    申权立刻是傻了眼,自己这才睡了一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