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昭轻轻地摇了摇头,调动钟会的人马回援,那就意味着他整个战略体系的失败,这一点是让有着雄心壮志的司马昭所无法接受的。

    现在益州的局势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钟会在益州已经攻克了雒城,只要在拿下涪城,整个成汉大道就可以打通了,整个益州的局面就会打开,此刻若是抽调魏军回关中,无异于釜底抽薪,本来慢火熬炖的一锅好粥最终可能会变成夹生饭。

    但司马昭就不担心关中有失吗?

    他当然担心了。关中的重要性司马昭如何不清楚,一旦关中失守,整个河洛便芨芨可危,这种危及司马家族统治的事情,司马昭一定会尽全力阻止。

    虽然洛阳一带现在无兵可调,但司马昭并没有太慌张。司马望在街亭只是吃了败仗,并没有全军覆灭,尽管损失了两万多人的军队,但司马望的手中,仍旧有近八万的军队,主力尚存。就算司马望不再具备重振旗鼓,再攻陇西的能力,但自守还是绰绰有余的,只要他能再坚持三两个月的时间,司马昭就足可调动其他地方的兵马来救援了。

    司马望的能力,司马昭是很清楚的,只能说街亭之战的失败是一个意外,正如贾充所说的,司马望是败在新式的装备上。并不是说司马望的能力就打了折扣,做为魏**界的顶梁柱,司马昭对司马望的信任还是很深的。

    关中一直是魏军的重要防御地域,蜀汉的历次北伐,就是集中在关中和陇右一带,这也直接地促使魏国不断地加强关陇地区的防御体系,几十年的积淀下来,以长安为中心。包括陈仓、眉县、武功、扶风等城的防御有如金汤一般。

    当年司马昭担任安西将军的时候,就曾驻守雍凉。对关中的防御体系和险要地形是了如指掌,司马昭相信,以司马望的能力,守住长安丝毫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不说别的,就是陈仓这道险关。刘胤想跨越,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长安做为前汉都城,关中三辅的核心地带,其城垣的坚固程度,完全可以和洛阳相媲美。司马望以八万雄兵坐镇长安,司马昭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关中可能会守不住。

    一次小小的失败就能动摇司马昭问鼎天下的决心?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司马昭能坐到今天这个位置上,经历过的风雨何止一点两点,他早已淡看荣辱成败,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一次战役的胜负决定不了什么,魏国底蕴深厚,又岂是刘胤这个跳梁小丑可以动摇的?

    司马望已经恢复了平静,淡然从容地道:“钟会之军不可轻动,孤相信子初可以胜任镇守关中之职。何况长安也只需坚守三四个月的时间,彼时各州郡人马调至,孤必亲征之。孤倒也看看,这个刘胤究竟是何等样人,能将雍凉之地搅个天翻地覆。”

    贾充有些担忧地道:“若不调钟会大军回援,只怕司马骠骑这边会吃紧些,关中得失,大于益州,晋王三思。”

    益州是既得利益,司马昭又如何肯轻易的放弃,而且刘胤偷袭陇西,颇有点围魏救赵之意,司马昭又如何肯轻易地就范。在这一点上,司马昭还是很固执的,他始终认为刘胤不过是癣疥之患,不足为患,不管是刘胤是初入陇西之时还是取得街亭大捷之后,司马昭的这个看法根本就没有改变过。

    他轻笑了一声,道:“想一口吞掉我关中八万大军,想来他刘胤也没有这么大的胃口,长安城固若金汤,陈仓关坚如磐石,我倒要看看,凭他的几件新式装备,就能拿下我虎距龙盘的关中三辅?”

    ┄┄┄┄┄┄┄┄┄┄┄┄┄┄┄┄┄┄┄┄┄┄┄┄┄┄┄┄┄┄┄┄┄┄┄

    随着司马望的退兵而去,街亭之围也就不战而解了。

    傅著本欲带兵追击,刘胤看到魏军旗帜严明,队列齐整,便喝止傅著,道:“司马望进退有度,阵法严整,不愧是魏之名将,既然他从容而退,必定留有后手,追之无益。”当下传令各军勿要追击,在街亭旧城处下寨。

    此刻傅佥在山上瞧得魏人退却,初时以为是魏人的诱敌之计,并没有理会,没过多久,就瞧得蜀军旗帜飘扬,原来是蜀军援兵已到,山上的蜀军欢呼不已,傅佥带人亲自上山来迎接刘胤。

    刘胤看到浑身浴血的傅佥,不禁深为感动,道:“岳父镇守街亭,力拒司马望,劳苦功高,当为此役第一功。”

    傅佥呵呵一笑道:“当年马谡兵败,就是败在水源之上,文宣用妙招在山上贮水,解决我军后顾之忧,魏人再想拿下街亭,无异于痴人说梦。要说这第一功,还非是文宣莫属。”

    刘胤微微一笑,当年的马谡,如果真能让士兵喝到水,何愁守不住街亭,历史再一次重演,自己可不能重蹈覆辙,有充足的粮草饮水做保证,守住街亭一占也不困难。如果说马谡只是因为时运济而沦为后世人的笑柄,那么今天在这里自己就要(未完待续。)

第467章 打土豪

    申家在上庸西城是首屈一指的世家豪强,其地位在东三郡是超然的,也是其他士家豪族所无法比拟的,可以说,申家在东三郡,那就是一重天,当年申耽申仪兄弟能在魏蜀之间左右逢源,凭借的也就是这个名望资历。

    申权是申仪之子,申仪当年在孟达叛乱意图归蜀之时,密报了司马懿,与司马懿里应外合诛杀了孟达,因功拜魏兴太守,封真乡侯,后加封楼船将军。申仪死后,申权便继承他的爵位,继续担任魏兴太守,屈指算来,已经是二十年多年了。

    加上申仪,申家在魏兴太守这个位置上呆了有超过四十年的时间了,居官如此之长,在整个的魏国境内都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申权在西城,那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但这个土皇帝的架子,却在一日之间就倒塌掉了,让做了俘虏的申权好生郁闷,但他得知眼前的这位就是攻占了关中陇右,让司马望身死灰灭的蜀汉镇北大将军刘胤的时候,顿时一点脾气也没有了,诚惶诚恐地伏地请降。

    申家在上庸西城算得上是一个土豪,放眼天下,却根本算不得什么,而司马望可是当朝骠骑大将军,赫赫有名的宿将,这样的顶尖人物都败亡在刘胤的手中,足可见刘胤的可怖,申权在刘胤的面前,可是连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喘的。

    刘胤对他倒是很客气,申家在东三郡那可是名门望族,刘胤此次东下,并不准备久留,也就无意对上庸西城的曹魏势力进行清洗,刘胤仍旧让申权来担任西城太守(刘胤一来。就撤消了魏兴郡的名称,改为以前蜀汉时期用过的西城郡名,魏兴魏兴,魏国兴旺,听得就让刘胤颇为不爽,反正自己在东三郡呆一天。魏兴郡这个名称就不能用。)

    虽然刘胤对西城的地盘没啥要求,但此次入汉中作战,由于受运输条件所限,粮草物资带的并不充裕,而汉中诸军那儿早已饿花了眼,府库之中颗粒无存,从魏军手里缴获的一些粮草物资刘胤也紧着先给了蒋斌王舍他们,刘胤的军队反倒是军粮短缺,难以为继。

    所以刘胤便把目光投向了申权。要知道西城虽然地险贫瘠,但申家在此称王称霸几十年,揽集的财富也必定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让他们拿出一点来资军,想必申权也不好拒绝。

    申权那里是不好拒绝,压根儿就不敢拒绝,自己的小命都捏在人家的手里,他申权连带他们申家。都得一准完蛋。申权平日里极是贪财,就是那种大雁过来也想拨根毛。鹭鸶腿上也要刮片肉的主,但此时此刻,申权更爱惜的是自己的性命,身家虽然宝贵,但与性命比起来,可就一文不值了。如果真的惹恼了刘胤,一刀砍了他的脑袋,性命不保,身家也全是人家的。

    所以尽管刘胤没有提数目,申权还是主动地将自己府里的钱粮全数地拿了出来。仓库内不留一粟,钱库内不留一文,全部献给了刘胤。

    看着自己的府库被搬空,申权的心在滴血,这么多年的积蓄的财富,就这么化为了乌有,怎么不让他痛心疾首。其实狡兔三窟,申权所私藏的钱粮可远不止这个数目,他在别的田庄中还藏匿着大量的资产,将西城里的府库搬空,只不过是在刘胤面前装装样子罢了。

    尽管如此,堆积如山的钱粮物资还是让刘胤颇有点打土豪的意思,别看西城穷乡僻壤的,申权这个土豪还是真是富得流油。刘胤也知道申权不可能把他全部的家底给献出来,象申权这样的壕本性应当是贪婪吝啬的,只因为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不得不吐点血而已。

    “申太守,这如何好意思,你把府库都搬空了,你这一家老小都去喝西北风吗?”刘胤半开玩笑地道。

    申权圆圆胖胖的脸上满满的都是谄笑,一个劲地道:“刘大将军您千万别客气,当年家父降魏,乃是迫不得已,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们申家一直是心向大汉的,如今有机会为汉军一尽棉薄之力,实是我申家的荣耀才是。”

    刘胤呵呵一笑,道:“申太守心系汉室,忠君爱国,让人敬佩,申太守今日之功,我定要奏明天子,以为嘉奖。”

    申家是什么玩意,刘胤心理清楚地很,典型的地头蛇墙头草,魏强时附魏,蜀强是归蜀,这么多年来在东三郡屹然不倒,这左右逢源的手段可是当真了得。不过刘胤也没有收拾申权的意思,向他敲诈勒索点钱粮倒不算什么,万一把申权逼急了,恐怕局势就不是那么容易搞定了。申家在东三郡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真想要连根掘起这棵大树,那可不是易事。对于申家,只宜抚则不宜剿。

    申权可不知道刘胤此来的战略意图,如果刘胤真的能在西城乃至东三郡占稳脚跟,那么今天申权他的投资便是极其划算的,听刘胤如此说,申权立刻是眉开眼笑,连声称谢:“多谢刘大将军提携,卑职愿效犬马之劳。”

    刘胤微微一笑,道:“犬马之劳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