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监军卫瓘递上一封最新的军事奏报,道:“刚刚传过来的消息,姜维尽起阆中之兵,向剑阁杀去。”

    剑阁?钟会的目中,闪过一道锋芒。剑阁是川蜀的北大门,位置极其重要,当年姜维就是死守剑阁半年之久,让钟会无计可施。不过随着魏军进入益州,剑阁的防御价值便不复存在,钟会也只在剑阁留驻着部分军队,以维持其粮道畅通而已。

    姜维的这一举动让钟会有些莫名,现在刘胤已经攻占了阳安关,等于是封死了魏军北归之路,姜维攻打剑阁,似乎是画蛇添足。

    不过钟会很快地就明白了过来,嘴角之上浮现出一丝的笑意。

    二士争功!

    当初魏军三路伐蜀,邓艾行奇弄险,偷渡阴平,还不就是为了抢灭蜀之头功吗?自己设计陷害邓艾,还不就是怕他抢了头功吗?现在刘胤兵临阳安关,姜维却去抢剑阁,分明也是想独揽全功。看来不管是魏国大将还是蜀国重臣,皆免不了俗,利欲熏心,真的一点也不假。

    你们还真当我钟会是帖板上鱼肉,任你们宰割吗?钟会兀自在心中暗暗地冷笑着。

    “都督,剑阁兵少,恐挡不住姜维,末将愿率一支人马前去驰援剑阁,确保北进之路畅通无阻。”胡烈当即请命道。

    钟会只是冷笑了一声,轻轻地摇了摇头,并无言语。

    旁边一人忽然地道:“末将有一计,可解当下之局。”

    众人视之,却是蜀国降将句安。句安素来以有勇无谋称著,众人见他献计,无不称奇,象他这等无脑之人竟在也有奇谋,真是喋喋怪事。钟会没有言语,倒是卫瓘微微一笑道:“句将军有何妙计不妨直言?”

    句安昂首挺胸,颇有些自得地道:“此时刘胤在北,姜维亦向北,南面空虚,大都督何不乘虚而南下,刘胤可取关陇,大都督何不效之而取南中,只要擒下刘禅,姜维刘胤敢不来降?”(未完待续。)

第453章 巴东小道

    句安说罢之后,负手而立,洋洋自得,自以为自己奇谋一出,可以搏个满堂彩,但半响却没有听到一丝的动静,句安愣了,难道是我这计谋太震撼了,把他们都雷倒了?

    不过句安看向众人的时候,却发现众人的表情全然不是那回事,除了讥笑、嘲讽、不屑之外,还有些同情和怜悯的目光。

    有人在小声地嘀咕:“还以为这无脑的货这回开了窍,没想到……嘿嘿,还真是一如既往地愚蠢。”

    句安的脸色刷的就变白了,他很难明白,这么完美无瑕的计划到了别人的眼中,就变成了愚蠢的东西,他无助地望向了钟会,只看到钟会嘴唇上也挂着一丝的的嘲笑,他喃喃地道:“都督……”

    钟会也被他捉急的智商给逗乐了,有些无奈地苦笑了一声,叹了口气道:“哎,你呀……”

    句安的脑袋里满是浆糊,可偏偏众人都在讪笑,无人给他解释,句安无助而可怜地站在原地,急得满脑门子都是汗。

    倒是卫瓘有些耐心,微笑着道:“句将军,此去南中,路途有多远你可清楚?”

    “两千三百里。”句安很快地道,这可比刘胤偷袭陇西近的多。

    “两千三百里,按最快的行军速度计算,估计也得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抵达南中。而我军目前的粮草最多可以支撑一个月,也就是说,我军刚刚抵达南中粮草就会告磬。南中地势险峻,烟瘴横生。没有向导。就连路都找到的。更何况逆蜀建宁太守霍弋久镇南中,所有的险要关隘都有重兵把守,你说我军前往南中,一无粮草,二不识地理,这仗怎么打?别说是擒获刘禅了,现在刘禅在哪儿你知道吗?”

    句安张口结舌,一拍后脑勺。好不懊恼。看来别人称他做“无脑将军”还真是一点也不假,句安只看到了刘胤偷袭陇西的成功,却不知道偷袭作战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在保证自身后勤补给不缺失的情况下,还得寄希望于敌之无备,而这两个条件现在魏军都不具备,又如何奢谈去偷袭南中?

    卫瓘微笑道:“其实南中并非不可取,但必须也是要在益州大局已定的情形之下才可为之。钟都督何尝不想取南中,只是唯恐后路被截断才不敢为之。刘胤投巧取陇西,不过是陇西无备矣。邓征西可谓是前车之鉴。行奇弄险,那是匹夫所为。非行军之正道也。句将军,这心急可是吃不得热豆腐。”

    众人哄堂大笑,笑得句安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钟会的嘴角也浮现起浅浅的笑意,轻轻地摆了一下手,让众人安静了下来,道:“句将军的计策,听起来有些荒谬,但却不失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汉中丢失之后,似乎我军陷入了绝境,非得夺回汉中方有一线生机。但诸位想必都很清楚,剑阁之雄险,阳安关之峻奇,都是极难逾越的要隘。现在姜维兵指剑阁,就算能击退姜维,从剑阁从容进军,刘胤又在阳安关严阵以待,这两重关口,想要突破,绝非易事。”

    剑阁和阳安关曾经都是钟会前进路上的拦路虎,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下来的,取阳安关,依靠的是蜀将蒋舒的叛变,取剑阁则依靠的是吴蜀之争,没有这些外因,想踏这两座雄关,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现在剑阁虽然尚在魏军的手中,如果全力施援的话,或许可以打退姜维。但从剑阁到阳安关这一段路,被称为白水狭地,崇山险谷,荒凉偏僻,如果阳安关拿不下,十万大军就很有可能被困在白水狭地之中,进退维谷。

    胡烈有些气馁,道:“难道我们非得困守此地,坐以待毙不成?”

    钟会从容地一笑道:“原本刘胤已取阳安关,姜维只需把守南路,与刘胤南北合击,是为上计。若如此,我军必危矣。但姜维却在此时兵取剑阁,如画蛇添足,此非姜维不智,仍欲与刘胤争功矣,兄弟阋墙,必有所隙。如此便给了我们机会,姜维西去剑阁,巴西空虚,我军只须攻取巴西,拿下宣汉,便可打通通往西城上庸道路,粮草供应暂无忧也。”

    钟会所提到的通往上庸的道路被称之为巴东小道,从宣汉出发,翻越大巴山,穿过徐谷,便可直抵西城上庸。

    这条路在后世赫赫有名,唐代的玄宗皇帝独宠杨贵妃,因杨贵妃嗜食荔枝,专门从长安至四川涪陵修筑了一条“高速公路”,涪陵的荔枝采摘后,用驿马从涪陵出发,走达县(宣汉)、巴中至西乡,经子午谷直抵长安,据说只用三天时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道由此而闻名天下。

    不过在汉魏时代,这条谷道不但称不上是“高速公路”,而且崖峭路险,林深幽密,其道路的难行程度不亚于阴平小道。原本在汉代时此路乃川东北到汉中的一条险路,偶尔有山民通行,但到了三国时代,上庸等东三郡隶属曹魏,双方处于敌对状态,这条路年久失修,道路阻塞,已经不再具备通行能力了,所以这条路已经是很久没有走过,也说变得湮灭无闻了。

    钟会之所以知道这条巴东小道,就是因为以前钟会在上庸呆过,其时魏蜀两国的战事一直胶着在关陇一带,钟会就曾突发奇想,试探着能不能开辟出一条从上庸向巴郡进攻的新路线来。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从巴东小道上进军的计划被搁置了,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道路过于艰险,后勤补给困难重重,进军的风险太大而被放弃了。

    现在入蜀魏军面临着极端的困境,钟会便想到了巴东小道,只要能疏通这一条道路,魏军的粮草供应就暂时无忧了。不过想要打通这条道路,首先一个难关就是必须要拿下蜀军所控制的巴西郡,而姜维倾巢而出攻取剑阁,无疑给钟会创造了这个机会。(未完待续。)

第454章 换位

    ps:正版读者请稍后再看,谢谢支持。五丈原的背后,正是秦岭古道之一的斜谷,诸葛亮第六次北伐,正是兵出斜谷,在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也就是说,五丈原通过斜谷,便可以直通汉中。

    而这一支残败之师,正是来自汉中,虽然没有军旗,但从他们身上绛红色的军服来看,正是蜀汉的军队无疑。

    领军之将约摸三十岁左右的模样,黑紫脸膛,方面阔口,浓重的眉毛此刻拧成了一团,身后的追兵狂追不舍,但刚出斜峪关,就遭遇到了重兵拦路,一股绝望的情绪在他的心底里升腾,不止是他一个人,几百名的蜀军都感受到了绝望,冲出斜谷原本让他们心怀一丝的侥幸,但眼前的一幕,无疑将最后的一丝希望也泯灭掉了。

    “卢校尉,我们……我们该怎么办?”身后的一名军官用略带沙哑的嗓音道。

    领军之将不是旁人,正是汉中游击校尉卢逊,两年前汉中沦陷之后,卢逊就和另外三位游击校尉进入到了敌后开展游击作战。钟会的大军在汉中几乎没有什么停歇,攻克阳安关后,便直指剑阁,兵进蜀中,将汉中的事务交给了最新任命为汉中太守的李辅和副将荀恺,并给李辅荀恺二人留兵两万,让他负责清剿汉中蜀军的残余部分。

    汉中的大部分区域虽然已经是沦陷了,但其汉城、乐城、黄金三围并未失守,分别由王含、蒋斌、柳隐三将镇守,三围之外。尚有卢逊等四大游击校尉各引兵千人迂回作战。滋扰后方。整个汉中的形势犬牙交错,错综复杂。

    尽管魏军在汉中地区兵力上占据着优势,但汉、乐二城一直是姜维敛兵聚谷之计的核心所在,城防相当地坚固,李辅和荀恺也曾尝试着进攻汉、乐,但他们很快就发现,想要通过强攻就能拿下汉、乐二城,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魏军对汉、乐二城还有黄金,只是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试图通过长期的围困,迫使蜀军粮尽援绝后屈服。

    汉、乐二城只各有五千兵守卫,黄金城更是少得可怜,只有千余人,但这些要隘壕深墙厚,粮草充足,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