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千人马虽然不是太多,但从陈仓的城头上望去,也是黑压压一片,王浑根本就辨不真假来,何况长安方面司马望也没有下达通知,这让王浑很是担忧,根本就搞不清城下的军队来历。

    这也怪不得传令兵,苏愉的行军速度已然是极致,传令兵快马加鞭,途中却几次被关卡所阻,等他们赶到陈仓之时,苏愉所率人马早已是先期抵达了。

    还没等王浑出面核实城下的军队究竟是何人的队伍,苏愉已然瞧见了他,立刻是打马上前,高声道:“王将军,别来无恙乎?”

    王浑也瞧着了苏愉,同在征西将军雍凉都督手下任职,王浑和苏愉也算是老熟人了,不过王浑很奇怪的是,身为司马望幕僚的苏愉为何会出现在这儿,而且看苏愉顶盔贯甲,全身装速鲜明,俨然一付领军之将的派头。

    “苏参军,你来此有何贵干?”

    “奉大都督之令,苏某领兵七千协防陈仓,谨防蜀人偷袭。”苏愉边说着,边令人将司马望的将令文书递交给城上。

    自从看到苏愉,王浑倒也确信是司马望派来的援兵不假,此刻有征西将军雍凉都督的大印文书,更无怀疑,不过王浑显然有些怏怏不快,论品阶,官居参征西军事的苏愉是在他之上,虽然说司马望的军令中提到让苏愉前来是协防王浑的,也就是说陈仓的军事最高指挥权,还在王浑的手中,不过苏愉此来,肯定会分润掉他的大半功劳,这明显地让王浑极为的不爽,很是郁闷。

    因为在王浑看来,就算没有援兵,凭借着陈仓城险要的地势和坚固的城防,守住陈仓丝毫没有压力,那又何须让别人来分功。

    不过既然是司马望的军令,凭他王浑还不敢违抗,腹诽归腹诽,但王浑还得老老实实地打开城门,将苏愉的七千军队迎入城中。

    城门洞开,苏愉率领军队是鱼贯而入,浩荡入城。(未完待续。)

第396章 声东击西

    陈仓往西五十里有一座小城,名曰蒯城。蒯城位于陇山的支脉吴山脚下,紧邻渭水,是通往陈仓的必经之路。

    由于蒯城没有什么魏军驻守,向前突进的蜀军轻而易举地就拿下了蒯城。

    刘胤声东击西之计进展的十分顺利,从掌握的情报来看,魏将胡世已经率兵两万驰援新平,而魏帅司马望也进驻到了池阳,很显然,魏军已经被王颀在安定的行动所迷惑,认为蜀军的主攻方向是北路泾河道,魏军的主力频频地向北调动,这无疑为突袭陈仓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于是刘胤立刻从街亭挥兵东进,直取陈仓而来。

    八百里的秦川地域宽广,司马望纵然是有心,也无力守御所有的城池,只能是择其要点据守,蒯城从地理位置上而言,也是一座重要的城池,魏军实在是分不出兵力来把守,只能集重兵守卫陈仓、武功、槐里等要地,象蒯城这样的城池完全就处于弃守状态。

    蜀军此次攻打陈仓的队伍,出动了五军之中的四个军,十一个营,加上三万羌骑,兵力达到了八万五千人,对于只有一些县官和土兵驻守的蒯城来说,就等于是一座孤岛陷入了汪洋大海,顷刻就就被淹没的无影无踪,驻守蒯城的土兵抵抗不抵抗,都丝毫没有意义。

    在先锋阳安营攻下蒯城之后,刘胤也紧随其后的的进入了蒯城,他甚至都没有向张乐询问战斗的情况,因为刘胤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了五十里之外的陈仓上面。

    一座小小的蒯城的得失。并不会对关陇大局产生任何一丝影响。真正举足轻重的,也只有陈仓了。

    张乐也没有因为拿下蒯城而沾沾自喜,此次他主动请缨做先锋,目标也是紧盯着陈仓,也只有拿下陈仓,才能算是立下一功。

    “大哥,陈仓这么打?我们阳安营就等你一句话了。”

    看着求战心切跃跃欲试的张乐,刘胤微微一笑。道:“陈仓是关陇要隘,魏国历任的雍凉都督都十分地看重,就算称不上龙距龙盘,那也是固若金汤,切不可等闲视之。”

    张乐满不在乎地道:“陈仓守军不过三千人,就算城池再坚固,我大军一至,也必将是灰飞烟灭,大哥你就放心吧,三日之内。我阳安营必先拿下陈仓,斩王浑首级。”

    刘胤摇摇头道:“当年诸葛丞相兵强马壮。以数万人围攻陈仓数千人,二十余日都未能攻克,可见陈仓城之险要,此次虽然以声东击西之计诱使司马望主力向北,但也不可以轻视陈仓城的守御力量,如果短时间内拿不下陈仓,司马望必定会向南救援,我军受困于陈仓城下,局势必然维艰。”

    两人正说话间,一骑斥侯兵飞奔而来,跳下马,向刘胤拜道:“启禀大将军,刚刚探到的消息,魏军参征西军事苏愉率兵七千抵达陈仓,与驻守陈仓的王浑兵合一处。”

    一听这消息,刘胤身边的诸将明显地一怔,陈仓的守军一下子增加到了一万人,很显然攻克陈仓的难度成倍地增加了。虽然说一万的守军对应蜀军八万余人还是处于明显的劣势,但蜀军诸将都很清楚,想要在短时间内拿来下陈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而一旦获悉蜀军真正的动向,司马望必定会调已经前往新平的军队转向陈仓而来,攻克不了陈仓,蜀军必将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

    这样的情形恐怕也是任何人也不想面对的,蜀军诸将个个面色沉重,很显然,这个声东击西的计划并不十分的完美,魏军的突然派兵西援陈仓,打乱了刘胤的精心布署。

    “文宣,看来计划有变,拿下陈仓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了,下一步又该当如何?”傅佥略带忧色地道。

    原本以八万之众攻打三千驻守的陈仓,几乎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可魏军的突然增兵,让陈仓之战充满了变数,傅佥不禁也忧心冲冲。

    刘胤却是不动声色,向那斥侯问道:“你方才所说,领军之将是魏军征西参军苏愉?”

    “不错,正是苏愉。”斥侯禀道。

    “苏愉?一个参军竟然可以领军出战,司马望难道已经是无将可派了吗?”刘胤嘀咕了一句,参军是主将的幕僚人员,很少会带兵出战,当年的马谡就是因为以参军的身份带兵去守街亭,结果是一败涂地,在人们的印象之中,参军大多是幕后人员,参与些策略谋划还行,真正地带兵打仗,便有纸上谈兵之嫌,苏愉以征西参军的身份增援陈仓,便让刘胤有些奇怪。

    牵弘倒是是对苏愉有些了解,当下道:“大将军切莫轻视这个苏愉,此人深谙文韬武略,忠笃而有智意,倒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深受司马望的器重,此次出兵增援陈仓,想必也是此人的谋略。”

    刘胤微微地点了点头,魏国方面人才济济,这个倒是不争的事实,相比于蜀国的人才匮乏,魏国的人才实在是太多了。

    张乐满不在乎地道:“那个苏愉有什么了不起的,依我看,魏国守陈仓的不过也就一万人马,莫不成我们八万多的大军还惧怕了他一万不成,某愿为先锋,不克陈仓誓不罢休。”

    傅佥皱皱眉道:“陈仓之险要世人皆知,虽然兵法有云倍则攻之,十则围之,我军八倍于敌,按理说占据绝对优势,但陈仓却不可以常理而度之,就算拥有十倍之兵,想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拿下陈仓亦非易事。一旦攻击开始,我军很可能就会陷入腹背受敌之境,形势必然不利。”

    张乐有些气馁地道:“难不成我们还要退兵回陇西?”

    如今蜀军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此刻退兵的话,对于军心士气而言都是一个沉重地打击,如果丧失此次的机会的话,再想进攻关中,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了。

    众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集中了刘胤的身上,是退是进,全凭刘胤来做主了。(未完待续。)

第397章 围城打援

    退兵回陇西?这个念头刘胤压根儿就没有动过,爬雪山过草地那样的困难都经历过了,眼前的这么一点小小的意外,又岂能动摇刘胤的决心?

    魏军向陈仓增兵,虽然有些意外,但却在常理之中,陈仓是关中防御的第一道屏障,是整个防御体系之中不可缺失的一环,魏军加大陈仓的防守力度,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固然如此一来,蜀军攻打陈仓的难度增加了不少,但刘胤却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考虑。

    既然司马望对陈仓如此看重,那就证明他绝不会容许陈仓有任何的闪失,如果陈仓被围,司马望一定会倾尽全力来救援的。短时间内拿不下陈仓,固然蜀军会遭受腹背受敌的困境,但换过来思考一样,无疑对蜀军而言就是一个最大的契机。

    以前蜀魏力量对比之中,魏军在野战方面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尤其是是在大兵团平原作战,魏军的劲骑无人可挡,所向披靡,蜀军只能依靠山地和城池进行作战。

    但街亭之战后,魏军的这个优势荡然无存,蜀军的骑兵占据着明显的上风,在平原作战方面开始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反而是魏军,只能依靠坚城厚寨进行防守作战,这种形势的转变,让许多人都深感意外,但所有的人都明白,魏国劲骑称霸平川的历史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

    如果陈仓被围,司马望必定会派遣大军前来救援,而不擅长平原作战的魏军离开了城郭和坚寨的掩护。无疑给刘胤提供了一个围城打援的机会。

    在刘胤的计划中。用声东击西之计将魏军的主力调往北线。这样一来,陈仓一带防守空虚,为以最快速度拿下陈仓奠定基础,首先东进关中的第一步胜利。

    但现在的情况却不得不让刘胤对原先的计划做出修订,即放弃抢攻陈仓,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围城打援上。

    为将者,需审时度势,临机权变。才可以堪称为名将。孙子兵法中虽然有“攻敌之必救”这类的说法,但其围城打援的重点,还是在围城,所谓的打援,充其量也就是阻援,即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