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对于这次的关中防御战,司马望还是成竹在胸的。(未完待续。)

第394章 应对

    ps:正版读者请稍后修改完成再看,请理解配合一下,谢谢。

    所有人一听都愣住了,刘胤所言也太过疯狂了,疯狂的有些不可理喻。

    “大哥,你没发烧吧?怎么满嘴昏话?这阎宇九成是叛国了,你现在去他营中,不是去送死吗?”张乐第一个跳出来质问道。

    傅佥也道:“文宣,这万万不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现在的右军军营,无异于是龙潭虎穴,十死无生,这个险是万万冒不得的。”

    众将几乎是众口一辞地劝阻和反对,没有一个赞成刘胤的计划。

    刘胤倒是一脸的从容,平静地道:“那么诸位可有更好的办法破敌吗?”

    众人为之语塞,现在蜀军的状况大家心里都很清楚,经过了一日的苦战,所有的将士莫不是又累又乏,疲惫之极,许多士卒就连拿起武器的气力都没有了,以如此一支疲惫之师去和阎宇以逸待劳的的军队交锋,没有人认为有半点机会。

    张乐嚷嚷道:“那就和他们拼了罢,大不了同归于尽!”

    刘胤沉声道:“对面的军队,都是益州的子弟兵,而且我相信,他们其中绝大部分人是被阎宇所蒙蔽了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阎宇已经叛国,只不过是单纯的服从阎宇的命令而已。如果我们主动地发起攻击,正好落阎宇的口实,右军官兵必定是拼死力战,益州人自己打内战,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恐怕让吴人更为高兴。虽然此时进入右军营风险极大,阎宇反目的话,九死一生。但再大的风险与全军的安全比起来,也是值得一试的。当年关侯单刀赴,豪气干云,让东吴那帮宵小望而生畏。现在阎宇一心算计着如何开战,但他万万也不会想到我会‘自投罗网’,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只能能试着劝说右军将士回归季汉,单单一个阎宇又有何惧怕?”

    刘胤的计划就是带上一百名武艺高强的私兵护卫,给阎宇一个措手不及,阎宇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孤胆去闯虎穴,只要他稍微迟疑一下,刘胤的机会或许就来临了。阎宇的兵全部来自于蜀地,他们的父母亲人都在蜀中,除了一少部分死心塌地追随阎宇的亲信之外。大部分肯定不知道阎宇已经叛乱国的事实,他们之所以听命于阎宇,那是上下级的关系而已,估计阎宇也使用了一定的蒙蔽手段,让右军的士兵不明觉厉。

    如果在右军营中能够揭露阎宇的真面目,相信大多数的士兵还是不愿意站到叛国的阵营当中去的。历史上钟会为何会失败,就是因为他所带领的士兵全部都是来自关洛中原的士兵,他们的家人至亲都在中原。跟着钟会叛乱,就等于是把他们的家人送上了断头台。

    现在蜀中的局势并没有到无法收拾的地步。人心还是向汉的,只要适时揭露阎宇的嘴脸,清醒过来的蜀军必定会脱离他的指挥,策反整个右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至于安全,刘胤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一百名护卫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如果让他们真要去以一挡百,那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这点,刘胤自有安排,只要能进入右营。接近阎宇,刘胤就有办法来搞定他。

    当然风险也是有的,如果阎宇不惜拼着同归于尽的想法,刘胤也是很危险,但象阎宇这等卖主求荣的小人,刘胤怎么看他也不可能是视死如归的主。

    刘胤力排众议,定下了带百人护卫前往右军军营的计划。

    阿坚冷面如削,任何人都从来没看到过他脸上的笑意,不过刘胤的命令他从来都是毫不打折的执行,就算是刘胤让他去死,阿坚都可以毫不犹豫地自己去抹脖子。

    这就是忠诚到极点的私家部曲,这就是所谓的死士,主人的命令永远是大于一切的。

    “但愿阎宇手下的死士,不会超过预估吧。”出发之时,刘胤暗暗地道。

    ┄┄┄┄┄┄┄┄┄┄┄┄┄┄┄┄┄┄┄┄┄┄┄┄┄┄┄┄┄┄┄┄┄┄

    阎宇满脸标志性的谄笑此刻全然无踪,现在没有献谄的目标,阎宇自然用不着给谁好脸色,他阴沉着脸,阴鹜的目光之中满是冷酷之色,似乎换了一个人一般,就连他贴身的亲兵都不敢到近前。

    在众人的印象之中,阎宇是那种比较亲善的形象,干练豁达,处事勤勉,无论是在庲降都督任上还是永安都督任上,众人对阎宇还是众口一辞的赞誉之声,虽然有一些人认为阎宇的能力和功绩还是不比上前任庲降都督马忠,但毫无疑问,阎宇在蜀中之将中,还是有着极高的声望。

    阎宇名声的败坏,大概就是和黄皓结交之后的事,黄皓擅权弄国,祸乱朝政,朝中只要稍微有点气节的文武之臣,就都和黄皓划清了界限,比如罗宪、陈寿、宗预等人,他们都难免受到黄皓的打击报复。这个时候,阎宇主动地巴结黄皓,在众人的眼里,阎宇便成为了趋炎附势阿臾奉承的势利小人,声望直坠。

    不过阎宇倒是一点也不在乎,自幼阎宇就是一个权欲极重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阎宇可谓是煞费苦心,用尽心机。阎宇出生于荆州南郡,但却不是荆襄派系的,阎宇的父亲终其一生只是一个小吏,没有爹可拼,就注定阎宇和诸葛瞻这样的官二代仕途之路完全没有可比性,阎宇能熬到右将军的位置,的确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整个蜀汉的军政大权,都把持在姜维的手中,阎宇不是姜维的嫡系,想在军前有所建树,几乎没有什么机会。所以黄皓专权以来,阎宇便果断地依附于黄皓,密谋商议架空姜维,让阎宇代行大将军之权。

    但北线战事激烈,后主也就没有同意黄皓的提议,还是一如既往地重用姜维。这让阎宇很失望,(未完待续。)

第395章 协防陈仓

    苏愉道:“大都督难道忘了韩信旧事?”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司马望似有所悟地道:“休预所虑也不无道理,陈仓乃关陇道上的要隘,万万不容有失。先前本督已派王浑率兵三千镇守陈仓,就是为了防范蜀人的偷袭。”

    “以三千人来守御陈仓,似乎薄弱了一些?”

    司马望沉吟了一下,的确,当初派王浑率兵三千镇守陈仓的时候,正是司马望初至关中的时候,他手头并没有多少的兵力,能挤出三千人马来,也确实是不错了,后来魏军十万大军云集关中,司马望将主要的精力地投入到了进攻之中,而陈仓那边一直也没有发生战事,所以司马望也就没有向陈仓增兵。

    街亭之战失败之后,魏军由攻转守,陈仓做为防御要隘,位置便陡然地上升了,而陈仓只有三千守军,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讲,这个力量显得很是单薄,所以当苏愉提及此事之时,司马望也深以为然,便道:“好吧,休预你便率七千精兵前往陈仓,相助王浑守城。陈仓城至关重要,万万不容有失,你与王浑当精诚合作,同心协力,共守陈仓。”

    苏愉大喜,他身为参征西军事,本为司马望的幕僚,一般是没有资格带兵的,此次司马望特地命他统帅七千人前往陈仓助战,对于苏愉而言,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如果在陈仓能有所建树的话,苏愉相信他此后再不用担任什么参军,而会真正地成为护军领军。他等待这个机会已经是很久了。

    “诺。卑职必当不辱使命。”苏愉躬身领命道。

    司马望点点头。道:“如果刘胤攻打陈仓。你们只需守住七日,本督自会派兵相援。”王浑领兵三千镇守陈仓,也确实让人感到担忧,现在增派苏愉带七千人前往助战,使陈仓的守卫兵力达到一万人,这坚城加精兵的组合,司马望对陈仓的防守极为有信心。

    更何况,只要听到陈仓遇袭的消息。司马望第一时间就会引兵救援,无论如何,也要确保陈仓的万无一失。

    分配停当之后,司马望令胡世为前部,起兵两万前往新平拒敌,自己则是亲率主力大军,前往池阳。

    不说司马望如何行动,却说苏愉点齐了七千精兵,于当天下午就离开了长安,沿着关陇大道。向陈仓驰去。

    在旁人看来,苏愉此举颇有些急风火燎。陈仓并没有发现蜀军的踪迹,苏愉如此行色匆匆,令人是深感莫名。

    但苏愉心中却有一股说不出的感觉,既有初次掌兵的兴奋,也有求胜的渴望,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始终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也许是自己想错了吧,他暗暗地苦笑了一声。整支军队行进的速度极快,但苏愉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松懈,每日宿营之时,他必定亲自参与,与魏军将士同甘共苦,严密布防,绝产给蜀军任何的可乘之机。

    苏愉的举动,也赢得了全军上下将士的一致爱戴,苏愉温文尔雅,为人随和,很容易和普通的士卒打成一片。

    苏愉率军倍道而行,不到三日,便已经是直抵陈仓城下。

    远远地望去,陈仓城四门紧闭,城上城下防守严密,这样的状态苏愉很是欣慰,看来司马望并没有用错人,这个王浑的确是一个可用之人。

    苏愉立刻派人上前去喊话,令其报之王浑。

    不用通传,王浑已经知道了城东有人来临之事,不过他并没有急于打开城门,虽然苏愉打的旗号魏军的旗号,可现在是非常时刻,王浑也不得不小心谨慎从事,天知道这些来援的魏军是不是蜀军假冒的。

    所谓兵不厌诈,任何的一个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导致极其危险的后果。王浑在接到守城士卒的禀报之后,亲自登上城头,他对守城士兵的拒不开城很是满意,王浑就曾下令,就算是亲爹亲娘来了,都要通过身份验证,否则一律不准入关。

    七千人马虽然不是太多,但从陈仓的城头上望去,也是黑压压一片,王浑根本就辨不真假来,何况长安方面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