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一切只能等文宣你回来再做定夺。”

    街亭的战况惨烈,也早在刘胤的意料之中,街亭是横亘在司马望西进路上的绊脚石,司马望不拼命才怪。当初之所以选择傅佥做街亭的守将,就是因为傅佥有着坚毅的性格和誓死如归的血战精神,蜀军诸将中,也只有傅佥才能担得起这份重责。

    傅佥也果然是不负刘胤所望,死守街亭不失。

    是时候吹响反击的号角了!(未完待续。)

第379章 街亭之战(八)

    回到天水之后刘胤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集结军队,现在刘胤手中的兵力已经和当初初至陇西之时不可同日而语了,虎骑左营、虎骑右营一万骑兵,新编的羌兵营五千步骑,驻守天水的永安营和驻守列柳城的白帝营一万人,陇右诸郡郡兵可调动人马五千人,再加上姚弋康率领的三万羌骑,不包括傅佥所率的两万人马,单单是可以投入反击的兵力,就已经达到了六万人。

    傅佥以两万之众,死死地将魏军的十万大军拖在街亭,不得寸进,给刘胤创造了足够的时间,打好这场反击之战,刘胤还是信心满满的。

    刘胤在天水召诸将议事,很快地就将反击方案确定了下来。

    以虎骑左营、虎骑右营和永安营、羌兵营为中路,由刘胤亲自率领,黄崇为辅,从正面施援街亭;以陇右诸郡郡兵为左路,由北地王刘谌、陇西太守牵弘、天水太守王颀率领,会合列柳城的白帝营,出列柳城,迂回包抄魏军的右翼;以姚弋康的三万羌骑,兵出广魏,迂回包抄魏军的左翼。

    军令一下,各军立刻是行动起来,按计划各行其事。

    此次刘胤西征,邓艾并没有相随,而是留在了天水,此次进军街亭,刘胤自然不能少了这位第一智囊,大军开拨之日,特意将邓艾征召至军中。

    “此次街亭之战,先生有何高见?”刘胤首先向邓艾咨询道。

    邓艾掂须沉吟道:“司马望乃魏之宿将,深谙兵法,腹有韬略。不可等闲视之。现在有利的一面是魏军强攻街亭未能得手。军心疲惫。而魏军所倚仗者,莫过于骑兵,主公如能一战而破其骑军,便可一举奠定胜机。只是在下认为,主公仅以两万之众从正面驰援街亭,似乎稍显兵力薄弱。”

    提起司马望,没什么能比邓艾更了解他了,司马望做征西将军雍凉都督之时。邓艾就是安西将军,是司马望的直属部下,司马望在雍凉八年,无论政绩还是军事,其成绩都是可圈可点的。魏军的特长,邓艾也自然是相当地谙熟,魏军的骑兵一直以来就是魏军所最大的倚仗,攻打街亭,骑兵自然使不上劲,但此次刘胤救援街亭。势必逃不开与魏军骑兵的较量,也只有击破魏军骑兵。才能看到胜利的希望。

    现在刘胤仅以两万步骑准备正面与魏军对决,邓艾还是隐隐有些担忧,虽然说现在蜀军装备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战斗力要比先前提高了不少,但兵力上的劣势让邓艾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这是一场事关整个陇右大局的较量,任何一点的疏忽大意都可能会导致决战的失利。

    刘胤微微一笑,邓艾此次没有随同他出征西羌,自然没有见识到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装备后的威力,精于骑术的西羌骑兵在蜀军面前都变得不堪一击,何遑论魏国骑兵了,对于街亭的这场大战,刘胤倒是信心满满。如自己所料不差的话,司马望必定会自恃骑兵厉害而在街亭之西动用骑兵打阻击战,只要在第一战中彻底地摧垮魏军的骑兵,那街亭的胜利便唾手可得。

    这一点上,刘胤和邓艾倒是有着共识,无论何种情况,魏国骑兵都是横亘在他们面前一道非逾越不可的屏障,只有击破魏国骑兵,才能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从冀城向东,距离街亭就是三四百里的距离,如果蜀军全部是骑兵的话,最多一天就可以赶到街亭,不过现在步骑混杂,虎骑营为了照顾永安营和羌兵营的行进速度,不得不压低速度。

    虽然说街亭的战况紧张,但刘胤丝毫不敢有半点的麻痹大意,他深知司马望善于用兵,如此长途奔袭正是魏兵偷袭的最佳良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刘胤下令诸军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虽然白天行军赶路辛苦,但夜间的防备一点也不容许松懈,每晚扎营立寨,必树强营立坚寨,广派游骑巡哨,谨防魏兵的夜间偷袭。

    饶是如此,蜀军的先锋部队,还是在第四日的时候抵达了滴水崖。滴水崖距离街亭只有三十余里的路程了,登上滴水崖的山顶,整个陇山清晰可见,就连街亭的那座土山也隐约可以瞧得到。

    从滴水崖到街亭,几乎是一马平川的平地,三十里的路途之上,没有任何的起伏,完全是一派广袤无垠的景象。

    “这可是一块骑兵作战再也理想不过的地方了。”刘胤登高远眺,不禁大为感叹道。随后他立刻下令将斥侯哨骑的侦察范围扩大到十里之外,密切注意魏军的动向。

    现在司马望围攻街亭不能得手,虽然他不可能绕过街亭而攻打陇右,但他在街亭内外却是畅通无阻的,陇右蜀军来援,这将会使司马望陷入腹背受敌的地境,让蜀军轻易地汇合在一处,这绝不是司马望所希望看到的,他一定会想办法将守卫街亭土山的傅佥部与从天水赶来的援军隔绝开来,不让他们汇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司马望必须要将魏军的整体防御阵线前移,就是令一部分的魏军前出街亭,在街亭之西构筑一道防线,也就是兵家所最常采用的“围点打援”战法,即以一部分的兵力围困据点内的敌人,另一部分的兵力担任打援任务,内外皆顾,双管齐下。

    所以刘胤到达滴水崖之后,并没有再急于进军,而是广派斥侯哨骑来侦测魏军的动向,以备应对之策。

    如果司马望将防线前移,那么滴水崖就是双方决战的场所,如果司马望仍以重兵围攻街亭土山,刘胤必定会直捣街亭。

    果然不出刘胤的所料,斥侯兵回报,在前方十里之外,发现了大批的魏军骑兵,正向滴水崖扑了过来,千骑万乘,来势汹汹。

    刘胤目光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寒芒,冷沉从容地下达了战斗的命令。(未完待续。)

第380章 街亭之战(九)

    围点打援的计划其实早就在司马望的脑海之中成形了,从第一次围攻土山开始,整整的十天过去了,魏军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但始终也未能拿得下街亭土山,这让一直踌躇满志的司马望也有些灰心失望。

    尽管他也很清楚,攻坚战很难打,尤其是和最擅长山战作战的蜀军交战,想要拿下土山,的确是很困难。对于蜀将傅佥,做为曾经的对手,司马望也很是了解,当年在长城之战时,傅佥的坚韧和英勇就曾给司马望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这绝对是一个难缠的对手。这是司马望给傅佥的评语。也许初至街亭,司马望还曾讥笑刘胤的不智,傅佥的无谋,但事实无疑给司马望脸上扇有一记重重的耳光,现在看来,解决了饮水问题的蜀军无疑是选择了一个最正确的防守策略,傅佥非但没有成为第二个马谡,反而成为了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

    司马望相信,如果蜀军仅仅是当道立寨紧守街亭废城的话,以魏军的兵力优势,不敢说轻而易举,但最起码用十天的时间攻克街亭丝毫没有压力,因为从正面进攻,魏军骑兵的突击优势便可以显现出来,蜀军就算是再顽强,在绝对力量的面前,也是只有被碾压的份。

    而现在蜀军屯兵土山之上,凭险据守,魏军的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这让司马望有一种浑身是劲就是使不上的感觉。

    时间拖得越久,形势就越多魏军不利,不光是山上的守军越打越顽强,进攻的魏军越战越气馁,更重要的是,司马望不相信刘胤会置街亭之围不理不顾。他一定会派出援兵前来救援的。

    而据刺探消息的细作前来禀报,西羌战事已经结束了,曾被司马望寄以厚望的金城太守杨欣最终被人开膛破腹,死状奇惨,而刘胤以雷厉风行的速度平定了西羌的叛乱,目前正向天水回兵。

    曾经的计划显得是那么的完美无缺。司马望从东线进军,杨欣煸动羌人叛乱,滋扰陇右后方,无论任何雄才伟略的名将在遭遇两面夹攻的困境之时也难得万全之策,司马望相信,解决掉陇右问题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但让司马望始料未及的是,自己全力进攻的街亭没有拿下,而刘胤却只有了短短不过半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将羌人的叛乱给平定了。自己在陇右布下的这枚棋子最终也覆灭了。

    在功败垂成的同时,司马望也不禁产生了一丝的危机感。

    在西征之前,那怕是刚刚抵达街亭之时,司马望还没有丝毫正视过刘胤这个对手,在他看来,十万大军横扫之下,刘胤也罢,傅佥也罢。很快就会灰飞烟灭,就算没有羌人的滋扰。他兵取陇西也是易如反掌。

    但在街亭受阻之后,司马望终于是收起了骄狂的姿态,重新审视着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对手。

    刘胤既然已经回兵天水,相信用不了几天,就会赶来街亭救援,就算魏军在兵力上占据着优势。但腹背受敌总是一件难受的事,司马望肯定会竭力地避免这样的事发生。

    参军苏愉谏道:“既然蜀人定会派兵来救街亭,大都督何不攻其所必救,置骑兵于街亭之西,阻击来援之敌。若破援兵,傅佥必然胆寒,土山必可不攻而破。”

    司马望大喜,深以为然,立刻派遣唐彬率两万劲骑西出街亭,在陇山之西的平原一带布防,伺机与来援街亭的蜀军决战。

    司马望的要求简单明了,就是要求唐彬不惜一切代价挡住从天水赶来的蜀军援兵,并伺机歼敌。司马望对自己的骑兵还是有着足够的自信,在三国之中,吴国强于水军,蜀军精于步卒,而魏国的王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