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要踏足雍凉大地。

    刘谌不禁是感慨万千,道:“文宣,你成功了,你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奇迹,如此壮举,必将会永载史册,流传千古!”

    刘胤的目光却是凝重的,他的脸上看不到任何喜悦的神色,成功的背后,却是近五千的子弟兵葬身于此,他们长眠在雪山草地之中,去北伐大军铺出了一条前进之路。

    “还有酒吗?”刘胤回头问身后的张乐。

    张乐嗜酒如命,此次出征,别人皮囊里灌得是水,他灌的却是酒,听得刘胤问他,连忙解下皮囊递了过去,道:“不多了,还剩一点。”

    刘胤默默地接过来,倒满一碗,冲着草地方向,沉声地道:“永远留在雪山草地之中的蜀中儿郎们,没有带你们走出这里,我刘胤愧对你们啊!这碗酒,敬你们,你们的功绩,大汉不会遗忘,愿你们的在天之灵,安息吧!”

    刘胤将碗中的酒缓缓地倾倒在地上,所有蜀军将士此刻都神色凝重地望向草地,向死难的袍泽兄弟默哀悼念。

    刘胤将碗摔于地上,八瓣而裂,他毅然地转过头去,北面,同样是一片苍茫的大地,一只雄鹰,正展翅翱翔于陇右的天空之上。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未完待续。。)

第311章 临洮

    从东汉到曹魏年间,雍州和凉州的行政区划反复地变更过,比如陇西郡的人,很难说清楚他到底是雍州人还是凉州人,所以陇右地区一直被称之为雍凉之地。

    西汉元封五年,分天下为十三州,各置一刺史,史称十三部刺史,凉州即为十三州之一,东起陈仓,西至阳关,下辖陇西、天水等十个郡。东汉兴平元年,分武威、张掖、敦煌、酒泉、西海五个郡始置雍州。到了建安十八年的时候,曹操打败马超、韩遂,平定西凉,遂废凉州,将凉州故地及关中三辅并入雍州,雍州的版图达到了全盛时期。

    到了曹丕称帝之后,又重置凉州,分雍州黄河以西的地区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西平、西郡等八个郡出来归属凉州,治所姑臧,又复为雍凉并立。

    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先有凉州,后来分置雍州,雍州坐大,吞并了凉州,又因雍州太大,重置凉州。雍凉二州所治郡国不断地变迁,就连许多当地人也搞不清爷爷那辈是凉州人还是父亲这辈是雍州人,后来干脆都以雍凉人自居。所以雍凉之地并不是雍州和凉州两个地方的合称,而是整个潼关以西阳关以东地区的混称,雍凉虽分为二州,但在人们的地理观念中还是指一个地方。

    临洮只不过是陇西郡下辖的一个小县城,南倚岷山,北靠洮水,户不盈千,但其因为地理位置的险要。却成为了魏国防御蜀国的第一道防线重镇。姜维主政之后。屡次对陇右用兵。而临洮正是紧扼陇右道口,成为了魏蜀交锋的战略要地。

    不过时过境迁,自从魏国大军入蜀之后,临洮烽烟渐息,又恢复了以往山城宁静的模样。不光是临洮,就是在陇西郡,甚至整个的雍凉地区,魏军的防御体系已经是变得相当地薄弱了。

    在魏蜀两国相峙的时期。魏国至少在雍凉地区布署着十余万的常驻军队,用以防备蜀国的进攻,象陇西这样的重要据点,更是集结了重兵,时刻提防着。

    但景元四年魏军大举伐蜀以来,征西将军邓艾和雍州刺史诸葛绪各率三万兵马入蜀,整个雍凉地区的兵力被抽调一空,从长安到陇西,漫长的千里之地上,魏军的守备兵力仅仅只有两万余人。而且最主要的防御力量也面向西面和北面,用以防御羌、胡。对于来自南面的威胁,魏人本能地忽视掉了。

    原来的防御重镇临洮,现在已基本上是一座空城,新任的临洮县令徐钧对此是相当的头疼。由于防备兵力的薄弱,那些原本住在深山之中以劫掠为生的羌、胡这两年来屡屡侵入临洮,烧杀掳掠,为害乡里,虽然只是些游兵散勇,但对于徐钧而言,手中无多少兵马去抵御,想要平息匪患,几乎是无能为力。

    不过临洮城城防坚固,那些作乱的羌胡也只是滋扰乡里,还没有胆量来攻打临洮城。徐钧也只能是下令紧闭城门,严防死守,防备羌胡偷袭县城。清除不了匪患,但徐钧倒也自信守得了临洮城,官匪各行其事,倒也是相安无事。

    时进十月,天寒地冻,按往年的惯例,那些作乱的羌胡必定会抢在大雪封山之前,回到老巢,等到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再次地兴兵来犯。

    雍凉的冬天总是来得要比中原早!出生于洛阳一带的徐钧对此呵呵一笑,他刚刚换上了一件暖和的貉皮袍子,现在屋子里炉火正旺,徐钧感受不到一丝的寒意,不过他情愿天气可以再冷些,最好是冰冻三尺,这样那些讨厌的外胡就不用来滋扰了。

    “启禀县尊,城门突然出现一支军队,正要求入城。”差役跑进来禀报道。

    “军队?”徐钧愣了一下,此时此地会出现军队的身影,可谓是让人匪意所思,“哪里的军队?何人领军?来者有多少人马?”

    徐钧的一连三问让那差役有些不知所措,不过他还是很快地道:“城下正是我们大魏的军队,似乎是刚从蜀地返回的,大约五六百人的样子,领军之将未知。”

    “噢?他们可否持有军令?”

    “没有。”差役如实地道。

    徐钧眼中掠过一道寒芒,他若有所悟地点点头,看来这点人数的魏军队伍应该是逃兵无疑,现在蜀地激战正酣,还没有听说那支军队先行撤了军,先前也只是听说有个别的士兵逃回了家乡,但从来还没有如此大规模的集体逃亡事件。

    虽然徐钧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并没有处置逃兵的权力,但如果纵容逃兵入城的话,他不免也会受到牵连。不过徐钧还是决定到城上去看看,再怎么说,这些魏兵也是雍凉本地人氏,徐钧也不忍视其受罚,如果能将他们劝退,亦是件功德之事。

    赶到了南门的城楼之上,徐钧果然看到了一大群身着魏军制服的士兵,没有旗号,没有秩序,只是乱哄哄地在叫门。

    看来和徐钧猜疑的别无二样,这一群魏兵想必是从蜀地前线上逃亡回来的,按魏律,一旦捉住逃兵,那就是斩立决,但前方战争的残酷也不得不让这些士兵来赌上一把。

    徐钧倒是挺同情这些魏兵的境遇,但他不是执法者,左右不了这些士兵的生死,他从城墙上探出半个脑袋,正想着如何劝说这些魏兵重返前线,他的目光正巧地落在了为首一人的身上,不禁是大吃了一惊。

    “少将军,怎么会是你?”徐钧以前做过征西将军邓艾的掾属,自然就一眼认出了城下的将领是邓忠,不由自主地失声问道。

    邓忠倒是一脸茫然,以前徐钧也只是一名低级的官佐,虽然在帐前行走,但邓忠真的一点也不认识他。“你是?”

    徐钧立刻是敛容恭敬地道:“卑职原是征西将军麾下掾属,蒙邓都督提携,方才有幸做到临洮县令。传闻少将军与邓都督败于阴平古道,生死未卜,想不到今日卑职还有机会见到少将军,真乃大幸之事,却不知邓都督可曾安好?”(未完待续。。)

第312章 物是人非

    “一言难尽呐!”邓忠长叹一声,道:“徐县令,我们走了几百里的山路,饥寒交迫,可否能先行入城,至于其他的,容某慢慢再说。”

    “好好好!”徐钧连声应道,邓艾与他有知遇之恩,提携之德,他也顾不得邓忠是否是逃兵,会不会牵连于他,立刻下令打开城门,放邓忠他们入城。

    城门吱吱呀呀地打开了,城外邓忠与赵卓相视笑,暗暗地点了点头。

    越过岷山之后,蜀军急待拿下临洮,以获得粮草和给养,虽然临洮只驻守有少数的军队,蜀军三万大军一路碾压过去,拿下临洮丝毫没有困难,但攻城的动静太大的话,必然会惊动远在陇西的魏军,对下一步攻略陇右制造困难。所以刘胤决定采用奇袭的手段,诈取临洮。

    想诈取临洮,牙门将军邓忠就是不二人选,刘胤令赵卓和邓忠率五百人,全部换上了魏军的服装,乔装成从前线败逃回来的魏军,沿着大道,直奔临洮城而去。

    同时刘胤另遣阿坚率三百私兵,从小路绕过临洮,掐断从临洮通往陇西郡治襄武的道路,不使临洮有一人逃回陇西。

    邓忠和赵卓也没有想到此次行动竟敢会如此顺利,守临洮的徐钧竟然是邓艾以前的帐下掾吏,别说是刀兵了,就连唇舌都没有多费,对方就已经是打开了城门。邓忠赵卓相视一笑,带兵径直入城。

    “少将军,不知邓都督现在何处?”徐钧还是比较关心邓艾的事,邓忠一入城,便又复询问道。

    邓忠呵呵一笑,道:“家父一切安好,稍后也会赶来临洮。我们一路行来。粮草不济,还烦请徐县令借些粮食,以解断炊之急。”

    徐钧爽朗地一笑,道:“少将军太客气,些许粮草,何须言借?”当即吩咐手下差役到府库之中取些粮食给邓忠。

    县库就在县署的隔壁。不一会儿工夫,差役便带人扛了一些米袋送到了县署。

    “少将军,这五十斛米你权且拿着,权做军资。”徐钧指着送来的粮食道。

    邓忠摇头道:“不够。”

    徐钧不禁是一怔,邓忠手下四五百人,每人分一斗米的话,至少也能吃上几天的,邓忠出口就说不够,难不成这些人都是恶鬼投胎。一顿就能吃掉一斗米?

    看着徐钧疑惑的神色,邓忠嘿嘿地一笑,补充道:“总共三万人,徐县令真的认为这点粮食够吃吗?”

    “啊!”徐钧惊得是目瞪口呆。

    ┄┄┄┄┄┄┄┄┄┄┄┄┄┄┄┄┄┄┄┄┄┄┄┄┄┄┄┄┄┄┄┄┄┄┄┄

    拿下了临洮,总算是暂时解决了蜀军的燃眉之急。

    但也仅仅是暂时的,毕竟临洮只是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