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也不过四五十步,连一箭之地都尚且不及,如果能逃出五十步开外,就可以确保安全了。

    显然刘胤已识破了他的图谋,率先出手,杀掉了他的两名护卫并阻止了其他的几名护卫随行,阎宇虽然憋屈,但在对方的死亡威胁之下,却也不得不就范。方才这名出剑的刘胤侍卫剑术奇高,阎宇自恃都不一定敌得过对方,更何况对方还有可以覆盖五十步范围之内的杀伤利器,那怕阎宇跑得再快,也绝计不可能几息之内就跑出五十步远,阎宇只能是忍气吞声地打消了逃跑的念头。

    刘胤和阎宇相继走出了中军帐,与阎宇的一张苦瓜脸不同,刘胤是春风满面,笑意盈盈。

    他们二人一亮相,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焦点,大帐外剑拨弩张的气氛反而松懈了下来,不过右军的官兵对刘胤的侍卫还是怀有很深的敌意,如果不是惧于那竹筒手雷的惊人威力,此刻早上前将他们围杀了。

    刘胤一出来之后,便大声地训斥自己的护卫:“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们还不退下!”

    众护卫立刻让出一条路来,让刘胤通过,刘胤站到了一片高处,对着蜂拥而至的右军将士高声道:“右军的袍泽兄弟们,我是安西将军刘胤,方才我所统领的部下与贵军发生了一些误会,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伤亡,在此我深表歉意。同为汉军袍泽,也希望大家可以摒弃恩仇,一致对外!”

    刘胤的话立刻引起底下众军士的窃窃私语,有人知道刘胤,也有人不知道,有人还问询安西将军是何人,有人为之解释道,安西将军就是左军统领。

    一名年长一些的一个兵丁头目很是大胆,高声询问道:“将军既是左军统率,到我们右军来所为何事?”

    “就是,就是……”许多士兵也随声附和,方才刘胤的护卫队确实也是跋扈的很,拿着闻所未闻的武器,炸死炸伤这么多的右军士兵,今天要是刘胤拿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来,众人是不依不饶。

    “大胆,刘将军身份尊贵,又岂是尔等可以质询的?还不快快退下!”阎宇可不想刘胤与这些士兵有过多的接触,在身后立刻出言训斥。

    刘胤却含笑道摆摆手道:“无妨无妨,凡事自有公允,在下又岂能仗势欺人。众位弟兄,恐怕还不知晓诸葛都护的死讯吧?”

    或许还有些士兵不知道刘胤的底细,但诸葛瞻的大名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毕竟诸葛瞻不光是当朝首辅,更是此次出征的最高统帅,刘胤方才口中称诸葛瞻已然身亡,众人皆是大惊失色。

    还是那名胆子较大的头目站出来问道:“诸葛大人是如何去世的?”(未完待续。。)

第217章 众叛亲离

    ps:  正版读者请十分钟后再看,谢谢配合

    天光微亮的时候,刘胤刚从箕谷口返回道观,尚未来得及喘口气,下面的人便进来禀报,称汉中都督胡济有请。

    刘胤心念一动,莫不是沓中的姜维有回信了?当下也顾不得吃饭,立刻是打马进城,直奔汉中都督府。

    胡夏早已奉命在都督府的门口迎候刘胤,看到刘胤过来,立刻是上前亲自给刘胤拉住缰绳,满脸堆笑道:“右丞大人,我家都督早在大堂相候了。”

    这个胡夏的嘴脸,刘胤早就见识过了,前倨后恭,典型的小人作派,不过刘胤可没心思理会于他,径直到中堂来见胡济。

    胡济此时在中堂上独自一个人背着手踱步,神色凝重,看不出是悲是喜,看到刘胤进来,拱手作揖,道:“刘右丞来了,还请上座。”

    刘胤道:“胡都督急召,可是大将军那边有回复了?”

    胡济点点头,面色凝重,将案上的书信拿了起来,递给了刘胤。

    刘胤注意到了胡济的神色,隐隐然就觉得这份回复不太寻常,接过来一看,刘胤不禁是眉头紧皱。在书信中姜维只是口头上训斥了一下,对汉中都督府遗失布防图并没有太过在意,也没有给胡济任何实质性的处罚,对胡济提出的是否调整汉中布防的问题,姜维答复的很直接,一切按原计划执行。姜维指出,汉中防御体系已然成型,就算魏军掌握了汉中的布防情况。以汉中的防御实力。也完全可以应付。切不可因防务图的丢失而自乱阵脚。同时姜维命令胡济,务必于三日之内迁出南郑,将汉中都督府迁往汉寿。

    刘胤愕然了,原本刘胤对姜维还是抱有一丝的幻想,认为姜维会极为重视此次汉中布防图失窃之事,最起码会对整个汉中的防御体系进行微调。

    但姜维的回复,彻彻底底地击碎了刘胤的幻想,姜维在明知魏军极有可能掌握整个汉中布防体系的情况下。依然固持己见,拒绝对汉中防御体系做丝毫的修正,并勒令胡济尽快迁离南郑,完成防御计划的最后部署。

    姜维对自己敛兵聚谷的计划真的就有这么大的信心?

    对这段历史熟知的刘胤感到一阵悲凉和无助,改变历史真的不是一件轻易的事,自己只是一只小小的蝴蝶,纵然费力地扇动翅膀,也未必能掀起多大风浪来扭转乾坤。危机就在眼前,刘胤却不知道如何来拯救它,或许蜀汉真的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吗?

    “刘右丞。很遗憾,这是大将军的决定。也是最终的决定。”胡济很是无奈地道。

    平心而论,胡济对刘胤提出的调整汉中防御布署的建议是比较赞同的,在敌人已经全盘掌握汉中布防体系的情况下,坚持固有防御体系无疑是一种很冒险的行为,但胡济身为汉中都督,只有执行权而没有决策权,姜维没有追究他丢失汉中布防图的已经是很庆幸的事了。

    从这一点来讲,对于姜维的宽容,胡济还是心存感激的,这已经不是胡济第一次犯错了,延熙十九年的时候,姜维北伐中原,与胡济相约在上邽会合,但胡济却因故失约,导致姜维在段谷为邓艾所败,星散流失,死者甚众。此役也成为姜维北伐以来为数不多的惨败之一,回朝之后,姜维乃效武侯旧事,自贬为后将军,才算平息了朝野的非议。但胡济却没有因为此事受到牵连,也就是说姜维独自一人将负责揽了过去,胡济一直是心存感激。

    姜维的命令很明确,于公于私胡济都没有抗命不遵的理由,所以就算是他认为刘胤的建议很合理,也只能说一声抱歉了。

    刘胤苦笑一声,叹道:“汉中危矣!”

    胡济沉默片刻,道:“刘右丞,本督将奉大将军的命令,三日之内离开南郑,迁往汉寿,所以阻截和缉查魏国细作之事就只能拜托刘右丞了。”

    刘胤也是黯然地点点头,道:“胡都督请放心,此乃在下的份内之事,自当尽力而为。只是恕在下直言,汉中布防一日未改,汉中便有存亡之虞。”

    胡济叹了一声,道:“尽人事,听天命吧。”

    事已至此,刘胤也明白再无挽回的余地,留在都督府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于是拱手告辞。

    胡济却摆摆手,对刘胤道声稍候,令中军传令召堂下之人进来。

    不多时,一名全身披挂铠甲的将领上得堂来,黑紫脸膛,浓眉重目,冲着胡济弯腰行礼。

    胡济引见给刘胤道:“此乃游击校尉卢逊,本督此番撤离汉中,除了王舍守乐城、蒋斌守汉城,傅佥守阳安之外,尚有游军四支,每支千余人,由四位游击校尉统领,南郑一带便是由卢校尉来镇守,刘右丞缉查魏国细作之时,倘若人手不够,可征调卢校尉的人马来协助。”

    回头又对卢逊道:“卢校尉,本督令你全力协助刘右丞缉查捕奸,随时听候刘右丞的调遣,不得有误。”

    卢逊立刻躬身道:“末将谨遵都督之令。”

    刘胤听闻此人便是卢逊,不禁暗自打量了一番,在汉中诸将之中,卢逊虽然地位不高,但却是一员少有的悍将,历史上钟会进攻汉中之时,卢逊在南郑与之交战,差一点就斩了马失前蹄的钟会,差一点就改写了历史。

    “多谢胡都督。”刘胤拱手向胡济称谢。

    胡济却是十分落寞地摆摆手道:“都是为了兴复汉室,刘右丞又何须言谢?就此别过,异日相逢,胡某定当置酒设宴,再与刘右丞把酒言欢。”

    刘胤心底暗暗苦笑一声,鬼才晓得,他们还有没有再次相见的机会了,风雨欲来,大厦将倾,不光是汉中,整个蜀汉政权行将进入风雨飘摇之中,等待他们的,也许只有未知的命运。沿着秦岭的南坡而下,行十余里,地势陡然直降,便是嘉陵江的河谷。三国时的嘉陵江名为西汉水,。(未完待续。。)

第218章 阎宇授首

    ps:  正版读者请十分钟后再看,感谢支持!

    沿着秦岭的南坡而下,行十余里,地势陡然直降,便是嘉陵江的河谷。三国时的嘉陵江名为西汉水,自秦岭奔腾而下,冲刷出一处既窄又险的山谷。

    山谷的一侧,一条蜿蜒曲折的古道一直向着巍峨挺拔的大山深处蔓延着,这条古道就是著名的陈仓道。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同时诸葛亮北伐中原,也屡次走的是陈仓道。陈仓道是联结汉中和关中之间一条非常重要的通道。

    杜家坪就位于陈仓古道的南入口处,左面是波涛汹涌的西汉水,右面是连绵起伏的秦岭余脉,直接隶属于汉中都督府的卫所关卡就设立在这儿。

    由于接到了汉中都督胡济的命令,原本兵备松驰的杜家坪卫所突然之间变得戒备森严起来,当路的道口上竖起了两道高高的木栅,原先偶尔才露一下的面的卫所官兵此刻全副武装表情严肃地守在卡口上,枪尖闪着寒光,让那些过往的商旅不寒而栗。

    虽然魏蜀两国处于敌对状态,但两国间的贸易却从来没有因为战火的存在而停止,魏国需要蜀国的井盐、蜀锦、蜀姜,蜀国则需要魏国的药材、骡马、手工制品,一些小规模的商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