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子志和陈子泽走到陈子真身边,问道:“大哥?”
陈子真想笑一下,没成功。一泡尿突然失禁,骚气阵阵。瘫软在地上。他要死了。
…
十一月四日,陈高郎、陈子真一家子总计五十六口人被押送前往云南广南府。
贾环“送行”时,何元龙帮他安排好。与衙役用暗语协商相关事宜,何师爷精通。野猪林,是一个好地方!
十一月七日,贾环带着黛玉、晴雯、如意、紫鹃、袭人等人抵达苏州。于当天下午时分,在林家的祖坟山上,祭祀林如海、贾敏、裴姨娘。
运送裴姨娘前来苏州安葬的元伯等人等在苏州,此时与贾环、黛玉汇合。
林家的祖坟山位于苏州城外三里处。山峦起伏,松柏常青。正冬意凛然时,满山枯黄萧瑟,山路冻结宜行。
林如海的墓地在半山腰。合葬着林如海、贾敏。旁边一座小土坟便是裴姨娘的新墓。她才被安葬不久。
元伯、钱槐、胡小四等人摆上果盘、祭品。紫鹃细心给黛玉披上褐色的披风,退回到后面和几个丫鬟们站在一起。黛玉上前,跪在父母的坟前上香。香纸烟灰袅袅。鞭炮声环绕着坟墓响起。
在这祭祀、寄托哀思、思念的鞭炮声,贾环跪着给裴姨娘点了三炷香,轻声道:“姨娘,血仇,公道,我已经给你讨回来。愿你在天之灵安息。从此,再没有伤害。”
说完之后,贾环禁不住第二次泪水长流。第一次,是裴姨娘死在他的面前时。
寒风袭来,贾环心中情绪激荡的难以平息。直到此刻,压抑了数月的情绪才算是真正的释放出来。真正的让他感到心头的“重担”卸下,为之一空。
晴雯、如意、紫鹃、袭人、沫儿、雪雁、元伯、钱槐、胡小四等人站在两米开外。或是低声哭泣,或是面露哀容。以裴姨娘的丫鬟沫儿哭的最伤心。
逝者长已矣,生者自苟活。
…
祭祀的时间很长。除了干掉所有的凶手、幕后黑手,来告慰裴姨娘的在天之灵外,这还是贾环最后一次带黛玉来苏州祭拜林如海和贾敏。
已经是十一月上旬了。返回金陵后,贾环稍作休整,就将要带着黛玉返回京城。雍治十三年的春闱大比将在二月份进行。
再一次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带着黛玉来了。
贾环等黛玉祭拜完父母,给林如海上了香,祷告道:“林姑父,请你放心,我一定不会再让林妹妹身处在任何危险之中。只此一次。绝无下次。我会照顾好她。”
贾环磕头,起身。看着林如海夫妇的墓碑,久久不语。这是他许下的承诺。(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三章 林妹妹
寒风吹拂过坟前的香灰,烛火。
林黛玉穿着白底绣花的棉袄,披着褐色的披风。娇怯柔弱。站在贾环身后。美丽无瑕的小脸上悄然的再次滑落两行清泪。
看着父母的墓碑,姨娘的墓碑,再看着身前少年郎挺拔、稳重的身姿,心中的情绪再难以抑制,在胸臆间沉沉浮浮。纯真的明眸在泪光中流转。
一阵寒风吹过,贾环收起思绪,转过身,“妹妹,我们回去吧!”黛玉身娇体弱,固然在金陵调养的不错,但在寒风中呆久了并不好。
“环哥…”
黛玉仰着头,梨花带雨的看着贾环。贾环的个头已经蹿得有些高。
看着楚楚动人的少女,贾环上前半步,轻轻的拥抱着黛玉,手抚在她的背上,安慰道:“妹妹,日后我们再来看林姑父、姑母、姨娘。”黛玉对他的称唿是在九月底他自外金川码头处理完户部粮船的事宜后回到家中改的。
给这样一个如花似玉,明艳妩媚的少女喊一声“环哥”,清箫般悦耳动听的声音中充满了依恋、仰慕、信任,每次都会让他心中有些难言的悸动。
黛玉的美丽,随着她年纪的逐渐增长,已经如同“小荷才露尖尖角”般的流泻出来。
日后,这个日后真的只是安慰黛玉的。因为,这一次回京城,两三年内,他就要面临着贾府生死存亡的局面。若是失败,他和黛玉的命运可想而知。
黛玉依偎在贾环温暖的怀抱中,清声道:“嗯。”俏脸上带着不自知的微红与娇羞。
贾环拥抱着黛玉不是一回两回。裴姨娘死时,他就曾安慰过黛玉。黛玉在他怀中睡着。他并没有其他的心思。
然而,不远处站着的丫鬟、奴仆,低头的低头,看远方的看远方。谁都看出来姑娘脸上娇羞的情绪啊。此时无声胜有声。谁说话,谁就该打。
“妹妹,我们走吧。”贾环只是安抚下黛玉的情绪,并不会一直抱着她,放开黛玉时,明显感觉到她缓了一拍,还依偎在他怀中,再看她精致小脸上妩媚的绯红,美丽无端,贾环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仿佛被触动。有一股电流般的感觉在心底滑过。
他又不是懵懂的少年,能不明白黛玉此刻心中的想法?耳边禁不住想起离开金陵时,抱病前来给他送行的林千薇说的话。
…
那是十一月初四的下午,贾环自城外坐船返回家中,准备启程前往苏州。家中的事情都安排妥当。黛玉、晴雯、如意等人的行李早就收拾好。
贾环在前院里吩咐家中的下人事情。林千薇带着丫鬟晴儿自门外进来。
林千薇在贾环这里,自是畅通无阻。府里的下人都知道这位江南名花会是三爷的姨娘。
林千薇身姿高挑,穿着冬季的淡青色棉袄,粉白色的斗篷。林千薇取下斗篷,厚厚的棉衣亦不能遮掩她雅丽的风姿。一头青丝流泻在肩头。明丽的风情无端。
贾环惊讶的道:“薇薇,你不是还在病中,怎么来了?”走到窗户边,将窗户关好。此时,窗外已经是风雪交加。
林千薇笑了下,声音还有病中的嘶哑,“接到贾郎的信件,垂死病中惊坐起。想着又有几天见不着你,来给你送行。”
她八月中在杭州听到贾环遭到刺杀的消息,心急如焚的赶回金陵时,贾环已经离开金陵前往扬州。两人就此错过。直到贾环九月下旬回金陵,才得以见面。
她为此大病一场,调养至今。主要是焦虑伤身,忧思过度,外加一路兼程,旅途劳累,就此病倒。
贾环好笑的摇头,拿把椅子过来,让林千薇坐在炭盆边,“不会引用诗句就不要乱引用。你还是好好唱曲得了。”
眼前佳人的唱功,可谓当世一流。但是,诗词水平就不怎么入流。引用诗词时,经常会词不达意。
林千薇柔弱的笑一笑,握着贾环的手。多么的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啊。
两人并坐着说话时,外面一个小丫鬟进来传话,“林姑娘问三爷什么时候出发?”
“就走。”贾环打发走小丫鬟,起身看着比他还高的林千薇,道:“好好养病,等我回来。我带你去游湖。”
林千薇温婉的点头。心中想起一件事来,忽而一笑,俯身在贾环耳边道:“贾郎,你表妹喜欢你。”
…
苏州的祭拜,以黛玉羞涩的当鸵鸟而结束。反正,没有身份对等的女孩会打趣她。
在苏州停留了一日后,贾环带着众人坐船返回金陵。紫鹃倒是在夜间服侍黛玉时偷偷的取笑了她几句,惹得黛玉发了一回脾气。贾环听晴雯偷笑着说起时,第二天早上吃饭时安抚了黛玉几句,才算劝住,免了紫鹃的难受。
旅途的几日,除了一起吃饭见面的时间外,黛玉时常的会来找他。马上就要返回京城,金陵还有一堆事务,他在旅途中时常独处,思考、推敲计划。
黛玉的借口不外乎问问诗词,请教文章,索要武侠小说的稿件,谈论沿途见闻。只是,聊了一会儿,又依依不舍的告辞。欲盖弥彰。往往上午离开,下午又来,少女青涩又甜蜜的爱情啊。
贾环自是不会像初恋的毛头小伙子那样惹黛玉生气。只是每次看到黛玉倾慕的眼神,在不经意的交汇后,黛玉娇羞的扭开头,他则是在心悸之后,有着难言的情绪。
黛玉在十三岁时,呆霸王薛蟠在贾府里看她一眼,就已酥倒在那里。为她风流婉转的风情、美丽所震慑。此时,黛玉还差几个月就要满十二岁。
贾环又不是柳下惠,即便审美观不同,他更喜欢年纪大些的女子。而不是萝……莉控。但与黛玉朝夕相处,如何抵御得住她的美丽?即便还没有感情,但对她的欣赏、好感却是与日俱增。
贾环不知道,黛玉是什么时候将对他的依恋、尊敬转化为欣赏、爱慕。给黛玉这样如花似玉的少女喜欢着,大抵有一种异常兴奋的情绪在心间雀跃的欢唿。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
而复杂难言之处在于,他和宝钗已经订婚了。他并没有背叛与宝姐姐感情盟誓的想法。去年下江南时,他给宝姐姐说的话,言犹在耳。男子汉大丈夫,对女子的承诺,说出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薇薇是可以为妾室的。但他能娶黛玉为妾吗?
这年代,正妻和妾室的地位、待遇完全不一样的。看看贾府里的姨娘们,看看裴姨娘就知道。好人家的女儿,清白的良家女子,怎么会给人做妾?
如果这样,他怎么给林如海交代?
而他同时也深知黛玉对爱情的态度。如果感情确定下来(他明显的感觉到黛玉对他的感情、爱慕在升温),而不娶她,她会死的。红楼原书中,她便是殉情而死。流干眼泪,焚烧诗稿,在宝玉的婚礼当夜病死。
这又让他如何给林如海交代?
现在的局面,确实让贾环感到棘手。心中复杂难言。斩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十一月十三日,贾环带着黛玉、晴雯、如意等人返回金陵。住在和安街。
金陵官场大地震,陈家倒台,贾雨村被贬谪,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