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心里怎么想的,又是另外一回事。
贾母接着道:“自古有云,家和万事兴。环哥儿你既然回府,在府里的用度、待遇我都会安排好。不会亏待你。你是我贾府的希望。不过,祖母有一件事求你,宝玉是个好孩子,身子骨比较弱,你不要再拿他的小事去烦你老子。”
贾环嘴角抽了一下。贾母这一套词儿,倚老卖老,将长辈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他要真是个小孩,指不定就给混弄过去了,继续给贾府卖命。可惜,他不是。
不过,他回贾府里来,并没有要找宝玉的麻烦的计划。他和大脸宝之前的恩怨随着贾政抽的宝玉一个月下不了地,已经了结。当然,他心里依旧鄙视、不喜宝玉。
当即,贾环干净利落的答道:“兄友弟恭。”宝玉不来惹他,他也没有兴趣去找宝玉的麻烦。
贾母满意的点头,挥手道:“鸳鸯,把我给环哥儿的贺礼的礼单拿出来。”
鸳鸯脸上绽放着笑容,从衣袖子里拿礼单,她早带在身上。
贾母趁着间隙,感叹对贾环道:“哥儿是要做大事的,晨昏定省可免了。有空隙的时候,就来看看我这老太婆。”她知道贾环不喜欢什么,索性免了。
贾环也不客气,耿直的道:“谢老太太!”他现在有耿直、直白的底气、资本。
鸳鸯将礼单拿出来,等贾环说完话,念道:“老祖宗贺环三爷中举。计有:徽州产的笔墨纸砚一套、紫金笔锭如意锞四锭,秋香色金钱蟒锦缎两匹、状蟒绣堆两匹、玻璃碗两只,官窑茶具一套,成窑鸡缸杯一对。”
鸳鸯每念一样贺礼,厅中的众人几乎都跟着发出一声惊呼。不是贾府的人眼皮浅,是贺礼确实很重。
徽州的徽墨、宣纸、紫毫笔、徽砚,这是文化范畴的奢侈品。置办一套,价值不菲。接下来的紫金如意锞要轻一些,但是讨的好口彩:笔(必)锭(定)如意。四锭金子,差不多要值200两银子。
秋香色金钱蟒锦缎、状蟒绣堆这都是产自江南的精美绸缎,在京师贵族中极受欢迎。
而接下来的玻璃碗,官窑、成窑一个个都是名贵非常。玻璃碗是用来陈列当摆设的。官窑烧制的茶具名贵异常。明成化年间烧制的成窑更贵重。《豫章陶志》记载:成窑有鸡缸杯,为酒器之最。名贵异常。数千两银子未必能买的到。
简而言之,贾母给贾环的贺礼很重。价值在5千两银子左右。只是,贾府是公侯门第,贺礼不会直接拿银子出来,而是用的瓷器,这种古董兼奢侈品。
王熙凤心里啧啧两声。成窑鸡缸杯一对啊,老太太则是为拉拢环哥儿下了血本。
贾环笑一笑,却之不恭啊,说道:“谢祖母的贺礼!”5千两银子折算一下,就是500万人民币。这仅仅只是个中举人的贺礼啊!贾母真有钱,真是神豪。
贾环要说他没有被触动,那太就装…逼了。可以想想,他要是留在贾府里,考进士,当官,贾母还得给他多少贺(银)礼(子)?
但要说他被砸晕了,那倒不至于。他的意志力没那么弱。他此时依旧保持着冷静、理智,洞悉贾母的意图。
在这份贺礼中,贾环很敏锐的觉察到,贾母并没有将贾府权力分配给他的意图,给的都是浮利。换句话说,贾府这家公司,现在没有他的股份。
贾母大约是想将他留在贾府,让他享受贾府的供给却不干涉贾府的权力运作,然后直到他当官、步入仕途。在她活着的时候,贾府依旧是她的贾府。
贾环心里很有些感慨:所以,这就是贾母!
很多人都说贾母是个有智慧的老太太。这一点,贾环并不否认。看看红楼原书中第三十三回,因宝玉挨打,贾母骂贾政,句句如刀,把贾政骂的跪下。很有权贵妇人的风采。
再回顾她在贾府里的权谋手段:已经荣养,将内宅教给王夫人管理,然而,她依旧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王夫人、王熙凤等人每天都要围着她转。这种权谋、手段说不高明是假话。
宅斗技能,满值。
但是,贾环有一点他的看法。首先,贾母的智慧,权谋,够不上政治家、政客这个层级。男子中的政治家不用举例。称帝的武则天是女子在这个行当的翘楚。前段时间热播的芈月传里的芈月也算。我大清的孝庄太后可以算一个。
贾母够不上这个层级。
其次,贾母并无多大的远见。在科举盛世中,贾府自宁国府的贾敬中了进士,贾珠中了秀才之后就再无一个读书人。直到多年以后,李纨精心培养的贾兰中举。贾母竟然不培养贾府的读书人。
这是相当短视的行为。即便如贾赦所说,我们这样的人家要读什么书?但,贾府当官的人也不多吧?明显的后继无人。整个贾家十二房里那么多贾家子弟,难道培养不出人才来?
再次,秦可卿死后给王熙凤托梦,请王熙凤购买祭田,谋取退路。连贾探春在搜检大观园时都能发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感慨,预见到贾家的衰败。贾母为什么不谋退路?
这种既无远见为家族谋划进取之路,又不思退路保留家族东山再起可能的行为,实在是太不可思议。贾母这个贾家的最高统治者,当的是不合格的。
贾母在宅斗这个行当里是霸主,技能满值,但是要放眼看去,她不过是比一般人精明、聪明、喜欢享乐的一个贵族老太太而已。视野、格局很小。
贾环心里讥讽的笑了一声。
贾母哪里知道贾环的想法,脸上露出笑容,见贾环收了鸳鸯递过去的礼单,笑着道:“环哥儿,问问你母亲给你准备了什么贺礼。”
贾环依言向王夫人行礼,“儿子见过母亲。”他刚才的头是磕双份的。现场是贾母最大。他不用再王夫人另外磕。
王夫人看着贾环,冷哼一声。(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九章 贾府众生相(三)
王夫人冷哼表达不满,但贾环根本不为所动,行过礼后就站直腰板,等着王夫人给他送贺礼!
他并不畏惧王夫人。以他此时的地位,身份,是有资本和王夫人扳扳手腕的。王夫人对他的主要约束,是嫡母的身份。国朝以孝治天下,这方面看的比较重。
但他可不是政老爹那样的孝子贤孙!
贾母能把贾政骂的跪下,除了贾母的语言水平外,还因为贾政对贾母很孝顺。怎么不见贾母把贾赦骂的跪下来呢?贾赦甚至还敢在家宴上讲笑话讽刺贾母偏心。
孝与不孝的问题,这里面是有操作空间的。他现在有举人的功名,而且是国朝最年轻的举人,王夫人要扣一个“不孝”的帽子到他头上,没那么容易。
雍治8年冬至,他出府前的大雪的下午,王夫人就试图扣一个不孝的帽子给他,那时,他还只是个8岁的少年,对此毫无还手之力。但,现在,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
王夫人一看贾环挺直的站姿,就知道这个庶子没法摆弄,板着脸道:“环哥儿,你如今翅膀硬了,你老子管不了你,我也是管不了。晨昏定省,你随意吧。金钏儿,把我给环哥儿的贺礼报一遍。”
金钏儿穿着浅粉色的衣衫,梳着小辫,留海,是个大脸丫鬟。贾环离府之前经常去王夫人的东跨院里和金钏儿、玉钏儿、彩霞、彩云等人玩耍。关系熟络。
但此时,金钏儿可不敢给贾环笑脸,太太在生气了,嘴里报道:“太太贺三爷中举:上等文房四宝一套,吉祥有余银锞4锭。”
金钏儿念完,满屋子人都收敛了笑声。
之前,太太不满环三爷,摆脸色什么的,贾府的众人其实不在意。谁环三爷唆使、诬告让老爷打了宝玉呢。太太心里恨着。她是母亲,说环三爷几句,天经地义。但此刻,一干人等的脸色都变了。
王夫人的贺礼太轻,近似于羞辱!
而且,王夫人是贾母之下的贾府当家人。她只给贾环不足100两银子的贺礼,接下来,贾府众人的贺礼,谁敢超越这个界限啊?
贾环心里哂笑。王夫人啊,叫我说你什么好呢?
王夫人出身金陵王家,言语不多。整天吃斋念佛,装做一副好人、善人的模样。但,所有读过红楼的人都知道这是个心黑手毒的主儿。黑材料很多。绝非什么厚道人,菩萨。
金钏儿、晴雯的死,她都脱不干系。林黛玉在葬花吟里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如果这句话是控诉的话,十有八…九的是在说王夫人。
这是一个表里不一的假面人、双面人。
贾环对王夫人要羞辱他,并不奇怪。其一,王夫人很讨厌他。他现在表现的越出色,将来对贾宝玉继承贾政的家产、政治资产的威胁就越大。王夫人就越不喜欢。
其二,王夫人的内宅管理、权谋斗争都是一流水准,上逼贾母,下压王凤姐。但说到底还是个内宅妇人。做事情,逼…格比王熙凤高些,但还是脱不宅斗那些套路。作出这样类似泄愤的举动,不足为奇。
说到底,王夫人现在拿他没办法嘛!
贾环没有理会一脸淡然的王夫人。100银子的贺礼,这是当面打他的脸,他当然不会道谢,侧身向贾赦行礼,“侄儿见过大伯!”
贾赦一身锦袍,捻须微笑,频频的点头,“好,好!环哥儿,好样的!真不愧是我贾府读书的种子。你的业师说你:贾家日后高中者,必由贾环起!真没有说错。桃儿,将我和大太太给环哥儿的贺礼念出来。”
贾赦一大串话,说的有点装模作样,表演的痕迹有点重。屋内贾府的众人都看得出来,他这番话其实是针对王夫人的。他越夸贾环,岂不是越说明王夫人做事欠妥?
站在贾赦身后的小妾桃儿,拿出礼单,念了一大串礼物,合计有800两银子。桃儿念一句,王夫人脸上的神情就淡一分,直到最后完全阴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