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在这时,大理寺门外忽然传来急促马蹄声,两个太医背着药箱拼命赶至,翻身下马直接跑进大堂。
“你们好大的架子,还知道来啊?”李世民一声暴喝,冷哼道:“朕起驾之时便让你们收拾药箱跟随,为什么拖延现在才到?”
两个太医打个哆嗦,一人面带苦涩小声道:“陛下饶命,我等早早就出了太医院,可惜在宫门口遇见一个瘸腿老道硬冲皇宫,一个人打伤了上百大内高手,皇宫卫士紧急封门,直到现在才放我们出来。”
满堂都是一怔,人人面带古怪之色。
皇帝摸了摸鼻子,悻悻然道:“宇文这家伙就会无事,合着挨打的不是他外甥女他就不急,故意阻拦太医出宫。”
长孙伸手打他一下,轻声道:“陛下怎能这么说,天宝大将并不知道承乾打了唐瑶。您这样乱讲,岂不是挑拨几个丫头的姐妹情谊!”
李世民怔了一怔,细想还真是这个道理,连忙道:“朕一时失言,我收回,我收回,啊哈哈哈……”
他对长孙一脸和蔼,转头看向太医之后,声音顿时又变得暴怒,大喝道:“还不速速过来诊治,若敢耽搁伤势,小心尔等人头不保。”
皇帝就是皇帝,手掌天下权,想发火就发火,想撒气就撒气,偏偏两个太医还不敢顶嘴,乖乖拎着药箱上前给唐瑶号脉。
“怎样?”皇帝虎目炯炯,吓得太医忍不住又打了个哆嗦。
“回禀陛下,此女并无大碍,她体质很好,法棍挨的也不多,这种硬伤很好治疗,老臣开上几副良药,再配以滋补气血之物,保证三个月就可以康复。”
太医边说边长出一口气,他们最怕的就是不治之症,发现是硬伤之后,顿时放下心中大石。
能救,可以救,偏偏李世民还不满意,皇帝冷哼一声,语带怒气道:“竟然要三个月之久,朕要你们有何用?”
皇帝这气撒的毫无道理,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虽然唐瑶的法棍被及时阻拦,万幸没有伤到的筋骨,但她毕竟是个柔弱女子,一时半会肯定是好不了。
两名太医对视一眼,其中一人小心翼翼道:“若是陛下舍得使用千年以上的老山参,又或者是鹿王换角之时的新生鹿茸,那么康复时间也能缩短,老臣保证不出一月就能好转下地。”
“那还等什么?速速开方子……”李世民大手一挥,满不在乎道:“朕的私库里还有几只千年老山参,你们可以取来熬药。”
长孙在一旁插口道:“本宫的内务府也有几只老山参,你们可以一并拿来。”
皇帝和皇后同时开口赐药,两个太医心中陡然一惊,他们再看唐瑶之时,脸色变得凝重了许多。
这女的啥来历啊,竟然同时得到帝后两大恩宠?
裴矩老头为人心善,在一旁低声点拨道:“此乃西府赵王平妻,民族英雄之女,尔等可要用心医治,熬药之时万万不可敷衍。”
“西府赵王之妻?”两个太医一脸茫然,他们来的较晚,还不知韩跃被封为西府赵王,反而以为裴矩说的是李元霸。
裴老头好人做到底,笑眯眯解释道:“西府赵王就是以前的泾阳侯,他乃陛下流落民间的儿子,也是大唐皇家的嫡长子……”
“皇家嫡长子?”两个太医先是一呆,随即便感觉心肝发颤,暗暗道:“俺滴个老娘,泾阳侯成了嫡长子,那太子李承乾岂不是成了老二?”
两人悄悄擦了一下额头,原本已经号完了唐瑶的脉搏,此时忍不住又搭上手腕再细号一次,好半天才小心翼翼道:“陛下,老臣以为,除了人参鹿茸之外,还需给王妃提供良好的将养环境。大理寺乃是刑罚重地,刑者,肃杀之意也,冲煞白虎,不利身心,需得早早离开此地才好。”
能混成太医的没一个普通人,不但医术精良,察言观色也是好手,这俩太医先前也听说了泾阳侯之妻投案自首的事情,此时揣摩上意猜测李世民不好开口赦免放人,他们便给皇帝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台阶。
李世民果然很欣慰,一脸赞许的对太医点了点头,大声道:“既然伤势需要静养,那便离开大理寺另寻别处吧,朕封了西府赵王之爵,正好要给他弄一座王府。”
长孙也看了两个太医一眼,出声道:“等到回宫之后,你俩自去内务府领一千赏,顺便再加官半级,这是本宫的赏赐。”
两个太医大喜,连忙叩头致谢。
太医院属于皇宫内事,掌管者是皇后而非皇帝,长孙开口给两人加官乃是名正言顺。
偷盗虎符之事,至此基本算是完结,虽然朝堂上免不了还要聒噪几天,但是完全无伤大雅。
李世民一拉长孙衣角,淡淡道:“帝后同时出宫,家中无人坐镇,眼下诸事已毕,观音婢和朕回去吧。”
长孙点了点头,她正欲说话,旁边小豆豆突然怯怯开口道:“皇后娘娘,您的凤衣……”
长孙目光慈爱看了豆豆一眼,突然伸手挽住小丫头胳膊,语带深意道:“一件衣服而已,早穿晚穿总有一天要穿,既然如此,何必归还,就放在你那里吧。”
皇后此语一出,满堂一片抽冷气之声,两个太医口歪眼斜看着豆豆,心中同时生出一个念头,暗暗道:“俺滴个老娘,原来这个不起眼的小丫头比昏迷的女子更狠,她以后要穿凤衣?”
众人都知道长孙所说何意,唯有小豆豆有些萌呆,小声道:“娘娘,这件衣服绣了好多金丝,又沉又重,豆豆穿不动。”
噗嗤
两个太医一口老血差点喷出。
不是吧,天下还有女人不想穿凤衣,这小丫头莫非脑子有问题不成?
长孙慈爱的搂着豆豆,柔声道:“衣服再沉,该穿也得穿,将来你相公也要穿一件,他的那件更重!”
豆豆似乎有些懂了,有似乎什么也没懂,小丫头甜甜一笑,嫣然道:“相公内力天下第一,多沉的衣服他都穿得起!”
“那就好!”长孙温柔一笑,忽然对几女发出邀请道:“新建王府需得耗费不少时日,这段日子你们就住皇宫吧,本宫正好带着你们熟悉熟悉环境……”
皇后的每一句话都蕴含深意,偏偏不细听根本听不出来,最古怪的是李世民竟然冷眼旁观,皇帝压根就没有一丝阻拦的迹象。
满堂之人面面相觑,两个太医悄悄对视一眼,心中同时牢牢记住了一个名字。
韩跃!
以前的泾阳侯,现在的西府赵王,单看陛下和娘娘对其妻子的疼爱,这大唐怕是要变天了啊。
李世民突然递给百骑司卫士一个眼神,那卫士心中明白,张口大喊道:“陛下起驾回宫,娘娘携西府赵王之妃,一同回宫……”
声音隆隆,传出老远,仿佛要把整个长安都激起波澜,仿佛要让整个天下都传遍此声。
……
……再说一次啊,本书每天两更7000字,相当于别的书三更,不要再说一天一更了,作者君表示自己很难过,我兼职写书,为了保证内容从来不敢水字数,相信大家应该看得出,即使史料,我也从不复制黏贴。
第350章 这些人,一个也不能放过
时大唐贞观四年四月十六,长安积雪已化,北地尤然严寒,有泾阳侯之妻田豆豆,携平妻罗静儿等人前往大理寺投案自首。当朝太子李承乾欲行杖责,长孙皇后以凤衣加之,刑者不敢动。
太子惊怒,转而欲杖罗静儿,有大唐娘子军出身之张紫嫣,手持长公主金令前往,遂庇护之。
太子再怒,愤而欲杖韩笑,忽有一瘸腿独眼老道现身,放言曰:敢动韩笑,尔当死……
众人哗然,落魄老道竟是前隋天宝大将,泾阳侯第三平妻实乃前隋帝女,曾封淮南公主,皇族之名曰杨璐。
三妻皆不能打,太子强行杖唐瑶,方十下,女昏。
有大唐残疾老兵往救,太子仰天而笑,讥讽老兵无有资格,帝勃然大怒,现身大理寺朝堂,与老兵口称袍泽,躬身施礼。
刻后不久,长孙皇后现身,与帝携手相拥,夫妻二人共同为泾阳侯之妻提供庇护。
太子已现无德之象,皇帝削其东宫之位,贬为普通皇子,封号面壁王。
帝又告天,言称有长子沦落民间,赫然便是泾阳侯韩跃,去侯爵,加王爵,封大唐第一王,名西府赵王,位列大唐众皇子之上。
消息传出,天下哗然,有目光深远之士仰天而叹,大唐江山欲变天矣!
当日,帝后起驾回宫,并邀西府赵王四妻同往,皇后笑称此举只为熟悉环境,言语蕴含深意,令人回味无穷。
由大理寺到皇宫,路途约有五里,三位平妻乘轿而行,田豆豆则被皇后拉至凤辇之上。
正妻乖巧胆怯,伏于皇后之怀不敢抬头,当是时,此女身披凤衣,虽面容平凡,然光彩万千……
此一事,太子被削,韩跃成王,究其原因乃是平妻偷盗虎符而起,天下笑称福祸相依,史家记曰:大唐虎符案。
……
……
茫茫北地,天高风疾,中原积雪已化,此处仍有春寒。
韩跃大军一路向西向北,这一日又打下两个部落,距离东突厥王帐之地,大约只有百里不到。
一点一点逼近,一点一点蚕食,韩跃就是要用这个办法逼迫颉利可汗,让他聚集整个东突厥能战之兵,然后一战而克鼎定乾坤。
据斥候连日探报,自从颉利发出战争号召开始,他麾下已经聚集了接近六十万大军,人数几乎是韩跃的两倍。
越是接近突厥汗帐,大战役的气氛就越浓厚。
眼见太阳渐渐落山,晚间绝对不适合行军,韩跃和李等人稍微商量一番,决定在第二个部落扎营。
及时扎营既能让战士们休息,顺便也要收拢治理一下刚打下的部落。
这个部落名叫牧羊部,和其它部落不同,此部落的情况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