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巨浪-第6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正是如此,俄罗斯民主共和国在德国与意大利的暗中支持之下,与战后的第二年就宣布独立。随即,帝国与土耳其也达成协议,在合并了占领区之后,组建了俄罗斯联邦共和国。

    当然,谁也没有想到,这最终也瓦解了帝国的殖民体系。

    在萧鼎昆最初确定这项政策的时候,认为帝国可以绕过相关协议,帮助海外领地进行战后的重建与经济建设工作,从而确保帝国海外领地继续由帝国控制。实际上,战后帝国确实向海外领地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帮助其展经济。可是,随着独立风潮迅刮遍全世界,独立思想迅蔓延,到战后二十年左右,帝国的海外领地就纷纷宣布脱离帝国,独立成为主权国家。

    也正是如此,使帝国在战后陷入了长期的地区战争之中。

    为了镇压海外领地的独立活动,帝国在战后并没有真正获得和平,而是不断的应付着各个地区的独立活动。在坚持了十多年之后,帝国终于不得不放弃传统思想,转而承认独立国家的地位。

    结果,萧鼎昆在战后建立的新世界体系,仅仅维持了不到三十年,就因为世界各地的独立风暴而土崩瓦解。以德国为的西方世界也借助这波独立风潮,迅向外扩张,并且展壮大,并且再次具备了与帝国抗衡的实力。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萧鼎昆在这个问题上做得有点过火,最终玩火,使帝国失去了大量海外灵帝。但是不得不承认,独立的浪潮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的,而且放弃海外领地,也相当于甩掉了一个非常大的包袱,并且为帝国的战略转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从当时萧鼎昆采取的很多相关措施来看,甚至可以认为,萧鼎昆早就遇见到了战后的独立风潮,并且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不可能阻止海外领地选择独立。因此,他在做出了极端决策的同时,利用其他手段,比如通过战略援助,让帝国金元成为了世界唯一的贸易结算货币,取代了黄金的地位,确定了金融霸主的宝座。另外,通过战后的产业调整,以及强大的科技实力,使帝国占据了世界产业链条的顶端,并且在贸易全球化之后,通过高科技确保了帝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

    这些,都无一例外的让帝国以新的方式巩固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相对于丢掉一些海外领地而言,帝国的收获明显大得多,也重要得多。

    可以说,仅仅为帝国夺取金融霸权打下基础这一点,就足以使萧鼎昆进入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行列,因此在其去世之后,为他在帝国都的辅官邸对面建立纪念堂,一点都不过分!( )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四十二章 对外新政

    了前面的二种手段之外,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还必。手段。

    毫无问,所谓的第三种手段,就是在战败国驻军,防止战败国在战后死灰复燃,再次成为世界大战的策动国。当然,“驻军”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或者说是单一的问题,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在美国投降之前,帝国已经分别向日本、俄罗斯、西班牙与英国派遣了驻军。

    因为战争还没有结束,所以在美国投降之前,帝国一直在这些国家(或者地区)事实军事管制,而没有急着成立临时政府。

    当然,不可能永远用军事管制来替代民选政府。

    当时,帝国国内的很多人,包括大部分内阁成员都主张通过建立傀儡政权的方式来控制战败国。毕竟,这种方式对帝国来说是轻车熟路了,且傀儡政权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确保帝国的利益。

    问题是,历史经验告诉所有人,傀儡政权最终都会被人民推翻。

    历史上,帝国不止一次的通过建立傀儡政权的方式来控制其他国家。比如,当年在征服日本之后,帝国就在日本建立起了傀儡政权,甚至希望通过由帝国皇帝册封日本天皇为儿皇帝的方式来达到奴役日本人的目的。结果适得其反,日本不但没有被帝国奴役,其傀儡政权还被迅推翻,并且由此激化了帝国与日本的矛盾,最终使日本迅走上了与帝国抗衡,与帝国敌对的道路。

    显然,通过建立傀儡政权的方式来控制战败国,是最愚蠢的办法。

    只是,当时帝国确实没有其他经验可言。

    为了尽快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帝国在日本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即扶持日本的一些在国民中拥有巨大威望,且比较亲明的政治家族,成立一个基本上能够体现日本民意的过渡政府,然后将临时军管政府地权力逐渐移交给过渡政府,并且由过渡政府组织全民大选,在此基础上建立日本的民主政治体制。

    当然,在推行民主政治的同时,还采取了其他很多措施,以保证帝国的利益。

    比如,为了争取民心,临时军管政府公开审判了一批罪大恶极的战犯,并且在审判期间6续公布了这些战犯犯下的罪行,以此使日本民众认同帝国对日本战犯的惩罚方式。最重要的是,通过审判,深化了日本平民对战争罪恶性地认识,以此来逐渐改变日本民众的世界观,使其逐渐相信,战争不会给日本带来繁荣,只能给日本带来毁灭。为了更有效的达到这个目的,临时军管政府在向日本平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时候,还在教育方面着手,在日本成立了数个战争博物馆,并且让日本民众免费参观,组织日本学生进行现场学习,让他们知道,战争的破坏性,以及给日本带来地灾难到底有多么地巨大。

    最重要的,还是要在日本民众心里竖立起“亲明”的意识。

    当时,帝国主要就是通过人道主义援助的方式来到达这个目的。比如,在宣传中格外重视帝国医务人员在救治日本病人时做出的巨大贡献,帝国工程人员在帮助日本民众重建家园时付出的汗水与心血,帝**人在对待日本战俘时的优越条件,以及帝国为了帮助日本建立能够从根本上体现日本民众利益的民主政治所做出地努力。

    可以说,当时最反对这些政策的不是日本人,而是帝国百姓!

    在绝大部分帝国百姓看来,对待日本这样的“死敌”,就算将其灭族都不为过,而帝国政府却向日本人提供了大量人道主义援助,还帮助日本人恢复家园,在日本建立民主制度,这不是在帮助日本恢复国力,让日本再次挑战帝国吗?

    当然,数十年之后,几乎所有帝国百姓都不这么想了。

    其实,到美国宣布投降的时候,帝国在日本采取的很多“新政”都收到了显著成效。

    比如,在日本投降之后的半年中,一共爆了上千起针对帝国驻军的暴力袭击事件,导致数千名帝国官兵丧命。到了战争结束前的半年,生的针对帝国驻军的袭击事件不到二十起,且几乎都是极端份子所为,与日本平民没有太大地关系。

    在比如,后来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时候,几乎所有日本平民都认为是这些战犯将日本拖入了战争深渊,甚至有数个日本民意代表团主动要求上庭作证,并且要求军事法庭对那些战犯处以极刑。战后,有几个没有被判死刑地战犯还被日本民间极端左翼势力暗杀,就连主要用来陈列日本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地靖国神社(在日本投降之前,就

    在战争中阵亡的将领,比如高野五十六地灵位被陈列社之内)也在战后被几名极端左翼人士放火焚毁。

    战后,日本的历届政府都坚决主张“亲明”的政治路线。

    当然,这与帝国一直在日本保有驻军也有一定的关系。毕竟,只有蜜糖加皮鞭,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日本不再成为帝国的敌人。

    有了在日本的经验之后,帝国在其他地区也采取了类似的政策。

    比如,在处理英国问题的时候,萧鼎昆就坚持主张尊重英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性,只保留基本的驻军权,给予英国民选政府足够的自主权。

    当然,英国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主要就是德国成为了欧洲霸主,而英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先就得成为欧洲强国。对英国来说,要敌人不是隔着半个地球的帝国,而是海峡对岸的德国。因此,只要德国想以欧洲头号强国的身份独霸欧洲,就必然损害英国的利益。

    而英国要想抵抗德国,就必须借助帝国的力量。

    在此情况下,将政权交还给英国政府,对帝国并没有威胁。

    相反,帝国的对英政策在很大的程度上对战后重新获得独立地位的法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乃至意大利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不管怎么说,像法国这样的欧洲传统强国绝对不会甘心成为德国的附属国,更不会心甘情愿的听从德国的使唤,而会想方设法的利用帝国的影响力与德国抗衡,恢复其欧洲强国的地位。

    另外,帝国在西班牙采取的政策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当时,帝国占领着属于西班牙的巴利阿里群岛。最初的时候,有人主张让巴利阿里群岛独立,成为马耳他那样的,拥有独立性政权,军事权,乃至外交权的地区。萧鼎昆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在与德国协商之后,决定让巴利阿里群岛成为西班牙的一个拥有独立行政权的自治区,而不是从西班牙独立出来。

    这一政策在很大的程度上对战后成立的西班牙新政权产生了影响。

    当然,从更大的程度上,改变了西班牙民众对帝国的看法,从而使帝国在西班牙民众眼里更加具有亲和力。

    由此可见,当时萧鼎昆确实非常大胆的尝试了一些新的对外政策。

    在处理美国的问题上,萧鼎昆吸取了这些经验,并且力排众议,决定保持美国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只是在很多具体政策上更加强硬一点而已。

    比如,美国必须修改宪法,并且在新宪法中明确放弃国家的交战权。

    又比如,对美国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确保在一半以上的联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