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巨浪-第5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七十五年43年)年底开始。随着新式弹药服役。护航作战地形势在次生了变化。

    面对装备了三百毫米复合穿甲弹。以及非常先进地火控雷达地大型巡洋舰。那些仅配备了十二英寸。或者十三英寸舰炮地老式战列舰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仅在七十六年(44年)上半年。就有四艘英国海军地无畏舰在执行护航任务地时候被帝国海军地大型巡洋舰击沉。或者击毁。当时。英国海军甚至一度派遣快战列舰执行护航任务。以加强航线地安全。驱逐四出活动地帝国海军破交舰队。

    问题是,用快战列舰执行护航任务,其成本太高昂了。

    不得不承认,快战列舰确实是最为理想的护航战舰,即便是那些在战前建造的,只有度达到了快战列舰标准的“条约型战列舰”都能轻松的对付任何一种大型巡洋舰,甚至能够在恶劣的海况下追击大型巡洋舰。太平洋上的海战就证明,一艘快战列舰能够同时对付三到四艘大型巡洋舰,并且在战斗中获得压

    优势。

    可是,英国有能力建造足够多的快战列舰吗?

    在完成了五艘“乔治五世”级的建造工作之后,“狮”级的建造工作一拖再拖,导致英国海军不得不以拆旧换新的方式,建造了二艘“前卫”级。虽然英国海军将“狮”级的建造数量增加到了八艘,且开工建造了“狮”级,但是比起帝国海军一口气建造了十二艘“皇帝”级乙型,十二艘“省”级,以及十二艘“省”级乙型,并且在七十五年43年)就开工建造“海军元帅”级;比起美国海军一口气建造了八艘“南达科他”级,十二艘“衣阿华”级,十二艘“罗得岛”级,并且43底开工建造“蒙大拿”级,英国海军的造船能力确实差得太远了。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英国海军的快战列舰连完成制海任务都很勉强,又怎么可能担负起护航作战的重任呢?

    毫无疑问,英国面对的是一个死局。

    建造快战列舰,就无法建造更多的护航战舰。如果选择建造护航战舰,就无法建造足够多的快战列舰。

    对英国这样以海权为生的国家来说,快战列舰肯定比护航战舰更重要。

    可护航不力却会导致所获得的战略物资急剧减少,从而限制了快战列舰的建造数量。不说别的,如果七十五年43年)在北大西洋上损失的物资与船只减少一半,英国海军就能多造出至少四艘快战列舰。

    换一个角度看,英国所面临的死局,与其脆弱的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和平时期,英国尚且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利用其在东部非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殖民地,外加美国与部分南美洲国家提供的援助,支撑起一支欧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强大海军,从而确保英国在北大西洋上的制海权,并且压制住最具威胁的德国。

    显然,英国并不具备强大的战争潜力。

    如此一来,在战争时期,英国能够挥的能量是非常有限的,其海军的建设自然会被帝国与美国远远的抛在后面。

    从英国就能看出,决定战争胜负的绝不是和平时期有多么厉害,而是一个国家在战争时期能够挥出多大的潜能,及其综合国力,特别是工业、资源与科技的绝对实力。战争本身就是一个国家间的优胜劣汰,只有实力最强,爆力最强,且毅力最顽强的国家才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

    对穷途末路的英国来说,第四舰队的再次出击,无疑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当然,这一切,当时白佑彬肯定没有想到,他也不会去想这些问题。

    在决定放弃拦截美国作战舰队,转而对付前往英国的船队之后,白佑彬所能想到的,需要想到的,就是怎么出其不意的出现在船队附近,然后以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彻底消灭那些商船,从而迫使英国尽快做出理性的选择。

    二十二日下午,白佑彬收到了姜瑞麟直接来的一份电报。

    刚刚抵达诺福克海军基地的美国舰队已经在天亮前出港,目的地很有可能是古巴的关塔那摩,或者圣地亚哥。按照惯例,这支作战舰队将在加勒比海,或者墨西哥湾进行为期二到三个月的常规训练。

    很快,海军总参谋部来的一封电报就证实了姜瑞麟获得的情报。

    圣地亚哥已经做好了迎接美军舰队的准备工作,另外驻扎在背风群岛的美军舰艇也在二十一日夜间出港,大概准备在加勒比海与即将到达的作战舰队会合,然后陪同其进行高强度的训练。

    同一天晚上,二支破交舰队炮击了奥克尼群岛与设得兰群岛的英军雷达站。

    此时,43舰队正在外赫不里底群岛西面海域,以二十多节的度前往与秦孝东、莫怀成等人指挥的破交舰队会合的海域。

    二十三日下午,进入北海的二支破交舰队遭遇了由一艘大型战舰为主力的英国舰队。

    显然,那正是之前逃如北海“避难”的“大胆”号战列舰,及其随行战舰。

    按照白佑彬的要求,二支破交舰队没有与英国舰队纠缠,迅与之脱离接触,并且在夜间向爱丁堡投掷了上千枚大口径炮弹。

    同一天晚上,姜瑞麟来了最重要的情报。

    分别聚集在波特兰、波士顿、新贝德福德、纽约与卡姆登的美军船队在夜间离开了港口,并且很有可能先在近岸海域会合,然后与赶来掩护的护航舰队重新组编成三到五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前往英国。

    猎物终于出现了!(未完待续,)( )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十六章 时机成熟(第三更)

    然这并不是白佑彬第一次率领作战舰队执行拦截运输务,但这却是他第一次在“专业旗舰”上指挥作战行动,所以他非常重视此次的作战行动,并且想通过这次行动来检验新指挥方式的效能。

    的指挥方式不但使舰队最高指挥官远离战场,远离危险,同时还降低了舰队指挥官的压力,算得上是解放了舰队指挥官。按照新的指挥方式,白佑彬只需要制订作战计划,然后由各作战舰队的指挥官执行作战计划。行动中,白佑彬则根据战局的变化调整各作战舰队的行动,并不直接参与战术指挥工作。

    显然,作为舰队最高指挥官的白佑彬的工作量降低了很多,可以用更多的精力来掌握战局变化,判断战局走向,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战术决策。同样的,像杨定方这类“作战舰队指挥官”,则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战术指挥,而不必担心舰队配合与协同的问题,从而能够更迅,更高效的战胜敌人。

    当然,关键是杨定方等人必须明白白佑彬的意图,并且准确无误的执行命令。

    因为参加了将官培训班,并且在培训期间以模仿实战的方式进行了几次“彩排”,所以白佑彬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在他的率领下,“黄岩岛”号上的舰队司令部(实质为战区司令部)参谋也都迅的熟悉了新的角色。在这些人中,于右任的表现是最优秀,也最让白佑彬满意的。

    “我们还得考虑美军作战舰队的威胁,如果该舰队没有去加勒比海,也没有去墨西哥湾,就很有可能出现在护航舰队里面。”

    面对于右任的担心,白佑彬也不是完全没有料到。

    其实,早在几年前,白佑彬就觉得于右任是一位非常出色,且非常优秀的参谋。虽然于右任缺乏作为指挥官应有的决断能力,但是他的细致往往能够弥补舰队指挥官的缺陷,并且帮助舰队指挥官解决很多问题。

    也正是如此,白佑彬才设法将于右任从第四舰队“借调”了过来。

    同样的,因为白佑彬是他的“老上级以于右任也心甘情愿的以第四舰队参谋长的身份担任了战区司令官的席参谋。当时,白佑彬还没有急着设战区参谋长,所以于右任扮演的也是战区参谋长的角色。

    “这个问题,我们确实得考虑。”白佑彬放下了托着下巴的右手。“不过,我们也有办法确认美军作战舰队是否参与了护航作战。它们是在二十二日凌晨离开诺福克的,如果以巡航度前进在二十四日夜间就应该到达圣地亚哥。而美军运输船队是在二十三日夜间出的,按照我们现在的前进度,最快也要在二十五日夜间到二十六日凌晨之前与之遭遇。如果到二十五日上午,美军作战舰队仍然没有到达圣地亚哥,我们就要做好与美军决战的准备了。”

    “这样地话。我们就不应该提前分散兵力。”

    “联系杨定方。让他安排第四舰队地巡洋舰执行侦察搜索任务。其他战舰都集中在一起。”白佑彬在海图上点了一下。“船队在到达大浅滩东部海域以前是不会分散地。而且这次地运输行动规模庞大。很难做到保密。以美军现在地实力。最多出动一批刚刚服役地大型巡洋舰执行护航任务。在此情况下。集中行动比分散行动更加安全。如果我地判断没有错。美军地几支船队会尽量靠近。不会轻易散开。这样一来。对我们地侦察行动更加有利。只要能够现美军船队。我们就能将其歼灭。”

    见到白佑彬胸有成竹地样子。于右任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当时。配备给第四舰队地巡洋舰中。大部分都是最新式地虽然其刚刚一万海里出头地续航力在太平洋战场上显得有点短。但是在相对小得多地北大西洋上。已经足以满足绝大部分作战任务地需求了。另外。第四舰队在离开爱尔兰海之后。还进行了一次燃油补给。所有巡洋舰都加满了燃油。根本不存在续航力不足地问题。

    与巡洋舰相比。巡洋舰最大地改进之处就是增强了防护能力。

    在“功臣”级巡洋舰服役之后。美国海军开始建造装备了七英寸(一百七十八毫米)舰炮地巡洋舰。而当时已经开工建造地通用巡洋舰仍然是按照抵抗六英寸穿甲弹地标准进行设计地。因此。在面对美军新式巡洋舰地时候。地防护能力明显偏弱。难以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