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击来得既猛烈。又迅。
已经连续二次避开劫难的蒂里特到死都没有明白,敌舰队已经在与斯普鲁恩斯的第51舰队交手了,为什么还要来打击已经溃不成军的英国太平洋舰队呢?
似乎“辽省”号遭到重创,极大的刺激了第11…1编队里各艘战列舰上的官兵。除了带有校准性质的前三轮炮击之外,从第四轮齐射开始,炮弹就不断的落在了“复仇”号战列舰地甲板上。
一点十五分,“复仇”号在与第11…1主力编队重新交火之后。次中弹。
重型穿甲弹落在了其尾部的c炮塔前端。在此之前,该炮塔就已经被摧毁了,不但炮塔顶部炸开了一个很大的窟窿,左侧的炮管被炸飞,右侧的炮管则在松脱之后掉在了甲板上。随着穿甲弹再次穿透其薄弱的水平装甲,在舰体内生爆炸,c炮塔立即被抛了起来。火药气体则顺着d炮塔的基座喷了出来。
万幸地是。“复仇”号上的官兵已经向二座炮塔的弹药舱注入了海水。
二分钟后,一枚穿甲弹再次落在了“复仇”号的舰尾甲板上。
穿甲弹毫不费力的撕开了舰尾的水平装甲。在撞上了一根承力梁之后改变了前进方向,随即又穿透了至少三层甲板。最终在舰尾舵舱前方大概十来米处,偏向左侧的舰体水线以下部位生爆炸。
即便隔着近二万米地距离。“松江府”号上地了望员都能看到爆炸产生的闪光。
随着大量海水不受阻挡地涌入了舰尾舱室,原本就已经航行得很吃力的“复仇”号开始向后倾斜。短短二分钟内。“复仇”号地舰尾就被海水淹没,且其航向开始向左侧偏转。也就是说,在受损之后,因为舵机失灵,“复仇”号将左舷暴露了出来。
此时,任何人都知道,“复仇”号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司令舰桥内,几名军官正在劝解蒂里特,要求舰队司令官离开即将战沉地旗舰,转移到前来接应的轻巡洋舰上去。可是,顽固地蒂里特并没有打算放弃,只要“复仇”号还没有沉没,他就不会离开。
只是,对手并没有给蒂里特多少时间。
一点十八分,“复仇”号第三次中弹。
二枚穿甲弹相继击中了“复仇”号。第一枚穿甲弹照样落在了“复仇”号的尾甲板上,将原本已经千疮百孔的尾甲板炸得稀烂,加快了其尾倾的度。第二枚穿甲弹擦则烟囱的左侧飞过,然后击中了舰桥的后侧,在横扫了三个舱室之后,最终在司令舰桥内生爆炸,炸死了包括蒂里特在内的十多名官兵。
这下,蒂里特不但永远都不会离开旗舰,还连带捎上了几个忠诚的部下。
针对“复仇”号的炮击持续到了一点二十五分,在十五分钟之内,三艘战列舰一共向其投掷了近三百枚穿甲弹,其中绝大部分是重型穿甲弹,只有不到三十枚复合穿甲弹(重型穿甲弹用光了),总共有十三枚穿甲弹击中了“复仇”号。
当时,“复仇”号并没有沉没。
让三艘战列舰转移目标的原因是:一直尾随在第31…1主力编队后面的一支驱逐舰编队现“复仇”号已经丧失了所有火力,还丧失了全部动力,就立即杀奔了过来,向“复仇”号动了鱼雷攻击。在此情况下,自然不再需要浪费昂贵的复合穿甲弹。
只是,白佑彬没有放弃追击行动。/
一点二十七分,“松江府”号再次率先向一万四千米外的“皇权”号开火。
似乎为了节约复合穿甲弹,或者说对四百毫米舰炮有足够的信心,三艘“省”级战列舰的枪炮长全都选择了标准穿甲弹。没有选择复合穿甲弹。
这又是一场毫无悬念的炮击。
在被彻底“征服”之前,“皇权”号上还能作战的B炮塔内的二门主炮只还击了二次,随即就被一枚四百毫米标准穿甲弹给摧毁了。
“皇权”号受到地打击丝毫不比“复仇”号差。
到一点三十四分的时候,其左侧的所有副炮与射炮都被摧毁。当时,向“皇权”号开火的不仅仅有三艘“省”级战列舰上的主炮,还有其右舷上的副炮。从一点三十一分开始,三艘战列舰右舷上的射炮都参加了战斗。
四分钟后,二枚四百毫米穿甲弹摧毁了“皇权”号的动力设备。
战斗打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
一点四十分,“皇权”号地舰长下达了弃舰命令。问题是,战舰上有近千名官兵,其中绝大部分都在战斗岗位上,即便在舰长下达弃舰令之后,所有官兵都以追快的度,沿着最短的路线逃生。也需要五到十分钟的时间才能全部离开战舰。
当时。“皇权”号的舰长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出投降的信号。
如果是在白天,就是升起白旗,如果是在夜间,就要出绿色信号弹。只有在这种时候,与之交战地战舰才会停止攻击。
当时,“皇权”号上的官兵几乎都集中在了战舰的右侧甲板上。
炮战还在继续,左侧甲板上不但无立足之地。而且随时有可能被炮弹击中。
此时。战舰上的英国官兵并没有注意到,其左后方的海面上。几艘小型战舰正以极快的度飞奔而来。
这正是开始攻击了“复仇”号的那批驱逐舰。
因为“复仇”号已经快要沉没了,所以六艘驱逐舰中。只有二艘射了鱼雷,另外四艘没有参与攻击行动。在现“皇权”号也被第11…1主力编队地三艘战列舰打残。失去了航行能力,更失去了还击能力之后。这四艘驱逐舰立即冲了过来。
也就在这个时候,白佑彬下达了停止开火地命令。
没有必要再向“皇权”号倾洒炮弹了,随着驱逐舰到达,“皇权”号战沉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一点五十分不到,四艘驱逐舰在“皇权”号左侧大概三千五百米处射了鱼雷。
当时“皇权”号上地大火成了驱逐舰瞄准目标的最佳参照点。即便没有火光指引,在雷达地协助下,驱逐舰仍然能够用鱼雷射中“皇权”号。
一点五十三分,“皇权”号被第一条鱼雷命中。
在接下来的一分钟之内,“皇权”号又连续被六条鱼雷击中。
虽然帝国海军驱逐舰使用地仍然是威力偏小的五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但是用来对付任何一种老式战列舰都显得绰绰有余。
在被七条鱼雷命中地情况下,“皇权”号终于停止了最后的挣扎。
凌晨二点过七分,在左倾翻覆之后,“皇权”号最终沉入了大海。在此之前大概十分钟,其姊妹舰“复仇”号也在遭到鱼雷攻击之后沉没。
到此,英国太平洋舰队的四艘“复仇”级战列舰全部战沉。
整场战斗中,英国海军共有包括舰队司令官蒂里特上将在内的二千七百六十五人阵亡或者失踪,四艘战列舰上的幸存者加起来都不到一千人!( )
第十二卷 胜利之途 第五十六章 严重错误(第二更)
在白佑彬下达转向命令的时候,战场的另外一端则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随着郑恩博的第31舰队突然杀出来,正在为到底要不要追击第11舰队,扩大战果,还是转向离开战场,避免损失而感到头痛的斯普鲁恩斯不但吓了一跳,还极为震惊。紧接着,他就意识到,郑恩博的到来,只能证明威利斯与蒂里特已经被击溃了。
此时,稍微有点头脑的指挥官都能看明白战场上的局势。
从一开始,白佑彬与郑恩博就有着明确的分工。白佑彬的任务中,除了将蒂里特与威利斯赶到郑恩博的炮口之下外,还要设法带着斯普鲁恩斯进入郑恩博的伏击圈。郑恩博的任务则是留在南面,先对付蒂里特与威利斯,然后再与白佑彬夹击斯普鲁恩斯。因此,郑恩博的出现,不但表示蒂里特与威利斯已经被击溃了,还表明白佑彬会迅缩短交战距离,与郑恩博联手打击第51舰队。
可是,接下来生的事情就让斯普鲁恩斯有点想不明白了。
白佑彬不但没有主动靠近第51舰队,反而向西南转向,继续与第51舰队拉开距离。显然,这与斯普鲁恩斯的猜测并不一样。
这不但让斯普鲁恩斯想不通,也让他犹豫不决。
随着第11舰队离开战场,第51舰队具有与郑恩博的第31舰队放手一博的资本。
那么,到底是打,还是撤?
没等斯普鲁恩斯做出决定,一封电报就送到了他的手上。
这是威利斯李从轻巡洋舰上来的电报,内容很简单:美英舰队已经被第31舰队击溃,“科罗拉多”号与“马里兰”号战列舰战沉,“加利福尼亚”号战列舰已经撤出了战斗,英国海军也损失了二艘战列舰,另外二艘正在撤退。
斯普鲁恩斯刚看完电文,了望员就来了报告。
第11舰队在转向之后开始加。并且正在炮击西南方向上的某艘战舰。
这次斯普鲁恩斯没有猜错,白佑彬转向的目的是要干掉蒂里特与威利斯,想将战果最大化。
可以说,当时战场上的局势变化得太快了。
没等斯普鲁恩斯做出决策,了望员又来了报告。
第31舰队已经开始向西北转向,即将转为炮击队列。
斯普鲁恩斯没有迟疑,立即下达了加快航行度,与第31舰队交战的命令。
可以说。//斯普鲁恩斯是在一瞬间做出这个重大决策地。
郑恩博向西北转向,一是为了避免靠得太近,二是为了防止第51舰队向西南追击第11舰队,三是为了从侧后方包围第51舰队。
如果白佑彬想在这场海战中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他肯定会去干掉蒂里特与威利斯,同时让郑恩博缠住斯普鲁恩斯,等到第1舰队腾出手来之后。再与郑恩博一同消灭孤军作战的第51舰队。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打,还是撤,第51舰队都要提高航行度。
现在的问题是,第51舰队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