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巨浪-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途岛之后,美军将防线向西推进了一千五百公里,从而巩固了中太平洋防线。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第51舰队与第11舰队决战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第51舰队的付出,美军就不可能占领中途岛。

    当然。为了让斯普鲁恩斯尽快恢复,尼米兹还得做一些实际性的工作。

    先是将四艘刚刚修复的“衣阿华”级战列舰编入第五舰队。其次是让斯普鲁恩斯知道,他为什么不能完胜第11舰队。

    只是,要做到这两点并不是很容易。

    当时,不但第五舰队需要补充主力舰,第三舰队也需要补充主力舰。

    不管哈尔西的态度如何,麦克阿瑟肯定不想让尼米兹一手遮天,随意调派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舰。在第三舰队仅有三艘老式战列舰还能调动,而新喀里多尼亚地战斗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努美阿随时有可能沦陷的情况下。麦克阿瑟会不择手段的为第三舰队争取到更多的主力舰,从而确保守住努美阿。

    这事最终闹到了白宫,结果美国总统派遣金上将亲自赶往珍珠港,同时让6军总参谋长(美国6军没有司令官,总参谋长就是最高指挥官)马歇尔去了惠灵顿,又海6两军的统帅负责协调太平洋战区与西南太平洋战区的作战行动。

    显然,美国总统也有点忍无可忍了。

    作为最重要的战场,太平洋战争的胜负将决定整个大战的胜负。美国参战已经三年了,结果二个战区地统帅还在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扯皮。并且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不顾整体战略。可以说,美军在这三年中的失败。多少都与尼米兹同麦克阿瑟之间的矛盾有一些关系。如果不能解决二人的矛盾,美国就不可能扭转战局。

    换句话说,如果尼米兹与麦克阿瑟再不齐心协力,美国总统就会“挥泪斩马谡”。

    当然,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总统施加压力之后,尼米兹与麦克阿瑟肯定会妥协,最终不管金上将与马歇尔上将的调解结果如何。都只会是海军与6军的妥协结果。

    虽然斯普鲁恩斯也以太平洋舰队参谋长的身份参加了金上将主持地会议。但是他在海军中的地位还不够高,资历也不够深。所以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尼米兹与金上将在“讨价还价”,而斯普鲁恩斯更加关心地是金上将的副官带来的那几份调查文件。

    经过初步调查。美军的技术部门已经断定,明帝国海军使用了新式穿甲弹。

    当时。斯普鲁恩斯拿到的文件中已经提到,明帝国海军所使用的四百毫米新式穿甲弹的弹体,至少是弹体的一部分由高强度地钨合金铸造而成,因此其穿甲威力比以往使用地穿甲弹有大幅度的提高。

    另外,美国海军情报部门也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明帝国海军会迅在作战舰队中推广这种威力极为强大地穿甲弹,并且很有可能在半年之内为破交舰队里的大型巡洋舰提供类似地三百毫米穿甲弹。如此一来,明帝国海军的大型巡洋舰将具备对付美国海军快战列舰地实力。

    显然,这个调查结果引起了美国高层的震动。

    如果敌人大型巡洋舰的主炮都能打穿快战列舰的装甲,那么美国海军还有何优势可言?

    应对新的威胁,美国海军必须采取措施。

    先是加强现有战列舰的防护能力,提高装甲厚度。因此,所有正在接受维修的战列舰都要进行全面改进,已经修复的战列舰也要在下次维修的时候接受全面改进。问题是,“衣阿华”级战列舰加厚装甲的问题还不大,本来其度就高达三十三节,即便增加几千吨的排水量,也能使度保持在三十节左右。可是“北卡罗来纳”级与“南达科他”级的度本来就偏低,加上排水量偏小,如果增加几千吨的装甲,其度将跌到二十七节以下,根本算不上快战列舰。另外,立即修改正在建造的“蒙大拿”级战列舰,通过牺牲度的方法来增加其装甲厚度。

    其次,研制同类型的穿甲弹。只不过,这个办法并不可靠,主要是美国缺乏钨矿。最终,美国不得不改变方法,在合金钢上做文章。当然,主要原因是。美国是明帝国之外,世界上稀土储备量最大的国家,因此在研制与生产高强度合金钢的时候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最后就是研制口径更大的战列舰主炮。其实,这个问题早就提上了日程安排。美国海军原本计划在“蒙大拿”级战列舰上安装九门十八英寸(大概相当于四百五十七毫米)舰炮,以全面提高战列舰地火力,可是其十八英寸舰炮的研制工作一直没有完成,所以最终只能改变设计,通过增加一座三联装十六英寸舰炮炮塔的方式来提高其火力。毫无疑问,十六英寸舰炮已经很难应付今后的战争需要了。问题是,新式大口径舰炮的研制难度远远过了设计一种新式战列舰。别说美国,就连明帝国也很难在几年之内就开出一种新式大口径舰炮。不说别的,帝国海军的四百五十毫米舰炮的研制工作在战争爆之后就开始了,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制造出第一门样炮!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明帝国海军的新式战列舰在短期内无法服役。

    按照美国海军情报局提供地消息,在常规交战距离之内,使用重型穿甲弹的十六英寸舰炮对明帝国海军的任何一种战列舰都有足够的威胁。

    只不过,斯普鲁恩斯却觉得这样的观点一点都不可靠。

    主要就是:什么是“常规交战距离”?

    战争爆时,战列舰的常规交战距离在一万米之内。随后提高到了一万五千米,到此时。已经提高到了二万米,甚至二万五千米。随着火控技术,特别是雷达性能的迅提高,加上舰炮生产工艺的提高,交战距离还会继续提高,恐怕要不了多久,常规交战距离就将提高到三万米。在此情况下,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别说对付明帝国海军的“省”级战列舰。就连其“皇帝”级与“皇帝”级乙型战列舰都很难对付。相反。在配备了复合穿甲弹之后,明帝国海军地任何一种快战列舰都能对二万五千米外的“衣阿华”级战列舰构成严重地威胁。到时候。对方还会在“常规交战距离”内与美军舰队交战吗?

    搞清楚了问题,不等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金上将离开珍珠港的时候。斯普鲁恩斯收到了另外二条很不好的消息。明帝国海军的四艘“省”级战列舰即将修复,而且极有可能被编入第一舰队。另外。明帝国海军第三舰队里面的二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已经返回了高雄港,将在那里更换更先进的主炮,从而具备使用复合穿甲弹的能力。

    显然,明帝国海军不打算在近期向第三舰队增兵。

    同样地,对手会在西太平洋上集中一支绝对算不上弱小地作战力量。即便美军已经占领了中途岛,只要稍有松懈,明帝国海军就会反攻中途岛,继续逼近夏威夷群岛。在此情况下,第五舰队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对第五舰队来说,这不见得是坏消息。

    只要明帝国海军不打算加强第三舰队,而是准备在西太平洋上动进攻,那么刚刚修复地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就得编入第五舰队,而不是派往第三舰队。

    也就在尼米兹即将说服金上将,让海军部长支持第五舰队的时候,由有二条极为重要地消息送了过来。

    只不过,这不是来自太平洋对岸的消息,而是来自大西洋那边地消息。

    英国海军第二批四艘“狮”级战列舰如期服役,其第一批四艘“狮”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也非常顺利,完全有可能在年中服役。

    只是,英国海军并没有因此而获得兵力上的优势,因为德国海军也在一月初的时候获得了二艘快战列舰,同时土耳其海军的二艘快战列舰也在月初服役,并且很有可能在月底的时候到达马耳他,被编入明帝国海军第四舰队的作战序列。

    显然,大西洋上的局势再次紧张了起来。( )

第十二卷 胜利之途 第三十六章 静观其变(第三更)

    英国海军的一举一动也时刻在帝国情报部门的掌握之中。(提供最新章节阅读》

    在白佑彬前往第四舰队之前,因为大西洋舰队覆灭,加上帝国海军在北大西洋战场上采取的是战略防御,以及在战争爆之前,帝国一直将重点放在了周边几个国家与太平洋彼的美国身上,所以帝国情报部门在英国展开的活动并不是很多,导致绝大部分时候只能依靠同盟国提供的情报来获知英国的情况。

    当白佑彬离开第四舰队,返回第一舰队任职的时候,姜瑞麟等人留了下来。

    他们的要任务就是在英国建立起独立的情报网,摆脱对德国情报机构的依赖。另外,姜瑞麟等人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通过欧洲地区的中立国与英国情报机构取得联系,为帝国与英国的秘密沟通建立渠道。

    这次,正是姜瑞麟最先回了英国海军已经获得了四艘“狮”级战列舰,实力急剧膨胀的消息。随后,德国海军驻帝国的联络军官就送来了相同的情报,并且要求帝国海军在北大西洋上展开行动,牵制住英国海

    白佑彬是在二十一日,也就是情报送回来的第二天得知这一消息的。

    “如果不出所料,英国海军在年中,最迟七月初,就将获得另外四艘更强大的狮级战列舰,到时候其快战列舰的总规模将达到十四艘之多。”趁谈话的间隙,卫延年将拿在右手上的文件递给了白佑彬,然后弹掉了夹在左手指头间的烟头上的烟灰。“这是雷霄霆送来的情报,关于狮级战列舰的,你好好看一下。”

    看到坐在一旁地陈锦宽仍然闭着眼睛,白佑彬才翻开了文件。

    内容很全面,非常详细。简直不像是一份经过千辛万苦才搞到手的情报,更像是造船厂递交的详细设计书。很多时候,白佑彬不得不佩服那些在敌人内部活动的谍报人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