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尼米兹交代的任务,斯普鲁恩斯从来不会推托。
直到十月底,斯普鲁恩斯才拿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方案。
这就是美军此时采取的作战方案:利用进攻中途岛为饵,迫使明帝国海军集中破交舰队执行战斗任务,从而消灭明帝国海军的破交舰队。
该方案很大胆,也很有创造性。
按照斯普鲁恩斯的分析,此时明帝国海军的重点仍然在西南太平洋上,只要新喀里多尼亚的战斗还没有结束,明帝国海军就不会将部署在塔斯曼海的第三舰队调入西太平洋战区,而且第三舰队此时也仅仅只有三艘快战列舰,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只要美军向中途岛施加压力,明帝国海军就别无选择。
斯普鲁恩斯的提议立即得到了尼米兹的支持。
并不是说。尼米兹认为能够一战定乾坤,可以顺利地干掉困扰了美国海军数年的那几支破交舰队。尼米兹也并没有觉得,干掉了对手的几支破交舰队之后就能彻底扭转太平洋上的局势,明帝国海军完全有能力建造更多地大型巡洋舰。在太平洋上投入更多的破交舰队。
尼米兹支持斯普鲁恩斯这一作战构想的原因很简单:反攻中途岛与他一直在策划的战略反击行动不谋而合。
在斯普鲁恩斯回来之前,尼米兹就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当时给他制造麻烦的不是明帝国海军,而是麦克阿瑟。随着美军在西南太平洋上一步步退缩,麦克阿瑟对尼米兹在太平洋战区的“不作为”越来越愤怒,甚至扬言要说服总统撤掉尼米兹太平洋舰队司令与太平洋战区司令的职务。当然,这也仅仅只是扬言,尼米兹得到了金上将的支持,就算总统倾向于采纳麦克阿瑟地意见,也无权越级去对付尼米兹。
当然。麦克阿瑟的愤怒肯定产生了效果。
在总统的压力下,金上将也多次暗示尼米兹,应该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动战略反击,减轻西南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
可是,尼米兹不想动战略反击吗?
中途岛被明帝国海军攻占之后,尼米兹就成日如坐针毡,一天都不得安宁。
可以说。当初明帝国海军攻占中途岛是一步非常高的棋。这不但使尼米兹不敢轻易抽调第五舰队的兵力去加强第三舰队,还得让尼米兹想方设法地加强夏威夷群岛的防御。从而削弱了美军在西南太平洋上地战略投入。更让尼米兹时刻都得为夏威夷群岛地安全担心,使其无法集中精力处理太平洋舰队的事务。
如果尼米兹要动战略反击。就得先打下中途岛。
在此情况下,当斯普鲁恩斯提出反攻中途岛地作战计划之后。尼米兹立即就批准了,并且强调作战行动有三个重点。先是占领中途岛,其次是干掉明帝国海军的破交舰队,最后才是歼灭第11舰队。
显然,尼米兹地命令与其初衷并不完全一致。
在确定作战计划的时候,金凯德就觉得目标过多,难以集中力量,应该有所削减,并且有所侧重。
根据金凯德地意见,加上斯普鲁恩斯的支持,尼米兹把最后一个目标去掉了。
也就是说,要不要歼灭第1舰队,由前线指挥官决定,不列入作战计划之中。当然,因为第11舰队肯定会参加战斗,所以计划中少不了对付第11舰队的部分。
准备工作从十一月初开始,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一切就绪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斯普鲁恩斯与金凯德的位置相互交换了一下。金凯德以第五舰队参谋长的身份指挥第52舰队,即由十二艘大型巡洋舰为主力的次级作战舰队。另外,金凯德还要负责指挥为登6部队提供直接炮火支援,并且负责诱敌的火力支援舰队。斯普鲁恩斯则以太平洋舰队参谋长的身份兼任第51舰队指挥官,负责指挥第51舰队。
显然,这个安排也是尼米兹考虑到了斯普鲁恩斯的经验更丰富才做出的调整。
无论如何,金凯德对这个调整并不满意,只是他也无可奈何。
在斯普鲁恩斯率领第51舰队离开珍珠港的那一天,金凯德也搭乘一艘驱逐舰离开了珍珠港,前去与正在赶来的,之前在珍珠港到旧金山航线上执行护航任务的护航舰队会合。也就是说,直到这个时候,第52舰队也只是个空架子。
一切都不太顺利,可是真正的灾难才刚刚到来。( )
第十二卷 胜利之途 第二十二章 临危而退(第二更)
按照三人的观点,要实现最重要的两个目标,都得由第51舰队先去对付明帝国海军的第11舰队,将其挡在战场之外。(提供最新章节阅读》另外,为了在对付明帝国破交舰队时尽量减少损失,第51舰队还要尽快返回战场,为第52舰队与火力支援舰队提供支持。如此一来,第51舰队的表现将对整个战役产生非常关键的影响。
虽然不管是攻占中途岛,还是消灭明帝国海军的破交舰队,起决定作用的都是金凯德指挥的第52舰队与火力支援舰队,但是金凯德并没有实际指挥权,在尼米兹的人事安排下,负责指挥此次作战行动的是斯普鲁恩斯。
也许,这是尼米兹犯的最严重的错误。
从一开始,整个作战行动就很不顺利。
先是编在第52舰队内的各破交舰队与护航舰队并没有按照原定计划及时到达考爱岛北面的临时锚泊地。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最后一支破交舰队才赶了过来。如此一来,第52舰队到达战场的时间将比预定的推迟大概五天左右。
根据这一情况,斯普鲁恩斯修改了作战计划,将炮击中途岛的时间延迟了五天。
当然,斯普鲁恩斯在做出这一决定的时候,并不知道第52舰队那边的情况,也无法预测第5舰队什么时候才能赶到中途岛战场。
显然,斯普鲁恩斯并不是因为第52舰队无法及时成军才推迟了作战行动。
后来,金凯德才知道,斯普鲁恩斯在收到第11舰队将于月底前后到达中途岛的消息之后,就修改了作战计划。
很明显,斯普鲁恩斯想把戏演得更真实一点,好让白佑彬上当。
对斯普鲁恩斯这种擅自修改作战计划的行为,金凯德也是敢怒不敢言。再怎么说。斯普鲁恩斯是他的顶头上司,而且是这次作战行动的总指挥官。可是,这么一来,斯普鲁恩斯则把第52舰队与火力支援舰队推到了敌人的炮口之下。
推迟炮击中途岛的时间,只能让白佑彬直接杀向中途岛。
到时候,第51舰队肯定要撤出登6场。在附近埋伏下来,留在登6场的是火力支援舰队。留给金凯德地反应时间将以小时计算。
显然,几个小时的时间,根本不够第52舰队做好战斗准备。
到时候,即便斯普鲁恩斯指挥的第51舰队将第11舰队赶出了登6场,明帝国海军的破交舰队也将接踵而至。如果第51舰队无法及时返回战场,第52舰队就算能够消灭对手,也难以获得全胜。另外,在有限的反应时间内。实力相对薄弱的火力支援舰队必然会遭到敌舰队地集中炮击。如此一来,只要登6场内的登6舰队与运输船队有所损失。责任就要算到金凯德地身上。而不会追究斯普鲁恩斯的责任。
另外,为了让明帝国海军的破交舰队长驱直入的杀入登6场。第52舰队也要在登6场外围埋伏下来。如果仅仅只有几个小时的战术机动时间,第52舰队很难及时返回登6场。也就难以保护登6场,难以与火力支援舰队对付敌人的破交舰队。
战局的展几乎与金凯德的预测一模一样。
第11舰队出现之后。先炮击了登6场,击沉击毁了十多艘登6舰与运输船。随即第5舰队赶到,在预料到打不过对手地情况下,第11舰队迅向南撤退,离开了登6场。随后,第51舰队南下追击第11舰队。
最终,由八艘大型巡洋舰为主力的破交舰队从中途岛西北面杀了过来。
战术很老套,也很像白佑彬地风格。
整个作战行动中,第11舰队负责诱敌,担任主攻地是破交舰队。
当然,战局的展多多少少都让金凯德感到有点意外。
火力支援舰队中地“夏威夷”号先遭到重创,最终导致弹药库爆炸,舰尾断裂,迟早都会沉没。紧接着“牙买加”号也遭到了重创,虽然还能勉强航行,但是能够侥幸返回珍珠港就算不错的了。
在第52舰队参加战斗之前,火力支援舰队就损失了二艘大型巡洋舰!
即便火力支援舰队也在战斗中击沉了对方地一艘大型巡洋舰,可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其优势已经不太明显。最重要地是,对方还有四艘“大型巡洋舰”没有参加战斗,明显是在等待即将到达的第52舰队。
虽然直到挨炮弹之前,金凯德都不知道出现在中途岛北面的八艘大型战舰中有四艘是快战列舰,而且他也不知道指挥这支舰队的是白佑彬,但是金凯德不得不佩服白佑彬对战局的判断与掌握能力。如果不是他预料到第52舰队就在附近,而且随时有可能到达,他就不会让一半的战舰呆在战场之外。
可惜的是,金凯德不是斯普鲁恩斯。
如果此时由斯普鲁恩斯指挥第52舰队,他肯定会产生怀疑。
原因很简单:如果白佑彬让另外四艘“大型巡洋舰”参加对付火力支援舰队的战斗,就很有可能赶在第52舰队到达之前消灭火力支援舰队,然后再转身对付第52舰队,或在实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撤退。如果不能迅消灭火力支援舰队,破交舰队就将遭到二支舰队的左右夹击,从而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也就是说,在第52舰队没有出现之前,白佑彬没有任何理由留下一半的兵力。
正是这点疏漏,让金凯德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遇了第11舰队的四艘快战列舰。
更重要的是,战斗打响之后,金凯德所在的“阿拉斯加”号,也就是第52舰队的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