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再结合英国的“积极”行动。几乎可以断定,美国与英国已经达成了默契。
三艘英国主力舰足以让帝国海军分散兵力了。=不管这三艘英国战舰从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还是绕道好望角,从印度洋前往澳洲,帝国海军都得分兵应付。而此时第二舰队,也就是江洪波的那支舰队还在苏伊士运河苦战。帝国海军只能从第一舰队抽调兵力去对付英国远征舰队。
这样一来,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兵力就占有优势。
如果美国认为可以打败第一舰队,并且夺取太平洋的制海权,就不会等到六艘快战列舰服役,至少是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服役之后再参战。
综合这些因素,美国在年底参战地可能性非常大。
“看来。我们得尽快调整战略部署。”陈锦宽揉了揉额头,“上校,还有什么消息吗?”
“这是我们获得的另外一份重要情报。”说着。雷霄霆将一份文件递给了陈锦宽。“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以及四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地建造工作都已提。按照我们的估计,北卡罗来纳号与华盛顿号将在十一月底与十二月中旬服役,而不是明年上半年。另外四艘南达科他级的下水时间提前到了今年年底与明年一月份,如果加快舾装工程进度,在明年十月份之前。四艘南达科他级都能建成服役。”
说完,雷霄霆就端起了茶杯。
这份情报再次证明,美国在年底参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另外,即便美国不在年底参战,也会在明年年初,即“华盛顿”号战列舰服役之后参战。到时候,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至少能够投入十艘战列舰!而到明年年初。帝国海军仍然是现在的阵容。即便顺利干掉了英国远征舰队,也只有十二艘战列舰。而且这其中至少有四艘属于“无畏舰”,战斗力比美国的战列舰差了很多。
“这第二批南达科他是怎么回事?”
听到陈锦宽的疑问,雷霄霆没有吃惊,反而是卫延年与白佑彬等人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美国海军新订购的。”雷霄霆放下了手上地茶杯。“从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美国海军原本计划在完成了四艘南达科他级的建造工作之后,开工建造按照新条约规定设计地,被命名为依阿华级的战列舰。只是,情况在上个月生了变化。大概是美国政府意识到他们的快战列舰远远比不上我们的快战列舰,而且我们又订购了第二批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因此,美国政府给海军特别拨款,让海军增加订购了一批南达科他级。最后,美国几家主要的造船厂都以完成了新船台的建设工作。从我们掌握地情况来看,美国完全有能力同时建造十艘主力舰。到明年年底,美国甚至有能力同时建造十六艘主力舰。”
这下,陈锦宽都皱起了眉头。
一个国家海军的强大,工业实力是基础,可最终还得体现在造船能力上。决定造船能力,特别是建造大型战舰的能力,主要看的就是大型船台的数量。
现在,江南造船厂有五座大型船台,其中三座能够建造战列舰。其他五家能够承担战列舰建造工作的造船厂的大型船台一共有十座。也就是说,帝国能够同时建造地战列舰只有十三艘。
当然,缩短船台建造周期,能够提高船台利用率,从而提高建造效率。
只是,在全面战争动员之后,帝国与美国地大型造船厂建造战舰的效率相差并不大。如此一来,船台数量成为了关键因素。
“严国荣……”
“我会尽快调查清楚,然后做出新地规划。”
陈锦宽微微点了点头,严国荣的反应让他感到比较满意。随即,元帅的目光又转想了雷霄霆。
“相关的情报工作我会尽快安排到位,并且配合严将军调整战舰建造工作。”稍微停顿了一下,雷霄霆又说道,“现在,我们还不清楚第二批南达科他的具体订购数量,大致在四到六艘之间,而能够及时开工的应该是四艘,即便订购了六艘,另外两艘最快也要到年底才能开
“看来,美国没上阵,就卯足了劲,准备与我们拼个你死我活了。”陈锦宽微微一笑,说道,“当然,我们与美国的决战是在所难免的事情。眼前,最要紧的还是应付英国海军的威胁。”
“从我们掌握的情报来看。”雷霄霆接过了元帅的话,说道,“英国的远征舰队最快也要到月底才能出。只是,现在还不清楚其采取的航线。从各方面的情况分析,英国远征舰队有很大的可能走印度洋航线。另外,最终很有可能不是去澳洲,而是去红海。如果能够击败第二舰队,或者迫使第二舰队离开苏伊士运河区,英国远征舰队的战略价值就表现了出来。到时候,不但我们的印度洋航线将受到威胁,也难以顺利攻占苏伊士运河。”
“这么做,恐怕太晚了吧?”卫延年在旁边说了一句。
“这不是晚不晚的问题,即便我们打下了苏伊士运河,英国远征军也有可能打回来。要想守住苏伊士运河,确保印度洋,特别是北印度洋航线至关重要。”
陈锦宽微微点了点头,卫延年也没有再表意见。
现在,第二舰队与中西战区的6战第六军已经推进到了塞得港南面,正在巩固侧翼防线,然后就将对塞得港动最后的进攻。
只要打下了塞得港,第二舰队就能杀入地中海。
到时候,第四舰队(前大西洋舰队)受损的主力舰也能返回帝国本土进行维修。同时,意大利也肯定会在这个时候参战。
因此,比起为太平洋上的英国船只护航,守住苏伊士运河,或者是堵住苏伊士运河对英国海军,乃至整个协约国集团的意义更加重大。
“看来,我们得立即组织一支舰队去对付英国远征舰队。”
陈锦宽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卫延年就朝白佑彬看了过来。
这时,白佑彬才意识到,他被叫过来,就是为了接受这个任务。
显然,这是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
现在,第12舰队只有两艘主力舰具有战斗力,其中一艘还是战列巡洋舰。英国远征舰队则有三艘主力舰,而且两艘是“纳尔逊”级战列舰。
从眼前的情况看,根本不可能从第一舰队抽调兵力。
第二舰队那边的战斗也进行到了关键阶段,不大可能为第1舰队提供支援。
凭借第12舰队现在的实力,可能击败英国远征舰队吗?
就算白佑彬有信心,他也没有把握。说白了,这不是一个“理想”的任务。
继续求票,求月票!( )
第六卷 跨洋远征 第一章 四两千斤(加更第二章)
马斯克林群岛,留尼汪岛以南海域。
“果敢”号战列巡洋舰与“东海”号战列舰分别停靠在一艘庞大的综合补给船的两旁。液压马达的轰鸣声中,补给船船舱里的重油正在高压泵的推动下,沿着直径过半米的钢制管道流入战舰的油舱里面。
相对而言,燃料补给比淡水补给麻烦得多。
主要是重油的黏度很大,容易堵塞管道。即便采用内腔镀膜的钢管也必须每三个小时用昂贵的有机润滑油清理一次。在同时使用三根补给管道的情况下,也需要六个小时才能为一艘主力舰补充大概两千吨的燃料。
舰桥上,白佑彬正眺望着北面的大海。
随着海风刮过,白佑彬不禁想起了十多天前,陈锦宽跟他说的那些话。
在大多数人眼里,随着日本战败,即便美国参战,即便英国海军出师太平洋,帝国也将稳操胜券,仿佛胜利离帝国已经不远了。
实际上,当时帝国的宣传机构也正是这么宣传的。
只是,宣传针对的是国内的民众,而不是前线的将士,更不是高级将领。
就在“日本民主共和国”政府成立的次日,陈锦宽就以海军元帅的身份,向海军各部门,各部队下达了“坚守岗位、艰苦奋战、英勇杀敌”的命令。这道命令的基本意思就是,不要妄想胜利,帝国海军离胜利还远得很,各级官兵要继续努力奋斗、克己奉公、忘我牺牲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从陈锦宽的这道命令就能看出,帝国海军不但没有获得胜利。处境还相当危急。
不说别地。英国远征舰队就有可能让帝国海军在前期付出地所有努力化为泡影。
如果无法阻止英国远征舰队杀入印度洋。并且因此导致北印度洋航线遭到破坏。第二舰队与6战第六军不但无法打下苏伊士运河。还难以保证帝国与土耳其之间地海上交通安全。更不可能向德国提供战略援助。
另外。帝国海军必然分兵印度洋。对付英国远征舰队。
到时候。第一舰队与第三舰队都将受到影响。如果美国在此时参战。帝国海军很有可能以劣势兵力面对强大地美国太平洋舰队
结果是谁也不想看到地。
如果第一舰队败给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帝国海军将失去太平洋上地制海权。甚至失去彻底战胜日本地机会。相反。即便第一舰队战胜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多半也是惨胜。短期之内无法将战线向东推进。更不可能南下澳洲。将美英势力彻底赶出西太平洋与西南太平洋地区。从而获得战略优势。显然。帝国海军必须要把握住唯一地机会。
如果能够击败英国远征舰队,美国参战的时间很有可能延后。毕竟,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没有绝对的优势。失去了英国远征舰队的支持与配合,美国太平洋舰队将面对帝国海军最强大地第一舰队,还有第三舰队。如此一来,美国海军就很难在短期内获得太平洋上的制海权,甚至会因为参战而丢掉夏威夷群岛。
最终,美国很有可能等到“北卡罗来纳”级与第一批“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服役之后。再参加战争。到时候,英国海军的“乔治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