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二分三十六秒。
在这短短十多分钟内,两支分舰队的五十多艘战舰一共向登6场的日军岸防阵地倾泻了至少五千吨炮弹,平均每分钟四百吨!
这是个什么概念?
按照每枚炮弹重五十公斤计算,五千吨就是十万枚炮弹,登6场的面积不到三平方公里,也就是大概三百万平方米,平均每三十平方米落下一枚炮弹,也就是在六米乘五米的范围内,就有一枚炮弹。即便是一百毫米口径的炮弹,其杀伤面积都过了四百平方米!
在如此猛烈的炮击之后,原本就寸草不生的海滩上,除了细菌与病毒之外,将不会有任何生物存在。*****当然,躲在地下工事里的日军大概算不上生物。
6战队上岸前,炮火暂时终止,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误伤。
这时,白佑彬朝于右任点了点头。第12舰队的第一个任务已经完成了,接下来,舰队将进入东北面的海域,等待第五大队侦察兵的消息,为登6场提供诊断炮火支援。
只是,登6场上,日军的反应度似乎比6少丰的预料要快得多。
第一批上岸的6战队官兵刚刚冲到日军设置的沙堤后面,登6艇还没有来得及退回去,没有被炮火摧毁的火力点就冒出了火舌,日军的“歪把子”机枪咆哮了起来。枪声中,还夹杂着掷弹筒与轻型迫击炮射时出的声响。
数艘第11舰队的驱逐舰立即靠近了海岸线,开始为登6部队提供直接炮火支援。
相对而言,驱逐舰的炮击非常准确,暴露了的日军火力点很快就遭到了炮击。
同时,正在向纵深阵地延伸的炮火也拉了回来,在6战队炮兵引导员的指挥下,舰队炮火开始轰击登6场附近的日军阵地。
战斗打得很艰难,防御这段海滩的日军不是一个团,而是一个师团!
在不到五公里长的防线上,竟然部署了一个师团,过两万人的部队。显然,日军守备部队的判断相当准确,似乎早就知道6战队将在这里上岸一样。
幸运的是,日军几乎没有重型武器,更严重缺乏大口径火炮。
日本本土守备部队都属于日本6军。如果说日本海军达到了二流海军的水平,那么日本6军连三流6军都算不上。
与绝大部分国家的6军相比,日本6军还停留在“刺刀与步枪”的阶段。
因此,日本6军善于在地形复杂的地区作战,比如在棉兰老岛的丛林里面。在这些地方,重武器往往派不上用场,士兵用得最多的就是步枪与刺刀。相反,在正规作战中,日本6军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比如,当时帝国海军6战队,一个6战师有三个炮兵营,并且往往会得到一个独立炮兵团的加强。另外,每个6战团至少有一个炮兵连,每个6战营有一个炮兵排,每个6战连有一个炮兵班。在不计算独立炮兵团的情况下,一个6战师配备了大大小小六百八十多门火炮与迫击炮,其中口径在一百毫米以上的重炮有二百四十门左右。
相对而言,日本6军师团的火炮少得可怜。即便是甲类师团,也仅仅只有一百八十门火炮,其中大口径火炮不会过六十门。乙类师团的火炮不到一百门,丙类师团甚至没有火炮,只有掷弹筒与轻型迫击炮。
决定战斗胜负的不是兵力,而是火力。
十一点半,第二批登6部队上岸。此时第一批上岸的6战队已经占领了日军的海滩防御阵地,正在向内地推进。因为日军的抵抗比较顽强,6少丰没有急着把工程部队派上去,准备第三批上岸的仍然是战斗部队。
此时,东北海面上。
收到第五大队提供的目标坐标之后,第12舰队的两艘主力舰与两艘巡洋舰立即开火。
炮击的效果如何,白佑彬并不清楚,至少在第五大队回炮击报告之前,他不会知道。当然,他也不需要知道。遮断炮击本来就是朝看不见的敌人开火,如果能够看见敌人,那就是直接炮火打击了。
当然,对舰队官兵来说,这类战斗的压力并不是很大。
也许,最疲惫的就数那些炮手了!( )
第五卷 回天梦灭 第四十七章 背水之战(加更章节)
攻打长崎的战斗打得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非常艰难。转 载自 我 看書 齋
七月四日,登6作战的第一天,到傍晚的时候,6少丰已经先后安排五批登6部队上岸,而且全是作战部队,工程人员只有不到五百人。夜间,为了能够向作战部队提供足够的弹药,以及用来修建简易防御工事的设备,6少丰让登6艇运载着物资与设备冲上海滩,甚至让一艘载满了工程设备的货船直接冲上海滩搁浅。
到当天晚上,6战队已经投入了一个半师的兵力。
显然,兵力投送度远远没有达到6少丰的预期,主要是日军的抵抗非常猛烈,当天下午就动了一次反击,还调动部署在港口附近的重炮轰击了登6场,导致刚刚送上海滩的一批作战物资损毁。
另外,在白天的战斗中,至少有二十四艘登6艇被日军炮兵击毁。
大概,连6少丰都没有预料到,日军的抵抗会如此顽强。
当天中午,6少丰就在电话中对罗清远大脾气,指责第1舰队没能按照任务要求,摧毁日军的重炮部队。结果,当天下午第11舰队逼近海岸线,向长崎港日军重炮阵地开火。在与岸防炮的战斗中,至少有一艘巡洋舰与两艘驱逐舰被炮弹击中,不得不在傍晚后撤出战斗,现行返航。战斗打到这个地步,罗清远也很是恼火。
说白了,6少丰策划的登6作战太直接,难度太大了。
也许,唯一比较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的就是第12舰队。在第五大队侦察兵的引导下。在十多个小时内,从大村方向赶过来地日军,没有一支成建制的部队到达前沿阵地,而且至少有上万名日军被第12舰队的炮火炸死炸伤。
问题是。第12舰队的遮断炮击只能阻挡大村方向地日军,而不能阻挡长崎本地的日军。
相对于白天的战斗,夜间地战斗更加麻烦。
经过一天的激战。第11舰队与第12舰队的主力舰与巡洋舰都需要退回去补充弹药,并且让疲惫不堪的炮手获得宝贵地休息时间,只能留下为数不多的驱逐舰继续为6战队提供炮火支援。
毫无疑问,日军会抓住这个极为难得地机会动反击。
似乎早有预料。天黑前,6少丰就到了前线。并且命令所有进攻部队停止推定,原地驻防。当时,他还在前线指挥所的外面竖起了他的将旗,并且告诉战场上的两万多名6战队官兵,他将坚守在前线指挥所,绝不后退一步!
这就是6少丰。既值得敬佩,又不值得模仿。
作为南方战区司令(现由郭怀平代任),作为6战第七军军长,作为6战队中将,竟然像一名普通士兵,冲到了第一线。也许所有的6战队官兵都会以他为榜样,也许他的举动能够激起所有官兵地斗志与士气。可是只要一颗枪子。一块弹片就足以干掉他。在当时的情况下,谁能顶替他的位置?
当天晚上的战斗完全可以用惨烈来形容。
驻守长崎的四个日本6军师团。还有从大村赶来的两个6军师团先后向登6场动了进攻。整整十一万军,在一个晚上,十个小时的时间内,对仅仅只有两万多名6战队官兵防守地登6场动了二十一轮进攻!
这是什么概念?几乎每半个小时就有一轮进攻。
或者说,日军地进攻就没有停止过。
6战队的官兵不怕死,被逼到了绝路,被武士道精神所麻痹地日军官兵也不怕死。
战斗打到最激烈的时候,日军的进攻部队距离海岸线不到五百米。打光了子弹的6战队官兵冲出了掩体,用刺刀,6战队军刀,军用铲,匕,乃至写家书用的钢笔与日军进行白刃战。
当时,6少丰带来的警卫连都被派上了战场。
也许,仅仅用惨烈已经无法形容这个晚上的战斗了。
6战队官兵身后就是大海,无路可退。每一个6战队官兵在进入新兵营的时候就被这么教育,就知道他们是背水战斗的勇士。
日军身后就是长崎港,是九州岛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大型军港,退回去,他们将失去最后的机会,甚至将被长官以临阵脱逃罪处决。
战争就是这么残酷,对战场上的军人来说,只有向前,向前,再向前。
凌晨五点半,率先完成弹药补给的第12舰队返回战场。半个小时后,第11舰队返回战场。直到这时,日军的疯狂反扑才被舰队炮火顶了回去。===
天亮时,在第六波6战队官兵踏上海滩的时候,沙滩已经被鲜血染红了,海水成了暗红色的,到处都是尸体,都是肢体碎片,四周传来了伤员的呻吟,还有低声的咒骂。枪炮声已经远去,爆炸声渐渐低落,呈现在这批6战队官兵面前的是一片鲜血与生命遗迹的地狱,是两万名6战队官兵用鲜血与生命守住的阵地。
在这个晚上的战斗中,6战队共阵亡官兵四千七百三十六人,伤一万八千九百二十一人。
如同所表现出来的勇敢一样,6少丰也在战斗中受了伤,而且还用自卫用的手枪击毙了两名妄图冲进指挥部的日军士兵。
大概,也只有6少丰这样的将领才会让本来只有装饰意义的将官佩枪具有战斗价值吧。
这场战斗,是6战队在日本战场,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亡做为惨重的单场战斗。如果按照战斗的伤亡时间比,其创造的纪录至今没有被打破。
当然,日军付出的代价更为巨大。
参加反击地六个日军师团全部被打残。*****其中五个师团的伤亡率过了百分之八十,另外一个师团的伤亡率也过了百分之六十。也就是说,伤亡的日军官兵过了八万人。
后来,6战队在打扫战场地时候。一共找到了一万七千八百二十九具尸体。
这还是完